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

齊御風站在高山之巔,俯首雲層,只見漫無邊際的雲,如臨大海之濱,波起峰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而這雲層似海非海,山峰雲霧互爲幻化,意象萬千,飄渺無極,此時曙光初照,浮光躍金,翻騰跳躍,這雲海更是豔麗不可方物,猶如蓬萊仙境一般。

而張三丰迎風佇立,縱聲長嘯,四下裡山谷鳴響,長風席捲,雲氣聚合,齊御風但見四下濃密的雪霧雲海緩緩流轉,瞬息萬變,映在日光之下,燦然生輝,猶如紫電青霜,矯夭變幻,頃刻之間,那雲海逐漸沉降分合,便化爲一個巨大的太極圖形,陰陽雙魚緩緩徜徉在天際之中。

齊御風看見雲霧從足底升起,雲天一色,四下波濤起伏,不由得神爲之移,神思飛越,浮想聯翩,彷彿進入夢幻世界,心道:這般引發天地變色,莫非張真人已經要成仙了不成?

擡眼望去,但見飛雲瀰漫舒展,那太極圖案愈發惟妙惟肖,清晰可見,只是飄忽不定,濃淡恰到好處,而羣山之中失去雲層,那白雪一映,頓時披上了斑斕的錦衣,璀璨奪目,瞬息萬變。

他直直的看着那太極圖案,不禁心道,這太極圖撲朔迷離,時隱時現,似真似幻,,虛虛實實,令觀者捉摸不定,給人予無盡幽邃、神秘、玄妙之感,似乎可以從中體悟到一種奇絕的武學來,眼看那雲飄動,山峰似乎也在移動,變幻無常。不禁悠然而神往。

只聽得張三丰朗聲吟道:“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御風聽他所吟者,乃是《莊子》之中的一篇《逍遙遊》,心道莫非這南冥“天池”便是長白山上的天池麼?

他神不守舍,只覺得張三丰此時,全身似乎綻放着無限光彩,光豔照耀。翳而未明,有如神靈一般,比之天上的太陽,彷彿還要奪目耀眼,接着又聽張三丰繼續道:“……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而他此時一身青袍素布,在雪山頂峰,緩步吟來。英風勝昔,光采徹發,足以曜日映川。卻又那裡像個年過百歲的老人?

他吟誦一會兒,回頭笑道:“齊小友。當今天下窺測到這種境界之人,不過寥寥三五人。你乃是天外化龍,降生此境,他日升則飛龍在天,貴尊九五,隱則見龍在田、蓄勢而發。方今盛秋,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必得大道,可解我之道乎?”

說罷他一指着那天外的太極圖案,齊御風眼望着這壯美的景觀,茫然不解,只能搖頭道:“實有未知。”

張三丰微微一笑:“時當武學末世,典籍流散,天下人多自大狂妄,專橫驕傲;幹大事而好高騖遠,算小利而熟視無睹,無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不能進退自如、行止得宜,退而求進,似你我等不受先人桎梏之人,只怕後不見來者了,今當遠別,來日自當相見。”

可見,這個天才少年真是天賦奇才,卻非凡器。

原來這元末時節,上古武功多失傳已久,殘缺不全,幾乎無人再能打破境界,步入先天之境,但張三丰乃是天賦奇才,卻非凡器,他胸襟廣博,赤手孤身,硬是打出了一個武林中的超級大派,成了天下名門正派的領袖人物,這等一世而成之功,與武林史上乃是絕無僅有。

而他學究天人,師法自然,他自幼學習九陽殘本,領悟了上乘武功的境界,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待得道家功法有成,仰望浮雲,俯視流水,由動而靜,才終於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創造了輝映千古的絕世武學——太極拳。

這太極拳含着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實是開闢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新地,但就此時而言,張三丰自身武功,卻也並未因此而能更進一步。

只因爲他從道藏中所學,早已超出了昔年《九陽真經》中所記載的武學道理,創出了混沌無極的至高功法,但可惜體內九陽真氣作祟,只能妥協於純陽之氣,多年未曾解脫。

此時他站在這世界上最高山峰,眼見這屹立於世數十億年的大山,在風雪相映之中,旭日東昇之下,氣勢磅礴,這等光景世人從所未見,不知不覺之中與天地精神往來,融通萬物,與武功交相印證,便已然領悟了天地太極陰陽變化之妙,宇宙變遷之奧義,終脫桎梏,天人合一,大道得成。

