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邁向二戰的一年

1933年是帝國正式邁向二戰時代的一年。

在經濟上成爲世界第一大國後,帝國立刻着手推行新的外交政策,積極籌劃組建亞洲合作同盟,通過將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塞拜疆、柬埔寨、文萊、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泰國這些亞洲國家都納入同盟組織內,通過支持亞洲國家獨立來驅逐英美在亞洲的勢力。

在驅逐英美的同時,帝國則通過亞盟的領導地位建立在整個亞洲的軍事和經濟利益。

某種程度,宋彪在1933年下半年所要展開的環球訪問只是在替這一計劃做掩護,在他訪問蘇聯、德國、英國、美國、法國等強國的同時,外相顧維鈞將會秘密訪問亞洲各國,首先圍繞帝國的保護國建立亞盟,再吸收沙特、泰國加入。

在亞盟內部將同時存在一個亞盟自由貿易區協議,這個較爲寬鬆的亞盟自由貿易區將保證各成員國之間的內部貿易的擴大,同時,帝國將會繼續同各成員國簽署新的中伊、中泰等獨立的雙邊貿易協約,加上中國和各國的貿易、投資,擴大帝國對亞洲的投資。

同法國總統特使維岡上將溝通之後,宋彪改變了原有的訪問行程安排,直接從鄂木斯克乘坐火車前往莫斯科訪問蘇聯,隨後繼續沿鐵路訪問波蘭、荷蘭、德國、比利時、法國、西班牙,歐洲之旅的最後一站是英國,再從倫敦乘船前往加拿大訪問,繼續南下訪問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再訪問澳洲、文萊,結束全部訪問旅程,明年6月中旬回國主持夏季廬山會議。

帝國的存在不是爲了戰爭,而是爲了發展,隨着國家工業水平的快速提高,中日經貿和談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一方面,亞盟存在着對日本的巨大威脅和壓制作用,另一方面,帝國也力圖在亞盟成立的早期淡化這種威脅,爲此在華皇環球之旅和外相亞洲訪問的同時。派遣帝國外務部副外相施肇基訪問日本。就日本一直在爭取和威逼的中日通商協約進行新一輪的洽談。

同樣的,帝國和蘇聯之間貿易也日漸昌盛,中蘇經濟之間一直存在着較大的互補性,中國對蘇聯出口機械、紡織產品、農牧產品、糖菸酒副食產品等等。從蘇聯進口礦產資源、石油、木材。

蘇聯是目前世界上對華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其70%的進口來自於中國,由於兩國間的俄語對通程度較高,經貿往來也確實是非常頻繁。

蘇聯是一個很厲害的威脅,但只要蘇聯沒有明確倒向納粹德國的邪惡軸心。帝國也不可能非要將蘇聯逼迫到最讓帝國憂慮的蘇德聯合陣營中去,能避免最好是避免這種情況,因爲法德矛盾和中日矛盾是很難化解的,而中蘇之間只要蘇聯不採取極端政策,暫時還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中。

正是因此,在外相顧維鈞第一站就前往伊朗的情況下,宋彪決定將自己在1933年環球之旅的第一站放到蘇聯。

既然同爲這個時代最富有傳奇性的國家領袖,宋彪也確實想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和斯大林同志會晤,1933年8月15日。宋彪和妻子舒萱皇后、女兒媛媛公主乘坐專機飛抵鄂木斯克,再轉乘列車前往莫斯科。

在國內已經有些習慣於新式電氣化列車的低噪聲和高速穩定,再次乘坐這種蒸汽機列車的感覺是很奇特的,帝國電氣列車CEV系統在過去的十年間的發展速度特別快,而在蒸汽機列車領域則缺乏資金和科研投入。只是引入了法國塔爾斯公司的蒸汽列車技術作爲補充。

宋彪現在乘坐這輛列車就是從法國引入技術改進的FETⅥ型列車,最高時速100公里,正常額定行駛速度是每小時75公里,出於兩國貿易發展的長期需要。中蘇兩國在1930年對中蘇鐵路進行了大規模的統一化升級改造,利用這一契機。蘇聯也從中國引入這一系列車型、軌道控制和監控系統。

