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喬治國王

訪問德國之後,宋彪前往荷蘭訪問,先後會見了荷蘭威廉明娜女王和首相查爾斯.貝倫布勞克,此時的荷蘭真是有求於中國,希望同中國締結軍事同盟一起對付日本。

帝國並沒有乘機擁有整個印尼的意圖,因爲就目前的情況下,印尼等同是中國的殖民地之一,並無確切意義上的差別。

從長遠的利益需求來看,帝國絕不希望在東南亞出現像印尼這麼大的國家,所以通過和荷蘭的特殊合作,帝國假手荷蘭將印尼分拆成四個部分,並將新加坡對岸的巴淡羣島和廖內羣島周邊的淡美蘭羣島、阿南巴斯羣島都劃入帝國海外省範圍,同時在這裡建立帝國的根基地,直接對峙着整個馬六甲海峽,保護帝國的海洋航運命脈。

帝國並無長期同荷蘭締結同盟的考慮,但就印尼海域的中荷同盟還是可以接受的,荷蘭海軍的實力雖然不強,總好過沒有,而且能捆綁荷蘭,讓荷蘭出資出力。

至於已經迫在眉睫的第三次中日戰爭,宋彪倒是沒有太多的計劃,在他看來可以打,也可以不打,重點不是打,而是遏制日本的擴張勢頭,讓日本在自己的國內爛掉。

時間對帝國總是有利的,再拖延六七年,別說是全殲日本海陸空三軍,就算是要消滅日本人口也不是帝國無法做到之事。

在離開荷蘭之後,宋彪造訪瑞典。

整個歐洲之行,不管是蘇聯,還是德國,實際上都不是帝國在此次環球訪問中的經濟訪問的重點,二戰的陰霾已經開始籠罩着歐洲,帝國當然不能在這個時期還到歐洲大規模投資,但有幾個國家是例外,特別是瑞典。

瑞典不僅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作爲一箇中立國,它也是極少數可以享受到戰爭繁榮的國家。

在此之前。遠東財團已經進入瑞典有二十年的時間了,從最初的銷售大豆和生絲,到其他的農產品,初級紡織品和毛料,現在則利用金融危機大量兼併瑞典的優秀公司。兼併瑞典銀行。從銀瑞達投資銀行公司手中買下愛立信和ABB公司,將SKF滾珠軸承公司納入旗下,並將沃爾沃公司從SKF公司中獨立出來,作爲遠東財團在北歐最大的車輛製造公司。授權沃爾沃公司生產電力列車的技術。

在整個大蕭條期間,遠東財團向瑞典投資了1.73億美金,在瑞典經濟中已經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並將瑞典作爲帝國在歐洲投資的橋頭堡。

在皇帝抵達瑞典訪問的第三天,中央保密局總長章駿親自乘坐專機抵達斯德哥爾摩。將中央軍部擬定的作戰計劃案提交給皇帝審批。

在皇帝確認之後,章駿只是在瑞典以商業公司的名義給一家華潤公司發電彙報收購新企業的進展,這份電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是通知中央軍部可以開啓作戰計劃。

中日之間本來就是一筆糊塗賬,用當年秋山真之的話說,如果日本優先道歉全力和中國締結友誼,那將對中日都是非常有利的事,結果總是讓人感到遺憾,日本沒有道歉。中國也沒有接受這種道歉的希望,雙方一步步走向徹底的對立,從國家到民族的對立和仇視已經是二十多年的事情了。

