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圈孑

這時夏博海轉頭對國務院官員王雲鵬道:“王主任,今天晚上還要請你們幾位同志也辛苦一,協助我們的戰士,穩定好艦上的羣衆人員,讓軍隊能安心作戰,等過了今晚,我們攻佔了大沽口以後,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雖然被邀請來參加軍事會議,但王雲鵬等四人一直都沒有發言,只是聽着其他人的討論,一直到夏博海向他話,才了頭,道:“請司令部放心吧,我們也決定今天晚上不休息,輪流在船上值班,加強戒備,以防有突然事件發生,一定會全力配合軍隊的作戰任務。”

夏博海也了頭,對王雲鵬的答覆十分滿意,又道:“還有,今天晚上攻佔了大沽口以後,我們將正式上岸,並且要像三艘客滾船上的羣衆公佈穿越的事實,那個時候一定有不少人的情緒會產生波動,因此還要請你們幾位多做一些工作,安撫羣衆的情緒,多想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防止意外事情的發生。另外,上岸以後,我們就要着手建立我們的根據地,我們這些人都是軍人,打戰是內行,但要搞建設,組織行政機構卻是外行,你們幾位在這方面的經驗要比我們多,就要多擔當一些,而且這方面秦政委有一些想法,等會議結束以後,你們詳細的討論一下,最好能夠拿出幾個預案來。”

王雲鵬道:“好的,我們等一會就和秦政委詳細討論,不過我們昨天晚上也討論過一些情況,現在三艘客滾船上的羣衆有三千多人,加上船上的工作人員,總計大約有三千五六百人,而我們只有十多個人,一但正式公佈我們穿越的事情,只靠我們十幾個人,想要安撫大家的情緒,難度很大,我想是不是今天可以先向少數人交個底,那他們有個思想準備,在正式公佈以後,他們也可以幫助我們一起安撫其他羣衆的情緒,不知道司今部外爲可不可行。”

秦錚道:“王主任,你們的這個建議很好,我們的考慮確實有些疏忽了,原則上是可行的。不過先期通知的人選還要認真考慮一下,一定要可靠、可信,而且能夠在我們公佈之前,嚴守這個秘密,當然俱體的人選,等一會兒我們再詳細協商吧。”

王雲鵬立刻道:“好,政委考慮的更會面,我們一定會拿出一個可行的預案來的。”

這時夏博海又看了看衆人,道:“好吧,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散會以後,參謀長和儲營長協商登陸作戰的計劃方案,而政委和王主任商議上岸後的建設計劃,其他人都回去準備,今晚十一集合,十二鍾準時出發。”

於是衆艦長都紛紛起身,離開了會議室,各自返回各自的軍艦,爲今天晚上的戰鬥準備。而肖建軍和儲亞平,還有秦錚和王雲鵬、徐濟超、商其鬆、李三傑等人分別開始詳細協商。

大約兩個時以後,肖建軍和儲亞平就擬定了一個登陸作戰計劃。

這次穿越艦隊所帶的海軍陸戰隊是兩個陸戰營和一個單獨的陸戰連,也就是羅嶽的一排所屬的陸戰連,正好這時還剩下了兩個排,於是被留下來協助太湖艦保衛三艘客滾船。另外還有一個兩梄裝甲營。

大沽口實際是一個海防要塞,主要包括一個港口和一個炮臺,港口由艦隊付責,因此登陸部隊的目標是大沽口炮臺。

由於大沽口是北京的海上門戶,地理位置至關重要,而且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就是由大沽口登陸,直搗北京。因此在洋務運動之後,清政府就對大沽口進行加強戒備,由四座炮臺組成大沽口的防禦體系,分列海河兩岸呈田字形排列,配備有德式克虜伯火炮、阿姆斯特朗火炮以及國內仿製的各種口徑火炮共計有一百七十餘門,常備守軍三千餘人。

八國聯軍從大沽口登陸時,曾在炮臺與艦隊之間發生過激烈的戰鬥,先後歷時六個多時,後來聯軍從大沽口的側面登陸,纔算攻陷了大沽口,而炮臺上的火炮,自然都成爲聯軍的戰利品,中口徑的火炮被拆下來做爲進攻天津、北京使用,而大口徑火炮則仍然留在炮臺上,不過聯軍並沒有使用炮臺來守衛大沽口的打算,因爲聯軍的兵力有限,駐守大沽口的兵力只有五百日軍,難以分兵據守四座炮臺,而且現在大沽口停泊着二十餘艘各國的軍艦,實力強大,根本不需要炮臺來守衛,因此每座炮臺只派少量士兵守衛。

不過穿越艦隊也不能對大沽口炮臺掉以輕心,必須要先奪取這四座炮臺。但考慮到大沽口己出兵進攻何家灣村,留守的兵力絕不會多,又要分兵守衛四座炮臺,因此肖建軍和儲亞平決定,出動四架直8f直升機,各搭載一個排和一個迫擊炮班,分別對四座炮臺進行空降登陸作戰,而長白山艦攜帶的二艘76型氣墊登陸艇則各帶兩個連和一個迫擊炮排,由水面登陸接應,同時還出動兩個兩棲裝曱連,從長白山艦直接下水,配合作戰。這樣形成空海兩棲登陸作戰。

