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

抱歉聲明:前一章有一個錯誤,達柯率領了四千騎兵,留職207汗人馬守衛馬匹,其餘的契丹軍士參加了攻打南山口之役,有一些折損;耶律洪山率領一萬騎兵出了幽州城,留下三千人保衛馬匹,保護馬匹的總人數在四千人,由扎不哥統領,其餘契丹軍士參加了攻山之戰。

所以,當韓通率大軍趕到山腳之時,契丹軍剩餘的軍士總人數應有八千到九千人,由於山道狹窄,留在山下的人馬在五千人左右,有三千多契丹軍士進攻第四道壕溝。特此更正,萬分感謝唐牧民兄、湘軍統領兄!

韓通以前是侍衛親軍的副都指揮使,雖說是李重進的副手,可是他深得柴榮的信任,除了任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以外,還擔任了大梁城的總巡檢,負責大梁城的治安。

韓通手下有近一萬子弟兵,這一萬人馬就連侍衛親軍的主帥李重進也難以調動,李重進和韓通在侍衛軍中也形成相互牽制的局面,組建新禁軍之時,韓通被任命爲控鶴軍主帥,一萬子弟兵就成爲控鶴軍骨幹。

這一萬子弟兵都是青州人,青州男子普遍身材高大,性格堅韌,稍加訓練就是極好的士兵,自古以來,青州精兵就聞名於天下,東漢末年,黃巾軍最悍勇的一部就是青州軍,後來曹操在濟北收降黃巾軍三十餘萬,收其精銳者,因爲多是青州人,就號辦青州兵”,這支部隊成爲曹操爭奪天下的主力軍。

韓通所部青州軍是清一色的步軍,成軍以後,方形大盾、踏張弩和長短木梯就成爲青州軍必不可少的裝備,也成爲青州軍的突出特點。雖然侍衛軍其他將領常常嘲笑青州軍行軍總帶着梯子,可是韓通不爲所動,仍然把梯子當作必不可少的武器,也正因爲此,青州軍在大周禁軍中以擅長攻堅作戰而聞名。

隨着一聲令下,上萬步軍就不慌不忙地朝着契丹營寨逼了過去,最前排的青州步軍手持方形大盾,之後則是長槍兵和弓弩手。另外還有一些軍士擡着上百張木梯。

方形大盾在箭程之外停止了前進,青州步軍有五百名弩手,他們使用的是清一色的踏張弩,踏張弩需要雙手雙腳並用才能上弦,上弦費力意味着動力強勁,其射程超過了一般地手弩,卻又不如牀弩。

一位體形高大的指揮使,手持一面紅旗,聲如洪鐘地下令:“準備、坐地、上弦、發射。”這八個字就是踏張弩完整的發射過程,這一套動作平時不知練過多少遍。五百踏張弩手做起來行雲流水。竟然頗有些韻律。

紅旗猛地揮下之時,踏張弩同時發出“嘣”的一聲,聲音由於整齊。顯得極爲響亮,在大山中不斷迴響。弩箭,就是傾蓋而下的冰雹,惡狠狠地砸向了契丹陣地。

五輪弩箭之後,只聽得韓通中軍帳前戰鼓齊鳴,手持方形步兵盾的軍士前隊立刻向左右閃避,露出一條大通道,三架大型撞車出現在通道之上,大型撞車原本是用來撞擊城門所用,底部是一個具有十六個馬車車輪的平板車。一根粗壯的巨木被緊緊縛在平板車上,每一架大型撞車由四十名軍士推動,飛快地向着契丹軍地木柵欄撞去。

在木柵欄之後進行防守的契丹原本都是騎兵,丟失馬匹之後,沒奈何成了步軍,周軍五輪從天而降的弩箭,使他們心驚膽戰,不過他們緊靠在木柵欄後面,幾輪從天而降的弩箭並沒有造成大的傷亡。

當週軍戰鼓齊響之時。契丹軍士紛紛探出頭來,只見三輛巨型撞車已經逼了過來。

指揮山腳軍營的契丹將軍正是副將耶律洪倉,前日他派了十幾名軍士向西而行,準備繞過燕山,向陛下耶律述律報告幽州之戰的詳情,只是這西行路途遙遠,十幾人行動靈活,即使走一些捷徑,要到上京都至少二十天以上,而二十天後,戰局如何發展則是一個未知數。

當大型撞車迎面而來,耶律洪倉大喊道:“準備放箭。”

契丹軍在攻打南山口時,吃盡了柵欄的苦頭,因此,耶律洪倉下山之後,就命令山下軍營完全按照南山口柵欄的樣式來紮營,柵欄有一人多高,內側設有一溜半人高的土臺,軍士站在土臺上可以露出上半身,這樣利於放箭,又可以居高臨下地擊打敵人。