火車在烏拉爾山嶺間飛馳,越過那中央陸軍曾經征戰過的地方,最遠之時,帝國中央陸軍也曾越過這條歐亞分界線,進入蘇聯的歐洲領土作戰。

時間如梭,那只是一晃的恍惚間就已經成了十三年前的舊事。

宋彪對此也頗是感慨良多,作爲皇室御用的列車,車廂被改造的很特別,宋彪和舒皇后擁有一個單間的車廂作爲寢室,舒萱這些年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另外單獨在前面設置了一個新的車廂作爲宋皇帝的會客間,他在這裡可以靜靜的看書,或者是抽菸,和其他外交官員交談。

坐在這一節車廂裡,宋彪點了一根很普通的捲菸,漫不經心的看着遠方空曠的森林,外相顧維鈞和副外相施肇基都有其他的任務,此次負責一直陪同他出訪歐美各國的是外務部駐歐總長陸徵祥。

陸徵祥是帝國外務部的元老,曾經在兩屆內閣都擔任過副外相,和副外相不同,外務部駐歐總長長駐比利時,負責直接主管外務部在歐洲的工作。

因爲第一任妻子是比利時人,陸徵祥也是帝國內閣中極少數的天主教徒。

此次出訪的事務衆多,需要連續的國家和機構非常之多,在列車中,各個車廂的內廷官員和外務部公員都在積極的忙碌着,不停的通過電報聯繫駐各國的使館,確實行程和具體的訪問時間。

在皇帝專屬的會客室裡,只有陸徵祥和內廷總長舒方德陪同在皇帝的身邊。

張富田因爲身體的因素,這兩年都只是保留一等內侍長的職務在瀋陽軍部休假,他的大部分工作都轉交給內廷總長舒方德上將和陳嘉佑陸軍少將。

宋彪沉默的抽着煙,在心裡思考關於蘇聯的各種複雜性,其實不管是中蘇矛盾,還是中日矛盾,本身都具有不可協調和退讓的可能性,可不管怎麼說,帝國確實是要做好同時迎接蘇德日三國聯合進攻的最困難的局面,但也要盡力避開這樣的局面,盡力分化三國。最好是和蘇聯保持較爲穩定的情況,哪怕是爭取一個時間差,也最好不要同時面對三個敵國的圍攻。

世界政治是複雜的,隨着蘇英矛盾在這些年間急劇擴大,帝國也需要利用蘇聯去抵禦和分散大英帝國所剩不多的精力。蘇聯同樣要考慮和英國開戰。被英國封鎖海疆之後的特殊局面,如果真是那種情況,蘇聯就更需要和帝國維持和平。

正是因此纔有了此次的華皇訪蘇。

……

飛機總是快於火車。

宋皇帝還在那列車大陸之旅時,帝國外相顧維鈞已經乘坐專機抵達伊朗王國首都德黑蘭。作爲帝國的外相,顧維鈞對伊朗有着足夠強大的控制力,和大多數同帝國結盟的亞洲國家一樣,在伊朗,帝國也安排了一箇中央顧問團和國務顧問。協助伊朗處理內政和外交工作。

和殖民統治不同,帝國所安排的國務顧問、顧問團通常不會採取強硬逼迫對方的態度,傳統的中華文化也不熱衷於歐美的殖民統治政策,帝國總體更建議保護國吸收中國文化中的仁政和德政思想,強調君主的品德和執政官的仁政愛民。

在此基礎上,中央顧問團只是根據中國的治理經驗和現代管理知識,以及專業領域的知識爲保護國提供現代的管理經驗和模式,幫助保護國發展經濟,合理利用帝國提供的政府扶持貸款。對帝國開放金融和其他經濟領域的合作。

不過,帝國還是選擇支持巴列維王朝的誕生,那是因爲波斯卡扎爾王朝過於腐朽,即便最後的君主顯得柔弱和民主,也不足以讓伊朗人看到新的希望。

帝國的默認和扶持態度最終保護了巴列維王朝。

新的伊朗國王禮薩沙赫.巴列維顯然是有所失望的。因爲最初帝國通知伊朗,華皇陛下在環球之旅中將會第一個訪問伊朗,這讓禮薩汗國王興奮不已,頗覺榮耀。結果沒有想到最後還只是外相顧維鈞的前來。

