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

艦隊跟在千歲號的後面,又航行了近2個小時,進入了長崎港,夏銳辰等人也都來到艦橋上,觀看港內的風光。

雖然日本海軍在對馬海戰中遭受重創,但依然還有不少艦船停泊在港口,不過夏銳辰仔細觀察,還是發現了問題,停泊在港口裡的軍艦大多都是小型軍艦,大軍艦不多,像千歲號這樣不足5000噸的軍艦都可以算是大塊頭了,可見日本海軍依然沒從對馬海戰的重創中恢復過來。

這時艦隊轉過一個灣,衆人的眼光一下子就被遠外停泊的一排白色軍艦吸引,高大的桅杆,高聳的煙囪,粗大的炮管,龐大的艦體,共計有十數艘,在港內顯得十分搶眼,不過看桅杆上懸掛着的,是星條旗幟,原來是美國的軍艦。

夏銳辰扶着艦橋的欄杆,道:“這就是美國的大白艦隊啊,一共有16艘戰列艦啊,這是僅次於英國的海軍規模了。”

雷猛道:“居我所知,其實現在美國的軍艦設計、製造水平並不算高,而且這些戰列艦都是前無畏艦型,己經算是都過實了,而且實際戰鬥力,在同等的軍艦中也不算強,只能說中規中居,就是數量多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

楊立新搖了搖頭,道:“但如果你知道這16艘戰列艦基本都是在這1900年之後開工建造的,就不會這麼想了。”

果然,雷猛聽了以後,也大吃了一驚,因爲在這個時代,一艘戰列艦的建造週期一般在2-2.5年以上,而且建好之後,還有一個半年左右的試航期,也就是說一艘戰列艦從開工建造到入列服役,正常的建造週期爲2.5-3年。因此這也就意味着美國艦隊的這16艘戰列艦,最近也是在1905年開工建造,而平均每年要開工建造3艘戰列艦,在最多的時候,同時應有6-8艘戰列艦在建。在這些看似枯燥無意義的數字背後,其實是顯示了美國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和經濟實力。

海軍是這個時代科技水平最高,同時也是燒錢的軍種,一般的中等強國都玩不起海軍。當初日本經過明治維新30餘年的積累,又有甲午的鉅額賠款收入,窮盡十年之功,也就只攢出了6艘戰列艦,6艘裝甲巡洋艦來,足以可見一斑。

而現在的美國,或許不是工業技術水平最高、工業實力最強的國家,但絕對是這個時代工業製造規模最大的國家,而經濟實力早己榮登世界第一的寶座10年之久,因此儘管美國濱臨兩洋,但由於一直執行門羅主義的政策,發展海軍的時間較晚,也就是在現任總統奧西多*羅斯福出任海軍部長的時候,纔開始大規模的發展海軍,但憑藉着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和經濟實力,在短短几年時間內,就己打造出這樣規模龐大的艦隊來。

楊立新道:“美國的國土面積龐大,人口衆多,資源豐富,這些都是發展成爲工業製造大國強國的基礎條件,因此這樣的國家,纔是真正強大可怕的對手。”

夏銳辰也點了點頭,道:“是啊,這纔是真正的大國實力,堂堂正正,全面碾壓。”

雷猛摸了摸後腦,道:“我們中國的領土面積比美國更大,人口更多,資源也許少一點,但也不差,你們說在我們統一中國10年之後,能夠達到美國現在的工業製造規模水平嗎!”

夏銳辰道:“我看很難,工業規模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來的,想想我們登陸己有9年多了,控制的領土超過了30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1億,現在也就是山東一省算免強達到了初步的工化水平,而且離美國至少還有5-10年的差距,我看至少需妄20年的時間,才能趕上美國”

楊立新也道:“是啊!想想美國建國己有200多年了,我們才幾年,能夠用20年的時間趕上美國,就己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就在這時,在美國軍艦上打出了“歡迎”的旗語,顯然是在對華東**的訪日艦隊發出示好的問候,而夏銳辰一面下令也打出問侯的旗語,一邊又偷偷的看了看一邊的高野五十六,剛纔三人談論美國時,並沒有刻意壓底聲音,而且海上風大,因此聲調還比正常要高几分,而高野五十六和翻譯離他們不遠,又是順風,基本應能聽得清楚,當然三人談話的內容也沒有什麼揹人的,而剛纔兩人一直在小聲交談,顯然是翻譯將三人的言論都譯給高野五十六,而高野五十六聽着聽着,看向美國艦隊的目光也漸漸凝重起來,似乎若有所思。

這時訪日艦隊已發電報回青島確認過,知道高野五十六就是山本五十六,因此也對他格外留意。見他的樣子,顯然是對三人剛纔的言論有所觸動。在舊時空時,山本五十六無疑是當時日本海軍中最有戰略眼光,同時也是頭腦最清醒的人物,雖然一手策劃了偷襲珍珠港的戰役,但山本五十六一直都是十分堅定的反對日本與美國開戰的,後世也有人因此而將山本五十六塑造成當時日本反戰,愛好和平的正面形像。其實山本五十六反對與美國開戰,和反對戰爭,愛好和平半點關係都沒有,而是山本五十六十分清楚,日本的國力和工業製造規模和美國巨大的差趿,一但開戰幾乎沒有任何取勝的機會。但不知道這時三人的言論,會對高野五十六造成什麼影響。

