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滄州城內

晚宴過後,回到西宛別院,春蘭、秋菊兩名使女還坐在小屋內等着侯大勇。秋菊拿出一條做好的腰帶,腰帶針腳細密,是按照侯大勇要求所做,正好可放置他的那幾樣寶貝。春蘭急忙出去端來熱水,準備爲侯大勇洗臉洗腳。侯大勇細細看過腰帶,讚道:“腰帶做得真好。”又放在腰下比了比,再道:“春蘭、秋菊,以後我回來晚了,就不要等我,你們自去休息,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子,會照顧自己。” 春蘭和秋菊面面相覷,秋菊見侯大勇並未生氣,大着膽子說:“阿郎是否覺得自家們(注:1)做得不好?”侯大勇見春蘭秋菊作爲使女的身份意識已深入骨髓,硬和兩位客氣,她們還不能適應,就說道:“不是做得不好,只是讓你們久等,過意不去。”

春蘭覺得侯大勇說話真是奇怪,就笑道:“管家送來一些衣物和錢,放在阿郎房內。”侯大勇心想:“春蘭、秋菊是劉三送的,自己現在實際上身無分文,經濟上受制約,人就不獨立,看來現在先要解決經濟來源,不過,我現在身無長物,信用卡上倒還有好幾萬元,可惜無法使用,只有野山參可能還值一點錢。”於是問春蘭、秋菊:“北地的山參,在此是否值錢。” 春蘭搶着答道:“當然值錢,北地爲遼人所佔,路途上又有馬賊,到白頭山去的商家越來越少,山參也就越來越少,可說是千金難求。”侯大勇想到劉三商隊遇險之事,知所言非虛,又問道:“現在米價如何。”春蘭道:“一斗米約十二錢。”侯大勇見天色已晚,道:“大家休息吧,明天你們和我去城內走走,我還沒有來過滄州。” 春蘭高興地拍手道:“我們好久沒到集市裡去了。”侯大勇道:“我從北地回來,對滄州的稱呼不熟悉,出去可別亂稱呼人,你們給我說說。”

阿郎提出的問題,春蘭、秋菊可算內行,在這個年代,當使女的稱呼錯了人,可不是一件小事。於是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介紹稱呼。聽了兩人介紹,侯大勇總算對這個時代的稱呼有所瞭解,不似以前老是鸚鵡學舌,怎樣稱呼實在心中無底,生怕用錯了成爲笑話。

在這時代,還沒有“老爺”之稱,奴僕稱呼男主人爲“阿郎”,而稱呼少主人爲“郎君”,稱呼主母和小姐俱爲“娘子”。但是,“娘子”、“郎君”並非只用於奴僕稱呼主人,旁人見了女子亦呼其爲“娘子”,見了少年女子也有呼爲“小娘子”,年長者也會叫少年人爲“郎”或“郎君”; 稱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後再加以“郎”呼之, 女子稱呼丈夫的弟弟爲“小郎”,而女婿又被稱爲“郎子”;男子多自稱爲“某”,也有謙稱“僕”的,稱呼較多。而女子除了謙稱爲“奴”外,更多的是自稱爲“兒”,同時,也有女子自稱爲“某”。

談完稱呼,春蘭、秋菊已睡眼朦朧,只是侯大勇未睡,就強打精神賠着侯大勇說話。侯大勇笑着說:“春蘭秋菊,去休息吧。” 春蘭應道:“阿郎,有事就叫我們。”兩人就在侯大勇的外屋睡下,內屋、外屋並未分開,只是隔着一幅門簾,想着兩個妙齡少女就睡在外面,呼吸聲可聞,侯大勇吃得有些多,想打一個屁,想到外面有兩個小女子,只有使勁憋着,這種感覺怪怪的,侯大勇真覺得自己就是紅樓夢中的寶玉。

第二天,侯大勇帶着春蘭、秋菊到滄州城內遊玩。

城市面積比想象中要大,城內面積約五平方公里,形似臥牛又稱臥牛城。城牆基寬約三十至四十米,當時滄州正處在後周與遼國的邊界,滄州常爲戰場,這麼寬的城牆顯爲應對戰爭。滄州地方不大可是名氣很大,這裡是《水滸》中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發配之地,從這裡,林教頭被逼無奈走上梁山路、近代還出過霍元甲、佟忠義等一大批英雄豪傑。

