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

來往的路途都是人跡罕至,只有兩次在靠近鐵路時和火車相遇,不過隊伍都隱蔽得很好,沒有被發現?而在途中隊伍還打了一些野獸充做食物,因此羅嶽等人也估計,剩餘的食物足夠支撐到隊伍回到昆明艦上。

但就在這時,忽然聽見附近傳來了陣槍聲,隊伍也立刻停止了下來,在左右尋找樹木、石塊等掩護警戒。而時間不長,有一名前方探路的士兵回來報告,原來是在左前方大約2000米的位置,發現有兩夥人正在交火,其中一方可以確定是俄軍,人數大約在50人左右,而另一批人則不能確定身份。

羅嶽聽了以後,心裡也稍徵安心一點,如果只是50名左右的俄兵,到不是什麼大的威脅,甚致是全殲了這支俄軍,也是有很大的勝算的。

於是羅嶽下令,將左右警戒的隊伍收回,並且立刻趕到前方去和探路的隊伍匯合,先看個究竟再決定自己的應對行動。

時間不長,羅嶽等人就在報信士兵的帶領下,來到探路隊伍隱蔽的樹林,只見在樹林外大約200-300米的距離,確實有一片開闊地,兩批人正在進行着激烈的交火,而在空地的中央,還有幾具倒地的屍體,鮮血己經染紅了地面上的白雪。

羅嶽拿起望遠鏡,向雙方看去,只見一方確實可以肯定是俄兵,從他們的服裝和使用的武器都可以看出來,人數確實在50人左右,而另一邊的人數較多,大約有近百人,背靠着樹林抵抗,不過佩槍的人不到半數,其他人都還是拿着冷兵器,而且衣服的樣式也十分奇怪,不少都是用獸皮拼成,也有少數人穿着是明顯的漢式短裝。

最初羅嶽還以爲這些人是土匪,但很快他就發現這羣人的後方森林裡有不少馬匹,而在馬匹的背上,綁着大小的包裹,看起來又像是商隊。

這時楊瑞來到羅嶽的身邊,道:“怎麼樣?我們打還是不打,我看就對付這幾個毛子,我們還是有足夠的把握的。”

羅嶽道:“就是不知道另一批人是什麼人啊?像是商隊,又像是土匪?如果是商隊到是應該救下來,但如果是土匪的話,到沒有必要救他們,讓他們和俄軍自相殘殺算了。”

楊瑞舉手做了一個下切的手勢,道:“管他是商隊還是土匪,先把這些毛子幹掉再說,如果這夥人也不是好東西,就把他們一勺都燴了。”

周興漢也道:“是啊,己經出來了好幾天了,總該讓戰士們活動活動。”

雖然這一趟的行程頗爲辛苦,但特種部隊的戰士都是受過了嚴格的訓練,因此士兵們到也能夠受得住,只是這一趟的行程確實是有些單調了,羅嶽等人是收集地理數據,覈對地圖,而普通的士兵都是跟着走,士兵們到是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只是希望這一趟發生點什麼事情。特種部隊的戰士都是經歷過戰場的,而且又都是正當年輕,都頗有一些不甘寄寞,渴望有刺激的生活,自然都希望在這次任務中總要打一仗纔好。而周興漢也深知,士兵們確實需要一點刺激,這樣才能讓他們興奮一點。

羅嶽想了一想,也覺得兩人說的有道理,這個時候就算是打一仗確實沒什麼影響,於是道:“好吧,不過也不能把部隊都派上去了,留下一個中隊,以防萬一,而且還要在附近警戒,有兩個中隊,又是打毛子一個措手不及,也應該足夠了。”

楊瑞點了點頭,道:“這樣也好,留一手總是好的,你就帶一箇中隊留下來,在這裡觀戰警戒就行了,我和老周各帶一箇中隊參戰。”

羅嶽道:“好吧,就這樣安排。”