哪怕日本軍部、日本內閣、中國內閣、中國中央軍部都沒有真正要全面開戰的意圖,長野事件也足以將兩個民族推向徹底的深淵。

單純就海軍而言,情況其實對中國海軍是非常不利。日本海軍本身就比中國海軍高出40%的主力艦噸位,而在宋皇帝的環球訪問期間,北方艦隊的兩艘戰列艦和四艘巡洋艦在歐洲隨行訪問,雙方在太平洋海域的主力戰列艦上的噸位差距超過一倍。但在航空母艦上,帝國四艘航空母艦和兩艘訓練航母都可以恰好處於能夠一起出戰的狀態。而日本一艘航母正在維護升級,在潛艇領域,雙方的技術和噸位差距是較大的,但潛艇並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雙方海軍的反潛能力則因爲空軍的問題而差距較遠,從空軍臨時抽調到海軍的24架S-15型巡邏機擁有超過3500公里的巡邏面積,並且是帝國第一代裝配有機載雷達的巡邏機,可以在夜間航行,相比於英國在1937年才完成的機載雷達,帝國NikoLA22型機載雷達是基於艦載雷達改裝而成,因爲運用在巡邏機上,其體積、重量和功率都能擴大,供電量也可以增加很多,可以在40公里外發現水面艦艇。

帝國聯合法國企業一起研製多腔磁控管技術已經成熟,正式使用就運用在NikoLA22型機載雷達之上,使得雷達可以達到分米級的標準,跨入微波的領域。

日本對這些事情是完全不清楚,所以日本軍方的反應是很強烈,雖然日本軍方內部的爭議也很大,只是開戰與否已經關係到大日本帝國的臉面問題,兩艘重巡洋艦被擊沉,不管原罪是自己的,還是中國的,那都必須宣戰了,否則大日本帝國如何維繫它身爲亞洲第一海軍強國和世界第三海軍強國的尊嚴?

雙方正式走向全面戰爭,而且速度極快的開啓了大規模的備戰,日本海軍主力立刻南下向帕勞羣島進發,對日本海軍來說,進入東南亞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走呂宋海峽和南中國海,另一條走菲律賓東側的太平洋深海,但在這一側,中國擁有帕勞羣島殖民地,在這裡擁有一個規模龐大的空軍航空團和海軍基地。

帕勞羣島屬於加羅林羣島,一戰之前屬於德國,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帝國從一戰之後就牢牢佔據這裡,並且投入巨資在這裡修建海軍港口和航空基地。

在南太平洋的海軍基地中,斯里巴加灣是規模最大的南太平洋海軍總部,蘇城、帕勞則是兩個規模最大的分基地,海軍航空團駐守規模都達到了一個航空團的標準,當然,即便如此還是不可能和日本海軍主力抗衡。

因爲帕勞是封鎖日本海軍本部和索龍海軍基地的咽喉,雙方在此展開誓死爭奪戰的意圖無可避免,通過從越南、文萊、蘇拉威西的這一條東南亞走廊。帝國空軍師團大量南調至蘇拉威西空軍基地,兩個備用空軍基地同時被啓用,大量的戰機和魚雷轟炸機調入東南亞戰場。

在北方,大量戰機和中央陸軍主力師調往東北,中日也正式宣戰。實際距離大規模戰爭則只剩下最後一步之遙。只需要再向前一步,不管是誰有大規模部隊出擊就將最終爆發全面戰爭。

中華帝國畢竟不是那個可憐而軍閥混戰的民國,帝國實力之強悍,日本國內終究還是有很多有識之士。紛紛起來大聲疾呼要求中日剋制,陷在大蕭條中不能動彈的英美也只能是象徵性的呼籲一番,比起中日開戰,他們倒是更擔心《華盛頓海軍條約》破裂。

日本內閣其實是恐慌無比,中華帝國畢竟不是那個軟弱無能的滿清。和這樣的大帝國開戰,日本要麼是創造奇蹟,要麼就被撕成碎片,於其賭國運,倒不如以更合適的方式結束爭論。

此時的日本內閣首相已經不是犬養毅了,那傢伙已經被陸軍背景的法西斯組織血盟團暗殺,新上任的內閣首相是海軍大將齋藤實,對於控制日本海軍還是比較有辦法的,可海軍被擊沉了兩艘重巡洋艦。如果不宣戰的話,那真是顏面無存了,以後在陸軍面前也沒有辦法擡起頭的說話。

