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

在傳說中的兩彈一星之中,技術突破難度最低的就是導彈,難度最大的則是衛星,研製衛星的難度並不是特別大,但是發射衛星的基礎是洲際彈道導彈,這個難度就太大了。

正因爲導彈的難度實際上並不大,後來就變成了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

在視察了漢中的核物理研究基地後,宋彪繼續乘坐中華一號專機飛往銀川視察導彈和新型號的渦噴戰鬥機的研製,導彈和新型號的飛機主要是在太原、瀋陽兩地研製,但是集中測試區卻在銀川基地,特別是在銀川西側的騰格爾沙漠中,一些最爲保密的長期實驗更是直接遷往新疆和北四省。

中國的幅員過於遼闊,只要想保密,總是有無限多的地方可以利用,雖然現在的核物理研製基地是在漢中,隨着後面的進展,在烏里雅蘇臺省建立新的基地之後,更多的特殊保密工作也會轉移到新基地。

因爲全國的六十多家主要的科研機構從一開始就有大約三套df-5導彈的零件,這使得帝國在導彈研製工作中的指向性非常強,由於在慣性制導和偏二甲肼燃料領域存在直接性的進步,包括在設計上基本照抄了整個df-5,加上特斯拉爵士領銜的理論組對彈道學的深入研究,帝國在導彈工程上的進步是非常驚人的,在1933年之前就已經完成了第一代導彈d1\2的研製工作,和納粹德國的v1\2一樣,d1屬於巡航導彈,研究基地在太原,d2屬於彈道導彈,研究基地在銀川和西安。

特別是d2導彈,雖然不是洲際彈道導彈。但從起步階段就直接進入中程彈道導彈,只是爲了保險起見和測驗的方便將射程縮小到350km,實際上確實能達到超過1000km的射程。

在宋彪抵達銀川視察時。d1\2系列都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測試工作,正在進入新的改進階段,而新的d5中程彈道導彈已經開始研製,整個帝國的導彈家族中。d1??系列屬於巡航導彈的編號,d2??屬於短程彈道導彈,d3\4系列保留。而d5??則屬於中程彈道導彈的編號。

d5一旦正式研製成功,其後將根據改進型號命名爲d501\501b\502\503……之類,d1\2因爲都沒有正式服役,仍然處於基礎的測試階段,暫時則從d1\1a\1b\1c系列編排,直到正式服役纔將採取d10?的正式編號。

很多人以爲導彈、渦噴發動機等都是二戰期間的傑出科技,實際上這些技術的發展從一戰結束後。甚至很多是一戰之前就已經存在着雛形,各國都有技術上的新發展和追趕趨勢,而中國的優勢就是和納粹德國、蘇聯一樣集中國家精銳,並且投入鉅額經費發展這些科技。

除了制度框架和經費上的優勢外,帝國在計算機領域的進步也對這些科技的突破起到至爲關鍵的作用。帝國中央計算機研究院和遠東電子工業研究所推出的cp112是帝國第12種電子管計算機,運算速率爲每秒4萬次,在這臺計算機上,帝國已經全面採用二進制、程序內存和磁芯存儲器。

cp112系列及其改進型的電子管計算機在國內一共生產了660臺,主要運用於科技研究、軍事和財政部門的統計工作,對於科技研究的推動作用非常大,而新一代的cp10正在研製中,隨着技術的不斷累積和製造工藝,特別是“拉單晶”的工藝快速進步,cp10將有可能成爲世界上第一臺具備每秒10萬次運算能力的通用型電子管計算機,擁有更大的磁芯存儲器和更爲成熟的程序系統編程。

如果cp10能夠順利的研製成功,在此基礎上,中央計算機研究院將會繼續研製一種專用於尖端科學研究的特大型電子管計算機,爭取將運算數度再提高十倍,而這所需要的電子管數量將達到10億枚。

可以說,帝國在部分尖端科技的發展上基本領先於德美5到10年的規模,相當於德國、美國在二戰初期階段,而中華帝國也做好了迎接新一次世界大戰的前期準備工作,現在對於帝國最大的問題不是國內,也不是外交上的對蘇德日的分化和離間工作,而是在於中法同盟中較爲弱勢的法國這一環。

如果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開戰就宣告戰敗,淪爲德國的附庸,那對中國就將是最爲不利的局面,無論如何,法國必須堅持下去,在西線歐洲戰場牢牢牽制住德軍的主力。

即便蘇德最終選擇結盟,只要法國牢牢牽制住德軍,中國就有足夠的空間和實力擊潰蘇聯,實現東西兩路合擊德國的大計劃,哪怕中國背後還有一個日本,那又能怎麼樣呢?

