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

馬頭堡寨牆上,周軍軍士就如斷線的風箏,不斷地從寨牆上摔落下來,在馬頭堡前方,依靠着修櫓車掩護的周軍弩箭手們,緊緊握着手上的弩弓,卻沒有用武之地,因爲——寨牆上根本看不到北漢軍的身影。

一般情況下,守城一方軍士會出現在城牆邊,用兵器以下擊上,阻止敵軍爬上城牆,守城軍士居高臨下,有着位置上的優勢,可是身體必然會暴露出來一部分,這就給了城下敵方箭手射殺的機會。

契丹軍和中原軍隊拼殺了上百年,他們在野戰中屢屢擊敗中原軍隊,卻在一次次攻城戰中蒙受損失,也用血之教訓獲取了不少攻城經驗,其中一種戰術,就是在城下安排大量箭術高超的弓箭手,專門施放冷箭,射殺那些暴露出身體的敵軍軍士。

劉繼成率領的前鋒營長期駐守在北部邊境線上,和契丹軍交手就如吃飯、喝水一樣尋常,他們在最初交戰之時,被契丹軍的弓箭手射殺無數。劉繼成痛定思痛,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也就改變了戰術。

其經典戰術如下:前鋒營守城之時,只要契丹軍發起了最後進攻,軍士們就會離開城牆約三步遠,然後三人一組列好槍陣,將上城牆敵軍快速刺殺。

此種戰術有二個好處,一是可以避開契丹軍精準的弓箭手;二是每次攻城,契丹人的長梯數量總是有限的,三人一組的槍陣。可以在局部上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三是前鋒營上下都苦練過劉繼業將軍傳授的劉家槍法,槍法實有過人之處,契丹人一對一的對抗,佔不到任何便宜。

自從使用了新戰術後,前鋒營屢次在守城戰中將契丹軍殺得落花流水、心驚膽戰,此次守衛馬頭堡之戰,劉繼成的槍陣也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用一百多殘兵,將最先爬上寨牆的周軍悉數刺殺。

鮮血,將土灰色的寨牆染上了一道又一道的紅色。

殺戮戰場,就如一臺精密的檢測儀,毫不費力的將平時隱藏起來的心性表露無疑,這就如酒場和賭博場一樣,總會在不經意間透露出人性最隱密的部分。

大周軍士們原本以爲可以一戰而下馬頭堡,沒有料到北漢軍如此難打。皆變色。

血腥味道順着過溝的山風,讓侯大勇眼光越發鋒利起來,他就如一隻雄居於食物鏈頂端的東北猛虎。威嚴地注視着遠方的戰場,彷彿根本沒有見到周軍第一次進攻受挫。前線指揮權是王騰逐鹿中驤,侯大勇充分相信他的能力,古人云:一將功成萬骨枯,雖然是對戰爭的批評和反省。卻客觀揭示了戰爭特有的規律。

敗退回來的指揮使王騰明,他從寨牆上摔下來之後,砸在一名陣亡軍士的身上,這纔沒有受傷,他肩膀上被槍頭紮了一個血洞。血如泉水,一股一股往外涌,他痛得呲牙咧嘴。道:“寨牆上只有一百多人,長槍使得當真厲害。”

“只有一百多人?”

“我剛剛爬上寨牆。肩膀上就中了一槍,也沒有看太清楚,但是敵人肯定不多。”

王騰驤又召來數人詢問,已清楚瞭解馬頭堡內部的情況,他冷笑數聲,道:“真是螳螂擋車,自不量力。”

王騰驤沒有采取添油戰術,果斷地下達了總攻命令。

無數裝有火油的陶罐和圓石傾泄到了馬頭堡內,堡內很快大火熊熊。

修櫓車不斷向前移動,進入箭程之後,兩百名周軍長弓手取代了腳踏弩手,他們舉箭向天,一排排的弓箭劃出漂亮拋物線,飛向天空後,由於重力的作用,又從天空中撲向了寨牆。這一陣箭雨極具穿透力,不少正在寨牆上手忙腳亂滅火的北漢軍士轉眼間被射成了刺蝟。

狼狽不堪的北漢軍士只能緊緊靠在寨牆的後面,利用寨牆來躲避從天而降的鐵箭。

箭雨終於停了下來,周軍戰鼓聲大作。

上百架木梯搭上了寨牆,此時北漢軍士只剩下數十人,在巨大的差距面前,北漢軍的抵抗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等到侯大勇進入馬頭堡之時,周軍已經完全佔領了馬頭堡。