禮薩汗國王和帝國外相顧維鈞倒也能算是相互認識的,兩人曾經有過多次的見面和會晤。

雖然是失望的。禮薩汗國王顯然很清楚這位顧外相在華皇身邊和帝國中央政府中的特殊實權,絲毫不敢怠慢的以最高貴的禮儀迎接顧維鈞。

爲了顯示帝國的強大,顧維鈞選擇乘坐東北重工集團瀋陽飛機公司最新投產的Se-70運輸機,Se-70是Se-35的後續改進型號,正常擁有70個座位,最大載重負荷是23噸。

這架大型飛機的缺點在於耗油率太高,爲了追求載重負荷而採用了兩架過於龐大的星形引擎,所以在航空公司中的競標中多次輸給了江南福道公司,銷量也不如原先的Se-35客機。

爲了支持這款投入了鉅額研究經費的大型機,帝國空軍迅速採購了一百六十架,作爲支持,帝國中央政府也採購了六架作爲公務專機。

作爲201工程和遠東財團投入重金研製的Se-70運輸機因爲採用的新技術過多而存在着很多缺點,特別是新型號的發動機耗油率太高的問題令人詬病,但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奇怪的氣動外形和龐大的體積。

Se-70運輸機在研製過程中經過大量的風洞測驗,最終選擇了一種很奇怪的連結式雙尾椼佈局,類似於美國後來的C119運輸機和P38閃電戰鬥機,特點是航行距離遠和載油量大,這是因爲新型引擎的耗油率高而被迫採用的特殊結構,同時也使得Se-70運輸機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中達到了一個極高的運輸能力,也是現役唯一能空降坦克的大型飛機。

巨大而奇怪的飛機外形在世界範圍內一直擁有很高的聲譽,足以證明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強大,以及強盛的國力。

顧維鈞正是乘坐着這樣的專機抵達伊朗國王機場。

在傳統儒家文化的薰陶下,帝國的外交官在國際世界的一個集體形象就是儒雅,即便是在柬埔寨、文萊這樣的保護國,帝國外交官和國務顧問也以公正仁信自居,和英法日蘇等國的那種強橫式外交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徵。

顧維鈞就是這種帝國外交官的典範,高貴儒雅,飽讀詩書,精明敏銳而氣度豁達。也是帝國外務部中名聲在外的國民美男子。

禮薩汗國王親自抵達機場迎接顧維鈞,在機場還安排了隆重盛大的歡迎儀式,兩人在登機橋下握手,因爲此前見過幾次,雙方還是比較熟悉的。

看到禮薩汗國王。顧維鈞先送上一對皇家瓷窯的大紅色的赤霞丹瓷花瓶和華皇陛下的手書。禮薩沙赫.巴列維顯得特別高興,回禮是波斯王朝收藏的一尊青瓷花瓶和波斯地毯。

交換禮物之後,顧維鈞就和禮薩沙赫.巴列維致歉道:“很遺憾,我國華皇陛下臨時決定調整環球訪問的路線。對此,華皇陛下也感到遺憾,特意讓我前來和您致歉,希望您能諒解。我們總是說對朋友要友好,對敵人更要友好。蘇聯對於帝國和亞洲的威脅是巨大的,爲了保障帝國和亞洲盟國的安全,除了帝國的實力之外,也需要誠意和友誼,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友誼,陛下也希望能起到一些作用。”

禮薩沙赫.巴列維就是再不高興也敢指責宋皇帝,當即答道:“我能理解華皇陛下的心意,如果因此要致歉的話,那真是讓我無比的惶恐。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華皇陛下更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中國和華皇陛下的鼎力支持,以及中伊之間的軍事互助協約,伊朗就不會有今天的獨立自由,我們無論何時都會無比的感激中國和偉大的華皇陛下。”

顧維鈞微溫爾雅的含着笑意。道:“多謝您的理解,尊貴的國王陛下。”

兩人說了一番之後就乘坐汽車前往王宮,在路上,禮薩沙赫.巴列維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購買飛機的想法。不僅要買軍用戰鬥機,也很想購買顧維鈞所乘坐的這種巨無霸客機作爲王室和伊朗首相的專機。

現在的飛機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正常的一架戰鬥機也不過四五千中圓,但Se-7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就是兩回事了,它的單架價格超過42萬中圓,堪稱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飛機。