耶律洪山原來還想設置壕溝,只是周軍來得迅速,山腳不比南山口,他們根本沒有這麼多時間來構築完整地工事。

周軍推動撞車的軍士,皆是千挑萬選的身長力大之輩,他們穿着厚厚地鐵製鎧甲,鐵甲後面是多次硝制的皮甲,兩層鎧甲把全身包着嚴嚴實實,他們邁着堅實的步子,一步一步的逼近木柵欄。

在撞車前面,有一隊步軍手持方形步兵大盾,在前面擋住契丹人的箭枝,當撞車就要抵近木柵欄時,身後的弩箭陣地再次恐怖地響起“嘣嘣”之聲,撲天蓋地的弩箭又朝契丹軍營飛了過去,守在柵欄後面的契丹軍士只得蹲在柵欄後面,躲避漫天飛雨般的弩箭攻擊。

周軍戰鼓再次猛烈地響了起來,一直四平八穩的撞車突然快速啓動,鎧甲漢子們發一聲喊,推着撞車向着木柵欄狂奔。

當契丹軍聽到戰鼓聲,再次探出身體舉起弓箭,撞車已近在眼前。契丹軍地鐵箭密密地射向鎧甲漢子,“叮噹”之聲不斷,卻不能阻止撞車的前進。

“轟、轟、轟”三架撞車都兇狠在撞在木柵欄上,這撞車上的粗壯樹木就有千斤之重,由四十名壯實的漢子推動,藉着奔跑之勢,這一撞之力是何等之威,被撞上的幾根厚實粗木應聲而倒。

這時候,指揮撞車的周軍都頭髮現了一個問題,撞車本是用來撞擊城門的,城門是一塊整體,撞擊到任何一點。都會給城門整體上帶來壓力,多撞幾次,城門自然難以承受,而此時契丹人所結的木柵欄,卻學足山上王騰驤所構築的南山口木柵欄,是把一根一根地粗木深埋在地上,彼此並未連結在一起,撞車地兇猛撞擊。頂多讓數根粗木倒地,卻並未影響到木柵欄的整體防禦。

鎧甲漢子們撞擊經驗極爲豐富,第一撞以後,就意識到問題所在,指揮撞車的都頭髮一聲喊,衆漢子們掉轉身,把撞車向後推,準備進行第二次撞擊。

幽州城內契丹軍向來紀律鬆馳,訓練也甚爲懶散,但是在這生死存亡之機。沒有退路的契丹軍士也只得拼死一搏。他們見鎧甲漢子們正在向後推動撞車,立刻有一羣契丹軍士翻過柵欄,向鎧甲漢子們撲去。

其餘的契丹軍士則在柵欄後面放箭。阻止蜂擁而上的周軍步軍。

契丹人是遊牧民族,向來騎射立國,騎射不僅是本領,更是生活技能,契丹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以射箭爲戲,最著名的爲射兔和射柳之戲。

何謂射兔之戲:“每年三月二,刻木爲兔分朋走馬射之,先中者勝,負者下馬進酒,勝者於馬上飲之。”

何謂射柳之戲:“端午節來臨之際。凡重五日拜天禮畢,插柳球場爲兩行,當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識其枝,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鏃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馳去者爲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斷其青處,及中而不能斷,與不能中者,爲負。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氣。”

正是由於契丹人普遍愛好騎射,所以,在幽州城內的契丹軍雖說並不精銳,可是箭法卻依然精準,他們一輪急射,讓跟隨在撞車後面地周軍盾牌手、長槍兵折損甚衆,被迫後退。

翻過木柵欄的契丹軍士已經和鎧甲軍士鬥在了一起,每個撞車上有十柄開山大斧,這是爲十名力氣最大的漢子所準備,專爲用來劈砍城門,當契丹軍士圍上來之時,鎧甲漢子或提巨斧或抽腰刀,和契丹軍士鬥在了一起。

不過幾個回合,地上倒了一片契丹軍士。

耶律洪倉見周軍武士身披鐵甲,契丹軍士手中的刀槍難以對他們造成傷害,靈機一動,下令道:“用套馬繩。”

契丹守軍全是騎軍,有不少軍士帶着套馬繩,很快,就有數十名契丹軍士手持套馬繩翻過柵欄,鎧甲武士行動原本就有些緩慢,不斷有武士被套馬繩套住,再被拉倒在地,鎧甲武士只要一倒地,契丹人就一擁而上,刀砍棒打,根本不給武士爬起來的機會,接連有二十幾名鎧甲武士命喪於套馬繩之下。

這一百二十名鎧甲武士是韓通的破敵制勝的心肝寶貝,經過許多大仗都未曾折損,此次打一個簡陋的小營地,竟然損失不小,韓通眉毛倒豎,大吼一聲,道:“弓箭手上前,放箭。”

踏張弩的穿透力強於弓,能夠擊穿鐵甲,弓箭距離稍遠,就難以穿透有鐵鎧和皮甲兩層防護,所以韓通只是命令弓箭手放箭。

鎧甲武士陷入了苦戰,一條條致命的套馬繩隨時會沖天而降,正在危急關頭,一陣密集地羽箭射來,身邊地契丹人幾乎全部被射倒,鎧甲武士們身上亦中了不少羽箭,“當、當”聲音不絕於耳,遠距離的羽箭射不透鐵甲,卻能射穿契丹人的皮甲,這一陣亂箭就如一陣及時雨,解救了鎧甲武士。

