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豫園之春

1925年10月,隨着中國光復黨繼續在國會選舉中大獲全勝,歐陽賡再次被國會推選爲帝國的第四任中央內閣總理大臣,這使得帝國在政治上顯得異常平穩。

12月,帝國國會通過了新的《中華帝國第二憲法》,總理大臣作爲國家元首的權利和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強,並且在特殊情況下,通過國會表決和皇帝的批准,帝國中央內閣總理大臣可以得到第三屆任期,以在關鍵時期保持國家的穩定。

政治上的平穩之時,隨着法國撤出泛太平洋地區,中國和日本的海軍衝突範圍隨之更加擴大,兩國海軍競賽的趨勢也日益激烈。

在《華盛頓條約》的限制下,中日海軍競賽僅侷限於威懾力很小的巡洋艦,但是雙方建造的實際上都是袖珍戰巡,軍費開支都不小,而在潛艇、驅逐艦和航母的建造領域,雙方也在展開新的一輪的較量。

在這種秘密的競爭中,帝國在1927年在青島造船廠秘密建造一種新的航母,這一級航母在世界範圍內第一次出現了斜角甲板,標準排水量也達到了《華盛頓條約》上限的2.7萬英噸,在羅源灣海軍基地和廣州造船廠,帝國則秘密建造新一代的B013級大型柴電動力潛艇,其排水量噸位達到了1550英噸,也是帝國第一代正式列裝的大型潛艇。

帝國空軍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高速的發展,福克-道格拉斯公司的FD-12型運輸機、上海飛機公司的K-8戰鬥機和瀋陽飛機公司S5型重型轟炸機陸續開始服役,保持對日空軍技術優勢的同時,產量迅速增加。

FD-12型運輸機的原型機是FD-2客機,這是帝國福克飛機公司在和美國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合併之後,雙方聯合研製的一種世界上最大的客機和運輸機,擁有30個座位,擁有額定1.2噸的載重量,因爲福克公司最主要的訂單來自於軍方,該型客機從一開始就同步設計了軍用運輸機,最出的60架訂單也確實都來自於帝國空軍。

爲了達到這一標準,福道公司採用了遠東電機公司生產的螺旋槳發動機,而該型發動機又是201工程之一的項目結果。

在該型飛機基礎上,帝國空軍要求繼續改進出一種大型巡邏機,可以在近海區域對敵軍艦艇、船隻進行追蹤,特別是側重於反潛。

早期的反潛主要是靠人員的查看,這就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巡航空間,保證足夠多的巡查人員,而FD-12正好是最佳的選擇,它可以有效的對那些中小型的潛艇進行偵查,只要敵軍潛艇在海面行駛就幾乎都能找到。

爲了和中國對抗,日本也在採取全力以赴的方式投入資金研究飛機,並且通過從英國引入技術的方式,直接彌補中日之間的差距,但就總體性能、數量和產能而言,中日之間在空軍領域的差距是較爲難以追趕的。

從1925年到1927年,中日軍事對抗愈發緊張,在這種競爭中,中華帝國一直都佔據着明顯的優勢,憑藉日漸強大的財政優勢和隱秘軍費,帝國可以輕鬆的保持日軍軍費的3倍,軍費在中央財政中的開支卻仍然保持在18左右,帝國內部也沒有明顯的稅收增加跡象,日本則完全將財政的重心都轉移到軍費開支,由於無法在海陸空三個領域同時和中國競爭,日本只能繼續集中一切開支維持海軍的現有優勢,而帝國則通過在沿海修建機場和預備機場的方式,利用空軍來協助海軍和日軍競爭。

這樣的結果確實並非宋彪所希望看到的局面,雖然帝國更爲強大,但他並不想因爲日本而拖累帝國向前發展的步伐,特別是在世界金融風暴即將到來的情況下,如果非要和日本一起抱着摔死,那真是太不划算了。

1928年春節過後,宋彪乘坐專列前往上海視察,有意識的提前做出安排,邀請日本外相次長森恪,這個人其實就是中日軍事對抗愈加激烈的推動者,在中國增加海軍軍費和造艦速度後,在日本軍部的支持下,森恪到處宣稱中日海軍決戰之日來臨在即,務必要增加海軍開支才能保障大日本帝國的國運。

