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

收到了秦錚的報告之後,青島的華東**行政院也終於都鬆了一口氣。其實從華東**的立場來說,也需要和俄國達成和平協議,結束戰爭。畢競華東**下一步的目標是集中精力來搞經濟建設,完成初期工業化的佈局,以縮短和國外的差距,因此如果不能結束戰爭,繼續和俄國敵對,甚致是不斷髮生局部的戰爭,對華東**的經濟建設都有極大的影響。

另外,儘管華東**也需要和平,但又不能對俄國做出讓步,放棄賠款和割地的要求,一來是要照顧內部的情緒,因爲在華東**內部,要求對俄國持強硬態度的聲音一直存在,有不少元老甚致主張要將被俄國侵佔的領土全部卻要回來,因此如果華東**放棄俄國的賠款和割地,這一屆的**成員恐怕就會失去其他的元老的支持。二來俄國可不是一個懂好就收的國家,善意的讓步會被俄國視爲軟弱,必然會得寸進尺,步步進逼,所以對俄國必須是以硬碰硬,寸步不讓。

故此,儘管華東**也迫切的需求和平,停止戰爭,但對俄國的卻是毫不讓步,該要的賠款一個子都不能少,該要的土地也是一寸都不能讓,而俄國不接受就打,這次終於逼得俄國徹底服軟了,當然是不容易。

王雲鵬就道:“希望這一次能夠最終談成,這樣我們也可以省心了,可以把精力都轉到經濟建設上來。” 他是五巨頭中主要分管行政工作的,知道東北地區牽扯了華東**極大的精力,現在人民軍陸軍有近7成的兵力都聚集在東北地區,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使東北地區的開發工作無法全面的展開進行。因此如果能夠和俄國談成協議,華東**確實可以省去相當大的精力。

徐濟超道: “要不要給秦政委發個電報,告訴他這次要盡力談成,因此在不是太重要的地方,該讓一步的,還是讓一步爲好。”

夏博海搖了搖頭,道:“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我們現在的情況,老秦和我們一樣清楚,也知道我們的底線在那裡,會掌握好這個分寸的,而且這次我看俄國確實是有些扛不住了,因此談成的機率很大,不過最終的條約正文,還需要行政院這邊的審批。”

肖建軍也道:“對,我們雖然也需要和平,但也決不能對俄國多作讓步,由其不能讓俄國有‘我們很好說話’的感覺,這次談判幾次反覆,很大的原因就是由於俄國始終都還保留有我們會讓步的僥倖心裡,我們絕對不能讓俄國再有這種心裡。”

王雲鵬道:“好吧,那就算了,讓秦政委去掌控。不過如果這次如果談成了,那麼東北管理委員會的使命也就基本完成了,是不是現在就應該考慮撤消東北管理委員會,元老議院還需要秦政委主持,另外東北管理委員會的其他成員的新工作,也要考慮安排。”

肖建軍道:“我看立刻就取消東北管理委員會,還是太早了一點,就算是這次談判成功了,還有執行談判的成果,另外在蒙古方向,恐怕還有軍事行動,雖然規模不會太大,但還需要一個統一的指揮,東北管理委員會還有存在下去的必要。”

夏博海也道:“不錯,我也覺得現在還不急於取消東北管理委員會,元老議院那邊今年也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等談判結束之後,問一下老秦的態度,另外蒙古那邊的事情,也需要認真的研究下,到底是採取什麼樣的政策,而且對我們的經濟建設又不能造成大的影響。而且老肖也要多操心一下,畢競應對蒙古的事情,我看軍事還是佔主導,我看你最近抽個空,去一趟東北,實地考查一下,瞭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再和老秦商量一下。”

肖建軍點了點頭,道:“我明白,明天最後一批海軍陸戰隊會從日本撤回來,羅嶽就在這一批裡面,我把海軍陸戰隊的事情都安排好,然後就去東北。”

夏博海道:“海軍陸戰隊要回來了,這很好啊,這次他們立下的功勞可真是不小啊,日本能夠首先服軟,海軍陸戰隊的作用最大,要好好表彰一下。另外海軍陸戰隊的建制也需要完善。”

這次遠東戰爭,是華東**自成立以來,經歷的最大規模戰爭,海陸軍均出動作戰,儘管戰爭是打贏,但海陸軍都發現了很多問題,畢競人民軍的建設及作戰思想,有很多地方都是來自舊時空,但舊時空的客觀環境、條件和這個時代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軍隊在實戰中都遇到了不少問題,另外有些戰爭的思路是基於舊時空帶來的先進武器的基礎上,但到了這時,舊時空的武器也基本使用殆盡了,就算還剩下一些,今後也會逐步退出,以後的戰鬥,將會以這個時代製造的武器爲主。

現在戰爭結束了,各軍種也就要着手解決這些問題,並完善各軍種的建設,及武器的開發和研製,海軍是最早結束戰爭的,因此現在已經開始着手完善建制,及各種軍艦、武器的設計和建造。

