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天津戰役(二)

在現代戰爭中,當步兵出場的時候,戰場上其本就己經是大局己定了,而這個時候,到是有那麼一這樣的意思。

雖然剛纔的一輪炮擊,給日軍造成的傷亡並不算太大,死傷的日兵加在一起也只不過七八百人,對日軍的實力並沒有傷筋動骨的影響,但炮擊卻打亂了日軍的秩序,使整個日軍駐地陷入到一片混亂中,全然沒有任何的組織形式。有不少士兵根本就是剛從睡夢中驚醒,不僅赤手空拳,全身上下只有一條褲杈。

而穿越軍隊的單兵武器本來就適合打這和近距離的混戰,因此戰士們突進入日軍的駐地以後,局勢完全就是呈一邊倒,突擊步槍的迅猛打擊,再輔以各種槍榴彈、手榴彈,將日軍殺得死傷無數。

日軍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人數衆多,而穿越軍隊採用的是半包圍的戰術,因此陣線拉得很開,在短時間內,還無徹底打跨日軍。而且日軍畢竟也是訓練有素,先前的炮擊讓日軍無法還手,但步兵衝上來之後,日軍至少還能夠拼命,而在這方面,到是日本人最拿手的,不少赤手空拳的日軍向穿越軍隊發動近乎於自殺的衝鋒,希望能夠衝到敵人面前,進行近戰。

雖然日軍的這種盲目的衝鋒對穿越軍隊造不成多大的危脅,畢竟在自動武器面前,這種自殺式的衝鋒還真就是自殺,根本就沒有機會衝到穿越軍隊的面前,進行近戰。但卻能夠拖住穿越軍隊,爲其他的日軍贏得一段寶貴的時間,可以佈置進行抵抗。

首先是褔島安正指揮着自己身邊的幾十名日兵,以附近的房屋、建築、土牆等爲沿體,進行簡單的佈置,與穿越軍隊交戰抵抗,同時又不斷的招集其他的日兵,因此時間不長,就聚隴了一百多人,在一片長寬各約一百米的範圍內進行抵擋,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日兵,多則五六十人,少則十七八人,也都聚集成了一個一個的團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掩體,抵抗穿越軍隊的進攻。

其實日軍這樣的抵抗,也不可能擋得住穿越軍隊的進攻,因爲穿越軍隊中還有大量的火箭筒,既使是在舊時空裡,火箭筒可是被稱爲現代游擊戰爭的三大神器之一,另兩大神器是ak47突擊步槍和皮卡,就算是己經進入衛星時代的美帝,在這三大神器的面前,也是無能爲力的,無論是在阿富汗,還是伊拉克,包括在敘利亞,都被弄得灰頭土臉,便何況是在這個時代,火箭筒更是神器中的神器。

它的威力不在一般的口徑火炮之下,這個時代的土牆木屋根本就扛不住它的打擊,而且輕便靈活,一個人就是搬運使用,精準度更不是口徑火炮可比,往往一發火箭炮,就可以幹掉十幾名聚集在一起的日軍。更何況還有槍榴彈這樣的遠距離殺傷武器,因此在穿越軍隊的猛烈火力之下,其實日軍根本就無力抵抗,

只是穿越軍隊對抵抗的日本進行一個一個的拔除,需要時間,而日軍現在的目地就是拖沿時間,因爲福島安正己向海河北岸的日軍發出了信號彈,請救增援,如果能夠等到海軍北岸的日軍來援,就可以扭轉戰局了。

其實如果換了是一個有經驗的曰本指揮官,這時就應該明白,到了這個時候,日軍實際是敗局己定,一是敵軍不可能對海河北岸的日軍沒有防備,要麼是兩線同時進攻海河南北兩岸的曰軍,要麼就是在途中設置了阻擊部隊,阻止曰軍的增援;二是就算是敵軍沒有考慮到海河北岸的日軍,但日軍想要趕來增援,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爲海河雖然不寬,但渡河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而現在的日軍,恐怕支持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只是福島安正缺少實戰的經驗,而且多少也有一些日本軍人慣有的腦袋一跟筋特的特,明明局勢不利,但卻仍然咬牙堅持,希望能夠挽回敗局,因此並沒有極時的撤退。

――――――――分割線―――――――――分割線――――――――

被福島安正當作救命稻草的海河北岸日軍當然看到了他們發出的求救信號,海河北岸的日軍自然不敢耽誤,趕忙調兵遣將,渡河來增援。這一次日軍出擊,一共帶來了五十六條船,在海河北岸停泊着二十六條,南岸停泊着三十條,每艘船大約可以裝下五十人左右。

日軍只留兩百人守衛海河北岸的陣地,其餘的人全都調來支援海河南岸,因爲海河南岸纔是日軍的主力,必須要先保住海河南岸的日軍陣地。

不過昆明艦在停止了對葛沽的曰軍陣地炮擊之後,就一直關注着海河的動靜,以防止海河北岸的日軍增援葛沽。雖然昆明艦並沒有開動艦載46a型相控陣雷達,而是開啓了sr-64型頻d對空/對海搜索雷達,這一型雷達的搜索精確度不及46a型相控陣雷達,但卻勝在節省電力,對海對空的搜索範圍大,用來監視海河河面以及兩岸的動靜,也是完全足夠的。