隨即,雙方的軍事競賽從海軍蔓延到整個海陸空,但在1927年間,因爲競賽導致日本遭遇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經濟衰退步伐明顯,日本被迫只能保持海軍的競賽態勢。

森恪這個人還是很厲害的,不僅會說中國話,還精通東北話、粵語和上海話,和三井物產有着特殊的關係,並且是日本國內很新興的實業家,家產豐厚,任內一直積極推行對華強硬政策,皇姑屯、滿蒙等事件中,他都是背後的主要策劃者。

即便是在中華帝國的這個時代裡,森恪也是滿洲復國運動的最主要的資助者,經常利用三井物產的渠道,走各種邪門路線派遣特務到國內聯繫滿族起義軍。

根據中央情報總局的調查,此人在私下說,中國必然還是會和蘇聯,或者英國大規模開戰的,只要日本做好準備,一定可以和蘇英一起成爲真正的戰勝國,而中國只要戰敗就必將陷入分裂。

簡單來說,這個人有病,而且整個日本像這樣有病的人非常多。

即便如此,宋彪還是決定安排新上任的內廷總長顧維鈞作爲特使,在上海的日本總領事館同森恪見面。

1928年3月中旬,宋彪乘坐專列抵達江寧之後,乘船抵達上海。

這一次,宋彪還是住在豫園。

如果宋彪沒有記錯,自從他登基之後,這僅是他第二次視察上海,次數少的可憐,甚至連香港,宋彪都去過三次。

身爲一個根生蒂固的北方人,宋彪一貫有點看不慣上海,但還是要來看一看,因爲隨着江浙工業的快速發展,上海正在逐步取代震旦、香港的地位,成爲這個帝國最爲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貿易港口。

上海的發展確實有着先天的優勢,這一點不是身爲皇帝的宋彪喜歡或者不喜歡就能改變的。

隨着湘滬鐵路在1918年修通,上海工業的繁榮就再次擁有了更多的資本,從長沙、南昌、衢州、杭州到上海的這條鐵路使得江西、湖南、浙江、廣東、貴州東部的資源都可以快速涌入上海。

爲了維持上海造船總廠的基礎實力,江南財團在上海也增建了鋼鐵總廠,並且在機牀、電氣等領域積極開拓進取,在早期175項以及後續的125項中逐步形成了能與遠東系抗衡的工業基礎。

到了今天,東北、江南就是中國的兩大工業區,直隸、魯豫、湖廣、兩廣、福建、山西都排在兩大工業區的後面,如果說東北工業基地的王冠是震旦直轄府,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組成的江南工業區的龍頭就是上海直轄府,這兩個大直轄府也是區域經濟中的金融中心。

比之震旦,上海的工業規模還要更大一些,因爲整個東北的發展都比較均衡,震旦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和商貿中心,造船工業集中在金州縣,冶金、機械等產業集中在遼陽、瀋陽等地。

時隔八年再次南下上海,宋彪也更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可他還是不太喜歡上海,和震旦這種完全的新興城市不同,上海的規劃很是凌亂,缺乏震旦這種廣場城市和大學城市的魅力。

上海這個城市似乎有點過於現實。

宋彪乘坐轎車一路穿梭過街道,緩緩駛入豫園。

Www● ⓣⓣⓚⓐⓝ● ¢ Ο

這裡自從被內廷接管後,因爲皇室幾乎就再也沒有來過,這裡一直都處於半公開的狀態,經常可以接待一些會議和特殊的來賓。

只是這段時間爲了迎接皇帝的到來才重新關閉。

到了豫園之後,宋彪休息了一天,次日上午纔在仰山堂接見退出公職,回到遠東銀行擔任總董的張康仁。

老朋友,老舊屬了。

去年遠東在京都縣召開年會的時候,宋彪剛和張康仁見過,幹了十五年的財政大臣,此時的張康仁已經是年近七旬的古稀老紳士,在國內享有着極高的聲譽,一貫是有帝國財神之稱。

豫園一分爲二,東西兩園都在帝國神武三年之後被內廷收購,考慮張康仁想回上海頤養天年,皇室去上海的機會也極少,宋彪就將東園贈送給張康仁,留在內廷的西園平時也都留給上海工商總會使用。