幾名巨斧武士殺出了性子,他們不再用撞車,就舉着巨斧,從撞車撞出的幾個缺口衝了進去,守在缺口處的契丹軍士無經抵擋兇猛的巨斧,近身的契丹軍被砍得血肉橫飛,很快,十幾位匹斧武士就佔據了缺口,其餘武士手持腰刀,在巨斧武士的掩護之下,硬闖了進去。8816口2

鎧甲武士一共有一百二十人,傷亡了近二十人,剩下約百名武士全部衝進了木柵欄內,這些武士均爲青州習武之人,他們衝入了契丹軍營之後,二十人組成了一個方陣,雖然被契丹人團團圍住,卻絲毫不懼,在營地是左衝右突,契丹軍士雖多,急切之間卻對這些鐵甲軍士無可奈何。

耶律洪倉急道:“套馬繩,快用套馬繩。”

契丹軍士的套馬繩一般掛在戰馬身側,丟失了戰馬以後,絕大部分套馬繩也隨之而去,剛纔柵欄外一戰,最後的套馬繩孔消耗殆盡。8816口2

韓通見鎧甲武士衝進了營寨,下令道:“全軍出擊。”

中軍戰鼓再次響起,一萬青州軍在弓弩手的掩護之下,兇猛異常地撲向契丹軍營。

儘管契丹軍營已經大亂,可是仍然有不少契丹箭手冒着周軍的弩箭,伏在柵欄後面,拼命地向衝鋒的周軍放箭,等到周軍靠近木柵欄之時,已有上千地周軍中箭倒地。

周軍如洪水一般,很快淹蓋了整個營地。

耶律洪倉已經殺紅了眼,他已經用槍挑死了七名周軍軍士,可是背上也被砍了一刀。“來啊,來送死。”耶律洪倉用契丹語大叫着,也不管對方是否聽懂。

一名周軍挺槍向耶律洪倉刺來,耶律洪倉等到他槍勢用老,槍尖快要接近身邊之時,猛地的用小臂一抖,他的黑木槍就將周軍軍士的長槍輕易盪開,耶律洪倉上前半步,一個突刺,槍尖從周軍腰間刺入。

被刺中的周軍是一名普通的軍士,身上只穿了一件皮甲,他在胸口處放了一塊鐵片,保護自己的胸腹,耶律洪倉這一槍恰恰從鐵片下面刺入,槍尖把腰腹部穿了一個大洞。

另一名周軍是一名盾牌兵,他趁着耶律洪倉刺殺長槍兵之際,搶上一步,用刀對着耶律洪倉當頭劈下,耶律洪倉抽槍的同時向左側閃,躲過刀鋒,以槍當棍,猛砸在盾牌兵的頭部。

周軍盾牌兵一心防着敵將地突刺,用盾牌把身體牢牢護住,沒有料到敵將使用了這一怪招,頭部受到重擊以後,只覺天地一片旋轉,隨後就如米袋一般重重地摔在地上。

耶律洪倉連殺九人,也極爲困頓,收槍後大口喘着粗氣,突然從背後傳來一陣刀風,耶律洪倉不敢回頭,向前猛地一跳,同時用槍尾向後猛刺。落地之時,耶律洪倉只覺後背一痛,又被敵人所傷,不過他的槍尾也刺中了來襲之敵,耶律洪倉的槍尾鑲嵌着一個頗爲鋒銳的短槍頭,此時短槍頭刺在來襲之敵的臉上,來襲之周軍嚎叫着倒在了地上。

耶律洪倉還未停穩,正面又出現一位鎧甲武士,他舉刀橫掃,刀風凌歷,勢不可擋,耶律洪倉避過刀鋒,舉槍便刺,只聽得“當”地一聲,槍尖已刺在鎧甲武士的前胸。

槍尖未能刺穿鐵甲,耶律洪倉抽槍準備刺向敵軍的臉部,突然刀光一閃,自己左臂一陣巨痛,低頭看時,只見一條斷臂正在向外噴血,“是我的手臂嗎”,巨痛之下,耶律洪倉反應也遲鈍了。又一道刀光閃過,在半空中的耶律洪倉聽到遙遠地方傳來一陣歡呼:“契丹將軍被斬首。”

山腳下契丹營地被攻破後,營地裡剩下的八百多契丹兵且戰且退,就朝山上退去。

第1章 侯府話別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12章 攻心爲上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6章 激戰馬賊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4章 射殺住持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5章 遇到商隊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4章 手紙問題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2章 潞州城外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
第1章 侯府話別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12章 攻心爲上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6章 激戰馬賊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4章 射殺住持第11章 商隊南行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61章 奇襲隴西(一)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5章 遇到商隊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4章 手紙問題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2章 潞州城外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