侯大勇見整個城市以城樓爲中心,兩邊是房屋,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行業,大的商店門首還扎“綵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並不多,想來皆因連年戰亂之禍,卻也可看出和平時期的繁華。

侯大勇來到一個醫藥門診,進去,見過藥房夥計,問道:“我有上好的長白山野山參,要不要。”野山參很是珍貴,一向難求,夥計將信將疑地瞧了侯大勇一眼,他沒見過侯大勇,卻見過春蘭、秋菊,心想:“這兩個丫鬟是劉府的,不知爲何跟着此人,聽說劉三被馬賊所搶,那裡還有貨物。”但見到侯大勇樣子很是精明,也不敢小視,說道:“不知可否是正宗的野山參。”當侯大勇拿出野山參時,夥計立馬認出這是地道野山參,馬上叫店主人出來。店主人見到山參,也是兩眼放光,說:“多年沒有見到這麼好的野山參。”侯大勇想:“看來滄州民風樸實,要是在現代,貨在好,商家先都要把貨貶得一錢不值,好壓價。……唉,阿濟格對我真好。”侯大勇問道:“這山參值多少錢?”店主人忙說:“山參怕熱、怕旱、怕曬,在深山裡長得慢,六十到一百年的山參,其根都很小,你的山參應已在地下生長了五百年以上,難得,這山參我可收不起,東城郭家急着要山參,我叫人去請郭家之人。” 春蘭知侯大勇不知郭家,就悄聲在侯大勇耳邊道:“郭家有錢。”

一會,幾匹快馬在店鋪門口停下,一名華服青年跳下馬來,見到山參,對侯大勇長長一揖,道:“有了老山參,家母這下可有救了,先生真是貴人,請隨我到陋室,我當重重酬勞。”

侯大勇同郭家青年來到東城。郭家也是大戶,府第雖不如劉三大,也頗具規模,房中頗多字畫,顯是讀書人家。隨後主人郭行簡出來相見,對侯大勇再三表示感謝,聽說侯大勇從北地回來,禁不住嘆息:“可恨石敬瑭割棄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使中原失去屏障,門戶大開,從此契丹佔據高地,躍馬就到中原腹地,契丹騎兵時常在中原縱橫,老百姓受盡荼毒”侯大勇見郭行簡悲切,安慰道:“遼人佔據燕雲十六州,遲早會被中原英雄收回,歷來胡人只能佔據中原一時,只是時機未到吧。” 郭行簡以爲侯大勇不過是個普通商販,沒有想到侯大勇出口不凡,很是驚奇,道:“聽侯郎談吐不凡,定是學識淵博,到滄州可有何打算?”侯大勇道:“我從北地來,路遇劉三郎,現在住在劉三家中,還沒想好做什麼。” 郭行簡聽到侯大勇住在劉三府中,臉上的笑容就如放在油的雞蛋慢慢地凝固了,他對着站在旁邊的管家說:“給侯郎的東西準備好沒有。”管家立刻叫人拿上一個大盤子,裝的全是錢幣。郭行簡冷淡地說道:“這是山參的酬金。”侯大勇覺察到郭行簡態度的變化,見主人不喜,站起告辭,郭行簡併不挽留。

侯大勇對郭行簡頗有好感,雖說只是簡單聊了幾句,直覺告訴他,郭行簡是一位有氣節的讀書人。侯大勇帶着春蘭秋菊在城內閒逛,有了錢物,覺得腰板直了許多,給春蘭、秋菊買了些布料,讓兩位女孩喜不勝收,不知不覺,三人來到一座寺廟,寺名爲“開元寺”,只見人來人往,香火很是旺盛。

侯大勇看到“開元寺”三個大字,頓時想起了往事。侯大勇在現代時,曾和妻子到過河北,還專門到滄州市南效看過鐵獅子,在北方有句俗話“滄州獅子應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滄州鐵獅子又名鎮海吼,重約四十噸,素有“獅子王”的美譽,一千多年來,它飽經滄桑,曾被當成神物供奉,享盡了香火;在烽火連天、哀鴻遍野的戰亂年代,又經受了刀戈的砍殺,在獅體內外斑痕累累。侯大勇和妻子還在鐵獅子前照有相片。鐵獅子位於一座寺廟前,寺名就叫“開元寺”。