此時的日本雖然擁有超越法國和意大利的海軍,陸軍也未必就弱給法意,但在總體實力上,日本並不是一個很值得在意的對手,特別是對今天的中國而言。

真正值得中國擔憂的只是蘇德問題。

離開位於銀川的西北國防工業研究院後,宋彪乘坐專機返回北京,在這裡準備迎接即將來華訪問的以馬克西姆.維岡上將爲首的法國訪問團。

在中法結盟的這二十二年間,隨着中國日益強大,中法同盟內部的主導者已逐漸從法國變成了中國,法國依然是世界大國,依然是歐洲的兩大主導者之一,但在經濟領域,法國已經明顯的過於依賴中國。

在宋彪乘機返回北京的第二天,馬克西姆.維岡上將以法國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陸軍總監和法國總統特使的身份抵達中國訪問,他此次前來中國也是要就華皇宋彪的環球訪問做準備,從這一年的10月份開始,宋彪將會進行一次環球訪問旅行,乘坐飛機飛往中亞地區訪問阿富汗和伊朗,隨後訪問歐洲,第一站就是法國。歐洲訪問結束後,宋彪將會在葡萄牙里斯本乘船前往紐約,訪問加拿大、美國、巴西和美洲其他國家。最後訪問澳大利亞,泰國,結束全部訪問行程,於1934年7月返回國內召開廬山夏宮會議。

在維岡上將抵達首都國際機場後。宋彪派遣陳其採陸軍上將去迎接維岡,並在中央宮的宣政園迎賓廳接見維岡上將。

對一箇中年男人而言,每一個上午十分都是值得珍惜的寧靜時間。

在維岡上將抵達宣政園之前。宋彪抓緊時間查閱《現代軍事學》的修訂版草稿,1928年夏天召開的軍事革命會議彷彿還在昨天那般記憶猶新,不經意間,連黃伯韜都以上校軍銜調入內廷擔任一等內侍官。

這是多麼快的時間。

宋彪習慣將最優秀的一些中青年軍官調入內廷在身邊效力一段時間,這樣做有三個好處,一是讓他近距離的觀察這些軍官,看清楚他們的性格和優缺點;二是給這些軍官一個更好的平臺同更多的人接觸。同更高層的軍部統帥和政治高層接觸,負責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更爲複雜的工作;三是可以相互交流,增強他們的素養和忠誠度。

內廷的內侍官從一等到三等常編75人左右,每年都會有軍官進出變動,一、二等內侍官的變化最多。三等內侍官則多爲文官和護衛編制,因爲兵種齊備和負責的事情衆多,也被人們戲稱爲“小軍部”。

看了一段時間的修訂稿,宋彪打了一個電話將黃伯韜喊過來。

過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身穿着一襲棕綠色上校軍官制服的黃伯韜就匆匆走進辦公廳,同宋彪敬軍禮,道:“見過陛下。”

宋彪繼續看着手中的修訂稿,頭都沒有擡,隨意的指着辦公桌前的位置吩咐道:“坐吧,我有點事情要問你!”

“是!”

黃伯韜剛硬的回答着,將軍帽脫下來端在手中,走到宋彪的身前坐下來,身體筆直,雖然調入內廷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可他還是不敢有絲毫的疏忽,不像陳嘉佑那種情報官出身的內廷一等內侍官,總是會長期留在內廷,他知道自己在這裡只屬於鍍金性質,表現好的話,很快就會以類似於天子門生的身份重新調入軍部,並且在軍銜上晉升准將一級。

如果運氣真的很好,有可能在內廷就直接破格提拔爲準將,調入部隊則是少將軍銜,這在空軍和海軍那邊比較多,陸軍因爲上層將官比較多,所以還很罕見。

總之能有機會進入內廷效力一年左右,進入將官一級就相當於是有特權的出身,對於被皇帝欽點調入內廷的黃伯韜們這些軍官而言,這也是難得的殊榮,基本代表你擁有高人一等的才幹,同時還要有軍部和下層士官的普遍推崇。

正處於人生之中最爲積極進取的這個階段的黃伯韜,當然是無比珍視現在的好機會。

因爲時間還比較充裕,宋彪並沒有急於和黃伯韜問話,將《現代軍事學》修訂稿中關於陣地戰的常規戰術講解的這兩章看完,他纔將修訂稿放到一邊,同黃伯韜問道:“我聽說你在聖西爾軍校進修時,曾經得到了維岡將軍的嘉獎,被他邀請到家中就餐,確有其事嗎?”

