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何爲千金子?

“在下姓孫,名乾,字公佑。現從鄭尚書求學。日前偶過彭城,知東海陳元龍在貴軍盤桓,特來拜訪。”

“鄭尚書,莫非便是北海鄭康成?”

“正是。”

張狂對孫乾有些印象,好像是劉備手下的一個說客,擅長外交。不過,對鄭玄鄭康成的瞭解,可就不是從後世來的,而是來自於當世。

若要排列當今大漢的最着名學者,鄭玄、鄭康成可以居於首位。其名聲,甚至壓倒了曾爲“帝師”的蔡邕、蔡伯喈。孫乾既然在鄭玄的手下求學,比起後世的北大清華學子,還要有光彩。

——不過,不管你是什麼人的學生,想要換回陳登的人身自由,總是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與孫乾交談了幾句,張狂發現,要是論起口才來,的確不是對方的對手。既然如此,他也就不與對方多說。在請出陳登,與孫乾見面之後,張狂果斷的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糧食五千斛,鐵料兩千斤,外加一家人,一家張狂想要找的人。

“張君,如何這般藐視於吾?”

張狂的條件並不算低。可是沒等使者孫乾說話,在一旁的陳登卻踞坐而起,大聲說道:

“糧食六百錢一斛,鐵料一斤八十文,不過合計三百餘萬錢,一百六十‘金’。何其賤也!”

這時的一“金”,指的是重量爲一斤的黃金。由於大家喜歡將黃金鑄造成餅狀,所以,一斤黃金,通常就是一個金餅。按照官價,一個金餅,價值一萬錢。不過若是按照時價,一個金餅,可以兌換五銖錢兩萬。

這番話說得孫乾都想要翻白眼了。從來沒有見過,被俘虜的人,還會這樣故意提高自己贖金的。張狂也大爲意外,心想,當年的凱撒大帝被人綁架,似乎也有過這麼一幕。可見牛人的脾氣,古今中外都是有些相通的。

“元龍此話何意?”

爲了配合陳登的表演,張狂開口接上。

“吾千金之子,當然要有千金來贖取。君可提高糧食、鐵料的數目,湊足了千金,纔算是配得上吾。”

——至少要千金,才配得上我的身價嘛!

對於陳登的狂傲,孫乾原來就有所耳聞。現在當面見識了一番,他表面不說,在心中早就罵開來了。

面對這樣一個優惠的條件,張狂卻不動心,笑道:

“其實,元龍已經價值千金了啊!”

“哦?”

陳登有些意外。不過,他也是才思敏捷的人,立刻反應過來:

“君是說,那一戶用來交換的人家,可以價值九百金?”

張狂含笑道:

“這一戶人家,有慈母一名,深明大義。有雛子一名,義氣出衆。雖然還沒有成年,可是這一戶人家,價值已經在千金之上了。陳元龍,你的身價,可是大大的超過了千金啊!”

被張狂這麼一說,陳登也似乎滿意了。於是,沒能得到發揮空間的孫乾,只得當了一回傳聲筒,回到徐州軍的軍營,稟報結果。

“……這也太古怪了吧?”

聽完孫乾的話,曹宏呆了片刻,小聲的說道。

“這裡面肯定有古怪!”

曹豹聽了,想了想陳登的性子,下意識的得出這樣一個判斷。

“這家人家,難道與對方有仇?這個黃巾頭子,居然捨得用八百金來換這樣一家平民?”

“這件事只怕不好辦啊!若是這家人是當地的豪強,吾豈能將其交出去?公佑,你在青州,有沒有聽說過這家人家?”

孫乾正襟危坐,答道:

“此人姓氏特別,若有名望,乾必然有所耳聞。然而乾遍思多時,都未曾想起有此人。”

“大哥,別管這麼多了。將這件事情通知陳漢瑜,讓他去將人‘請’來,與陳元龍交換就是了!”

曹宏想了一想,點點頭說道:

“也只能這樣子了。公佑,這次就辛苦你了。”

孫乾大聲應諾道:

“乾素來仰慕‘奔走之友’何伯求,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何伯求,就是何顒。當時爲天下名士之一,與袁紹關係密切,袁紹以兄事之。雖然他在“黨錮之禍”中,被以宦官爲代表的朝廷通緝,卻能自由的來往於州郡之間,和其他黨人聯繫。時人仰慕他的爲人,就稱其爲“奔走之友”。

再說陳登,發了一回狂傲之後,坐在擺放各種碗碟的几案面前,心中暗想:

——本來要給你幾萬斛糧食,讓你捨不得,不得不撥調大批人手來收藏運輸,遲滯你的行軍。等我回去了,再以這些糧草爲誘餌,帶領大軍,一舉攻破你的營地。這就是“棄糧破敵”之計。

——既然你有所察覺,又忍得住不貪心,我就暫時放你一馬……

此時的陳登,一點都沒有階下囚的意思,而是與張狂和另外一個黃髮的少年,端坐在山坡上,一邊品茶,一邊賞月聊天。

這年頭,喝茶這件事,在士子之間還不是太流行。甚至,連“茶”這個字,都還沒有出現。陳登算是見多識廣的人了,輕輕的品味着手中木杯中的苦水,心想:

——這位黃巾渠帥,倒也古怪,居然愛喝這味道苦澀的“荼”?這可是一味藥材啊……

——難道,此人有什麼“難言之疾”?