張康仁雖然是遠東銀行的總董,其實也真的就是退休了,前兩年還正常去銀行的上海總部上班,如今也基本不去了,去年的年會之時,他也聲明是最後一次參加。

跟在皇上身邊效力了十五載,心中感情自然深厚。

進了仰山堂的花廳,看見宋彪正在看報紙,張康仁上前參拜道:“臣下拜見皇上。”

宋彪看了他一眼,笑呵呵的指了指身邊的牀榻上座位,道:“過來坐吧,咱們幾個月前剛見過,也就不用這麼客套了。不過你如今住的遠了,想見一次也不容易。”

張康仁這才嘆道:“臣下也捨不得皇上,只是人老了,落葉總要回家,原先倒是想回廣東,只是子女都在上海營生,還是過來和他們一起住着。”

宋彪嗯一聲,也沒有說什麼。

張康仁有兩個兒子,兩個弟兄早年就在東北合股開辦了一家麪粉廠,神武三年左右,兩人到了上海投資辦電氣公司,地產、保險業務也有經營,因爲有張康仁的關係,生意自然做的很順利。

這也在所難免,哪個國家不是如此?

中央調查總局一直盯着,要說明顯違規的地方也沒有,但張康仁打幾個招呼之類的事情還是不少見,宋彪犯不着真的爲此追問。

宋彪還是和過去一樣,閒着的時候就在手裡拽一把生花生米,等着張康仁坐下來,他將盤子推過去,示意張康仁和他一起吃點,邊吃邊聊。

張康仁擺了擺手,道:“謝皇上的恩賜,臣下牙口是一年不如一年,連這生花生米兒都嚼不動了。”

宋彪哎呀一聲,感嘆人老了之後真可憐,就問道:“那就換假牙吧?”

張康仁則道:“還有點牙能湊活着吃點,捨不得換了,人到臣下這年紀,牙齒還能湊活着用的也不多了,真牙是疼了點,軟了點,可吃東西有味道,換了假牙就不行了。”

宋彪也不好再勸,他對此倒是沒有什麼瞭解,就道:“也不知道朕老了之後是什麼樣子。”

張康仁想了想,道:“皇上萬福,不會老的。”

宋彪呵呵笑一聲,道:“還是在變老啊,媛媛那丫頭都進入帝大讀預科了,怎麼可能一直年輕下去呢?一不留神,朕就過了四旬的年紀,人說四十知天命,朕如今也是深有體會啊。”

張康仁也笑了聲,道:“皇上說的是啊,臣下四十也知了天命,只是臣下的天命是效力於皇上,只要效忠皇上,臣下這輩子就算是沒有白活。”

宋彪還是呵呵的笑着,這纔將手中的報紙放下來,和張康仁道:“說點正經事吧,朕此次來上海不外乎兩個事情,一是視察上海本地的經濟情況,特別是看看股市、地價;二是順道和日本那邊有個結束,儘可能還是想辦法結束目前的對峙情況。”

張康仁答道:“皇上聖明,想要治一治小日本的心思,國人都有,只是如今帝國急需投建的地方極多,犯不着這個時候就攢足勁投入軍費中。好在咱們財政收入高,即便維持中等稅率和長期的產業政策優惠,比之高稅率的日本如今還是五倍以上的差距,咱們財政出2成做軍費,那就等於是日本全年的財政總收入,據說日本這兩年已經是靠借債來維持軍費開支,真不知道日本這日子如何過下去。話說回來,咱們不怕在軍費上較勁,就怕日本狗急了跳牆,打這小日本吧,其實真賺不到什麼油水,純粹是賠本賺吆喝,如果是要和蘇聯這麼攢勁,那倒是可以撐下去,打一仗光是撈賠款就能將財政的空缺補回來,繼續割地之類更是長期盈利。日本有什麼可割讓給咱們的?真要是將朝鮮南部也拿回來,咱們陸軍就失去了威脅它的舞臺。何況就那麼一小塊地也不值得帝國投入軍費開戰。”

宋彪讚道:“所以說還是老臣子厲害啊,你的心思和朕一樣,咱們遲早是要找個機會教訓日本,只是現在真的犯不着,只是日本這個國家確實很讓人匪夷所思。帝國如今的實力僅次於美國,我們要造艦增強軍事實力是理所當然之事,他們居然這麼急切地要維持對我們的海軍優勢,真是越想越覺得荒唐!”