黃伯韜謹慎的答道:“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但當時一起被邀請的我軍軍官學員有四個人,基本在聖西爾軍校進修的都去了。”

宋彪微微頷首,點着一根玉溪雪茄抽着,問道:“你覺得維岡將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黃伯韜想了想,答道:“因爲只見過一次,所以也說不出什麼客觀的評價,但我感覺是一個很隨和的人,而且對我們和我國非常友好,很喜歡我們的東方文化,家裡收藏了幾件瓷器和青銅器,邀請我們去家中做客的時候還都拿出來給我們鑑賞過。不過,我聽一同去做客的邱清泉說,那幾件青銅器裡至少有兩個是贗品,作舊的痕跡也很明顯,也就只能蒙他們外國人。”

宋彪哦了一聲,對這個小事情也有那點興趣。

稍加思量,他繼續和黃伯韜問道:“你以前在聖西爾軍校進修半年。又在法國陸軍當過半年的實習中尉,以你對法軍的瞭解,你覺得法軍是一支什麼樣的軍事武裝。戰鬥力如何,現在的軍事思想如何?和我們有什麼差別?”

黃伯韜是從中央軍事學院機械步兵班畢業之後,在國內當了一年的少尉,然後纔去聖西爾軍校進修。那倒是很久之前的事,但在此後的多年間,因爲熟悉法軍和法語。黃伯韜也陸續又去法國考察過兩次,對法軍的瞭解還是比較深入的。

黃伯韜謹慎的思索了一段時間,答道:“回稟陛下,屬下以爲法國雖然是傳統陸軍和海軍強國,但未免有些名不符實之感。我軍培養一名少尉需要從青年軍校到軍校、軍院三級,前後九年專業軍事教育,而法國只需要三年。聖西爾軍校是三年制。法國其他的一些軍校,特別是步兵、騎兵軍校只需要兩年。屬下的感覺就是法國軍官自由散漫,專業素養和競爭意識都不足,缺乏我軍的這種積極向上,人人誓當第一的精神。感覺上是有點得過且過,隨遇而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陣勢,我們就機械化問題在中法之間進行過多次交流,提倡了很多新建議,最終在法國落實到實處的行動很少。從專業素養上來說,法軍士官生的水平是不足的,比我們的軍校生都有所差距。此外,法國的軍制和兵制也有問題,他們軍制體系還是缺乏大集團作戰的基礎,部隊結構過於分散,缺乏大規模作戰的訓練和框架,也缺乏這方面的計劃,如果遇到大規模戰爭,估計又是臨時組編大部隊上陣,這一點是致命傷。在兵制上,法國非戰爭時期屬於募兵制,士兵待遇還是很優厚的,只是從尉官到士兵,訓練水平確實比較一般,基本還停留在一戰之前,甚至是普法戰爭時期那種情況,在戰爭時期,他們會臨時根據法律採用服役制,這就很奇怪了,但在不打仗的時候支付優厚的薪水,戰爭時期反而不支付薪水,這樣未免太理想主義了,表面上是能解決問題,其實很不好,不僅連新增的服役兵不願意打仗,我想連此前的職業兵也不願意打仗吧?”

雖然宋彪也對法軍的各種問題有所瞭解,陳其採就曾經專門針對法軍的問題做過摸底調查,聽了這番話,宋彪還是不得不感嘆唏噓一聲。

旁觀者清。

中法這些年的軍事交流是非常頻繁的,但在中央軍部看來,法軍似乎很喜歡做老師,很擅長當老師,教育別人,提醒別人總是很盡職,別人給他們提的意見就不當一回事。

法軍給中國軍隊提了很多建議,特別是在海軍領域,可中國軍部提的一些建議,法軍基本都未曾認真的給予採納,即便採納了,實行的效果也很有限。

這麼多年了,中法同盟在軍事上還真的一直都有點戲劇性。

法軍靠不住啊,真心靠不住,最糟糕的是法軍自我感覺還很不錯,對於帝國積極推行的機械化思想也有各種奇葩論點,不過即將來訪的這位維岡上將倒是法國陸軍機械化的主要推動者,也可以說是積極的推進了幾個機械旅的組建,並且將法軍第4騎兵師改組爲機械化裝甲師。

