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

劉瀟將腰刀插回刀鞘,攤開兩手,以示沒有敵意。他一把扯過一個受傷的武者,戟指大罵道:

“你個豬腦子啊!某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衝上去,尋死啊!要不是張夫人手下留情,你有幾條命啊!還不快給張夫人道謝!”

賊曹吏劉瀟的這般做派,讓趙氏一族,立刻無語。不過,劉瀟見趙雨一行人,臉上似笑非笑,心中一個突兀,急忙接着解釋道:

“這幾個狗才,平時拿犯人拿得多了,腦子犯渾,張夫人千萬別和這些狗才一般計較……”

趙雨這兩年爲人父母,性子磨礪了不少,對劉瀟這一套,雖然鄙夷,卻也忍住了不顯露出來。不過,她畢竟不屑於和此人談話,掉轉頭,回到後方,將此人打發給侍衛去應付。

趙雨這一走,賊曹吏劉瀟也感覺心頭一鬆。面對剛纔第一個衝出來阻擋四人的那名青年,劉瀟笑眯眯的問道:

“兄弟貴姓?”

“某姓裴,足下貴姓?”

姓裴的這位親衛首領,便是張狂的老熟人,當年在太平道一同學過藝的裴元紹。當然,現在的裴元紹,在太行軍中,也算是個有身份的人。他嫌原本的雙名不好聽,請軍師程昱,重新取了一個名字。1現在,他姓裴,名繼,字元紹。

裴繼、裴元紹身爲張狂的發小,自然也接受過張狂的點化。只可惜,他的武學天賦的確不怎麼樣,充其量不過是個“百人斬”。倒是在文字上,裴元紹學得很快,他乾脆棄武從文,學習起吏治的手段來。

如今。裴繼官居太行軍的度支從事,專門管理數千太行軍的後勤供應。趙風遇害之後,裴繼正好因爲太行軍大部出征,山上事物不多,於是就充當了一回侍衛,陪着趙雨下山。順便祭奠一下老朋友趙風。

在山上管事多年,裴繼對官府奸猾小吏的嘴臉,見得多了,此刻應付起賊曹吏劉瀟來,那是遊刃有餘。

“既然是誤會,吏目還是速速請回吧。”

與劉瀟胡扯了幾句,裴繼不軟不硬的開始攆對方走。

“正是這樣,某還有事情呢,就不多打擾貴兄了。”

劉瀟巴不得快走。立刻接口應道。

“不過,這幾個人,乃是趙家的僕傭。吏目可不能讓他們跑了。”

裴繼剛纔差點兒吃了虧,心氣也不會太好。雖然介於對方擁有官吏的身份,不好隨意打殺,但是,對於剛纔打開大門,放這些傢伙進來的叛徒。裴繼可是絲毫沒有留情的打算。

劉瀟一見裴繼指着剛纔開門的那些人,眉頭就皺了皺。

“這些人。某是要帶走的!”

裴繼見對方的笑意消失,也不多說,大喝一聲:

“親衛,備戰!”

十餘名侍衛,一直都沒有放鬆警惕。聽得裴繼這一聲大叫,齊刷刷的舉起刀劍。大喝一聲:

“縱.橫太行,順昌逆亡!”

ωωω⊙ttκá n⊙¢ o

雖然只有十多人,可是當他們用一個聲音吼出來的時候,其威勢,明顯壓倒了擁有上百人的劉瀟一方!

但是。這次示威,並沒有嚇住劉瀟。

知道了趙雨不好惹,劉瀟可以退讓一步。畢竟,這種行爲,可以說成是,爲了避免兄弟們有所傷亡。

那幾個開門的徒附,明顯是劉瀟一方佈下的暗子。如果劉瀟一轉眼,就把己方的功臣給賣了,那以後,他還怎麼能管得住手下這些從人?

真要是做了這種事,劉瀟的手下,說不得就會想,下一次如果輪到我,是不是也會被頭領這樣拋棄了?