一但佔領炮臺,則各留下一個排的兵力守衛炮臺,其餘部隊合力進攻大沽口指揮部,加上兩棲裝曱連,全面佔領大沽口。而夏博海對這個登陸作戰方案也比較滿意,因爲這個方案可以充份發揮穿越艦隊的優勢。

又過了一個多時,一直到下午一多鍾,秦錚和王雲鵬、徐濟超、商其鬆、李三傑等人才從會議室裡出來,秦錚將他們送上了快艇,才返回指揮部,向夏博海彙報協商的結果。

而王雲鵬等人登上快艇,向龍興島號客滾船行駛而去。

昆明艦離龍興島號客滾船有大約三千餘米的距離,艇開回去還要二十多分鐘,王雲鵬、徐濟超並肩站在艦首,聲的交談着。而商其鬆、李三傑坐在船艙裡,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

這次參加撤僑任務的非軍事人員一共有十人,由國務院官員王雲鵬爲首,外交部官員徐濟超爲副,還有官員張玉明、賈振召、辦事科員李鬆晨、王勝、曾東、賈文波;還有國家安全部人員商其鬆、蔣仕偉兩人。而隨艦隊一起反程的大使館參贊李三傑和二級秘書葉巖福是任期滿了,回國續職,而整個大使館仍然留在當地,因爲雖然該國的局勢混亂,但首都還暫時可以保證安全,大使館並沒有必要撤離。

不過參與撤僑的非軍事人員級別都不高,王雲鵬只是司局級、徐濟超是副司級,另兩名官員都是處級,辦事員都是科級或科員。而該國大使館屬於司級大使館,因此參贊李三傑的行政級別是副司級、二級秘書葉巖福是副處級。

因爲這次撤僑主要是以軍隊爲主導,外交事務方面的事務並不多,大使館基本就可以處理了,而艦隊的最高司令員夏博海的軍銜是大校,相當於行政的司廳級副職,儘管軍隊和行政是兩個不同的級系,但國家並沒有派出行政級別更高的官員,己免出現指揮權之爭。

雖然同在中央系統工作,但王雲鵬和徐濟超之間並沒有什麼交集,可以在這次任務之前,兩人根本就不認識,因爲像他們這樣的正副司廳局級幹部,如果是在地方上,或許可以算是不的官員了,但在中央行政區內,省部級的幹部可以是成把的抓,司廳局級只能論堆數,而兩人又不屬於同一部門,當然不會認識。而且這一趟任務之後,也會各奔前程,未來再聚首的機率也實在是不大。

但這次穿越卻讓兩人拉近了距離,因爲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兩人估計都會在一起共事,而且畢竟都是同一體制內的人,感覺上也要接近得多,因此兩人也都有加深來往,結成同一陣營的想法。由其是今天的軍事會議上,軍方己經明確表示,將會在這個時空裡建立屬於穿越艦隊自己的政權。

有政權就意味着將會有政治行動,因此行政官員自然就有出頭之日。不過兩人也都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圈子,大圈孑中還有圈孑,儘管兩人都只能算是中層官員,但在穿越之前,兩人仍然都有屬於自己的圈孑,事實上如果沒有圈子,兩人也根本不可能晉升到現在的位置,盡然兩人也確實有符合自己現在位置的能力,

政治活動從某種意義上,就是圈孑、能力、機遇的活動。這一無論是中國外國,無論是所謂的民主、**,都不例外。

不過兩人也都不是自己所屬圈孑的核心成員或是重培養的人員,這一次撤僑任務派遣兩人蔘加,也不是對兩人有什麼特殊的考驗,而是因爲兩人都有過在中東地區工作的經歷,熟悉這一地區的環境,而旦徐濟超還精通阿拉伯語。當然,如果兩人能夠較好的完成任務,回國之後也是兩人的一個政治資本,有可能晉升一級,或是向核心圈靠隴一步,但想晉升高位的機率並不大。

不過穿越之後,這一切都將不復存在了。

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一四二章 北倉之戰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四一三章 旅順攻略(十)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二十一章 海軍編制(五)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四五二章 新聞發佈(一)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四九一章 激烈博弈(五)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一一六章 農村調查(二)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一九四 訪問天津(六)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五十三章 上海新區(六)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
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四五三章 新聞發佈(二)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第六零五章 西安之行(五)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二二八章 後續影響(三)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一四二章 北倉之戰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五五九章 地主聯盟(三)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二三七章 訪日艦隊(八)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一五二章 上任(六)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三九八章 全面開戰(七)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四一三章 旅順攻略(十)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二十一章 海軍編制(五)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四十二章 出擊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四五二章 新聞發佈(一)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四九一章 激烈博弈(五)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二十六章 夜話(上)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四八三章 登陸作戰(五)第一一六章 農村調查(二)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四六六章 武昌之行(七)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四六八章 迎擊俄軍(五)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五九一章 上海租界(三)第一九四 訪問天津(六)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三六九章 軍隊整編(下)第五十三章 上海新區(六)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