維岡上將可謂之是非常努力了,畢竟當年霞飛元帥對機械化的工作推進那麼久,也不過改編了兩個騎兵旅爲機械旅。

和帝國一樣,陸軍上層和國家內部都捨不得放棄騎兵,內閣領導還嫌機械化部隊的開支太大,花銷是不值得的,不如將資金都用於修建馬奇諾防線。

中國和法國結盟,各個方面都有莫大的好處,唯獨在軍事領域是一團混亂。

宋彪也很無奈的撓了撓頭,和黃伯韜感嘆道:“法國是個奇葩國家,法軍更加奇葩,但我們能怎麼辦呢,中法同盟也算是歷史悠久的長期同盟關係,如果沒有法國分擔英國在全球的壓力,你以爲中國能發展的這麼順利嗎?如果沒有法國殖民地市場對我國的全面開放,中國經濟也未必就能如此輕易的度過世界大蕭條危機。所以,凡事有利有弊,奇葩就奇葩吧,奇葩之中也總有莫大的好處嘛!”

黃伯韜問道:“皇上說的是中法聯合艦隊之事嗎?”

宋彪撣了撣菸灰,感嘆道:“也只能這麼說了!”

法國確實很奇葩。它在全球有那麼多的利益,政府卻不去追求海軍的強化,海軍對此也很消極。華盛頓條約談判期間,如果不是中國的極力主張,法國甚至打算接受英美的壓迫條件,將海軍規模縮減到英國的30%水平。

現在雖然是一直有足夠的發展空間。法國也沒有真正的重視海軍建設,到目前爲止的海軍主力艦總噸位依然只有英國的30%,比之日軍都差了一倍。也只有一艘1923年服役的從諾曼底級戰列艦改裝的貝亞恩號航母,新建的三艘敦克爾克級戰列艦在級別上也不如英日美,甚至不如中國。

真是沒有辦法品說,只能說法國已經對大西洋失去了信心,只想和意大利在地中海拼一個優勢地位,即便是如此,法國海軍相對於意大利海軍也沒有多少優勢可言。

可在華盛頓條約內。法國海軍還是保留了大約20萬英噸的主力艦排水量限制,閒着也是閒着,經過這兩年的談判,雙方已經決定在文萊、吉布提建立兩個聯合海軍艦隊,在文萊的中法聯合艦隊遠東艦隊由中國派遣司令官。吉布提的聯合北非艦隊則由法國派遣司令官。

簡單的說就是爲了維護雙方的共同利益,法國將條約內的限額讓出來,中國負責造艦一起使用,日常軍費是兩國平均分攤,利用這種特殊的合作同英日同盟競爭,不過幾乎是同一時期,英日同盟倒也不穩固了。

英日同盟在1933年底即將到期,雙方在續約這件事上顯得都不是很積極,隨着大蕭條的蔓延,英國已經採取更爲嚴厲的關稅保護,遏制貿易逆差,試圖維護英鎊的地位,避免進一步的貶值,日本對英殖民地市場的外貿變得更加困難,原有的特殊條款基本等同虛設。

在荷屬印尼事件上,英國對日本的遏制也逼反了日本軍部,使得日本軍部更加仇視英國,雙方早已反目成仇。

情況對日本很不利,在這個遼闊無邊的太平洋海域中,日本同時面對中英美三國海軍的環形包圍,海軍擴張主義基本宣告破產,而陸軍擴張又直面根本無法挑釁的中華帝國,這讓日本已經失去了方向感。

日本內閣政府早已失敗,和軍部不同,日本內閣政府一直希望同中英美三國都達成有利於日本的貿易通商條約,使得日本能夠從外國進口資源和原材料,再通過對這些國家及其殖民地、保護國和東南亞出口工業產品,保持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

除了中日通商談判的結果一直不是有利於日本外,日本內閣在和英美的談判中都儘可能的爭取到了對日有利的局面,結果,這樣的有利條款在世界大蕭條中被破壞的一塌糊塗,導致日本經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而日本軍部和國內更加統一認識,那就是日本必須要有自己的殖民地市場,提供原材料和銷售市場,不能依賴英國和美國,他們是根本都靠不住的。

想法很好,問題是日本究竟要和誰開戰呢?