在宣戰的同時,齋藤實親自說服身爲昭和天皇近臣的內大臣牧野身顯前往北京遞交親筆信,希望以中國全額賠償兩艘重巡洋艦。日本賠償一艘飛機的方式結束此事。

打還是不打,這個皮球又踢回到了中國這邊。

1933年9月7日,宋彪率領中國訪問團抵達倫敦,前往白金漢宮會見喬治五世。此時的喬治五世已經是暮年的老皇帝,可他們倒是幾乎同一時期在東西方不同的國家稱帝的君主。兩人都可以算是老皇帝。

宋皇帝協同皇后、公主和皇子宋維光抵達白金漢宮的時候還是早上,同喬治五世的皇室家族會晤時,他們一起拍了一張兩個皇室家族成員的合照。

在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員前往白金漢宮參觀後,喬治五世邀請宋皇帝在會客廳的陽臺後坐下來商談,喬治五世因爲長期抽菸犯有嚴重的肺病,但他是如此頑固,根本不相信醫生的建議,繼續抽菸。

宋彪沉靜的喝茶,和希特勒一樣,喬治五世和英國皇室的茶葉也是由帝國內廷饋贈的祁門紅茶,也有滇紅、普洱等茶。

英日同盟還是沒有解除,這就意味一旦中日徹底開戰,英國也必須給予日本一切有可能的支援,對中英兩國而言,這絕對是最爲糟糕的局面,那就意味着英法和歐洲也要陷入這種巨大的漩渦中。

喬治五世國王的晚年是有一點痛苦的,他不僅有嚴重的肺病,在抽菸的時候會劇烈的咳嗽,而且患有白內障,這一時期的白內障還是很難治癒的頑疾,也沒有實施手術的可能性。

他和宋皇帝登基的時間都有二十餘年之久,一先一後,只差距9個月而已,但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面,可這時的喬治五世已經看不清宋皇帝,他的視力處於一個很差的狀態,正常的公文都需要別人閱讀給他聽。

雖然這段時間的印尼危機和長野事件鬧得很厲害,中日也再一次進入了戰爭狀態,可兩位君主都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對眼前的這些困難也並不是很在意。

兩人談到了他們剛登基的那幾年,特別是滿清王朝的滅亡對他們來說都是記憶猶新的大事件,那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大事,當時的喬治五世也是剛登基,還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突然遭遇到這樣大的變革,給他帶來的衝擊是很劇烈的。

很長一段時間,喬治五世都很難理解像滿清王朝這麼龐大的古老帝國怎麼可能在一瞬間就瓦解,而且事先沒有任何徵兆,這讓他對自己的帝國也充滿了一種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幾乎貫徹在他的一生之中。

兩位君主談了很多陳年舊事,也談到了兩次鴉片戰爭中的英國對華所造成的傷害,特別是鴉片貿易帶來的罪過,年邁而倔犟的喬治五世在言談之中對於宋皇帝所說的那些傷害表達了歉意。並且希望中英忘記這段遺憾的歷史。

兩人繼續談到了虎門銷煙,談到了東印度公司,談到了圓明園,雙方各有一番感慨。

圍繞這個問題,兩位君主談了大約有兩個小時的時間。

水冷茶涼。

陽光繼續透過玻璃照射在窗戶裡。在王宮的侍女換了新的茶葉後。宋彪喝着英國人從國內購買的祁門紅茶,心裡感慨良多,思量片刻才和喬治五世說道:“歷史是不可能被遺忘的,但是仇恨可以被化解。只要我們積極的爲此而努力,中英兩國人民成爲友好的民族並不是一種奢望,事實上還是一件很輕易的事。我在這裡提幾個建議,第一,英國應該就鴉片戰爭和鴉片貿易道歉;第二。英法應當歸還一部分從圓明園掠奪走的中國文物,經過協商,一部分文物可以在歸屬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提下,長久保留在英法展覽和保存,以及用於文化研究;第三,英國能否更有誠意的提出一部分賠償納入助學計劃,捐助中國在英國留學的留學生,或者是在廣州、北京、天津等地設立一所具有紀念性的大學,或者是由中英政府聯合出資創辦一所中英國際學院。加強中英兩國年輕人的交往和了解,深化友誼和合作;第四,中英就此發出一份聯合聲明,對歷史給予一份體面的總結,並對未來的中英友好合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展望、規劃和基礎。”