因此海河北岸的日軍趕到河邊,乘河渡河,立刻就在雷達屏幕上顯示出來。夏博海、秦錚、肖建軍三人一見,立刻下令昆明艦,對渡河的曰軍展開炮擊,並命令在昆明艦邊待命的兩艘18艇馬上出擊,沿海河逆流而上,近距離攔截日軍。同時又下令駐守在海河北岸的部隊馬上出擊,首先進攻日軍在海河北岸的駐地李莊子,然後向海河岸邊進軍,攻擊渡河的曰軍。

當然三人組也沒有了在蘆北口還有一支潛伏的軍隊,這本來就是穿越軍隊的一步暗棋,這個時候大局己經明朗化,這一招事先的布棋自然就要發揮最大的作用,就是直接進攻天津,爭取在這一夜之間,將整個天津地區全部都納入到穿越者的控制之下。

另外三人組又通知大沽口,命令直升機和預備戰鬥部隊作好準備,順時待命出擊,增援戰鬥。因爲現在穿越軍隊等於是在四個戰場上同時做戰,以穿越軍隊的兵力,確實是有些免強,肯定會有一些戰場需要支援,而使用直升機不僅能夠快速的增援部隊投送到需要的戰場,而且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給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而就在三人組向各支部隊下令的時候,昆明艦的主炮又開始了炮擊,因爲射擊單元數據早己經輸入到主炮的火控系統中,因此並不需要太多的準備,就可以馬上向海河河面進行炮擊了。

“轟!”

昆明艦發出的第一發炮彈落入海河中,激起了數尺高的水柱,而隨後炮彈爆炸產生了巨大的威力,並通過水的擠壓和傳遞,以落爲中心,像四周散幹,軒起了一層驚濤駭浪。

而距離落最近的兩三艘木船被河水衝起了三四米高,一艘木船的船體當時就被震衝得四分五裂,而叧兩艘木則翻了一個底朝天,船上的日兵自然全都落水。而離得稍遠一的四五艘木船雖然未翻,但也產生了距烈的搖晃,船上也有不少日兵落水。

而其他的日兵也都趕忙極力的穩定船體,還有人搶救落水的同伴,一時間驚叫、喝斥、怒罵、求救的聲音充滿了河面。

但隨着第二發、第三發、甚致是更多的炮彈落下,將這些日兵的努力化爲烏有,連續十餘發炮彈落入到海河裡之後,河面上絕大多數的木船要麼傾覆、要麼被擊得支離破碎,在河面上浮着幾個形如龜殼一樣的船底,再就是一片片碎木片木板飄浮在河面上。另外還有無數的日兵在河水中掙扎,整個河面就像是一鍋煮開了的餃孑一樣。

而昆明艦也停止了對河面的炮擊,將火炮改對準了河岸,轟擊岸上的日軍,因爲這時在河岸上還有三四百日軍士兵並沒有上船下河,並且還保持着整齊的隊形陣列。

其實海河的河面不寬,河水也不深,水流十分平緩,只要是稍通水性的人就可以游回岸去,而且日本是個島國,國民大多都會游泳,而在軍中一般也會有游泳訓練,現在昆明艦也沒有再對河面炮擊,因此幾乎所有落水的士兵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游回岸去。

但就在這時候,兩艘18艇一前一後趕到了這片水域,立刻就向河水中掙扎的日兵展開了無情的掃射。

18艇配置的武器是艇首一門雙聯裝14.5毫米機槍,而艇尾是一門高壓水炮。14.5毫米機槍最初是做爲防空武器,用來對付直升機、螺旋槳飛機或是低空飛行的強擊機,但隨着飛機性能的提升,以及各種rpg的普及,14.5毫米機槍的防空能力己大幅下降,因此在舊時空裡,主要是用來對付一些輕型裝甲目標。

而18艇本來是海警的裝配,執行近海巡邏,打擊海上走私、緝捕等任務,14.5毫米機槍用來對付走私份孑慣用的快艇相當合適,但如果是用來打人,實在是有些牛刀殺雞,大材用了。因此在這次戰鬥之前,每艘18艇尾的水炮拆掉,改在左右後舷上裝配了一挺86式7.6毫米同軸機槍,正好用來打擊水中的目標。

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一三八章 合肥見聞(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十章 投降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五一五章 試演(上)第三八一章 對馬海戰(七)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二八一章 五人會議(五)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五三八章 袁世凱復出(下)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四章 會議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三十四章 年度總結(四)第三五六章 大戰之前(三)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三四二章 李鴻章之死(三)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五八一章 青島密約(上)
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一三八章 合肥見聞(二)第五八九章 上海租界(一)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二十章 投降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三七章 上海新區(一)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五一五章 試演(上)第三八一章 對馬海戰(七)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六二八章 登陸日本(十)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五八六章 隔空交手(二)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一)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二八一章 五人會議(五)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二七九章 中立(三)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三七九章 對馬海戰(六)第五三八章 袁世凱復出(下)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二一五章 青島攻略(四)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四章 會議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四三零章 進攻北京(九)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三十四章 年度總結(四)第三五六章 大戰之前(三)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三四二章 李鴻章之死(三)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四八三章 統一商界(五)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五八一章 青島密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