環顧四周,中英美三國環形包括,連荷屬印尼都置身在中國的保護之下,日本能和誰開戰?

宋彪同黃伯韜就法軍的那些問題零碎的談了一個多小時,維岡上將才在陳其採和中央軍部總參謀長蔣方震的陪同下一起抵達中央宮。

此時,中央軍部已經爲維岡上將在總部舉行過歡迎儀式,宋彪則安排在9點35分正式接見維岡上將,在他抵達迎賓廳後,得到通知的維岡上將才又在中央軍部副總參謀長陳其採和內廷總長舒方德的陪同下,步入迎賓廳覲見。

進入大廳見到宋皇帝陛下,馬克西姆.維岡上將也是特別的興奮,迫不及待的上前按照中方的禮儀標準躬身行禮,等宋皇帝伸手,他纔再和皇帝握手,讚歎道:“至高無上的華皇陛下,我總是爲自己沒有親眼見過拿破崙陛下而感到遺憾,但能夠見到被我們尊稱爲東方拿破崙的您,我深感莫大的光榮和幸運。”

宋彪微微頷首。接受了維岡上將的讚揚,答覆道:“能夠在這裡見到你,我也非常高興。請坐。”

說着這番話,他就邀請這位法國軍事委員會的副主席和陸軍總監坐下來,一名二等內侍官親自爲他們端上茶水。

宋彪繼續邀請維岡上將喝茶,道:“我還記得霞飛元帥訪華的時候。我曾經邀請他在這裡喝茶,當時,我們喝的就是這種西雙版納出產的滇紅。歡迎你品嚐。”

“哦!”

維岡上將深感榮幸的舉杯微微品畷了一口,隨即讚歎道:“霞飛元帥生前總說中國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也是茶葉的王國,現在想來真是如此啊,非常感謝您的邀請,我尊貴的華皇陛下!”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也是比較正式的外交場合。但宋彪知道這位上將有抽雪茄的嗜好,就讓陪同在旁的黃伯韜親自去將他御用的特級品玉溪雪茄拿過來一盒,邀請維岡上將享用。

兩個人其實對雪茄都有特別的愛好,既然華皇不是特別的講究,馬克西姆.維岡上將也很高興的接受了皇帝的饋贈。抽上雪茄享受片刻。

男人在吞雲吐霧之間總難免有些忘乎所以。

哪怕是兩位老軍旅。

法國和殖民地內部缺乏第一流的雪茄生產地,帝國的雲南雪茄在法國的銷售量一直很不錯,馬克西姆.維岡上將對這種玉溪雪茄並不陌生,只看精緻的包裝和醇厚的香味就知道是最爲華貴的品級。

品嚐了滇紅和玉溪雪茄,維岡上將忍不住的稱讚道:“帝國真是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國度,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佔據着亞洲的45%的面積,佔據整個世界陸地的1/7,自大英帝國巔峰時期之外,人類歷史上再也沒有一個帝國曾經有過這樣輝煌的程度,真是令人驚歎。在這片遼闊的國土之上,真是什麼都能出產,資源之豐富,令任何一個國家都感到敬佩和絕望啊。拿破崙皇帝曾經說,中國是睡醒的雄獅,一旦醒來將會震動整個世界,現在看來果然是如此。我國能夠和帝國長期維持這樣身後的友誼及同盟關係,這真是我國的幸運,中法兩國橫跨在歐亞大陸的兩側,相互支持,正是中法同盟的魅力所在,彼此之間絕對沒有任何利益衝突,只有完美的合作。對於這一點,我想中法人民都是無比的高興啊。”

宋彪翹着腿,平靜的喝茶,思索片刻才答覆道:“你說的對極了,中法是天然的盟友,但我們現在必須小心德國和蘇聯,如果蘇德結盟,將中法同盟分裂在歐亞大陸的兩端,這就是我們最壞的局面,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將蘇德逼迫到一起。只是我們的理想總很美好,事實卻無比的殘酷,據我們的情報機構查到的情況,蘇德已經在進行很多的軍事工業和技術上的秘密合作,聯合研製武器。礙於法國的要求,我國目前已經中斷了和德國的所有軍事技術上的往來,所以,目前對德國的軍事技術領域的情報也瞭解有限,但據一部分隱藏在德國商業機構的情報員稟報,德國正在加緊研製一些秘密而特殊的武器,而蘇德聯合研製的武器則主要是坦克和裝甲車輛。”