齊御風此時早已迷迷糊糊,聽到這話,猛然心中一驚,急忙跪倒在地,懇求道:“懇請真人指點迷徑。”

張三丰微笑道:“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太虛之道,非語言所能及,齊小友,你當體悟世間百態,處萬民之疾苦悲歡,方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他說完這一句,猛然身形一動,緩緩從雲海之中,向山下那緩緩流轉的太極圖形之中飄蕩而去,當真如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齊御風悵然若失,呆呆的看着這般奇景,心中震撼莫名,正當此時,突然山下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道:“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我諸徒兒皆碌碌無爲,難以大進,這《純陽無極功》乃我修身之本,盼你好自修之。”

說罷,齊御風只聽“啪”一聲。一冊書卷落在腳畔,急忙低頭拾起。擡眼望去,卻見鴻飛冥冥。那張三丰的身影早已隱沒在了雲海之中,只有隱隱的聲音傳來“……誰與共,一帶青山送。乘風列子,列子乘風……”顯示着這位一代武學宗師心中的歡喜與寂寥。

不一刻,風清匪歇,幽音凝空,張三丰的音容笑貌,終於完全不見。

他與這老頭同攀登高山,形影相依。突然分手,甚感黯然,但回想張三丰終於能破立虛空,得享大道,心中又不禁爲他感到欣慰。

當即他呆立半晌,打開手中書卷,卻見開篇寫道:“武當山有南巖者,其間數畝之田,吾少年之時。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鉦山,四望迥跡,入大巖扉。苔徑露水,怪石祥煙,疾進其處。皆古鬆也。中獨爲大者,皮老蒼蘚翔鱗乘空。蟠虯之勢,欲附雲漢。成林者。爽氣重榮;不能者,抱節自屈。或迥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因驚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就寫之,凡樹萬本,方如其真。”

“然儀形野人不知筆法,玩筆取與,終不得其妙,待年歲漸長,尋師訪友,求真悟道,方得其真。”

這話中的意思,竟然是武當山上有塊田,我過去常在那裡種地,見到那裡風景不錯,就想要畫畫將風景畫下來,可是我這人不怎麼懂畫,只能尋師訪友,慢慢得到了其中真諦。

齊御風細看下去,下面居然說的都是什麼畫有六要,筆有四勢,都是山水的畫法,不禁心中大爲懷疑,心道這老頭是不是拿錯了秘籍,丟給了自己一本無關緊要的山水筆記?

可是他細看下去,卻見那畫工的要求上面盡是“氣質俱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神、妙、奇、巧,當於“有法中無法,無法中有法”,不受規矩法則所束縛,心中恍然大悟,這是將武功要訣融入了作畫的概念之中,借喻說出那些說不清楚的武功秘法來。

當即他便不顧風寒,坐在地上,看得津津有味,眼看那些字句,盡是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隱跡立形,備儀不俗;刪撥大要,凝想形物;制度時因,搜妙創真;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高低暈淡,品物淺深。

說的雖然好似筆法要訣,但實則卻是內功修養之法,武學變化之道,當即他一步一步看去,雖然理解不多,但有書法的根蒂,卻也與自己所學交相印證,猜度出一些精要之處,登時他心中便大悟得解,心道這種內功修養之法,華不足而實有餘,當真有君子之德風也,而自己先前所學,則如飛龍蟠虯,狂生枝葉者,當真非鬆之氣韻;而出劍多狂,譬如斷線,無片浪高低者,亦非太極圓熟之道也。

當即他看過前番引文,心中便有所領悟,仔細再看,卻見後面,盡是煉氣之法,與先前張三丰所傳如出一輒,其定名爲《純陽無極功》。

這無極純陽功法,原是張三丰自《九陽神功》之中領悟而來,幾度增刪之後,卻又與原本九陽似是而非。

齊御風得到《九陽真經》秘籍之後,日夜參悟,加上五散人所傳,原本已是極高,但五散人得真經妙解較晚,武功早已定型,練得卻是由“九陽神功”延伸出來的自家武功,這便如先前覺遠大師在圓寂之際講經,共分成三家,少林寺得其高、峨嵋派得其博、而武當派得其純,三派武功各有所長,但也可說各有所短。