在堡中間的院子裡,數百名軍士用步兵大方盾將後十多名北漢軍士團團圍住,大周軍士們眼中全是騰騰的殺氣,只待王騰驤一聲令下,就將被圍住的北漢軍砍成肉醬。

劉繼成渾身是血,大腿上還插着一根鐵箭,後背中了一刀,面臨絕境,他反而平靜下來,和其親衛圍成一個小型圓陣,長槍斜舉,就如拼死一搏的豪豬。

一名軍士來到王騰驤的馬前,道:“報告將軍,已經清點好了,堡內共有一百三十二具北漢軍的士的屍體,有五十二名北漢傷兵。”王騰驤眉毛抽*動了數下,心中暗自佩服,道:“這些北漢軍當真膽大,居然敢以三百名軍士來阻擋三萬大周軍隊,難怪北漢以彈丸之地就能屢屢威脅大周。”

王騰驤提馬上前,道:“誰是統領,出來說話。”

劉繼成一瘸一拐地走了出來,用槍桿杵地,傲然道:“要殺就過來,哪來這麼多的廢話。”

周軍突然閃出一條通道,侯大勇出現在劉繼成面前,他用馬鞭指了指劉繼成,道:“馬頭堡曾經飄着一面劉字旗,你們是劉繼業的人馬?”

劉繼成見侯大勇氣度非凡,知道定然是周軍大人物,就道:“戰死沙場,也算是大丈夫的死法,我不會投降你們的,來吧。”

侯大勇沉下臉,訓斥道:“你們也是有血性的漢子,爲何不去攻打契丹人,反而與虎狼一般的契丹人爲伍,殺我百姓,奪我財物,你們有臉去見列祖列宗嗎?”

北漢雖說依附於契丹,但是在北漢百姓中,都極爲痛恨時常來搶劫殺人的契丹人,劉繼成聽到侯大勇突如其來的指責,氣勢不禁有些弱了。

“我看你也是一條英雄,就放你一條生路,多去殺幾個契丹狗,再帶一句口信給劉繼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你把這八個字告訴劉繼業,就說是侯大勇說的。”

劉繼成眼睛一下瞪大了,吃驚地道:“將軍是侯大勇?”

“正是。”

劉繼成恭敬地道:“在下劉繼成,是劉繼業將軍手下的指揮使,能敗在將軍手下,我心服口服。”侯大勇在靈州之時,曾率軍在河套之南大敗西京契丹主力,又收復了幽雲十八州,北漢軍深知契丹人的厲害,因此,屢次大敗契丹軍的侯大勇在北漢威名之盛,甚至超過了大周。

等到劉繼成等人遠去,王騰驤有些不解地問道:“放這些人走,會暴露了我們的軍力。”

侯大勇微微一笑道:“北漢軍和叛軍有六萬多人,實力強勁,但是他們深入到磁州,運輸線很長,糧草輜重必然困難,我們只需固守,敵軍必然會知難而退,屆時銜尾而擊擊就可以輕鬆取勝。”

王騰驤臉有憂色,“我擔心磁州頂不住壓力,而且潞州是李筠的老巢,城中素有積糧,短期內叛軍的糧草輜重不會短缺。”

“劉繼業和李筠若知道是我帶兵前來,必然會分兵迎擊,磁州的壓力就可以大大減輕,磁州有糧倉,不用擔心糧食問題,再說張永德將軍素來善守,想來磁州不會有事。”奪取了馬頭堡後,大周軍後軍不緊不慢地向着磁州進發,在磁州南面的漳水安營紮寨,擺出了一幅嚴防死守的架勢。

磁州守將張永德天天盼望的援軍終於來了,卻莫名其妙地停在了漳水河南岸,不向北岸派出一兵一卒,這種隔岸觀虎的做法讓磁州軍民都怒火中燒。

張永德手下有四萬人馬,他們正準備分兵南下之際,傳來的範質和趙匡胤被誅殺的消息,張永德軍被迫回師磁州,不料駐守潞州的昭義節度使李筠突然勾結北漢軍南下,讓猝不及防的張永德軍損失過半,如今磁州城內的張永德軍僅有兩萬多人。

圍城的李筠軍和北漢軍起初不到六萬人,李筠經營潞州多年,訓練了不少團結兵,隨着團結兵被緊急動員,磁州城下圍城的人馬越來越多,到侯大勇率軍來援之時,磁州城下已有近十萬敵軍。

到達漳水河第四天傍晚,侯大勇、王騰驤、石守信等人悠閒地在河邊溜馬,忽然看見漳水河對岸的北漢軍營有些騷動,隨後吶喊聲不斷。

過了一會,北漢軍軍營中出來一匹戰馬,無數的北漢軍緊隨其後,戰馬速度極快,直衝漳河水而來,來騎不斷回頭射箭,每發一箭,就有一騎落馬。轉眼之間,來騎已到達了河岸邊沒有任何猶豫,就直接躍入了漳河水中。

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7章 怪人王樸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3章 符英掌權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3章 符英掌權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9章 解救符英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9章 解救符英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2章 新婚之夜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6章 糧食問題
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7章 怪人王樸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3章 符英掌權第313章 南下之路(二十八)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288章 南下之路(三)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3章 符英掌權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22章 決戰幽雲(十三)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9章 解救符英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9章 解救符英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22章 新婚之夜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50章 回鶻大軍(四)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6章 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