維岡上將顯得不以爲然,道:“德國顯然是反蘇最爲激烈和亢奮的國家,請陛下放心。”

宋彪沉默了一會兒,答道:“顯然不可能放心,法西斯主義從意大利的崛起,蔓延到德國,我聽說連你對此都曾經表示過支持,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我們深入研究就會發現不管是法西斯主義,還是斯大林的蘇聯主義,其背後都是一黨獨裁政治,元首一個人至高無上,對外積極擴張,對內嚴格管控,這樣國家是恐怖的,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內部開戰,還是會聯合起來一起征服自由世界。總之,這是世界經濟大蕭條的一個劇烈的產物,我們必須對此保持警惕,獨裁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帶來新的世界戰爭,而我相信,不管是我還是你,不管是中國還是法國,如果深陷到新一次的世界大戰中,那將會是一場徹底的災難。福煦元帥說過。凡爾賽合約不過是一場爲期二十年的停戰協議,我和霞飛元帥都深表贊同。德國正在發生劇變,未來的歐洲會非常危險。法國必須要做好一切準備。中法是這個世界上最爲天然的盟友,它的關鍵就在於中法位於歐亞大陸的兩端,相互之間只有合作,沒有衝突。可怕的致命缺陷也恰恰在此,如果歐洲發生戰爭,法國再次和德國發生戰爭的話。中國想要派遣軍事武裝支援法國的難度很大。所以,法國就更需要謹慎的對待這一切。”

維岡上將倒不是很在意,道:“陛下,感謝您對法國安全的思考,但您一定是多慮了,我國的馬奇諾防線即將完工,只要有了這條防線。就如中國的長城一樣,對德國將會是最大的威懾,他們一定不會忘記凡爾登的教訓。”

“是嗎?”

宋彪深感懷疑,道:“那你們最好注意和德國交界的東側防線,我看過你們的防線佈置圖。在薩爾堡前線地區過於鬆懈了,如果德軍的機械部隊從那裡突擊的話,只需要十天左右就能攻打到巴黎,而你們的主力部隊又集中在整個馬奇諾防線而無法收縮的話,最後的結局會是非常慘烈的。在我看來,任何防線都是可以繞過去的,只要速度夠快,最好的防線則是鋼鐵部隊,而不是水泥防線,因爲我們的鋼鐵部隊隨時可以調動,水泥防線則是限制住不能變動的。”

維岡上將不敢過於懷疑宋皇帝這樣著名軍事統帥的觀點,謹慎的思考片刻,半信半疑的問道:“您確定從山區突襲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嗎?”

宋彪問他道:“爲什麼不合理,爲什麼一定要你們防守堅固的地方死衝呢?難道德國人就和你預想的那麼笨,還是你希望德國人和你計劃的那樣笨?只要稍微有點軍事常識,他就會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走東南地區的山地土方算是冒險,需要解決很多問題的話,從馬奇諾防線硬衝才叫愚昧無知和自尋死路。話說回來,在我看來,你們和德國交界的地區根本不算是山地,如果你在中國的疆域上參觀考察一番,你就越加會明白這個道理,你們那些地形在我們眼裡僅能算是丘陵,而以我們在此前定型的新坦克和機械化部隊能夠輕易的突破過去,我不相信德國的裝甲車和機械化的輸運部隊會比我們差多少,顯然不可能的事,這簡直是他們最擅長的地方。如果再考慮空軍運輸機和徵調馬匹的補給能力,加上鐵路,我認爲德軍可以在法德交界的南部地區集中一百萬的主力部隊突防。所以,我不是不贊成法國用消極的方式防守,但如果一定要防守的話,那就不要留下過去致命的缺陷,並且務必要在巴黎外圍再構建一層根本繞不過去的防禦線。”

維岡上將感嘆道:“華皇陛下,我這可憐的法蘭西共和國連馬奇諾防線的修建經費都是很艱難的才從國會申請下來。”