此地應爲舊地重遊,想到物是人非,侯大勇只覺此番遭遇太過離奇,禁不住有些傷感。而此時,開元寺前並沒有鐵獅子,想來還未鑄造,侯大勇努力去想鐵獅子是何時所造,卻想不起來。侯大勇雖不信佛,但是還是進去看了看,春蘭秋菊卻極爲心誠在寺中燒香拜佛。

一行人出來後繞寺而行,卻見到寺南側有一座鐵匠鋪,侯大勇猜這可能是鑄造鐵獅子的營地。一名大漢正在營地發怒:“竇田、郭寶玉,叫你們快快到西門鐵匠營去,你們卻在這裡囉嗦,是否要某家用鞭子抽你們。”一名匠人說:“能否寬限幾天,獅子正是關鍵時候,可離不得人,否則全完了。”“我可管不得這麼多,我只認得節度使的吩咐。”

這時,出來一位翩翩公子,對着大漢說:“陳郎息怒,節度使已免去竇田、郭寶玉的差使,李某才從使君處回來。”說完,握住了大漢的手,順便遞給大漢一個布袋,大漢也是此道高手,輕輕一碰,就知道布袋中是錢幣,就笑着對翩翩公子說道:“既然李郎說話,那自然當作別論。”大漢又對匠人說道:“竇田莫怪,我也是身不由已。”

這時,侯大勇認出翩翩公子是在晚宴中見過的人物,姓李名雲。李雲也認出侯大勇,知其勇猛,就相邀一坐。

侯大勇問道:“李郎來此匠鋪做甚底(注:2)。”李雲道:“侯郎有所不知,大人(意爲父親)一生信佛,滄州瀕臨渤海,地勢低凹,常水患成災,大人鑄鐵獅以降渤海惡龍,保得一方平安。”

聽聞鐵獅子是李雲所造,侯大勇頓時對李雲萬分佩服,李雲鑄造的可是國寶啊。侯大勇道:“此真是大善事,見此鐵匠營規模,鑄造鐵獅子甚難,定是耗資巨大。”李雲點頭道:“李某家有薄產,只要能保得一方風調雨順,千金散盡還復來。聽聞侯郎有一寶刀,可削鐵如泥 ,不知能否一見。”李雲拿過侯大勇的匕首,見黑沉沉的沒有什麼奇異,拿起了塊鐵片,隨手一切,如削木塊一樣,鐵片斷成兩塊,李雲眼睛一下睜得很大,連喊:“竇田、郭寶玉,過來,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麼是真正的寶刀。”兩個匠人迅速走了過來,似過匕首,霎時就似被點穴一樣,呆若木雞,良久,一人雙手發抖地抓住侯大勇,說:“竇田真是夜郎自大,今日見到神兵利器,才知竇田所打造之兵器,不過是破銅爛鐵。不知是何人找造,我願給他磕頭。”侯大勇心想:“這把匕首是現代高科技產品,一般廠家都不能生產,更別說這時。”只好推脫道:“此爲家傳寶刀,我也不知何人所造,聽說是一雲遊天下的高人所賜。”

(第八章完)

注:1、自家意爲我,自家們意爲我們自家們。爲行文通暢,方便讀者的閱讀習慣,以後在文中均用我,我們。2、“甚底”意“什麼”。

第3章 鋒芒初露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4章 攻下滄州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8章 詔令出征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4章 西軍風波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5章 中元節日第11章 山雨欲來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15章 高平血戰第6章 糧食問題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6章 初到大名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3章 烽火熄滅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7章 怪人王樸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3章 大軍奇襲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章 救濟難民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
第3章 鋒芒初露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4章 攻下滄州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8章 詔令出征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4章 西軍風波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5章 中元節日第11章 山雨欲來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15章 高平血戰第6章 糧食問題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6章 初到大名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3章 烽火熄滅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7章 怪人王樸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3章 大軍奇襲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章 救濟難民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