所以,劉瀟不打算在這裡退讓。畢竟,他目前,在人數上還有優勢,沒有到那種緊要關頭,大可威脅一下對方。想來,對方也未必願意與自己死磕。

聽了劉瀟的拒絕,裴繼只是“嘿嘿”兩聲,然後,毫不猶豫的對劉瀟發動了攻擊!

劉瀟怎麼都沒有預料到,裴繼的攻擊,會來的如此突然。好在他也是依靠手下的功夫,才壓制得住上百號人。雖然躲避的時候很是狼狽,畢竟劉瀟還是逃得了一條性命。

“區區斗食小吏,竟然敢攻擊大漢校尉夫人!以下犯上,格殺勿論!”

見劉瀟居然躲過了自己的突然襲擊,裴繼自然不會一人一刀,就往人堆裡衝。那種事情,是要留給周倉來乾的。

不過,面對上百號壯漢,裴繼還是大義凌然的公佈了劉瀟的“罪狀”,以削弱對方的鬥志。然後,他這才帶着十多名太行軍悍卒,結成小陣,向着對方發起了決然衝鋒!

“趙家兒郎,一起上!”

趙氏中人,總算也有明白的,知道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那是沒有迴環的餘地了。於是,幾十號手持器械的丁壯,一窩蜂的向對方衝去。

還沒等趙氏丁壯真正衝上去接敵,被侍衛們砍翻了七、八人的劉瀟部下,見事情不妙,有人就開始向塢堡外逃去。一個人這樣做,就會帶動周圍的人。這樣一帶十,十帶百,轉眼之間,劉瀟的手下,就逃得乾乾淨淨,只留下一地的傷員和屍體。

“這事情,到了這樣,怎麼收場啊?”

趙雨的叔父,有些擔心的問道。

“沒事。等某家寫封信,質問一下真定縣令,問他個縱容部下,騷擾上官的罪名。”

自從太行軍被招安以來,裴繼已經處理過好幾件類似的事件了。冀州官吏,雖然還是將太行軍當做盜賊一流,卻忌憚太行軍的戰鬥力,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與太行軍發生接觸。

“情形就是這樣。”

周倉對趙雲和史阿介紹完兩天前發生在趙家堡內的衝突,終於讓趙雲和史阿放下心來。

史阿開口說道:

“周仟長,校尉下令,讓僕來徹查趙堡主遇害之事。僕想先看一看,最近這些劫掠事的詳細情形。”

“好,某家馬上讓人將那些卷宗送過來。”

周倉不通斷獄。對這些劫掠事件,感覺頭都大了。見張狂派人前來調查,雖然奇怪爲什麼不是派韋笑來做,卻也高興以後不用處理這事了。

到目前爲止,已經有十件劫掠事件發生。不過,這些盜匪的行爲。極爲小心,以太行軍在冀州暗中的眼線,居然沒有發現什麼有用的線索。

或者說,暗中有人,幫助劫匪消除了痕跡。

史阿將十次遭劫的對象一一列出,想要看出其中有什麼關聯。只是,研究的結果,卻是感覺,這些劫匪。做起案來,彷彿是隨機選取的目標?

史阿如今算是明白了,爲什麼周倉在將調查任務交給自己時,會是一副鬆了口氣的模樣。

簡單的說,這些案子鬧得那麼大,不可能不留痕跡。但是,掩護那些劫匪的人,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勢力。有這個未知的勢力做掩護。以太行軍在冀州的那點兒淺薄根基,根本無法找到足夠的線索。

既然太行軍的線報幫不上忙。史阿打算用自己的手段來試一試。江湖手段,經常是根本就不講證據,只憑自由心證。史阿出身遊俠之列,這些東西,完全就是本能。

——那麼,先找誰下手呢?

史阿沉思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

——就是他了!