齊御風所得這一部分,也不過錘身煉體、易筋洗髓的法門和一些上乘武學的訣竅,自身勁力卻還是雄渾霸道的紫霞真氣,而五散人所得真經也是不全,況且修爲淺薄,一時也未曾參透真經秘奧,自然不能教他太多。

但就算是如此,他卻也築下根基,受益匪淺,以待“金毛獅王”達斯坦因緣際會,傳了他與“九陽真經”同源而生的“大光明神功”,又服食黑火寶血,一舉打破玄關,龍虎交匯,以少年之身,達成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百餘年來,卻也只有張無忌一人。

不過這大光明神功,雖然進境神速,但畢竟只是達斯坦與張無忌兩人蔘悟佛道兩門武學。自己琢磨而成,過於剛強霸道。並不完美,比之原版的《九陽真經》“呼翕九陽。抱一含元”的境界卻還差上了一籌。

而這“純陽無極功”,原本出於“武當九陽功”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早已勝過全本《九陽神功》的境界,而是按照張三丰自己的哲學創制而成。

他原本在山下之時,便已然想到將這功法傳給齊御風,若非他親傳功法,齊御風練了大半夜,此時卻也無這等韌勁,能夠登得到這頂峰之上。

此時齊御風再看這功法書冊。上面詳詳細細,將這套純陽無極功法講得通透無比,登時眼前便如同延展出了一條康莊大道,這一年多積累的對《九陽真經》的疑難之處,登時一掃而空。

他若要修煉這“純陽無極功”雖然不免要將體內紫霞真氣盡數散去,不能像先前一般兼容,但這“純陽無極功”卻遠比紫霞神功玄妙數倍,一身氤氳紫氣若是練成,自然生生不息。內功便可達到人力至極之境地。

當即他顧不得下山,將這書冊一連看了三四遍,只道一閉眼睛,都明白自己要走的路徑。這才歡歡喜喜,逐步下峰而去。

這一番登山,雖然他吃了不少皮肉之苦。但在這脫離的人世喧囂的地方,卻也能滌盪心靈。同時也洗刷掉了身上的惰性,意志一點一點凝練得如鋼鐵一般堅定……

眼往那一輪紅日高掛天空。把所有的輕霧都一掃而空,照耀出了身前來時的道路,令人感覺似真似幻。

他心中突然涌出一股澎湃的豪邁之感,似乎比昨天多了一些空靈和沉穩。

這下山的路途,並不比上山更容易些,他自己一人走路,孤寂無味,攀爬之際,只覺得冰雪浸透進了心肺,冷冰冰的,尚未到了山底的時候,手腳便已經麻木。

所幸因爲道路熟悉,而且愈到了山下,空氣便愈發甜美清新,體內精力也是愈發旺盛,倒也能盡力堅持。

一直到了晚上,他才慢慢爬到了山底,只覺得全身感覺到寒冷無比,渾身上下的肌肉都好像要僵硬成了冰雕,於是他便找到原先的山林之中,生了一堆火,哆哆嗦嗦的從地上先前天竺人遺留的屍體上抓起一片披風,圍在了身上。

孤寂,寒冷,狂風,等待,黑夜,疲勞,這些卻也絲毫困不住他的想法,頭腦之中始終有一個念頭,我能練成像張真人那般的武功麼?這《長白劍經》何時能催動出幾尺長的劍芒?

正在他圍着火堆胡思亂想之際,突然聽得風中似乎有人在喋喋不休的說話,當即心中不禁好奇,心道這等荒野之中,卻有什麼人在外面?

