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

參謀長張海道:“師長,我看差不多了,該反擊了,現在鬼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了,再這樣打下去,可對我們不利了,機槍的子彈現在只剩下3成多了,如果把機槍子彈都打光了,後面再出別的意外,我們就不好辦了,總要留一點。”

李立新搖了搖頭,道:“再等一等吧,等這批日軍的進攻結束,回去交換下一批日軍來進攻,纔是我們反擊的時候,因爲日軍進入軍隊交換進攻時,纔是他們最弱的時候,我們在這個時候發動攻擊,纔有足夠的把握一舉擊敗日軍。”

副師長楊茂林道:“都到了這個時候,這批日軍怎麼還不撤回去換人呢?”

李立新搔了搔頭,道:“誰知道呢?日本人的心裡,是不能用正常人來衡量的。”

這時張海道:“快看,日軍後面的軍隊出動了。”

李立新、楊茂林都是一怔,然後立刻拿起望遠鏡,向日軍的陣地方向看去,只見大量的日軍部隊從陣地出來,向前挺進,李立新喃喃道:“小鬼孑這是打算幹什麼,要在中途進行軍隊的交換嗎?”

其實大島久直早就想將第18旅團撤換下來,讓休整過的第6旅團再度進攻,因爲18旅團的戰鬥時間太長,而且損失太大,不過第18旅團連續攻佔了人民軍的兩個高地,現在又在全力進攻人民軍的a3陣地,眼看着就要以一旅之力,將人民軍的左翼陣地攻破,在這個時候將18旅團換下來,恐怕會有損18旅團的士氣,因此大島久直本打算等18旅團攻下了a3高地,建立了全功之後,再將他們撤下,那知18旅團的攻擊在a3陣地前受阻,大島久直也只好提前將18旅團撤下來,而改派6旅團繼續進攻。

本來進行軍隊的交換,是應先將進攻中的軍隊撤回陣地,然後新的進攻部隊再從陣地中出擊,這樣做當然是最穩妥的辦法,以防敵軍趁着攻防轉換的時機發動反擊。但日軍的主陣地距離a3陣地約7公里,這一去一來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也就給了人民軍喘息和調整的時間,而且大島久直認爲這時a3陣地的守軍應該己是強弩之末了,曰軍只需要再加一把力,就可以將a3陣地拿下,因此在這個時候,決不能給人民軍以任何的喘息之機,於是大島久直才決定冒險在戰場前進行的攻守兵力交替,這樣可以確保日本的進攻中斷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當然大島久直也認爲人民軍現在根本無力反擊,或者就算有反擊,以日軍的訓練有素,也能夠抵擋得住。

“命令82迫擊炮準備,目標2500米。”

看着遠方逐漸向人民軍陣地逼近過來的日軍,以及正在從進攻中撤退的日軍,李立新也向左右兩翼陣地的人民軍下達了自己的命令。

82毫米迫擊炮的最大射程是3200米,但實際的有效射程在2200-2600之間,李立新希望日軍能夠在這個距離上實現攻防的交替,娜將是人民軍最好的打擊機會。

日軍確實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既使是在戰場上進行軍隊的攻守轉換交替,但也仍然是井然有秩,各司其責。撤退的士兵非常自覺的向兩側分開,將中間位置留給接替自己進攻的軍隊,這樣軍隊可以交錯而過,不會出現進退軍隊互相擁擠,阻攔的局面。

如果按這樣的交替進行下去,日軍最多隻用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進退軍隊的交替轉換,並且立刻再向人民軍的陣地發動進攻。

但就在這時,人民軍的反擊終於開始,因爲日軍進行軍隊交替的地方正好就在人民軍最希望的範圍內,因此人民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戰機,於是左翼陣地的2團立刻下令,對日軍進行炮擊。

此時在戰場上沉寂了3個多小時的82迫擊炮終於贏來了揚眉吐氣的機會,拼命的向日軍傾泄着炮彈,往往是前一發炮彈尚未落地,後面的炮彈業已出膛,一時間天空中盡是黑色的小點,不斷的下落擴大,最終落到日軍的隊伍中,化成一朵朵炫麗怒放的死亡爆火炸花,無情的收割着日軍士兵的生命。

由於這時日早進退的部隊正在交替之間,雖然自主的分開,但在無形中也擠壓了互相的空間,無論是進退的軍隊,隊列都變得十分密集,因此炮彈落下之後,殺傷力也得到了充份的發揮,炮彈落點方圓10米以內的日兵,無不被炸得血肉橫飛,骨斷筋折的,一時間爆炸密集,人聲慘叫。

82迫擊炮的最大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16發,但在實際戰場上,一般可以做到每分鐘8-10發,這樣32發炮彈,可以在3-4分鐘之內全部打光,因此在短短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2團的82迫擊炮部隊共計發射出超過700發的82毫米炮彈,基本將交替的2個聯隊的日軍覆蓋在內。

