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這段時間裡,青島發生的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又是開辦工廠企業,又是重新整編陸軍、又是軍艦招標,看起來十分熱鬧,但在青島以外的地方,華東政府對山東省的全面控制,以及土地改革工作卻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畢竟這纔是華東政府的統治根基,因此始終都在穩步的推動進行着。
這幾個月以來,華東政府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這時己經在濟南府、萊州府、登州府己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工作,不僅建立了基層行政管理體系,而且還在萊州府、登州府的城裡建立了華東政府的行政中心,全面管理行政、司法、財政、治安等事務,由於絕大部份農民都獲得了自己的土地,而且負擔也大幅減輕,再加上宣傳得力,因此對華東政府都十分支持,而原清廷的官僚體系則都被架空。
雖然各地的清廷官員,還有地方的仕紳豪強都對華東政府的政策強烈不滿,但華東政府在濟南的行爲早己傳遍了山東的各州城縣,都知道濟南的地方勢力,從衙門的吏員差役,到地方幫會豪強全部都被海外華人狠狠收拾了一頓,據說只殺得人頭滾滾,血可漂杵。被海外華人整得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數,因此其他地方的官員、仕紳豪強們那裡還敢明張膽的和海外華人作對,只能逆來順受。
官員們不敢和華東政府爭奪權力,老老實實的接受了被架空的事實。而吏員差役們也都夾起了尾巴,將基層的權力都交了出去,有人轉行去做別的營生;有人投靠到海外華人的門下,接受再上崗教育;也有爲數不少的吏員差役則是選擇躲在家裡忍着,靜觀時局的變化,這些人基本都是掌握着一定基層權力的吏員差役,他們捨不得放棄手裡的權力,但又不敢得罪海外華人,只好暫時收斂,幻想着有一天朝廷能夠拔亂反正,自己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地方幫會也偃旗息鼓,仕紳豪強自然更是伏首貼耳,唯命事從,紛紛主動將土地獻出來,因此土改工作組所到之處,所向披靡,簡直就是無往而不利。
這樣一來,土改工作也進行得十分順利,除了打擊了少數民忿、民怨較大的地主、官吏之外,對於服從、配合的人員也基本都沒有太多的爲難,雖然穿越者知道他們的心裡並沒有服,而且還等待機會反攻倒算,但己是翻不起什麼大浪來了。
而隨後華東政府又在青州府、沂州府、武定府、泰州府、兗州府等地開展土地改革及基層行政建設。但就在青州府時,出現了一些意外事件。
青州是清廷設置山東八旗駐軍的地區之一,另一個是德州。不同在於德州的八旗駐軍是在清廷初入關時設置,作用是拱衛京師,因爲徳州是山東通向北京的必經之路,而青州的八旗駐軍是在雍正年間設置,目地則是爲了加強地方的控制,畢竟那時清廷入關己有近百年,經過了順治、康熙兩朝的統治,在中國的統治己經穩定下來,北京的威脅己大幅降低,而對地方的控制成爲八旗地方駐軍的主要目標。雖然清廷並沒有裁撤德州八旗駐軍,但山東的駐防重心己由青州八旗駐軍擔任。
從兩處駐防軍的職務、人數也能看出區別來,德州八旗駐軍的最高官員是城守尉,正三品,駐軍人數553人;而青州八旗駐軍的最高官員是副都統,正二品,駐軍人數1830人,其中的差別是相當大的。
地方八旗駐軍是帶家屬奴僕的,有專門的滿城居住,按清廷制度,旗人專事從軍作戰,並按月發放月餉季米,出征時還另有行糧,這也就是所謂的“鐵桿莊稼”。不準擅自離城,不準經營工商業,不準與外族通婚。青州八旗駐軍設立時,軍民家屬人等約15000餘人,經過了上百年的繁衍生息,現在己經超過了10萬,編制擴大到3000餘人,但實際只有1000餘人。
雖然在太平天國之後,漢族士大夫階層崛起,滿族在中國,由其是在地方上的權力逐漸失勢,但現在畢竟還是清廷統治,因此滿人在各地依然還有不小的權勢。而且儘管有不少八旗子弟荒廢了學業家產,但畢競是250餘年的積累,仍然出現了一批地方權貴,再加上又有政治特權,因此滿人在地方上,由其是在駐軍地的一帶地區,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而只要是地方上的滿人不鬧大的事情,不干涉地方官員施政,地方官員一般也不會去管滿人的事情,在絕大多數地方,雙方都達成一種微妙而默契的平默。