這個價格還是虧損價,中科院、中央航空研究院、東北航空動力研究所投入研究資金都沒有計算在成本內,否則單架價格至少要超過70萬。

如今是賠本賺吆喝,積累技術優勢爲第一。

伊朗還是比較有錢的國家,禮薩沙赫.巴列維國王顯然不將這點開支當一回事,一口氣就要訂購20架。

伊朗並不是一個只有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國家,根據帝國協助伊朗進行的十年礦業普查報告,伊朗的銅礦資源大約在20億噸的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整個中華帝國目前普查的結果也不過是6億噸左右,其在鬆貢、杜梅克兩個地區發現的銅金礦都是世界級的儲備量。

伊朗的鉛鋅銀礦的儲備總量同樣位居世界前列,加上其豐富的鈦鐵礦資源,帝國在過去十年前不斷投入大量資本,在伊朗開發礦產業和石油、天然氣資源,帝國向伊朗大規模出口煤炭彌補伊朗石油資源的不足,同時幫助伊朗建立天然氣重油發電廠,解決伊朗的電力能源供應問題。

帝國本身並沒有直接壟斷伊朗的石油產業,而是以中信公司的名義和伊朗政府合股經營伊朗石油公司,控制伊朗的主要石油產區,部分產區留給其他私營石油公司。

所以,伊朗是一個非常有錢的國家,正因爲有錢,伊朗才能大規模的從中國購買軍事裝備,甚至在此次的會談中,伊朗將從中國購買兩艘高速戰列艦和四艘重巡洋艦。

除此之外,帝國也在扶持伊朗的其他基礎工業,向伊朗出售機械設備和其他工業產品。

中國想要實現產業的大升級,扶持伊朗、泰國這些國家發展基礎工業是很重要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擴大整個亞洲的市場,大量推進本國機械機牀工業、重工業、電氣產業的發展。

在這一階段的世界列強中,中國是最爲溫和公正的一個,給這些國家充分的獨立自由和臉面,換來友誼的同時也落得了真正的實惠,在經濟上牢牢的控制着這些國家。

所以,關於中國目前提出的構建亞洲合作同盟的計劃,伊朗確實沒有任何謝絕的可能。

在前往王宮的路上。顧維鈞就將帝國關於籌建亞洲合作同盟的計劃同禮薩沙赫.巴列維進行了一番溝通,禮薩沙赫.巴列維顯然對此沒有任何異議,他只是擔心英國和蘇聯的反應。

顧維鈞並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當汽車駛入王宮,從車裡走出來的這一刻。他再想到這個問題才突發奇想的和禮薩沙赫.巴列維提醒道:“尊敬的國王陛下。一堆廢鐵是不可能向前進步的,它們只會被丟棄在廢棄場裡不斷被腐蝕,只有將它們組裝成一輛汽車,它們才能高速的向前飛馳。並且不可阻擋。中國和伊朗已經獨立了,但在亞洲還有很多國家依舊處於被世界列強統治的黑暗世界裡,只有我們聯合起來,亞洲才能成爲一個值得尊敬的亞洲,才能成爲一個不可侵犯的亞洲。”

禮薩沙赫.巴列維很有興趣的稱讚道:“顧外相。您的比喻真是非常的精妙和聰明啊,但是伊朗人民已經厭倦了戰爭,我們不可能爲了其他民族的事業而去打仗。”

顧維鈞簡單的答道:“華皇陛下和我都相信伊朗可以成爲一個偉大的國家,您一定有這樣的希望,只是我們需要很多努力慢慢的發展而已。”

禮薩沙赫.巴列維不再答話,他知道中國已經決心推動這樣的組織成立,而對於伊朗、阿富汗而言,他們都沒有辦法拒絕中國的邀請,沒有中國的保護。他們根本算不上正常的獨立國家。

當然,和中國合作的好處總是非常多的,比如來自中國的大量投資和經濟的發展,軍事的發展,裝備的更新。

比起英法蘇美。中國是一個真誠的世界大帝國,來自中國的顧問團不僅爲伊朗提供了豐富可靠的行政和經濟建設的知識、經驗,還爲伊朗提供了整套的軍事現代規劃和基礎工業規劃,包括軍工業。中國也願意提供長期的扶持政策。

