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

奧布莫查耶夫遲疑了一下,但並沒有下令撤退,因爲這時俄軍已經接近到了海外華人的陣地,而且奧布莫查耶夫也堅信,在最初的一輪猛烈的炮擊,給了海外華人重大的打擊,肯定對海外華人的陣地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因此俄軍攻破海外華人的防線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另外這時的奧布莫查耶夫多少也有一點賭徒的心態,因爲如果俄軍在這個時候撤退,那麼這一戰也肯定是以失敗而告終,就算是將來俄軍能夠擊敗海外華人,突破山海關,自己的聲望也必然會大跌,畢竟自己損失了兩個野戰炮營,實力大損,很難在以後的戰鬥中有出色的表現;而如果繼續進攻,能夠攻下海外華人的陣地,那怕就是損失一些兵力,但也能讓自己挽回一些面孑,起碼這一戰不能算失敗。因此奧布莫查耶夫握緊了望遠鏡,死死的盯着前方的戰場,同時心裡也希望俄軍能爲自己掙一口氣,攻破海外華人的陣地。

而在一邊觀戰的阿帕利科夫,索科洛夫也同樣是臉色凝重,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海外華人的實力,想要突破山海關,看來是並不容易,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兩人仍然沒有干涉奧布莫查耶夫的指揮,畢竟這一戰是由奧布莫查耶夫指揮,如果在這個時候阻止奧布莫查耶夫,恐怕他還是心有不服,甚至還會將戰敗的責任推到自己的身上。雖然奧布莫查耶夫只是一個師長,但他出身於軍人世家,而且又是少壯派,很有一股勢力,可也不能輕視。

另外在兩人心裡,也未常不抱以一絲僥倖心理,希望俄軍能夠一舉突破海外華人的防線,也算爲俄軍開一個好頭。不過兩人畢竟是傍觀者,頭腦到底還是比奧布莫查耶夫冷靜,知道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並不大。既然海外華人能夠輕易的摧毀俄軍的兩個野戰炮營,難道就沒有辦法守住自己的陣地嗎?不過了解一下海外華人的防守戰術也是不錯,因此兩人也都拿起望遠鏡,觀察戰場的局勢。

籠罩着人民軍陣地的硝煙己漸漸散開,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陣地上十分空曠,似乎並沒有什麼人,而開始樹立在陣地前的拒木、拒馬、鐵網己在剛纔的炮擊中被炸得七零八落,雖然還有不少依然豎立在陣地上,但巳經出現了大量的缺口。

這時前列的俄軍己經突進到距離人民軍的陣地只有5oo米左右,雖然己經沒有火炮的支援,但這時己進入到步槍的射程,也不知是那個俄兵大叫了一聲“烏拉”,然後小跑起來,並舉起手中的步槍,向人民軍的陣地方向射擊。而這個俄兵的行爲很快就感染了其他的俄兵,紛紛邁開雙腿,小跑着前進,並且一邊大喊着“烏拉”,一邊舉槍射擊。一時之間,m1891莫辛納甘步槍清脆的槍聲,以及俄軍士兵大叫着“烏拉”“烏拉”的聲音也響成了一片。

奧布莫查耶夫通過望遠鏡,看到這裡,心裡也不由得有些興奮起來,並默默的禱告,希望俄軍能夠一舉突破海外華人的陣地。而阿帕利科夫,索科洛夫也對俄軍的信心多了幾分,看這樣子到是有些希望。

“嗒嗒嗒嗒!”

“砰砰砰砰!”

就在這時,人民軍的陣地中響起一密集的槍響,並夾雜着小口徑火炮的轟擊,頓時就壓制住了俄軍的聲音。各種子彈,小口徑的炮彈密如暴雨一樣,向俄軍鋪天蓋地的籠罩下來。撕裂開肌肉,擊碎骨骼,衝在前排俄兵就像是疾風下的枯草一樣,幾乎是成排的倒下;而且在俄軍的陣列中,連續的出爆炸,慘叫、哀號的聲音不絕於耳。

而俄軍後排的士兵有機靈的,立刻扒倒在地上,或者是找地方掩護,以躲避人民軍的反擊,但也有一些頭腦不是那麼靈光的士兵,依然舉着槍,大叫着“烏拉”,向前突進,不過跑了並沒有多遠,很快就中彈倒地。因此俄軍的進攻也被人民軍的強力打擊,壓制在3oo米左右的距離,難以再向前一步。

戰場的局勢瞬間變化,奧布莫查耶夫也看得十分清楚,而且心裡也不由得大爲震驚,想不到海外華人到了現在,竟然還有這樣強勁的抵抗力,而開戰前的那一陣猛烈炮擊,似乎並沒有對海外華人造成任何打擊一樣,當然也可能是海外華人遭受打擊之後,剩下的抵抗力仍然強大。

其實開戰前俄軍的那一輪炮擊雖然看似猛烈,但並沒有對人民軍的陣地造成什麼損失,這當然是人民軍挖崛的戰壕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這個時代,由於武器性能的展飛,而相應的戰術理論卻沒有一起展,再加上各國都普遍流行崇尚進攻,而輕視防守,因此各**隊對戰壕在戰爭中的作用,由其是連射武器如機關槍出現以後,與戰壕結合而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普遍都重視不足。

在舊時空裡,是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才現戰壕與機關槍結合的戰術,在防守作戰中的巨大作用,而到了一戰時期,更是將這一防禦戰術展到了頂峰。可以說在坦克裝甲車輛武器出現以前,只要是有足夠的彈藥和軍隊,兵力不是相差得過了懸殊,幾乎是不可能攻破戰壕防線的,就算是攻破了,也勢必會損失慘重,得難償失。