喬治五世國王沉默的想了一段時間。答道:“您所說的這些提議是非常好的,應該讓我們的內閣好好考慮這些建議,就我個人而言,這完全是合理和有必要的。只是考慮英國目前深陷在經濟危機中,在財政開支上可能會顯得不足。”

宋彪則藉機說道:“我此次來英國訪問也是希望能聯合更多的國家一起致力於解決此次經濟危機。我建議中英簽署一份更爲積極的新的通商條約,鼓勵雙方相互投資,鼓勵貿易的往來。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資本市場最大的的國家之一,我們歡迎英國資本的投資,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對外投資,投資那些對我們而言是有興趣和擅長的領域,雙方通過這樣的努力共同發展,而不是單純的爲了保護自己而對立,對立不能解決問題。”

喬治五世國王贊同道:“英國一直都是傳統上的自由貿易之國,我們需要保障自由貿易的世界,我們也需要一起努力恢復經濟,雙方開啓合作。具體的事情和政策需要內閣政府去決定,但我們身爲君主,應該帶頭表率,推動政府之間的合作局面。”

說到這裡,他才和宋彪提醒道:“我們之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障礙,華皇陛下,那就是貴國和日本在南太平洋海域發生的軍事衝突,在中日都已經正式宣戰之後,情況變得更加艱難了。日本向我們聲稱是你們先開火擊沉了一艘重巡洋艦,他們纔給予還擊,我想確認此事。”

宋彪則道:“關於此事,我想我國外交部門應該已經對各國都給予了正確的通報,但我有必要在這裡繼續確認一次,事情的原委是我國希望阻止日本越界和對荷蘭開戰,以避免南太平洋局勢惡化,同時避免印尼協約的破裂,可能是我們的巡邏機選擇較爲冒險的驅逐行動,但首先開炮攻擊的肯定是日本,先是我們的巡邏機中彈即將摔毀,飛行員才毅然選擇撞擊對方的軍艦。沒有人不渴望生存,假如還能安全離開那一區域,我們的巡邏機駕駛員們不會犧牲自己,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雖然不能完全確認當時的具體情況,但機長確實回電是無法飛回去了。”

稍加思量,宋彪繼續補充道:“現在的問題是中日已經宣戰,日本還是不滿足在南太平洋的收益,想要進一步擴大殖民地範圍,而他們在東南亞能欺凌的國家也只有荷蘭,這是他們屢屢找印度尼西亞地區下手的原因。戰爭已經開啓,但對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維持此前的局面和幾年前達成的《印尼協約》。

喬治五世微微頷首,道:“不管實情如何,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希望貴國和日本都能退讓一步。不要進一步爆發全面的戰爭。在中英關係日漸恢復友好的這個階段,我們完全不希望日本繼續挑釁中國,考慮這一點,國內已經着手徹底中斷《英日同盟條約》,如果讓這種情況繼續蔓延下去。英國遲早會被拉入這場無止境的戰爭中。”

宋彪沉默了片刻。忽然解答道:“日本過去是一個支點,現在則是一個麻煩,對英國是一個麻煩,是我國、亞洲和世界更是麻煩。我一直感覺這一次的中日雖然宣戰,真正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但遲早會有一場真正的全面戰爭。這場戰爭的原因很多,而且非常複雜,即便是中日兩國自身都很難解釋和理清楚。更不要說外國了。過去,中英之間的矛盾是比較大的,現在,中英之間也談不上有什麼原則性的矛盾,而中日之間的矛盾將會成爲亞洲世界最複雜的問題,我國需要穩定,需要和平,需要亞洲各國都保持現狀,而日本積極尋求新的殖民地。問題是哪裡還有什麼殖民地是能給它佔領的,說句難聽話,亞洲看起來很大,中英蘇美法五國基本就分刮殆盡,最後剩下來的就是印尼這麼一點地方。還有太平洋上的一些零散島嶼。日本現在就想從荷屬印尼開始突破,一旦讓它突破了這一關,很難保證它不在追求下一步。”