張康仁則道:“皇上,您也不用這麼氣憤,您想啊,當年《華盛頓條約》談判之前,日本不一樣在和美國較勁了嗎?日本的奇怪就在於文化上,要細說起來,他那點小地盤真不值得我們惦記,可他覺得自己是世界海軍大國,那就讓他自己覺得去吧。這兩年間,臣下一直惦記着皇上的話,有點精力都在研究美國經濟,和皇上一樣,臣也覺得美國的問題怕是越來越大。這種時候,咱們在財政上收縮一點總不是壞事,只要帝國中央財政長期保持盈餘,黃金儲備豐厚,就算歐美又來一次經濟危機,咱們也能很輕鬆的擋過去。如今關鍵是看法國,咱們和法國這幾年間在經濟上是相互內閉型的,主要貿易都在中法和中法殖民地間發展,也就我國對其他地區的出口規模較大。所以,只要法國那邊沒有大問題,咱們這邊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若是問題從法國那邊鬧起來,咱們就要傷元氣了。”

張康仁畢竟當了十五年的財政大臣,思維邏輯還一直維持在過去那種慣性之中,思考的問題也還是財政大臣纔會考慮的。

宋彪想了想,道:“法國那邊的問題不大,歐陽錫去年纔去了法國一趟,訪問之餘也注意調查法國的經濟狀況,總體而言還是可以的,就是工業規模上不去了。”

自從簽署了中法二次盟約之後,中法殖民地市場相互開放,雙方都有保留項目,基本在整個殖民地市場範圍和中法市場範圍內都是各取所需,法國有法國的優勢,中國有中國的優勢,雙方比較大的衝突是在紡織業。

中國的紡織工業發展速度是非常驚人的,這裡面也確實有法國紡織工業的功勞,和德國也有較大的關係,隨着中國紡織工業不斷進取到更高的級別,這種衝突也有蔓延的趨勢,這裡面最狠的問題莫過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廉。

在歐陽賡內閣的這些年間,中國的人均收入一直是持上升趨勢,每年都有5左右的穩定增幅,相比一戰時期大體提高了一倍,最低工資保護標準也逐年提升,但和美國、法國這些歐美傳統工業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均工資相對美法英還只是1/3的水平。

帝國在美國的六個城市對四千多名工人進行抽調計算,美國目前的工人平均月收入是在43.5美元左右,而中國則只有27.8中圓,農業領域,雙方的差距更大一些。

工資低對於出口的拉動作用還是很厲害的,但對於內需擴大則是非常不利的,帝國雖然在擴大內需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可帝國的問題確實是國家太大,人口太多,不是那麼好治理的。

只是就帝國目前的信託資產規模和中央黃金儲備水平而言,帝國抵擋國際經濟危機的能力還是很強的,宋彪也並沒有太多的擔心。

宋彪現在一個比較大的擔心倒是在上海,上海的目前則是地價過高,宋彪今天請張康仁過來就是要談論這件事,因爲經濟繁榮,上海的信貸情況也比較膨脹,很多資本都集中在地產業中。

張康仁對這方面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就和宋彪在這裡商議了一番,相對而言,還是要儘快出臺政策對上海的地產、信貸給予擠壓,收縮信貸,將一些泡沫擠掉,免得像當年的橡膠危機那樣因爲一場危機將銀行都扯進去。

此外,宋彪也和張康仁討論了中央信託資產的處理問題。

這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除了蘇聯,帝國中央政府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蘇聯是擁有國家的一切資源,那當然是不能比的,而帝國中央政府不一樣,中央的信託資產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一是早期175項和125項的國家投資;二是帝國在一戰期間沒收的戰敗國國內及海外財產;三是帝國在一戰期間的金融儲備投資;四是帝國在一戰期間持有的外國債務。

這筆錢到底有多少,這個世界上只有四個人知道,宋彪、歐陽賡、張康仁和歐陽錫,其他人都只能知道各自負責的一部分。

帝國的信託資產主要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國國家信託儲備公司、中國國家投資銀行公司、中國工業控股總公司四家公司處理,也就是所謂的中信、中儲、中投、中控四大國營資本公司,四大公司又根據需要自身處理一部分業務,再委託外國銀行和國內銀行管理一部分。

中華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可又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營公司,這本身就頗有點戲劇性。