說話之間,千歲號已向艦隊發出旗號,要求艦隊停止行駛,就地下錨駐泊,於是夏銳辰也向其他幾艘軍艦下令,命它們全部就地駐紮。

各艦都下錨之後,夏銳辰留下雷猛在軍艦上坐鎮,自已和楊立新換上了軍禮服,帶着幾名參謀、衛兵,以及高野五十六等人,登上小艇,向碼頭岸邊駛去,其他三艘軍艦的艦長也都各乘座小艇,一起駛向岸邊而去。

衆人在碼頭登岸聚齊,這時早有日方安排的馬車在這裡等候,衆人分坐八輛馬車,駛向碼頭的海軍大樓。大約20分鐘之後,馬車到達目的地,這時日本已經做好了歡迎的準備,地面鋪好了紅地毯,儀仗隊、軍樂隊也都列好了隊列,聯合艦隊的副司令上村彥之丞中將親自帶隊相迎。

馬車停止,夏銳辰、楊立新從馬車上下來,軍樂隊立刻開始演奏歡迎的曲樂,上村彥之丞也站在紅地毯的盡頭, 而高野五十六充當介紹人,道:“夏少將,我們聯合艦隊的副司令上村彥之丞長官,己經在那邊迎接你們” 然後又趕忙跑過去,向上村彥之丞介紹。

夏銳辰點了點頭,踏上紅地毯,來到上村彥之丞面前,首先敬了一個軍禮,而上村彥之丞立刻還了一禮,道:“歡迎華東**的海軍訪問日本,希望貴軍能夠在日本的訪問順利、愉快。”

夏銳辰道:“感謝日方的盛情接待,希望我們這次訪問,能夠增進兩軍之間的互相瞭解,併爲我們兩國的和平交流、合作做出貢獻。”

上村彥之丞也點了點頭,又客氣了幾句,隨後又陪同夏銳辰檢閱了儀仗隊,夏銳辰又發表了講話,內容當然也是友誼、和平之類的場面話,接待儀式這才正式結束。

接下來上村彥之丞將夏銳辰一行領入海軍大樓,和聯合艦隊的司令官日高壯之丞舉行會談。而會談除了例行的場面套話之外,主要內容是這次訪問的活動流程。

日本海軍對這次訪問是相當重視的,對活動流程也進行了精心的安排是,這次訪問活動共有5天時間,第一天進行岸上的交流,並組織進行射擊、越野障礙跑、隊列、游泳、攀蹬等軍事項目的演練,其實這些項目實際都是由海軍陸戰隊參加,當然海軍陸戰隊也是屬於海軍的一部份;第2天到第4天才是真正的海上演練,各國軍艦將進行閱艦、海上隊列、射擊等演習項目,一共三天,並由三國的軍艦輪流擔任演練的指揮艦;而第5天則又轉移到陸地上,進行三國的士兵大會餐,並組織一些體育、娛樂以及才藝表演活動,內容是十分豐富而多彩的。

對於日方這樣的安排,夏銳辰到並無異議,反正這次訪問也是像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日本人怎麼安排就怎麼照着做就行。

會談結束之後,日高壯之丞又安排夏銳辰等人和美國艦隊的軍官見面,同時在晚上還將舉行一場盛大的舞會,爲華東**、美國這次訪問日本的艦隊軍官們接風洗塵。

美國環球航行艦隊共分爲兩個分艦隊,4箇中隊,指揮官是查爾斯*斯帕雷(charles . sperry)少將,同時他還兼任第一分艦隊第一中隊的指揮官;第一分艦隊第二中隊的指揮官是威廉*埃默裡(william . emory)少將;第二分艦隊第三中隊的指揮官是查爾斯*托馬斯( charles .thomas.)少將;第二分艦隊第四中隊的指揮官是西頓*施羅德(seaton schroeder)少將。

這麼一支龐大的艦隊,指揮官卻都是少將,從軍銜上看確實是有些偏底了,這主要是因爲美國大力發展海軍的時間不長,一線的軍官普遍軍銜不高,而且這次環球航行也是十分辛苦的事情,少將軍官的年齡相對年輕一些,精力也充沛一些,更能勝任這次環球航行的任務。

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二十七章 清室回京(一)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七章 誘敵戰術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七二五章 臺灣來客(上)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三章 制度(二)第九十二章 安置營(八)第一一零章 抓捕(上)第二五八章 公審大會(三)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六八五章 結束戰爭(六)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一三八章 渤海海戰(七)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四二七章 進攻北京(六)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六一九章 登陸日本(一)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二一一章 奇襲威海衛(五)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一一六章 農村調查(二)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
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戰(三)第二十七章 清室回京(一)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七章 誘敵戰術第二二九章 後續影響(四)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四一四章 北京攻略(十)第七二五章 臺灣來客(上)第一六八章 新艦下水(四)第六二四章 登陸日本(六)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四七零章 迎擊俄軍(七)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三章 制度(二)第九十二章 安置營(八)第一一零章 抓捕(上)第二五八章 公審大會(三)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三九六章 全面開戰(五)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三二七章 奉天會戰(上)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六八五章 結束戰爭(六)第四零四章 旅順攻略(一)第二九三章 開荒(一)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七十五章 來訪者(三)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六零四章 西安之行(四)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一三八章 渤海海戰(七)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四二七章 進攻北京(六)第三六五章 餘波未平(二)第九章 俄國求和(下)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六一九章 登陸日本(一)第六十八章 工業(五)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二零七章 奇襲威海衛第二一一章 奇襲威海衛(五)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一一六章 農村調查(二)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九十六章 天津租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