楊瑞和周興漢各帶一箇中隊離開,羅嶽也立刻安排一個小隊,分三個方向警戒,其餘的兩個中隊仍然在樹林裡潛伏,機槍和迫擊炮均己經佈置好了陣位。而羅嶽又仔細的觀察戰場的局勢,發現俄軍的一方己經處於明顯的上風,一方面是由於俄軍對手一方的槍支數量要略少一點,而且性能也太差,大部份都是單發步槍,連發步槍不足10支,而俄兵卻是人手一支m1894莫辛納幹步槍,因此在武器上佔有明顯的優勢;另一方面對方的戰術也不行,甚致可以說是極爲外行的,陣地設得太平,沒有縱深,也有掩護,完全就是一條平線,同時每個人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動的,這樣是很容易讓對手摸清虛實的,而俄軍就顯得專業得多了,不僅射擊陣地佈置得層分明,而且大部份士兵都在不停的換動自己的位置,並且互相掩護的向前推進,幾乎己經完全壓制住了對手,羅嶽估計,如果人民軍不參戰,最多20分鐘,俄軍就可取得全勝了。

不過楊瑞和周興漢都是久經戰場的人,很快就繞到了俄軍的側後方,並且分兩側佈置,而且楊瑞也選定好狙擊陣地,架好了狙擊步槍。在穿越之前,楊瑞就是羅嶽部下的狙擊手,儘管現在成了特種部隊的指揮官,但原來的手藝還沒有扔下,現在戰場有周興漢指揮,楊瑞也就可以專心的當他的狙擊手,當然現在楊瑞用的可不是原來的*步槍,因爲嚴格來說*步槍,只能算是一支精確步槍,而特種部隊是用的最好的裝備,因此換上舊時空國產的cs/lr4狙擊步槍,這本來是軍艦上的藏品,每艘軍艦都會保留一些步兵武器,如大口徑機槍和狙擊步槍,以備不測之用。

cs/lr4式7.62毫米狙擊步槍纔是一型真正狙擊步槍,其性能遠勝於88式5.8毫米狙擊步槍,和同等級的世界先進狙擊步槍相比,也毫不遜色,並且是舊時空的中*擊武器領域具有重大突破意義,由其這型狙擊步槍配用的cs/dfl3 7.62毫米專用狙擊彈,彌補了中國專用狙擊子彈的空白,在“金鷹2016國際特種狙擊手競賽”中*擊隊使用cs/lr4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戰勝了其他來自7個國家的22支代表隊,取得14個單項課目中的7個第一,獎牌和金牌總數位居第一,也使這型狙擊步槍引起廣泛關注。

其實軍艦上還有一型更強大的m99式12.7毫米大口型反器狙擊步槍,不過這型狙擊步槍實在太重,空槍就達到了12公斤,幾乎是cs/lr4式7.62毫米狙擊步槍一倍,對於這次需要長距離行軍,實在是不合適,而且楊瑞也並不是專業的狙擊手,因此選擇cs/lr4式7.62毫米狙擊步槍是完全夠用了。

這一次的進攻,由楊瑞首先發起,雖然沒有狙擊副手的協助,但楊瑞還是從俄軍當中找到了指揮官,是一名中尉,估計是一名排長或連長,測算距離爲382米。楊瑞又測了測風速,做到了心裡有底。這纔將*抵住肩頭,腮部貼在槍柄上,大約5、6秒鐘之後,楊瑞扣動了步槍的扣聲。

在380多米以外,那名俄軍中尉的頭一歪,哼都沒有哼出一聲,是斃命身亡,而身邊的人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戰鬥上,誰都沒察覺。當然就算是有人察覺也晚上,因爲楊瑞開槍以後,無論中不中都是發動進攻的信號,4具擲彈筒都己經測算好了距離,立刻開火,向俄軍展開了打擊。