他內力深厚,雖然身上疲憊,耳力不減,聽得那聲音,遠遠在十幾裡開外的地方,當即心中好奇,不禁撐起寶劍,緩緩走了過去。

他之“緩緩”卻也較一般人快上甚多,當即走到那大湖旁邊,卻見三人直挺挺的跪在地上,嘴裡猶自喋喋不休。

一人高聲道:“前朝北宋年間,有二人號稱“北喬峰南慕容”,那三姓家奴的契丹狗賊,喬峰的“降龍十八掌”據說七成功力,尚且打不死一頭老虎,比之咱們神拳門前掌門過三拳的“橫掃千軍,直摧萬馬”一招尚且不及,我說他不及武當派俞二俠,我有錯嗎?”。

這人臉紅脖子粗,一臉的慷慨激昂,義正言辭,雖然嘴巴乾裂,卻也壓抑不住面色的亢奮之情。

旁邊兩個跪着的人聽到這話,連忙點頭拍掌道:“客觀,客觀!這蕭峰的掌力,的確弱了些。”

接着第二人又道:“前朝有北俠郭靖,號稱武功天下第一,乃是武林盟主,天下人人敬仰,不過他爲國守邊雖然有功,咱們自然不能黑得太過。不過這武功嘛,其實也大可商榷,據說他當年在襄陽城牆之外,險些被金輪大王一箭射下,這等‘上天梯’的功夫,連一個城牆都爬不上去,卻又怎麼及得上武當派的神門玄功‘梯雲縱’來的神妙。”

旁邊兩人聽到這話,也紛紛點頭,一名身穿崑崙派弟子服飾的人深表同意道:“客觀,客觀!郭大俠爲國爲民,那是人人敬仰,不過武功一途,確實不如當代,大約也就與明教張教主持平罷。”

另外一人卻搖頭道:“非也,非也,我看郭大俠資質魯鈍,武功與武當派俞三俠的徒弟谷虛子也就是伯仲之間。”

這人一言既出,那兩人思忖片刻,隨後點頭道:“不錯,不錯,孫兄弟所言甚是客觀。”

當即那姓孫的得意洋洋,三人直挺挺的跪在地上,又一番貶損古人,從三皇五帝,到堯舜禹湯、秦皇唐宗,文則孔孟,武則關岳,不論哪一個大聖賢大英雄,都得加上一句遠不如武當派某某人,齊御風在一邊聽得奇怪,心說這三人大半夜無聊,在這裡比賽吹牛麼?可是卻怎麼又都要加上遠不如武當派。

但這三人說得有理有據,這一番貶損,齊御風倒也聽得甚有興味。

接着又聽三人越說越厲害,日漸玄幻,什麼西方佛祖、東海觀音、天上玉皇、地下閻羅彷彿都不如武當派的一根汗毛一般。

這時只聽得那孫姓之人道:“據說三百多年前,少林寺大戰之時,曾有一位掃地神僧,通曉佛經,精研佛理,能聯手對抗當時的兩大絕世高手,有護體氣牆神功,諸位以爲這位神僧,與武當派清風、明月兩位道長任意一位相比,誰更厲害一些?”

一邊一位道士打扮的中年人怔了一怔,隨後臉色鄭重道:“這位掃地神僧,來歷近乎玄奇,若少林寺的傳言並無虛假,我覺得他雖然不及清風道長,卻與明月道長,各有優勢,能夠一爭短長。”

一邊兩人相識看了一眼,都點點頭,一舉大拇指道:“客觀!”(……)

