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姐姐病了(一)

鄭州到大梁的官道,官道大部分有六米寬,兩邊有排水溝和沉沙井,路面經多次夯實後,平整而細密,馬車走在上面,並不覺顛簸。

符英一行人出現在官道上,很快引起了路人的注視。五十名騎手,分成兩隊,一前一後護衛着兩輛高大華美的馬車。衆騎手全身鎧甲,腰間跨有橫刀,帶着弩和弓,和普通護衛不同,這五十名騎手均顯得十分剽悍,繃得緊緊的面容中,透着股股殺氣,騎手們坐在馬上,姿勢基本一樣,走了四十多裡,隊形沒有一絲散亂。

路上行人等到一行人走過,就開始爭論起來,有些人說這些人是侍衛司禁軍,有此人說是殿前司禁軍,一名從鄭州到大梁的行人聽到後,充滿自豪道:“這是鄭州的黑雕軍。”

小蓮子仔細地在馬車裡輔上十多層麻布,有麻布塹着,坐在上面不會太抖,舒服而又不覺太熱。她和符英坐在一個車裡,她見到符英額頭上有些細密的汗水,便展開紙扇,輕輕爲符英扇風。

符英拉開馬車車廂側面的一個小窗,充滿憂傷地望着外面,一個個村莊,一片片農田,一棵棵樹木,都從視野裡緩緩劃過,“不知大姐病情如何,她身體一向都好,爲何突然一病不起?”

符彥卿共有六個女兒,符英的母親教女甚嚴,又極不變通,符家六女做事稍不合禮儀,便要受到母親的懲罰,六個女兒在小時候沒少受母親的懲處。符英小時候性格象個男孩子,爬樹、打鳥等事幹了不少,所以,符英在六個女兒中受到的懲罰最多。當然,母親懲罰女兒,不外是讀讀《女兒經》、罰做多少女紅等等,最嚴重的時候,也不過用竹條打手掌。

符英現在回想起來,母親的懲罰讓女兒們明白了很多道理,對成長有很多好處,可在當時,對於小女孩來說,受了懲罰是很難受的事情。符皇后是符彥卿的長女,性情平和剛毅,極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她常常在母親不注意的時候,幫着妹妹做完女紅,或者拿點菜油,爲妹妹們抹被打得紅腫的手掌。因爲母親過於嚴歷,符英沒有在母親身上得到太多痛愛,反而是大姐,扮演了一個慈母的角色。

符皇后對幾個妹妹都很關愛,但是,最親近最喜歡的還是調皮的四妹符英。除五女、六女年幼跟着父親外,其他兩個妹妹嫁人後,都住到大梁。符皇后生病後,大梁的兩個妹妹都進宮看望過符皇后,只有四妹符英遠在鄭州而不知情。

柴榮和符皇后感情深厚。柴榮對部屬很優待,但他是武將出身,爲人處事頗有大將之風,脾氣上來,常用軍中之法處置大臣,但事後又追悔莫及。符皇后深知柴榮的性情,在柴榮暴躁之時,常溫言相勸,也應了一物降一物的古話,柴榮不論多大的火氣,符皇后幾句話後,往往就心平氣和了。久而久之,近臣們都知道,只要柴榮從符皇后那裡出來,平時不敢說的事儘可以大膽說,如果得不到同意,至少也不會受罰。

符皇后久病不愈,柴榮一股怒氣全出在宮中太醫身上,心急如焚之下,好幾次親自對着愁眉苦臉的幾名太醫施以拳腳,打得平時德高望重的太醫們狼狽不堪,不過,捱打的太醫事後總能得到一些賞賜作爲補償。太醫們自然盼着早日醫治好皇后的病,可皇后病得奇怪,多次會診,衆太醫仍找不到病因,彼此還爭論不休。用藥如用兵,太醫們查不出病因,斷然不敢象對待普通病人一樣大膽用藥,只好用些平和的中藥進行調理,也不至於因用藥不當而犯下大錯。

符皇后的病情就這樣一天天嚴重起來,眼見不治,柴榮一面下令在全國徵招好的醫學博士,另一方面也把符彥卿叫到大梁來,以備不測。符彥卿知長女與四女符英從小感情極好,經柴榮同意後,符彥卿給符英寫了信,告訴了大姐的病情,請符英速來大梁,若大姐真的不行了,也好見上一面,以了大姐心願。

