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黑雕軍營

石虎上任不久,就發現滄州軍與澶州軍不和。澶州軍從校尉、旅帥、隊正到兵士都自認爲是勝利者,在滄州軍面前總是趾高氣揚。滄州軍並未與澶州軍正面交鋒,雖投降卻並未服氣,多年與遼人交鋒,他們也是一羣拍着胸膛砰砰響的漢子。兩軍剛剛駐紮在一起,在侯大勇處理家務事時,兩軍軍士就爲了一些細小之事,連打了幾次架,有一次差點釀成兩隊人馬對峙的大事。

石虎本是澶州軍人,內心裡自然對澶州軍更加親近些,畢竟,澶州軍和自己出生入死。可是作爲副都指揮使,卻不能偏向某一邊。他儘量作到公正,卻是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滄州軍認爲他處事不公,澶州軍認爲他胳膊肘兒向外拐。

侯大勇騎着“風”,兩名小校跟在後面,不緊不慢地往軍營走。侯大勇邊走邊想如何在現有框架下對軍隊進行重新編組,如何把現代軍隊的先進訓練方法運用到部隊訓練中,在以後的日子裡,軍隊還要經歷無數苦戰,現在不抓緊訓練,到時會付出大的代價。

軍營在城東,當走到開元寺附近,見一羣人正圍着看熱鬧。侯大勇騎在馬上,一眼就見到四個軍士在兇狠地打鬥。對士兵打架,侯大勇在他當連長的時候就不反對,當兵的不打架,那叫沒火氣,沒火氣的部隊能有戰鬥力嗎,所以,每次手下士兵出去打架,只要不是欺負百姓、爲非作歹,他一律從寬處理,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出去打輸了回來。

侯大勇停下來饒有興趣地看着四人打鬥,四人水平相當,互相都沒有佔到便宜,已打得鼻青臉腫,全身泥土。其中一人打得興起,抽出了小刀,其它人見拿出小刀,也都拿出武器。見打鬥升級,圍觀的人紛紛往四周散開。

侯大勇歷聲制止打鬥,兩小校把四人分開。

四人見侯大勇身着軍官的服飾,兩小校身帶腰刀,便停下手來,互相怒目而視。

“你們是那個營的,爲何在這裡打架?”

“我們是黑雕軍的。”

侯大勇一聽:“操,居然是自己的屬下。”當時大周各軍都有自己的稱號,侯大勇喜愛黑雕,就把自己這一營稱作黑雕軍。見自己的部下倒還勇猛,心中喜歡,但臉上卻掛着寒霜。

“澶州軍欺負人。”

“滄州軍不是好東西。”

侯大勇聽他們吵了幾句,就知道了事情大概,見老百姓越來越多,就說道:“我是黑雕軍都指揮使侯大勇,你們閉嘴,跟我回去。”

兩名原滄州軍兵士早聽說都指揮使侯大勇英雄了得,卻還未見到本人,兩名澶州軍兵士因是在黑夜中作戰,當時又擦黑了臉,竟未認出侯大勇。現在聽到侯大勇自報身份,都大驚失色,心想一頓鞭子少不了,於是互相埋怨地瞪了一眼,垂頭喪氣地跟着侯大勇回到軍營。

回到軍營,侯大勇揮揮手,“各自回營吧,下次打架不要在街上打,更不許動刀子。”四名軍士見都指揮使輕易放大家走,大喜過望,行了軍禮各自回營。

侯大勇和石虎見了面,通報了近期情況,石虎大吐苦水,將兩軍不和的情況一一道來,建議道:“能否懲處幾個帶頭的,讓雙方都老實。”

“不必,軍士們好勇鬥狠,上了戰場纔不會害怕,我們要鼓勵軍人保持血性,都成謙謙君子,誰到戰場上賣命。再說,雙方打架另有原因,主要還是本軍新建,需要一段時間來練軍。現在我們要打亂他們的建制,使滄州軍與澶州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時間長了,自然就忘記滄州軍與澶州軍之分。現在黑雕軍建制如何?”