本來日軍的進退是各司其道,井然有序的,但遭到這樣密集的炮火打擊,自怨也無法再保持鎮定,於是有人回跑,有人向左右躲避,無論是前進還是後撤的隊伍,都不可避免的大亂起來。

而左翼的人民軍在炮擊開始的時候就衝出了防禦陣地,向日軍推進,而在炮擊結束時,人民軍已經逼近了日軍不到300米的距離,並且立刻向日軍發起了衝鋒。

這時日軍已經完全亂了,對人民軍的進攻,儘管有個別的日兵,或是小股日軍在進行着頑強的抵抗,但作爲一支軍隊的整體,日軍是完全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就連日軍一向引以爲豪的白刃戰也不足人民軍的對手,結果被殺得死傷無數,伏屍遍野。

而在右翼,雖然日軍也是在戰場上進行進退攻守的交替,但由於右翼並不是日軍的進攻重點,也並不急於保持攻勢,因此在進行交替的地點較遠,距離右翼陣地約3.2公里,這個距離正好是82迫擊炮的射程極限,人民軍也沒有急於開炮射擊,而是等日軍完成了交替,進攻的部隊進入到2500米左右時,纔開炮攻擊,而且也沒有將炮彈全部打光,只用了一半。隨後人民軍也從陣地殺出,向日軍發動進攻。

儘管只打出了一半的炮彈,但還是給日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隊形也發生了混亂,但還能夠保持一部份組織,不過右翼的人民軍並沒有直接衝上去和日軍進行近戰,還是保持着步槍的射程距離,這樣人民軍的擲彈筒、60迫擊炮也都有發揮的空間。

雖然擲彈筒、60迫擊炮的威力較小,但卻勝在火力更密集,而且現在雙方完全是野戰,沒有半點掩蔽,因此擲彈筒、60迫擊炮的殺傷力也能夠得到充份的發揮,何況人民軍的火力也不弱,這個時候通用機槍的優勢也體現出來,可以隨同步兵一起行動,日軍也被打得傷亡慘重。本來在雙方接戰之前,日軍挨的一頓炮擊之後,就已經有些混亂了,而現在又遭到人民軍猛烈的火力打擊,混亂的趨勢也不可收拾起來。人民軍見日軍徹底亂了,這才向日軍發動了最後的衝鋒。

這時日軍的主將大島久直中將己經完全懵住了,左右兩個陣的戰鬥他都看得十分清楚,人民軍炮兵的火力之猛烈,大大超出了他的想像,每個陣地上的火炮恐怕都不會少於50門,甚致達到70門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人民軍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火炮呢?如果3、40門火炮還可以免強隱藏得住,但100門火炮,是怎麼也不可能隱藏得了的,偵察兵到底是在怎麼偵察的,想到這裡,大島久直也恨不能將偵察兵全部給槍斃了。

但現在大島久直沒空去追究偵察兵的責任,因爲左右兩翼的日軍都己經抵擋不住人民軍的反應,現在只是由於日軍的人數衆多,擋住了人民軍的突進道路,纔沒能向日軍的陣地進攻,但也擋不了多久了,畢竟兩翼的日軍己經都潰敗了。

而現在日軍的陣地裡,只有剛剛從右翼戰場撤回來的一個聯隊,人數只有2000餘人,一但人民軍突出了兩翼日軍的牽制,向日軍的陣地發動進攻,日軍是否能夠抵擋得住,大島久直的心裡己經沒有一點底數了。當然到了這一步,日軍想要突破人民軍防線的目標己經是不可能了,現在只能看怎樣體面的結束這一場戰鬥。

這時已有人向大島久直建議,趕緊撤退吧。但大島久直也知道,如果現在撤退,不僅僅是徹底輸掉了這一戰,而且左右的敗軍必然傷亡慘重,如果自己堅守住陣地,到是還有一線希望,因爲現在已有敗退的士兵回到陣地裡,如果自己能夠儘量收容組織敗退回來的士兵,拼力守住陣地,只要是能夠扛過人民軍的這一輪進攻,日軍也許還能夠以一種較爲體面的方式結束戰鬥。

但就在這時,只見從人民軍的陣地中又衝出來一支軍隊,從左右兩翼的戰場中間,徑直向日軍的陣地直插了過來。

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一八七 封存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二四四章 第一家族(三)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四)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六一四章 朝見風波(六)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一八四 商務招標(二)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五章 上岸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四三三章 進攻北京(十二)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穿越艦隊簡介一071型船塢登陸艦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
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一八七 封存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三零六章 反制行動(四)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二四四章 第一家族(三)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一一八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四)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二章 穿越到清末第六零一章 應對計劃(上)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六一四章 朝見風波(六)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一八四 商務招標(二)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五章 上岸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二九四章 開荒(二)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四三三章 進攻北京(十二)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一七九章 軍事交流(一)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十四章 艦炮發威第三百章 革命者(五)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四九零章 激烈博弈(四)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三六七章 餘波未平(四)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四二四章 停戰期(五)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十五章 接管濟南(十八)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穿越艦隊簡介一071型船塢登陸艦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六六八章 臺灣海峽之戰(九)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