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攻城爲下(一)

仙鶴寨守軍投降之後,王景的邊軍、向訓的侍衛司禁軍和黑雕軍三軍合圍於黃牛三寨。在周軍強大壓力下,白澗寨守將開寨投降,木門寨守將也隨之投降,只有黃牛寨守將張存拒絕投降。

張存和其他守將不同,其他守將均是秦、成、鳳、介之人,而張存是成都府人氏,家族全在成都,他本是蜀軍老將,素有戰功,若非得罪趙季禮,也不會被貶來做寨守。張存知道若他投降,在成都府的全族將無一倖免,自己只有盡力拖延,等蜀軍主力到來,則可解圍。張存下定決心死守黃牛寨,而副將卻有降意,屢次勸說張存投降。張存假意考慮,卻趁副將不備,將其斬殺於營帳。張存爲向全寨軍士表示死守決心,把副將首級掛於寨內。

除了顧忌成都府的家人外,張存對守住黃牛寨還是很有信心。黃牛寨是八個寨子中兵力最多,防守設施最完善的一個大寨子,現在兵力雖有折損,還有二千多人,寨子裡有水源,糧食可以支撐兩個月,這些都是張存困獸猶鬥的本錢。

大周軍勸降不成,對最後一個堡壘的戰鬥打響了。向訓指揮的侍衛司到了鳳翔府後,寸功未立,而黑雕軍已連破五寨。向訓主動請戰,由侍衛司禁軍主攻黃牛寨,王景的邊軍和侯大勇的黑雕軍從旁協助。

王景部將周峻受挫後,經過數日準備,把牀弩、拋石車運上陣地,因爲山勢險峻,大型拋石車無法運上,運上了三架輕型拋石車。這種輕型拋石車只能拋十斤重的石塊,本是野戰時所用,攻城稍顯不足。每一架拋石車由二十人操作,十人拉繩,五人裝石,四人穩定車身,一人發號指揮。

周峻下令後,三架拋石車輪番發射,大石塊向寨內砸去。寨內蜀軍全部擡起頭,看着石塊飛來的方向東躲西閃,石塊對蜀軍殺傷並不大,但是對其心理影響頗大。

守將張存冷笑道:“三架拋石車,就想攻打黃牛寨。”下令道:“準備發射木楊弩。”蜀軍軍士得令後,用絞盤上好木楊弩,轟隆聲中,木楊弩勢不可擋地向周軍陣中飛去。周軍軍士伏在地上躲避木楊弩,被射中的軍士無不缺胳膊斷腿,最慘的是一位躲避不及的軍士,被粗大的木楊弩箭射中前胸,木楊弩刺透了軍士的身體,強勁的推力帶着他,撞向另一名軍士,兩人串在一起,被釘在地上,情景令人恐怖。

周峻道:“放油箭。”周軍所用油箭經過特製,箭尖帶有一個小瓢,裡面盛滿油,油箭射到寨子後,瓢敗油散,山寨很快到處是油。隨後,一支支被點燃的火箭射向寨內。

蜀軍對火箭早有防備,木製房屋塗有五寸厚的泥土,不怕水燒。寨內四處都備有泥沙。蜀軍冒着箭雨,擡着泥沙,把着火處一一撲滅,不斷有被火箭直接射中的蜀軍軍士,嚎叫着在地上翻滾。

周峻指揮邊軍用拋石車和火箭攻敵之時,郭炯帶着一千黑雕軍弩手,逼近寨牆,在弩箭的射程內站定,一千弩手分爲三輪,輪番朝軍寨*擊,軍寨上一時箭支紛飛,蜀軍軍士根本不能露出頭來。

向訓見蜀軍被壓制住,高舉長刀,下令道:“進攻。”第一波進攻是由兩營侍衛司禁軍發起,兩營禁軍共一千人,擡着二十多具長梯,趁軍寨的蜀軍擡不起頭的時機,迅速衝到寨牆下面,把長梯搭在寨牆上,嘴裡咬着刀,就往上爬。蜀軍站在寨牆上,用鉤竿連人帶木梯往外掀,被掀翻的木梯重重地砸在地上,梯上的軍士也隨之落地,寨外的地面上,到處佈滿鐵菱、竹剌等物,軍士摔下來後,鐵菱、竹剌插入身體,軍士非死即傷,哀號不斷。

蜀將張存見周軍集聚在寨牆外,命軍士擡起備好的積木往下拋,積木長五尺、徑一尺,上面滿是木釘和鐵釘。寨外軍士很多,每一根積木拋下,都有慘叫聲響起。侍衛司軍士長於野戰,攻城卻不在行,面對高高的寨牆,一籌莫展,只有被動捱揍。向訓見攻不上去,傷亡又重,便鳴金收兵。