宋彪則道:“這個世界上最令人痛恨的莫過於什麼都不做,只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的國會。如果有需要的話,中央軍部可以爲法軍提供一筆特殊的貸款,用於在法國建設防禦工事,以及中法聯合研製新式的武器裝備之類的吧,大致就是這樣,先找一些理由,無論如何都要將防線修建完善。維岡將軍,這是一個大機械化的陸軍新時代,所以在軍事上有兩件事是最可怕的,一是沒有大機械化的陸軍,二是沒有任何地形阻攔的平原,我們叫做一馬平川,這樣的地形不管有多麼遼闊的疆域,在敵軍面前都不過是任人宰割的土地而已。”

維岡上將深感贊同的答道:“是啊,尊貴的華皇陛下,您不愧是東方的拿破崙,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揭露了現代戰爭本質上最爲殘酷的兩點。讓我感到遺憾的恰恰在於法國既沒有天生的優勢地理,現在也缺乏足夠的機械化武裝,雖然從霞飛元帥時期,法國就已經在大規模的討論機械化武裝的大革命的到來,可直到今天,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完成這樣的大變革,相比之下,當我得知中國已經完成了三十個師的機械化時,我真的是很羨慕貴國的軍事將領們,有您這樣的國家統帥真是中國人的幸運啊。正如我們在那個時代曾經擁有拿破崙陛下一般呢。”

宋彪只能在心裡感嘆着。

法國和日本之間的對比或許正能顯現兩個民族的不同,法國擁有如此優越的條件,國民經濟規模如今和日本也不過在大致相同的水平。在財政收入上,法國的稅收也不低,但是軍費開支只能相當於日本的一半。

再加上法國那奇葩的募兵制度和高昂的人均收入成本開銷,法國的軍費開支實在是很少。從一戰結束後到今天,法國還是未能在全軍實現新式步槍的全部更換,這個速度真是低級的可怕。考慮法國陸軍總員不過48萬人,這就更加奇葩了。

用蔣方震的話說,法國是個無法理解的國家。

活該。

這樣的國家不在一戰、二戰被德國狠揍一頓真是沒天理。

當然,正因爲是和這樣的奇怪國家合作,並且締結同盟,中國纔有機會從中牟取最多的利益。

中國的國家全年財政總收入和軍費開支都是法國的6.5倍,多借一筆錢給法國修建防禦工事。對中國長遠來看也是一件好事,免得法國連第一波的德軍大攻勢都沒有擋住。

維岡上將另外想起一件事,和宋彪說道:“對了,此次來華訪問之前,日本軍方也邀請我前往日本。考慮日本和法國曾經有長期的交往,我國已經同意了日本的邀請,我在此要和您事先通報一聲,我將保證和日本絕對沒有實質性的來往,除非日本同意脫離英日同盟,就我國目前的推測,日本和英國的矛盾確實是在擴大,英日同盟本身也到了難以繼續維持的程度。”

宋彪默默點頭,道:“英日同盟的關係破裂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是事情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也不是突然纔有 的變故。”

稍加思量,他又補充道:“日本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從經濟和工業實力來說,日本目前大致和意大利處於同一水平,但它卻擁有世界上僅次於英美的第三大的海軍,並且是訓練精良,戰鬥意志極強的世界級海軍。考慮日本高達七千萬的人口和它完善的工業基礎,比拼陸軍的話,我實際也不認爲意大利陸軍,甚至連法國陸軍都未必能戰勝日本陸軍,關於這一點,你可能有異議,但我覺得還是別有異議爲好。當然,日本的致命缺陷也是很明顯的,在資源規模和工業的原材料供應上,日本是世界工業國家中最爲危險和薄弱的一家。法國總體對日本還是缺乏瞭解,其實日本國內一直存在着內閣和軍方的兩種政治鬥爭,他們的軍方一直妄圖通過對外軍事擴張來保證國家的發展,通過佔領殖民地的方式尋求原材料和市場,而他們的內閣政府則希望通過通商談判來解決國家的發展問題,並且是有意識的利用軍方的強硬,試圖同我國及英美達成有利於日本的通商條約。結果也還是比較順利的,英日和美日通商條約整體上都有利於日本,在和我國的通商條約中,由於我國的原材料供應基礎較大,我國對向日本出口原材料也持支持態度,雙方約定關稅較低,大部分的出口都是通過朝鮮完成,但是,世界經濟的大蕭條導致各國提高關稅實行貿易保護,日本對東南亞和英美等國的出口大幅度萎縮,這種問題就不是內閣能夠解決的,正因爲日本政府長期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日本軍方的影響力已經超越政府,甚至可以說是直接控制着政府,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已經是一個軍政府掌權的準法西斯主義階段。”