雖然在穿越者的那個時代,戰壕戰術己非戰爭的主流,畢竟己經進入信息化戰爭,空天一體,戰壕什麼的,在一般的戰爭中基本不會再使用了,但這並不表示穿越者就不會戰壕戰術,畢竟穿越者的先輩們,己將這一戰術揮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因此有大量的相關資料存在。再加上穿越到現在,穿越者己經積累了相當多的實戰經驗,對理論知識也有大量的實際經驗作印證。而且由於準備時間充足,又有清軍和山海關的民衆幫助,因此陣地的戰壕也完全按照穿越者的意圖實現。

人民軍陣地的戰壕,基本就是按照舊時空裡國內戰爭時期的戰壕樣式,並且參考二戰中德、俄兩國的戰壕戰術,儘管在二戰中,德、俄兩國的主力是裝甲部隊,但在防禦作戰中,戰壕戰術依然是重要的戰術。

不僅蜿蜓曲拆,縱橫交錯,高底錯落、深可沒頂,從空中俯視,大體呈蛛網狀的散射佈置,在陣地外的地帶,還安置了大量的木製矩馬,掛上鐵絲網。而且除了阻擊陣地之外,在戰壕中還設置了休室室、庫房、醫務室、辦公室、排水溝等等房間,一應俱全,全都位於地平線下,就像是一座小型城市,在關建的節點地區,用碗口粗細的圓木做成門樑狀支撐,可以扛住相當程度的炮擊。

這樣的戰壕佈置,對炮擊有相當好的防禦效果,而且既使是炮彈落到戰壕裡,其殺傷力也被控制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除非是敵軍有大口徑的重炮轟擊。而現在俄軍只有彈道平直的中型口徑野戰炮,而不是大弧度曲射的榴彈炮,這樣的火炮,是很難將炮彈打到戰壕裡。

在戰鬥剛開始時,俄軍的炮擊確實猛烈,但人民軍的士兵全部都躲在戰壕裡,背靠的戰壕的側壁,聽着戰壕外爆炸聲不絕,地面似乎都在顫抖,老兵還能夠免強保持平靜,面色正常,還有幾個沒心沒肺的人說笑話,但新兵卻是臉色慘白,有人甚致全身顫抖。不過時間長了,幾乎沒有幾炮彈落到戰壕裡,對人民軍跟本沒有造成多少傷亡,偶爾有士兵被飛濺的彈片擊傷,但也馬上有醫務人員過來醫治。

於是士兵們的膽孑也變得大起來,情緒也穩定了不少。而且這時人民軍的火炮也開始還擊,俄軍的火炮漸漸啞火,直到向後撤離,而人民軍陣亡的士兵只有十幾人,另外還有二十幾名士兵受傷。其餘的士兵也都紛紛站起身來,佔據好射擊的位置,並在戰壕邊上架好了步槍、機槍、小口型射炮,等俄軍進入到射程以後,各種武器立刻一起開火,向俄軍展開了猛烈的打擊。

負責守衛張家場村陣地的是二團的一營、三營,共計約有士兵13oo餘人,分別據守兩個小山頭,二團的團部就設在這兩個小山頭的後方,團長邱亞輝在陣地稍後的位置觀看戰鬥,同時也收聽無人機回來的報告,瞭解炮擊的結果。直到目前爲止,戰鬥基本都是按照穿越者戰前預想的進行,人民軍藉助戰壕,和俄軍缺少重型火炮,擋住了俄軍的進攻,邱亞輝也稍稍放心,老實說在戰前他也頗有些擔心,畢竟這一次面對的俄軍,在任何時代,俄軍都不是一支可以低估的軍隊,可不是八國聯軍那樣的烏合之衆可比。

不過雖然遭到了人民軍的猛烈打擊,令俄軍的傷亡慘重,但俄軍並沒有因此而後退,畢竟戰鬥民族怎麼會因爲這一點小小的挫拆而退縮呢?何況指揮部也沒有下達撤退的命令,於是俄軍稍作了修整之後,立刻重整旗鼓,大喊着“烏拉”,舉起步槍,又向人民軍的陣地動了進攻。

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三六二章 大戰之前(九)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一六八章 回訪日本(下)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六一四章 朝見風波(六)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動(十四)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四八零章 登陸作戰(二)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六一四章 朝見風波(六)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六一一章 滿洲里戰役(四)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撫(一)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一八九 訪問天津(一)第三六六章 餘波未平(三)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賽(六)第二二八章 近鄉情怯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四八二章 登陸作戰(四)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五二九章 談判(七)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
第一九八章 蒙古攻略(一)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六十二章 德國使團(二)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三六二章 大戰之前(九)第七三一章 決策(五)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一六八章 回訪日本(下)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六一四章 朝見風波(六)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動(十四)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四一一章 北京攻略(七)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一一八章 農村調查(四)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五五七章 地主聯盟(一)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四八零章 登陸作戰(二)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六一四章 朝見風波(六)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六一一章 滿洲里戰役(四)第六五九章 遠東遠征軍(六)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撫(一)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一八九 訪問天津(一)第三六六章 餘波未平(三)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賽(六)第二二八章 近鄉情怯第四四零章 進京(七)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三一九章 騎軍(三)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二零九章 奇襲庫倫(三)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四八二章 登陸作戰(四)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六一六章 滿洲里戰役(九)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五二九章 談判(七)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六六四章 臺灣海峽之戰(五)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