張狂心中得意,對面前的兩人說道:

“這茶,哦不,荼,可是對身體大有好處的東西啊!我也是在經過樑國的時候,才偶然得了這麼一點點呢!”

另一位黃頭髮的陪客,正是波才帥之子,“金毛獅王”謝遜。

本來謝遜和何氏兄弟等人,都以爲波才帥在他們突圍之後,就已經犧牲了。結果,在單父之戰後不久,孫堅斬獲波才的消息就迅速流傳開來,讓謝遜等人後悔不疊。

——若是張狂在單父之戰後,尾隨孫堅,及時出兵接應,說不得還能將“波才帥”解救出來……

由於自責,本來就受了奔波之苦的謝遜,突然間病倒了。足足修養了二十餘天,纔算是慢慢痊癒。今天是因爲俘獲了陳登,張狂知道自己在治學經典這一塊上根底太差,這纔將飽讀經書的謝遜,拉過來作陪,免得自己出醜。

所以當陳登談起各種經書典籍之時,張狂就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閉上了嘴,而由謝遜出面回答。謝遜不愧是文武全才的強人,雖然只有十七歲,然而即使在陳登這樣的飽學之士面前,也能侃侃而談。

一番交談下來,陳登也大爲驚訝,對張狂評價道:

“退思之才,竟然未曾聞名於州郡,此爲太守之失也!”

——這樣的人才,居然沒有出名。當地的官吏,是幹什麼吃的?

ps:凱撒大帝年輕時,曾被奇裡乞亞海盜劫持。後者要求以20塔蘭特作爲贖金。愷撒嘲笑他們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麼人,並要求海盜索取50塔蘭特。在等待贖金的38天裡,凱撒不得不同海盜們待在一起。他對他們開玩笑說,獲釋後一定要將他們統統送上十字架。

當凱撒獲釋放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組織一支艦隊,捕獲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盜。也許是因爲那些海盜對其不錯,愷撒爲了減輕其痛苦,在把他們釘上十字架之前,割開了他們的喉嚨。

又ps:又有一位歷史名將,即將登場。他是誰呢?有興趣猜一猜的話,請在書評區回一貼,有精華相送哦!

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72節 居心藏詭異(下)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22節 單父現重禮(下)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22節 單父現重禮(下)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56節 一教留傳人第58節 華雄謹而驕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47節 越河襲糧道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47節 漢宮現連環(五)第47節 陷地終有計(三)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54節 斷腕且避禍第2節 赫赫猛將威!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38節 此是平生志第22節 復仇起草莽(四)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12節 冀土奇襲諧(四)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15節 虎士癡未成(上)第78節 騎馬與砍殺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56節 一教留傳人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69節 漢軍展奇襲!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31節 決勝制萬騎(七)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98節 三英現崢嶸(下)第30節 強敵徐徐隨(下)第60節 奉先喜得國(下)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53節 二袁自暗鬥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35節 青史本無常第30節 久戰亂未靖第12節 三英戰呂布(一)第33節 郭太託大事(上)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11節 北騎若入口(上)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29節 顏良意且猶(上)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15節 三軍齊整備第40節 得失未分明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75節 判敵未如判第12節 冀土奇襲諧(四)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
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72節 居心藏詭異(下)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22節 單父現重禮(下)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22節 單父現重禮(下)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56節 一教留傳人第58節 華雄謹而驕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47節 越河襲糧道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47節 漢宮現連環(五)第47節 陷地終有計(三)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54節 斷腕且避禍第2節 赫赫猛將威!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38節 此是平生志第22節 復仇起草莽(四)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12節 冀土奇襲諧(四)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15節 虎士癡未成(上)第78節 騎馬與砍殺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56節 一教留傳人第46節 何得識天機(六)第69節 漢軍展奇襲!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31節 決勝制萬騎(七)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98節 三英現崢嶸(下)第30節 強敵徐徐隨(下)第60節 奉先喜得國(下)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53節 二袁自暗鬥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35節 青史本無常第30節 久戰亂未靖第12節 三英戰呂布(一)第33節 郭太託大事(上)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11節 北騎若入口(上)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29節 顏良意且猶(上)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15節 三軍齊整備第40節 得失未分明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75節 判敵未如判第12節 冀土奇襲諧(四)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