王景一直在旁壓陣,對向訓道:“集中牀弩射寨門,看能否擊破。”

向訓臉色鐵青,眼中噴火,再次下令:“牀弩全部對準寨門射擊,趙武率兩營軍士準備第二次攻擊。”

周軍集中牀弩對準了寨門發射,弩箭射中寨門,發出轟隆隆的巨響,但寨門響過後,仍完好無損。黃牛寨寨門由三層厚木做成,上面還塗有厚厚的泥塊,可防火,又可起緩衝作用,因此,粗大的牀弩弩箭未能射破寨門。

進攻的鼓聲再起,趙武帶着兩營軍士衝向寨牆。和上一次一樣,蜀軍被弩箭完全壓制,不敢擡頭,趙武率隊衝到寨牆時,基本沒有傷亡。但長梯靠上寨牆後,蜀軍就開始反擊。對付長梯,蜀軍用了叉竿和鉤竿兩種歷害武器,叉竿上帶着的橫刃,順着長梯向下推,不少軍士握梯之手被橫刃割斷,掉了下來,鉤竿可以鉤住梯子向外推,使侍衛軍士上下不能,完全被動挨打。

趙武在寨下,提着刀,督促軍士往上爬。寨牆外面已經趟了一層侍衛司軍士的屍體,空氣中散發中濃烈的血腥味。未死軍士的慘叫聲、呻吟聲,讓趙武暗自膽寒,他現在最希望聽到收兵號令,可號令遲遲不發,他假裝督戰,來回奔跑,躲避着寨內扔出石塊和積木。

向訓見無法攻上寨牆,只好再次收兵。侍衛司軍士的屍體密密麻麻鋪在寨牆下面。而寨內蜀軍,也被石炮、弩箭殺傷不少,軍寨有三百多蜀軍軍士戰死,七百多人受傷,蜀軍傷亡過半。張存抱着魚死網破的決心,意欲和周軍周旋到底,蜀軍軍士知周軍傷亡慘重,現在投降難逃一死,也作好了打到底的思想準備。

第二天,侍衛司軍隊士氣低落,沒有再次進攻,由王景的邊軍發動新一輪攻勢。

周峻先發石炮,同時用牀弩對着寨內猛射。蜀軍八架牀弩,全力還擊,給周軍以極大的威脅。所幸黑雕軍弩箭十分歷害,完全壓制住了蜀軍,否則,周軍傷亡更重。

周峻發動此次進攻是幌子,他的真實目的是掩護破寨門的軍士。王景的邊軍運來了龜車,龜車有四個輪子,以圓木爲脊樑,上面蒙着犀牛皮,可藏十人。龜車在石炮、弩箭的掩護下,來到了寨門。四名周軍力士持巨斧,對着寨門一陣猛砍。

蜀軍很快發現了周軍的意圖,從寨門上拋下了燕尾炬,燕尾炬由韋草灌油蠟製成,形狀如同燕尾,扔下後,在龜車上燃燒。黑雕軍弩手朝寨門上方猛射,以保護下面劈門的軍士。蜀軍擡起積木,朝寨門外砸下,龜車對軍士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但是,當第五根積木砸下後,龜車也被砸壞,十名軍士被砸死了七名。

大周軍使出渾身解數,仍無法攻破黃牛寨,大周軍士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黑雕軍軍士見到如此慘烈的攻防戰,暗自心驚。石虎對郭炯道:“防禦使不願強攻黃牛寨,真是有先見之明。黑雕軍攻破五個軍寨,損失不及一天強攻的三分之一,防禦使常說打仗要打巧仗,確實有道理,你我以後單獨領兵,要多想想黃牛寨之戰。”

兩天來,侯大勇一直在想破敵之策,他和黃牛寨守軍交過手,知道守軍弩箭不多,慢慢想到了一個穩妥的打法,於是來到了大帳,向主帥獻計。

(第十三章完)

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9章 疑雲重重第8章 詔令出征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7章 智破命案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8章 滄州城內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3章 符英掌權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38章 節度三州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6章 糧食問題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章 神出鬼沒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3章 烽火熄滅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
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9章 疑雲重重第8章 詔令出征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7章 智破命案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9章 李暉到任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8章 滄州城內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5章 城市規劃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3章 符英掌權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38章 節度三州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6章 糧食問題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章 神出鬼沒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1章 商隊北行(四)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3章 烽火熄滅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