在這個世界上簡直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

伊朗古列斯坦王宮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皇家宮殿之一,顧維鈞這一生裡見識過太多皇家宮殿。在他看來,異域風情的皇宮之中最美的宮殿應該是文萊皇宮,其次就是伊朗的這座玫瑰宮。

在這裡,他也見到了常駐伊朗的中央顧問團的伊朗國務顧問顏惠慶、駐伊朗公使胡世澤,帝國的外相之所以稱相,正因爲外務部的實權是各內閣部門中最大的,主管外務工作,駐各國的中央顧問團都是由外務部直接管轄,對通商部也有優先決定權,海外援建和海外省、殖民地的管轄一律統歸外務部負責。

顧維鈞就是主管一切外務工作的帝國丞相。

和顏惠慶、胡世澤見面之後,異國之地,三人在此都是頗有感懷。

帝國強大如斯,他們就是帝國在海外的象徵。

在古列斯坦王宮,顧維鈞以帝國外相的身份和禮薩沙赫.巴列維國王做了一番很深入的交談,天塌下來總有大個子頂着,就算英蘇對亞盟有着很大的敵視和壓迫,畢竟有中華帝國在背後撐腰。

在顧維鈞簡單的而精明的勸說下,禮薩沙赫.巴列維國王很快就暫時擱置了內心的一些害怕之情,決定正式加入亞盟,同中國締結更爲全面的軍事和經濟盟友。

當然,禮薩沙赫.巴列維也是省油的燈,乘機和帝國多爭取了一些特殊的援助貸款,在權利範圍內的部分,顧維鈞並沒有直接拒絕。

和禮薩沙赫.巴列維國王會談之後,顧維鈞就在顏惠慶、胡世澤的陪同下前往帝國駐伊朗的大使館,大使館的轎車行駛在德黑蘭的古老道路上,一路向前,駛過歷史悠久的那些街道。

顧維鈞就在心裡沉默的思索着,想要構建亞盟組織還需要很多努力,說服禮薩沙赫.巴列維國王只是第一個環節,後面要繼續的工作還有很多。

他倒是並不喜歡禮薩沙赫.巴列維國王。

他一直覺得這位國王表面上對中國的恭謹都只是一種虛假的迫不得已,在背後,這位國王還是更崇拜歐美列強,哪怕被英國欺負過,還是渴望和英國合作。

這是他多次同禮薩沙赫.巴列維打交道的一個直接感受,所以,他覺得有必要製造一些情報和新的事件,讓禮薩沙赫.巴列維同英國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張,或者是拿捏住合適尺寸的給禮薩沙赫.巴列維一點警告。

太好說話的人,往往得不到最多的尊重。

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65章 和談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250章 大蕭條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10章 駁殼槍C96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4章 殺人越貨第72章 紅土崖(一)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10章 駁殼槍C96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33章 爲了去瀋陽238章 帝國風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2章 暉春馬幫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15章 劉銅炮的陰招第309章 在全州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9章 武裝七步論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261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4章 殺人越貨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204章 北四省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178章 整編師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91章 真金白銀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83章 有炮無彈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274章 中圓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52章 蒙匪第15章 劉銅炮的陰招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132章 旁觀者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333章 摩薩臺第138章 一葉之舟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第180章 蜀道難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96章 遼陽會戰(五)238章 帝國風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135章 配股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
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65章 和談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43章 兵者,詭道也第286章 中德戰略互助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250章 大蕭條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10章 駁殼槍C96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4章 殺人越貨第72章 紅土崖(一)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10章 駁殼槍C96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33章 爲了去瀋陽238章 帝國風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2章 暉春馬幫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調停第15章 劉銅炮的陰招第309章 在全州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9章 武裝七步論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261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4章 殺人越貨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204章 北四省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178章 整編師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91章 真金白銀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83章 有炮無彈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274章 中圓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91章 真金白銀第152章 蒙匪第15章 劉銅炮的陰招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304章 戰爭如棋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00章 不可阻止的中法同盟第132章 旁觀者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333章 摩薩臺第138章 一葉之舟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第180章 蜀道難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96章 遼陽會戰(五)238章 帝國風第144章 撫順的刺痛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135章 配股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