“黑雕軍共一千二百人,分爲五個團,其中澶州軍二個團,每團三百人,滄州軍三個團,每團二百人。共有十個旅,二十隊,團設校尉,旅設旅帥、隊設隊正。”石虎道。

“我們不打亂現有建制,但要作一些調整,讓五位校尉進帳,某要見見他們。”

“虎營校尉匡操到。”

“豹營校尉蘇文森到。”

“狼營校尉山宗元到。”

“熊營校尉胡繼到。”

“獅營校尉王青水到”

五位校尉在帳前排開,禮畢,侯大勇讓其在帳前就坐。

“各位校尉,今日雖是初識,但以後大家都是黑雕軍的人,在此,我望各位多多關照。”侯大勇向各校尉團團行禮。各校尉馬上起立還禮。

“黑雕軍裡有六百滄州兵士和六百澶州兵士,從今日起,在我這裡,只有黑雕軍,沒有滄州軍和澶州軍,望各自約束隊伍,若有人在其間挑撥生事,定懲不饒,明白嗎?”

“明白。”

侯大勇帶慣了兵,對於手中這支軍馬,興趣極大。回到古代幾個月以來,多是單打獨鬥,就如一個大俠一樣,單打獨鬥並不是他最擅長的,他的特長是帶兵,發揮軍隊的力量,而不是單靠個人的勇武。當然,在冷兵器時代,中下級軍官必須衝鋒在前,做紅刀子進白刀子出的買賣,個人武藝相當重要,否則,再有神機妙算的本領,先被別人砍翻在地,根本沒有發揮的機會。實在沒有好武藝,就只有去當高級統帥,做一個孔明式的人物。

侯大勇設想通過整軍、練兵、換裝三個步驟,迅速把這支軍隊鍛成一支新軍,一支所向無敵的軍隊。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整軍,要通過整軍,鍛打黑雕軍的軍魂,把軍心凝聚起來。

下午,侯大勇突然命令全軍集合。早上,他特意把久未用過的手錶戴上。從敲響第一聲鍾起,直到大隊人馬到齊,一柱香快燃過,花了十二分鐘。

“沒有新式訓練,達到這種水平,不錯了,但是比起以前帶的兵就相差太遠。”

侯大勇騎着馬,石虎跟在後面,兩人全身披甲,腰掛長刀,威風凜凜地在隊前巡視。

“各營校尉報人數。”

“虎營二百七十三人。”“豹營二百六十八人。”“狼營一百七十九人。”“熊營一百四十五人。”“獅營一百九十人。”

各營報數完畢,又有四、五十人跑來,侯大勇命令來遲的軍士單獨站在一隊。

“從鐘響,至集合完畢,近一柱香的時間,若敵軍來襲,這麼慢的集結速度,必將丟盔卸甲。我們是黑雕軍,黑雕軍就要象風一樣,你們象風一樣嗎?”

“今天不怪你們,因爲以前沒有這樣緊急集合,但從今天起,隨時都有可能要緊急集合,你們慢慢會習慣的。”

這時,陸續有軍士趕來,最後,除去值勤的和有其它任務的人員,應到一千一百六十七人,實到(加上遲到的八十九人)一千一百四十四人, 二十三人未到。

侯大勇道:“遲到的八十九人,繞軍營跑二十圈,未到之人,跑二十圈後每人罰十鞭。”

在侯大勇的嚴令下,八十九人繞軍營跑了二十圈,八十九人有快有慢,隊伍顯得稀稀拉拉。軍營很寬,二十圈下來,相當於一個五公里越野。侯大勇見兵士全部堅持跑完,雖累得臉青面黑,可成績並不差。“看來,這些軍士體力還行。”

當偷跑出營的兵士終於回來時,迎接他們的是都指揮殞兇暴的表情。侯大勇見有的兵士嘴巴上還有油水,馬上加上一條命令,“扣一頓晚飯。”

晚飯時分,侯大勇令人在營地裡立上一根長長的旗杆,奇怪的是旗杆上還有兩條繩子,對此,全營官兵都很警惕,不知都指揮使又要搗什麼鬼。

第二天一早,當緊急集合鐘響後,大約五分之四柱香的時候,隊伍集合完畢。這次,侯大勇沒有懲罰他們。

侯大勇一揮手,四名全幅武裝的騎兵,整齊地來到旗杆前,前兩名騎兵共同捧着一面大旗。來到旗杆前,四名騎兵跳下馬,兩人把大旗拴在繩子上,拉着繩子緩慢向上,另兩人把一隻手放在左胸,眼望大旗。大旗在風中展開,發出獵獵的呼聲,一隻黑雕在風中展翅欲飛。