而且雖然這時八旗軍己經腐化墮落,但也有少數例外,青州八旗駐軍就是一個例外,因爲山東地區自古民風悍勇,甴其以青州一帶居民猶爲兇悍,三國時期,曹操從青州黃巾軍中選拔身強體健者,編成青州軍,爲自己東征西戰,開疆擴土,最終統一北方,成就一番大業。從那時起,青州軍的兇悍之名就傳開了,因此青州八旗駐軍多少也受到一些影響,到清末的時候,成爲八旗軍中爲數不少的還保持着一些血性的軍隊。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清廷從青州駐軍中調軍400餘人,調防鎮江,與進攻的英軍展開激戰,雖然幾經血戰,最終力不能支,失守鎮江,但這次戰鬥中,青州兵陣亡65人,重傷70餘人,另外還有輕傷和失蹤百餘人。而英軍也陣亡37人,傷127人,還有3人失蹤,這是鴉片戰爭以來英軍損失較大的一次。而在戰後英軍也承認,如果在中國都遭到同樣的抵抗,我們絕對到不了南京。次年,鎮江人民爲了紀念死難將士,在鎮江城西門建《青州駐防忠烈祠》,立《忠烈碑》。
隨後青州旗兵多次擔負作戰任務,既鎮壓過太平軍、捻軍等農民起義,雖然不及湘軍、淮軍那麼戰功顯赫,但總算是一支還能戰的八旗軍。因此在清廷編練新軍的同時,也不忘了這支八旗駐軍,給他們更換了武器裝配,算是頗爲厚望。袁世凱主政山東的時間,鎮壓山東地區的義和團,青州旗兵也出力甚多。
現任的青州駐防副都統叫文瑞,姓鈕祜祿氏,滿洲鑲紅旗人,世襲男爵。這個人雖然滿人,但思想到並不守舊,雖然旗人享受着清廷的優厚條件,但清朝中後期以來,旗人的生計已經日益嚴峻起。因爲人口日益繁衍,而又不能從事工農商賈。再加上八旗子弟腐化墮落,當兵也不容易,一家數代當不上兵或吃不上錢糧的,也極爲普遍。何況就算當上兵,所得的糧餉也未必能養活一大家子人口,而且糧餉還在不斷打折,因此雖然有一部份滿人積攢了一些家業,但大多數滿人的生活還是十分困苦,當然和漢人比起來,還算是要好些。
而文瑞在青州任時,興辦工藝局,並開設市場,以解決旗人的生計,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旗人的規據早己經名存實亡,有一些旗人爲了謀生,早己經走出了滿城,改換漢姓從事各種經營生產,有人還過得不錯;當然也有不少旗人放不下架子,只能渾渾噩噩的混日子。不過像文瑞這樣以官府的力量幫助旗人謀生,還是極少的,而正是得益於文瑞的開通,青州旗人的整體生計纔有些提高,至少都能夠自食其力,養家餬口,甚致有一部人還能購田置地,過上小康的生活,當然滿人中的富豪之家,自然也就更富了。
穿越者在青州推進土地改革,自然是觸動了滿人的利益。因爲他們不僅僅要沒收滿人富豪之家的田地,還要打開滿城,實施滿人漢人完全平等的政策,這些行爲當然是讓文瑞相當不滿的。雖然他興辦工藝局,開設市場,那是爲了讓滿人自食其力,可不是爲了滿漢平等,在文瑞的心裡,當然認爲滿人還是要高漢人一等的。而且除了文瑞之外,其他的滿人官員、富豪也都十分不平,紛紛向文瑞進言,要求文瑞出面阻止海外華人。
不過文瑞總算還有些頭腦,知道一些海外華人的事情,也明白現在滿人的權勢己不像是當初了,而海外華人立有救駕之功,受封爲山東巡撫,手裡又有兵有槍,連朝廷也要禮敬他們三分,可不是自己能夠阻止的。但也不能就這樣算了,何況文瑞自己還有幾千畝地呢?於是文瑞來找青州知府馮汝騤,要他想個辦法。
馮汝騤字星巖,河南祥符人。光緒九年(1883年)考中進士,和袁世凱是故交,原來在光緒初年,袁世凱的叔叔袁保恆在河南賑災期間,和當時還是舉人的馮汝騤相識,那時起馮汝騤就同袁家有所交往。
出任青州知府後,馮汝騤倡導發展實業,習藝所、工藝局等機構,創設官立中學堂,多有惠政。正好這時袁世凱出任山東巡撫,故人重逢,自然是相得益彰,而袁世凱正想擴大自己的班底,像馮汝騤這樣有地方治理經驗的人正是袁世凱需要的,因此也刻苦結交。在庚子國變期間,袁世凱治下的山東雖然是義和團的發源地,但沒有發生大的動亂,馮汝騤也幫助袁世凱出了不少力,也更被袁世凱看重。
袁世凱在山東離任時曾向馮汝騤保證,多則一年、少則半年,自己必會將馮汝騤調離青州,保舉他晉升,讓他在青州暫且忍耐,由其嚀囑馮汝騤,不可與海外華人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