喬治五世問道:“能否做出調整和協商,給予日本一部分殖民地?不管怎麼說。日本畢竟是世界上的海軍強國之一,至少曾經擊敗過俄國海軍。”

宋彪想了想。道:“我國是不會同意的,哪怕荷蘭願意主動轉讓,我國也不會同意,因爲我國在荷屬印尼的利益很重要。當印度尼西亞地區歸屬荷蘭時,我國可以籍此享有較多的利益均沾,一旦由日本控制,即便日本事先有承諾,結果還是會將我國驅逐出印尼。日本和歐洲講承諾,和我國從來不講承諾,這是一個雙面性極強,也極其勢力的國家。大英帝國強大時,他們巴不得和英國締結同盟,當大英帝國開始衰弱時,他們就恨不得立刻擺脫同盟的限制,這就是日本。作爲一個海島之國,他們想要發展就必須具備這種堅韌狡詐的個性,而這種個性既可能成全他們,也可能毀了他們,總之,說再多都沒有任何用,只要日本還保持這種擴張主義,中日之間就遲早會有一場大規模的全面戰爭,雖然我們不希望英國牽涉其中,但如果英國一定要牽涉其中,試圖利用日本來削弱中國,結局可能就是中英兩個大帝國同時崩潰,而日本從中漁利罷了。”

喬治五世提醒道:“大英帝國是不會崩潰的。”

宋彪則道:“您可以這麼說,我也可以這麼說,具體的情況是什麼樣子,您和我都很清楚。世界的局勢發展到今天,中英之間合則共贏,戰則一起崩潰,這是一個很難改變的道理,而非我的威脅之詞。”

喬治五世沉默不語。

等了片刻,他纔回答道:“戰爭是最壞的事情,所以,我希望中日之間能夠保持和平,這是亞洲和平的基礎。特別是在此次的新的印尼危機中,我們由衷的希望中國能做出一些退讓。”

宋彪反問道:“如何退讓,縱容日本進攻荷蘭,佔領爪哇島嗎?如果英國真是這麼想的,你們可以直接和荷蘭這麼說,而我們會繼續堅持自己的原則,無論如何,哪怕付出再大的犧牲和代價也要維持亞洲的現狀。”

喬治五世只能承認道:“維持現狀是比和平更重要的事。”

聽到這番話,宋彪也默默的點頭。

中英兩國分別是亞洲最大的殖民和保護國,他們當然希望保持現狀,任何試圖挑戰現狀的軍事行動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挑戰。

如果日本認爲英美對華存在嚴峻的憂慮心態,就可以利用這種心態爲自己謀利,那註定會大錯特錯。

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287章 首都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52章 蒙匪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54章 戰爭財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205章 賣軍火的本錢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81章 會黨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34章 201工程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65章 和談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352章 核武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20章 塾師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36章 秋瑾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
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287章 首都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77章 再戰日軍之決心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52章 蒙匪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69章 非戰而屈人之兵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54章 戰爭財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75章 徹底亂了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110章 奉天巡撫蔭昌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56章 再交戰,“鋼軍”第五師團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257章 集 權的優勢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205章 賣軍火的本錢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181章 會黨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34章 201工程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142章 奉票風波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117章 總攬三省大權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65章 和談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87章 三道溝夜襲戰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352章 核武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20章 塾師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36章 秋瑾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335章 戰爭繁榮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272章 贏得下 輸得起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1章 弟兄被扣押了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