“這是我們黑雕軍的軍旗,是黑雕軍的靈魂,今後,軍旗在那裡飄揚,那裡就有黑雕軍的榮耀,敵人會因見到我們而心膽懼裂。”

“以後,每隔七天,黑雕軍升一次旗,要由我們最勇猛的戰士來做旗手。”

侯大勇講完。石虎上前下令道:“吃完早飯,全營到操場集合,以鐘聲爲號,各營選箭法最好的四十名箭手,共二百名箭手分成兩隊進行箭法比賽,進入前三十名的每人賞錢一貫,勝利的一隊放假一天。”

當二百名箭手排成一排的時侯,侯大勇指着頭一名兵士說:“以此兵士爲準,每隔一人向前一步走。”侯大勇讓匡操和蘇文森各帶一隊,參加箭法比賽。

石虎叫人拿出兩個木頭做的牌子,上面畫着許多圈,讓箭手隔五十米射木牌子裡畫的圈,每一圈都有相應的分數,越靠近中間的圈分數越高。每隊輪流出選手,由記分員報分數,每人成績相加就是各隊總分。

侯大勇這樣安排,一是要挑選出箭法出衆的兵士,另一方面要在各種集體活動中,不知不覺中讓人忘記滄州軍與澶州軍的存在,心中只有黑雕軍。

因有都指揮使設的獎金,兩隊兵士都急切地爲各自選手加油,每射出一支好箭,特別是射到靶心,兵士們就起勁地拍手、叫好。一時間,叫好聲,起鬨聲,斥責聲,響成一片。

侯大勇在場外,見到久違的一幕,“不管現代古代,年輕人就是年輕人。”

當兵士們手心拍紅、嗓子喊啞的時候,兩隊決出了勝負。匡操所帶之隊總分數六百七十分,趙文森所帶之隊六百三十分,匡操隊勝出。二百名兵士中有四十五名正中靶心。

侯大勇宣佈:“射中靶心的四十五名兵士每人賞錢一貫,匡操隊明日放假一天。”

得勝者歡呼雀躍。

石虎下令:“下午,以鐘聲爲號,全營到操場集合,各隊推選四十名大力士,參加舉石鎖比賽。獎勵標準和射箭比賽一樣。”

衆兵士散去後,大家的興奮點全部集中在比賽上,各營帳都在議論射箭比賽中的各種趣事,有一名平時箭法出衆的軍士劉黑狗,不知怎麼搞的,居然脫了靶,吃了隊正一腳,還被兵士們嘲笑一番。射箭比賽的勝利者,回到營帳,大都被戰友們圍住,要他請客,開始商量找機會在那個好吃的地方去吃上一頓。力氣大的兵士已暗暗在想下午的比賽。

(第十七章完)

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6章 糧食問題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8章 滄州城內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7章 智破命案第7章 智破命案第2章 神出鬼沒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3章 大軍奇襲第9章 疑雲重重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5章 道士陳摶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章 首戰告捷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4章 手紙問題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5章 遇到商隊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9章 解救符英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3章 大軍奇襲第7章 智破命案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6章 酒樓餞行第6章 初到大名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章 草原生活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14章 攻下滄州
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17章 黑雕軍營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155章 爭奪河套(二十)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6章 糧食問題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99章 鏖戰西北(十二)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8章 滄州城內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7章 智破命案第7章 智破命案第2章 神出鬼沒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38章 節度三州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3章 大軍奇襲第9章 疑雲重重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5章 道士陳摶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章 首戰告捷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4章 手紙問題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5章 遇到商隊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2章 潞州城外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9章 解救符英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6章 大梁城內(二)第13章 大軍奇襲第7章 智破命案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6章 酒樓餞行第6章 初到大名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2章 草原生活第102章 鏖戰西北(十五)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14章 攻下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