4枚擲彈筒炮彈落下,有兩枚正好落在俄軍的陣地中,其餘兩枚也落到了陣地的邊緣,儘管擲彈筒彈的威力並不大,但也一下子就炸傷炸死了10餘俄兵,而俄軍根本就沒有想到會遭到襲擊,而且還是炮彈的打擊,很快就有人發現指揮官陣亡,當然沒有人發現指揮官是被擊斃的,都以爲是死於剛纔的爆炸,於是頓時就亂了起來。

而這時人民軍的士兵紛紛開槍射擊,而由於人民軍是繞到俄軍的側後方,因此對人民軍的射擊,俄兵基本沒有掩護,結果立刻又有10餘人中彈,其他人也都趕忙轉過身來,尋找掩體躲避。

不過這時在俄軍的正面,正在和另一隊敵人交火,雖然這批敵人的實力不強,但也有3、40支槍,當俄兵們紛紛找掩體躲避來自側後方的敵人襲擊,但卻將自己的側面或後背賣給了第一批敵人。

本來俄軍先前的敵人己經完全被俄軍壓制住了,基本沒有還擊之力了,失敗幾乎是就在眼前,但剛纔俄軍陣地的爆炸,還有側後方的槍聲,都讓他們意識到有了轉機,雖然不知道是那裡來的援軍,甚致是不是援軍都不清楚,但現在這個時機卻是必須要抓住的。而且由於俄兵紛紛躲避側後方的襲擊,也使他們的敵人壓力大減,自然紛紛開火還擊,到也又擊中幾名俄兵。

事實上人民軍參戰只有1、2分鐘的時,而俄軍就己經傷亡過半了,剩下的俄兵那裡還敢再戰下去,趕忙紛紛逃走,不過人民軍是在俄軍的後部兩側佈置,因此無論俄兵向後逃還是向側面跑,都在人民軍的打擊範圍之後,可況人民軍還在兩側各設了一挺機槍,對逃走的俄兵進行掃射,而且還有楊瑞這個狙擊手在,除了第一槍之外,他又連開了4槍,打光了一個彈匣,4槍共擊斃了3名俄兵。

還有幾名俄兵慌不擇路,居然向正前方跑,結果當然是不言而喻的,被亂槍擊中倒地。當然還是有2、3名俄兵到是僥倖的穿過了槍林彈雨,不過等待他們的人民軍戰士的現身攔截,雖然俄兵上好了刺刀,準備和人民軍戰士拼命,但人民軍的戰士可不講什麼騎士精神,能用槍的時候,決不會用刺刀,幾支96式手槍連續射擊,幾名逃過了槍林彈雨的俄兵都中彈倒地。

羅嶽看了看錶,從人民軍參戰到戰爭結束,一共只用了5分鐘。雖然人民軍是打了俄軍一個措手不及,但也顯示了特種部隊強大的戰鬥力。

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三一一章 二進膠州(四)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十九章 自沉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三三六章 工業成就(二)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四十四章 天津分治(二)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二七九章 五人會議(三)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三零一章 革命者(六)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
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五五三章 土地改革(八)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三一一章 二進膠州(四)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三六零章 大戰之前(七)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十九章 自沉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七七章 中立(一)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四四五章 遼陽之戰(七)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六十四章 工業(一)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六五一章 撤僑(三)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四七九章 登陸作戰(一)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三十章 市長上任(二)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七二六章 臺灣來客(下)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三十八章 聯軍進攻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三十六章 圈孑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五四零章 聯合軍演(五)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三三六章 工業成就(二)第五六五章 美國(八)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五八章 日本的訪問(一)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一一三章 秋收行動(二)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一一五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一)第四十四章 天津分治(二)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二二五章 清廷求和(八)第一五九章 對日談判(四)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五五八章 地主聯盟(二)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一三一章 外調(五)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二七九章 五人會議(三)第七十章 金融(一)第六七零章 大獲全勝(一)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二一一章 爪哇之戰(一)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三零一章 革命者(六)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