肖建軍道:“表彰就不用你們操心,早就有安排了。不過海軍陸戰隊的建制雖然需要完善,但首先還是要將海軍陸戰隊的定位確定好,只有定好了位,才能考慮建制的問題,如果定位都不清楚,也無法完善建制。”

海軍陸戰隊的定位,在軍委裡一直都有兩種意見,一種就是將海軍陸戰隊獨立出來,成爲海軍陸軍之外的另一支獨立軍種,這樣可以充份發揮海軍陸戰隊靈活、快速,作戰全面的特點;另一種則是認爲現在海軍陸戰隊不宜成爲一個獨立軍種存在,這樣必然會造成軍隊建設的重複,無形中浪廢資源,因此海軍陸戰隊應仍然留在海軍的序列中,做爲海軍的陸戰力量存在就行了。

夏博海想了一想,道:“這確實是個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會影響海軍陸戰隊的建設。這樣吧,羅嶽也回來了,我看軍委組織一次對海軍陸戰隊定位的全面討論,除了陸軍、海軍之外,也讓羅嶽也參加,他對海軍陸戰隊的定位應該是有發言權的,這次一定把海軍陸戰隊的定位徹底確定下來。”

肖建軍點了點頭,道:“好,我會馬上安排。”

這時王雲鵬道:“可別總是討論軍事啊,還有行政事務也要討論,錦州的發展計劃書你們也都看了吧,需要我們這邊的支持啊。”

夏博海道:“我己經看過了,這些都是二五計劃中己經確定好的,而且高瑾這次在錦州乾得很不錯,一上任就把匪軍剿滅了,應該給予全力的支持,最好是把錦州打造成一個東北地區地方發展的樣板。不過具體的安排,還是要和其他各委員會協商確定,但總之是一定要支持的。”

王雲鵬道:“這個我己經有安排了,不過現在有兩個問題,在錦州的發展計劃書裡,有建立一個發電廠的計劃,另外還要求開工建設錦沈線鐵路。”

夏博海有些奇怪,道:“這有問題嗎?發電廠本來是五小工業計劃的一部份,而錦沈線鐵路也是二五計劃的項目之一,這些都是早就己經確定好的。”

王雲鵬:“這確實是定好,但電力、鐵路在行政院裡,都沒有相應的部門管啊。現在鐵路是歸交建郵委員會下的交通部管理,而電力是歸工礦能委員會下的能源部管理。”

肖建軍道:“這不是有部門管嗎?怎麼說沒有相應的部門呢?”

夏博海卻明有王雲鵬的意思,道:“王院長的意思是,現在電力、鐵路的管理機構的行政級別都太低了,而是應該在委員會下設立一個部級的部門直接管理。”

王雲鵬連連點頭道:“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電力、鐵路都是現代國家的主要標誌,也是我們發展工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少應該是由部一級的行政單位管理才行,因此我認爲應該成立鐵道部和電力部。”

徐濟超道:“但我們穿越的時候,國家不是把鐵道部和電力工業部都取消了嗎?而是把鐵路、電力都市場化、企業化,成立了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國家電力公司,另外成立國家鐵路局來付責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成立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來行使電力市場監管職能。我們有必要成立鐵道部、電力部,不如直接成鐵路公司和電力公司,進行企業經營,**部門只負責發展規劃和市場監管就行了。”

王雲鵬搖搖頭道:“我們不能生搬硬套舊時空的經驗,因爲兩個時代的客觀條件不同,現在這個時代的情況,和舊時空我們的建國初期更接近一些,不宜立刻就將鐵路和電力直接推向市場,還是應該成立鐵道部和電力部,以行政計劃來管理鐵路和電力要更好一些,等條件成熟了,再改組推向市場也不晚。”

夏博海想了一想,道:“這個決策需要認真的評估,明天開行政院會議,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再做決定。”

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三十八章 談判(中)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六十九章 工業(六)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四九一章 歸附(上)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一四四章 徳國之行(一)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七一九章 上海談判(六)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一三九章 渤海海戰(八)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三三九章 工業成就(五)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四三九章 進京(六)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六三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二)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
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二五三章 圈套(一)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一零四章 攔截(下)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四五八章 圍殲日軍(二)第三十八章 談判(中)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二十八章 出兵第六十九章 工業(六)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四九一章 歸附(上)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一七八章 南下上海(八)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一四四章 徳國之行(一)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四七八章 山海關之戰(七)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七一九章 上海談判(六)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第一一五章 秋收行動(四)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五三九章 美國調停(上)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一三九章 渤海海戰(八)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五七六章 情報分柝第五八六章 農場巡視(上)第三三九章 工業成就(五)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五十八章 殲滅(三)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四六四章 迎擊俄軍(一)第三十九章 談判(下)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二八六章 年終會議(二)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八十章 水災(五)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一四二章 上海新區(六)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一零五章 電報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三四六章 財政工作報告(三)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四三九章 進京(六)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一一三章 失蹤(上)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六三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二)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三十二章 襲擊(下)第一二五章 天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