第16章 當壚壓酒勸客嘗第7章 弦滿按劍何須問第6章 中二少年第6章 夜歸第18章 名門第39章 評說錯怨千花落第118章 戰無休而禍不息第96章 心儀第41章 風雲年代第14章 吃藥第160章 決戰第50章 兵出凶門死地強第29章 我要造反第134章 嫁妝第9章 能幹出來這種事的孩子絕對是牛犢子第18章 八極拳的奧秘第79章 自古成敗皆人傑第3章 得遇高人第19章 浮杯沾露氤氳散第13章 懷舊是一種征服帥哥的必要手段第151章 單挑第63章 尊卑倒置第50章 月色溶溶第一百四十九章第7章 那個,人家還沒有男朋友吶……第30章 丐幫第47章 寒磧鐵衣調新弩第14章 有武無俠?第112章 本相第26章 奇門五轉第102章 辨法第75章 無量劫前發菩提第114章 孤舟微月流風盡第79章 樑發第162章 桃谷第30章 丐幫第44章 警察辦案第88章 一世爲臣第66章 武林盟主第43章 演戲第4章 求情第65章 策馬忘嶇幸神都第29章 雕弓虛弦如急電第81章 煙雲如驟雪茫茫第50章 琢磨第125章 雨後聞腥猶帶鐵第69章 風腥寒野英雄勒第65章 緇衣芒鞋第33章 白蓮神咒第18章 開軒臥閒玉茗敞第54章 吾觀劍成定緣業第152章 華山舊事第34章 太極真意第7章 弦滿按劍何須問第16章 上山習武第137章 強援第48章 烽煙舉處海天闊第116章 密議第6章 君歸江漢正渺茫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回來了第100章 傳聞第31章 停輿駐輦觀凌虛第82章 少華第75章 比劍第95章 寫字第13章 途中風雪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78章 消息第130章 奇遇第66章 忌憚第137章 強援第39章 下山第23章 四大高手第44章 林中突襲第136章 僻野西疆苦心志第41章 風雲年代第85章 曠世畸情第36章 雲門劍宗第127章 希望第69章 長空第82章 我以神芒開天塹第12章 黑雲如墨卷鬆崗第48章 六仙第168章 宮中見聞第68章 攀談第33章 白蓮神咒第46章 江水初融第129章 對峙第18章 名門第55章 寂滅空色皆有章第63章 尊卑倒置第152章 華山舊事第34章 太極真意第148章 劍掌第75章 永不言敗第168章 宮中見聞第127章 希望第89章 風雲際會第79章 紅花白藕
第16章 當壚壓酒勸客嘗第7章 弦滿按劍何須問第6章 中二少年第6章 夜歸第18章 名門第39章 評說錯怨千花落第118章 戰無休而禍不息第96章 心儀第41章 風雲年代第14章 吃藥第160章 決戰第50章 兵出凶門死地強第29章 我要造反第134章 嫁妝第9章 能幹出來這種事的孩子絕對是牛犢子第18章 八極拳的奧秘第79章 自古成敗皆人傑第3章 得遇高人第19章 浮杯沾露氤氳散第13章 懷舊是一種征服帥哥的必要手段第151章 單挑第63章 尊卑倒置第50章 月色溶溶第一百四十九章第7章 那個,人家還沒有男朋友吶……第30章 丐幫第47章 寒磧鐵衣調新弩第14章 有武無俠?第112章 本相第26章 奇門五轉第102章 辨法第75章 無量劫前發菩提第114章 孤舟微月流風盡第79章 樑發第162章 桃谷第30章 丐幫第44章 警察辦案第88章 一世爲臣第66章 武林盟主第43章 演戲第4章 求情第65章 策馬忘嶇幸神都第29章 雕弓虛弦如急電第81章 煙雲如驟雪茫茫第50章 琢磨第125章 雨後聞腥猶帶鐵第69章 風腥寒野英雄勒第65章 緇衣芒鞋第33章 白蓮神咒第18章 開軒臥閒玉茗敞第54章 吾觀劍成定緣業第152章 華山舊事第34章 太極真意第7章 弦滿按劍何須問第16章 上山習武第137章 強援第48章 烽煙舉處海天闊第116章 密議第6章 君歸江漢正渺茫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回來了第100章 傳聞第31章 停輿駐輦觀凌虛第82章 少華第75章 比劍第95章 寫字第13章 途中風雪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78章 消息第130章 奇遇第66章 忌憚第137章 強援第39章 下山第23章 四大高手第44章 林中突襲第136章 僻野西疆苦心志第41章 風雲年代第85章 曠世畸情第36章 雲門劍宗第127章 希望第69章 長空第82章 我以神芒開天塹第12章 黑雲如墨卷鬆崗第48章 六仙第168章 宮中見聞第68章 攀談第33章 白蓮神咒第46章 江水初融第129章 對峙第18章 名門第55章 寂滅空色皆有章第63章 尊卑倒置第152章 華山舊事第34章 太極真意第148章 劍掌第75章 永不言敗第168章 宮中見聞第127章 希望第89章 風雲際會第79章 紅花白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