第二天一大早,史阿告別了留守太行山的周倉,隻身一人,踏上了冀州的土地。

冀州,是大漢十三州里。人口排在前三的大州。即使數年前剛剛經歷了“黃巾之亂”,民衆死難以百萬計,依然是處處人煙稠密。與幷州草原上的空曠相比,史阿覺得冀州的大路,未免行人擁擠了些。

常山國真定縣,是一個人口在萬戶以上的大縣。依據漢朝法令規定,人口萬戶以上的縣,縣官稱縣令,秩六百石至千石;萬戶以下的稱長,秩三百石至五百石。所以,真定縣的縣令,俸祿甚至超過了張狂這個“校尉之恥”。

史阿雖然只是孤身一人,但是,看見他胯下騎着好馬,腰間懸着寶劍的做派,等閒人等,根本就沒有膽子去撩撥他。

要知道,天下間專門有一等遊俠少年,遊歷天下。若是見人不順眼,立刻拔刀相向。而且,這等人物往往家世不錯,即使殺了人,也有辦法免除罪責。

這樣的少年,在遊俠界有個稱呼,叫做“氣俠”。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便是當年的“路中悍鬼袁長水”。所以,在真定縣城門口看門的士卒,根本不去招惹史阿,任由史阿隨手扔下幾文五銖錢,作爲進城費。

真定縣城固然比不得雒陽帝都的繁華,卻也頗有些人氣。史阿在城中晃盪了兩天,熟悉了環境,順便將目標人物的住處摸清楚。

等到天黑,夜深人靜,史阿悄悄的從住宿的客棧裡溜出來,藉着一身黑衣的掩護,融入了夜色之中。

這些手段,是史阿在太行軍中,跟着地師身邊的“五行士”學的。在潛行這一方面,史阿明顯頗有天賦,不知不覺中,就潛入了目標的住所。天空中圓圓的月亮,居然都沒有給史阿的活動,增添什麼困難。

目標抱着個女人,睡得正香。如果史阿是來殺他的,那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如何破門而入,如何讓敵人陷入昏睡,史阿都會。這些東西,有些是跟“五行士”學的,有些是跟師傅王越學的。畢竟,王越當年也是江湖上響噹噹的大俠客,這些伎倆,就沒有他不會的。

處理好目標身邊的女人,史阿這才弄醒了目標,開始拷問。

目標看起來三十多歲,體格健壯,武力不差。可惜,他遇到了史阿這樣的江湖大俠,就像是老鼠遇上了貓,半點兒蹦躂不得。

此人姓劉名瀟,現爲賊曹吏,正是幾天前,剛剛找過趙雨麻煩的那位。

ps:??1三國時期,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幾乎清一色的都用單名。

探究原因,一是避諱禮制。先秦的規定“二名不偏諱”,意思是說:如果兩字爲名,只諱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不諱。隨着避諱制度的漸趨嚴密,“二字不偏諱”也成非禮了,不如“一字爲名令難言而易諱”。

二是“王莽改制”。西漢末年,王莽上臺之後,將全國土地改稱“王田”,奴婢改稱“私屬”,均不得買賣;還曾屢改幣制,更改官制,改了官名改地名,改了地名改人名,下達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

王莽取消雙名而主用單名的制度,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造成後來東漢、三國等朝代取單名之風達300餘年之久。

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51節 自當順人意(五)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43節 歡宴隱殺機(下)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68節 趙雲逞單騎第40節 稱王成風潮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56節 踟躕憂勝負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18節 將主正入巷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50節 豪傑夜帶刀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14節 顏良何狂勇(下)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67節 太行根基盛(四)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11節 兩軍窺匈奴(五)第49節 時窮可當走?第49節 公曹當覆滅(上)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49節 公曹當覆滅(上)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48節 圍城攻堅堡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77節 交鋒和觀察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72節 鮑信試應付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四 卷終·離亂從頭說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敵訊水上敗一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17節 運籌謀千里(一)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
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51節 自當順人意(五)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43節 歡宴隱殺機(下)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68節 趙雲逞單騎第40節 稱王成風潮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56節 踟躕憂勝負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18節 將主正入巷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50節 豪傑夜帶刀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14節 顏良何狂勇(下)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67節 太行根基盛(四)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11節 兩軍窺匈奴(五)第49節 時窮可當走?第49節 公曹當覆滅(上)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49節 公曹當覆滅(上)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48節 圍城攻堅堡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77節 交鋒和觀察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72節 鮑信試應付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四 卷終·離亂從頭說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敵訊水上敗一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17節 運籌謀千里(一)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