這四大公司在分工上各有特點,中信公司負責海外資產管理,中儲負責維持國家戰略儲備,採取高賣低買的方式維持國內物價的穩定,中投負責國內外金融資產的專業投資和理財,以及預防國內金融危機的銀行接管業務,中控則是175、125項的產物,至今還持有兩百家大企業的股份。

即便不計算國內資產、外國債權和軍部餘額,帝國中央政府所持有的海外資產總額也高達57億美元。

基本到今年,中央政府持有的海外資產的大部分已經陸續撤出各國股市,如此巨大數目的資產就算是想要換成黃金也幾乎是做不到的,因爲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黃金。

如果不能換成黃金,這些錢就只能繼續作爲外匯留在海外。

大蕭條和一戰不同,一戰好歹還是各種物價暴漲,企業都賺有賠,大蕭條實際就是買什麼都賠本,就算是保留爲外匯,那也有可能遭遇貨幣貶值的風險。

如果是換成國債的話,帝國幾乎在一瞬間就會超過法國和美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法國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之一,德國畢竟欠着它那麼多的戰爭賠款。

這麼一大筆錢,每年光是收利息就有接近1/10的全國財政稅收,相當於1/5的中央財政收入。

今天正好和張康仁談起這個事情,宋彪就問問他有什麼好的想法。

張康仁沉默了一段時間,過了片刻才道:“要是不怕德國賴賬,用於在德國的信貸發放纔是最穩妥的穩定高收益,其次還是要考慮法國和美國,法國和美國的國家經濟狀況還是不錯的,但臣下以爲不妨多持有白銀資產。假如真的有1857年那種經濟危機,不妨乘機利用白銀資產規模逼迫一些國家轉回銀本位,用銀資產發放鉅額信貸,扶持這些國家暫時度過經濟危機,比如說南美和東南亞國家。英美法都試圖控制黃金資產,我們也是如此,世界黃金儲備分配嚴重不均,又完全跟不上各國目前的經濟規模,這纔是國際經濟混亂局面的主要因素。臣下以爲,想當年我們在東北發行奉票,至少還能保證13的儲備率,如今各國經濟規模瘋狂擴大,煤鐵不停開採,各種工業產品層出不窮,經濟規模越來越大,黃金根本跟不上儲備需求。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兩種對策,一種是貨幣直接和貴金屬脫鉤,二是貨幣迴歸到金銀本位並存的局面,前者取決於政府公信力,一旦遭遇大規模的國際戰爭,結果恐怕更慘,各國財政都將破產,後者則在短期波動率太高,對各國經濟實體的影響大多有負面因素。具體的歷史趨勢會怎麼發展,臣下也很難說清楚,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目前的金本位已經撐不住了。帝國空有規模龐大的海外資產,卻無法兌換成黃金,這本身就足以說明危機是客觀存在的。”

宋彪很佩服的讚歎道:“不愧是當了十五年的財政大臣啊,問題看得很透徹。”

說着這番話的時候,宋彪已經下定了決心乘機重新持有白銀資產,帝國的白銀儲備一直都維持在較爲穩定的階段,在一戰結束前拋售了大量白銀後,這些年又乘着銀價暴跌重新持有,本身就具備很大的白銀議價權,國內的白銀產量也是比較高的。

如果現在開始持有白銀資產,那將更大規模的操縱着世界白銀價格,足以在長期階段內維持金銀的合適匯率,只要維持着這個匯率就不用在二戰後讓美國一家獨霸金融權,也不讓英美分刮金融權。

利用白銀,中國就有辦法和英美的金融霸權分庭抗禮,當然只是短期,長期來看還是要考慮其他辦法,白銀的產量本身就是激烈變化的東西,控制起來遠不如黃金容易。

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54章 戰爭財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8章 學霸之子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193章 戰略第261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40章 沈旦堡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256章 1958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25章 又要殺人越貨了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74章 中圓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71章 軍餉制度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93章 濟州海戰(一)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206章 震旦
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54章 戰爭財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8章 學霸之子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299章 順其自然第26章 南甸屯之戰(上)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193章 戰略第261章 偉大的斯大林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40章 沈旦堡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329章 金融之戰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72章 紅土崖(一)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16章 日軍步兵中隊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256章 1958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231章 訪問美國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25章 又要殺人越貨了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74章 中圓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80章 布魯西洛夫上校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247章 即將成爲名將的新一代第71章 軍餉制度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93章 濟州海戰(一)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59章 聖喬治勳章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206章 震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