維岡上將不敢反駁宋皇帝對日本的判斷,道:“陛下說的這些信息對我國非常重要,作爲一個牢固而永久的中法同盟,我國外交的第一任務就是長期維持中法的同盟關係,雖然現階段有和日本改善關係的努力,但我國一定會堅持維護中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繼續維持在歐亞大陸相互扶持的政策。當然,如果日本願意在某些條件下退出英日同盟,對我們而言肯定也是有着莫大的好處。”

宋彪答道:“你說的很對,但日本現在就是一個馬蜂窩,如果我們支付了高昂的代價說服它們退出英日同盟,選擇和我們結盟,一旦他們對美國,或者其他國家及殖民地發起進攻,我們就會陷入前所未有的麻煩中,其實英國之所以無意繼續維持英日同盟,正因爲日本在過去長期維持軍國主義的挑釁和擴張姿態,給英國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不管是伊勢事件、荷屬印尼事件,還是日本和我國發生的漢城衝突事件,其實都足以證明日本是一個麻煩製造國,他們正在積極尋求新的殖民地,並且不會停止。所以,如果代價並不大,我們可以考慮勸說日本退出英日同盟,但絕對不能考慮讓日本加入我們,那隻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事。”

維岡上將贊同道:“是的,我也是如此認爲的,相比之下,關於您提出的將巴西吸收到我們的同盟中的建議,我覺得顯然更爲可靠一些。”

宋彪很認真的嗯了一聲,並沒有繼續說什麼。

關於中法之間的各種合作,這些工作是內閣政府和中央軍部的事情,他倒是不需要說太多,對於法國目前各種懈怠疏忽的不滿,帝國可以通過中央軍部表達出來,犯不着連宋彪都出來指責法國缺乏責任感。

中國對法國的不滿已經是積怨已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國未能有效的在海軍領域對英國造成壓力,在霞飛元帥時期奠定了中法軍事緊密合作,以及法國機械化進行的大變革,在勒布倫總統上臺之後明顯開了倒車。

這也讓中國嚴重不滿。

中法是世界上最爲重要的同盟,相互在歐亞大陸的兩端給予支持,一旦同盟的利益受到挑戰,必然要同時出兵,雙方在利益分配上也是均分性質,如果法國持續這樣孱弱,中國當然不滿。

不管怎麼說,中法一直是平等結盟關係,既然強調平等,中國出多少力氣,法國也就應該出多少力氣。

這是一個平等的基本原則。

勒布倫這位左翼總統本身還真看不起中國和亞洲人,對中法同盟關係一直有點不熱衷,這是中法同盟關係開倒車的主要因素。

如今德國出現了嚴重的法西斯和二次復興主義,法國纔開始變得緊張,又要回過來繼續加強中法同盟關係,加強兩國的軍事合作,不僅同意了中法聯合艦隊的提議,還派遣維岡上將訪華。

時間雖然有點晚,總比沒有來得好。

維岡上將此次訪華要討論的事情非常多,前面這些年,法國在軍事上拖欠的東西太多,只能繼續大規模的直接從帝國引入技術,雙方通過聯合研製,或者直接從中國購買部分技術專利的方式,加快軍事力量的建設。

該賣的還是要賣,該援助的還是要援助。

誰讓中國攤上了法國這種二貨朋友呢?

所以說,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只是中法同盟走向終結的大趨勢已經很難改變,最終有一天,雙方會結束這樣的合作,那似乎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並且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第72章 紅土崖(一)第352章 核武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238章 帝國風第165章 和談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75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下)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143章 立藩第136章 秋瑾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34章 201工程第12章 關東胡子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65章 和談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101章 恐宋症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71章 軍餉制度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220章 華皇和託派之王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31章 心血來潮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198章 中法俄第132章 旁觀者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0章 駁殼槍C96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127章第209章 漢武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
第72章 紅土崖(一)第352章 核武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238章 帝國風第165章 和談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75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下)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143章 立藩第136章 秋瑾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34章 201工程第12章 關東胡子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131章 因爲獨裁,所以臭味相投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165章 和談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101章 恐宋症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351章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71章 軍餉制度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220章 華皇和託派之王第259章 兩彈一星和中法同盟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31章 心血來潮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338章 猶太的利弊第198章 中法俄第132章 旁觀者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0章 駁殼槍C96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127章第209章 漢武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