符英每到休息之地,就尋找寺廟燒香祈禱,保佑大姐平安無事。但找到幾家寺廟之後,均是廟毀人去,和鄭州的情況一樣。

從唐以來,皇家多信佛,因此,佛教在社會上極爲盛行,到了周朝,佛教已成爲極大的一股社會勢力,引出了許多社會問題。周朝全國有僧尼近百萬,有些地方出家人過多,已經出現兵源不足的狀況;許多雞鳴狗盜之徒、逃避徭役之人以及罪犯,以出家作爲對抗手段,導致律法不暢;大量銅鐵被用來鑄造佛像,軍械製造無法得到充足的原料供應;另外,全國寺廟三萬多所,佔有大量地產,享有免租稅的特權,對國家收入影響極大。

柴榮出身貧寒,早年還曾在南方作生意,對民間疾苦了解甚深。針對以上積弊,柴榮不惜進行了被萬世咒罵的毀佛行動。柴榮許多親信勸阻此事,柴榮答道:“平定亂世乃千秋功業,佛家曾謂,如有益於世人,手眼尚且可以佈施,區區銅像又何中道!”衆人聽後啞口無言。在顯德二年五月甲戌,柴榮下詔強行拆毀了寺廟,融化佛像爲兵器、錢幣,並勒令僧人還俗,並明確規定了出家的條件及程序。(注:柴榮詔書見作品相關。)

柴榮下旨後,大梁、鄭州、大名府等地貫徹執行得非常徹底,所以,符英所到之處,除了幾所古寺之外,大部分都被拆除了。符英心中暗自惴惴,“難道是今上毀佛,在姐姐身上得到了報應。”這個念頭嚇了符英一跳,符英趕緊轉過念頭去想別的事情。

一行人要到大梁的時候,符英派出兩名家人,快馬加鞭地先到大梁報信,兩名報信家人一名到富家大院、另一名到父親符彥卿處。一天後,符英一行也進了大梁城,來到了富家大院。

富鞏以大梁爲重點,開了好幾家富家商鋪,生意火爆,竟遠遠超過鄭州。侯大勇命富鞏在大梁買一個院子,作爲富鞏商鋪的活動基動,侯大勇及其家人、親信來到大梁後,也就有了一個落腳之地。

富鞏此時正在大梁,接到報信後,立刻安排衆人打掃房間,在牀是用了最好綢緞,並點上薰香。

符英進大院時,富鞏連忙帶着四十多個奴僕上前。富鞏親自帶路,把符英領到了收拾好的院子。

符英進了主院,懷有身孕,一路走來,很有些疲倦,便躺在牀頭休息,讓小蓮子出去張羅燒洗澡水等事。符英心中隱隱約約有些不快,她沒有想到的是,富家大院裡竟有四十多名奴僕,這也太奢侈了。

過一會兒,小蓮子回來,說起另一事,更讓她感到不快。原來小蓮子無意中聽說,現在符英所住主院,前兩天是富鞏和其小妾住在裡面。

富鞏本是滄州侯府的下人,被侯大勇重用後,侯大勇念其功勞甚大,就把富鞏改賤爲良了。現在雖說從身份上說不是侯家奴僕,可富家產業畢竟是侯家所有,相關文書都由符英掌管着,按照規距,侯家購置的院子,主院一定要留給侯大勇和符英,空着都不能讓人住,而富鞏竟然一直住在主院裡,直到接到符英要來的消息之後才搬出來。

符英想到這兩件事,心裡有些警惕,畢竟,富家商鋪利潤驚人,富家掌櫃一定要是忠厚之人,否則很空易出事。符英對富鞏印象其實挺好,覺得富鞏沉穩機警、忠厚老實,是個可以信任之人。這次見到富鞏,總覺其眼神中總有那麼一絲遊離。

符英剛剛洗漱完畢,皇宮中就來了一位公公,宣旨請符英進宮。

第4章 射殺住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3章 火燒糧倉第4章 西軍風波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章 神出鬼沒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10章 攻破總壇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4章 惜惜相別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8章 詔令出征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4章 西軍風波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9章 疑雲重重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9章 疑雲重重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4章 射殺住持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
第4章 射殺住持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57章 鹿死誰手(二十)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3章 火燒糧倉第4章 西軍風波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章 神出鬼沒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5章 接管劉府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10章 攻破總壇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137章 爭奪河套(二)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4章 惜惜相別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0章 攻破總壇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8章 詔令出征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4章 西軍風波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9章 疑雲重重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9章 疑雲重重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4章 射殺住持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311章 南下之路(二十六)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