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智破命案

唐朝、五代以來,朝野上下,文武將相,儒道相雜,莫不以習武學劍爲能事。陳摶、李琪和凌靖等人,是當世公認的武學大師。凌靖出自許州世家,家族世代習武,族中作官之人極多,偏偏凌靖淡泊朝堂,醉心山水田林。那夜侯府的不速之客,正是凌靖的關門弟子,姓柳名青葉。

柳青葉夜探侯府,是爲其父親而來,卻和禮彌教沒有關係。

柳青葉的外公是大名府小吏,柳青葉的母親年輕之時模樣俊俏,一次上香,遇到一位瀟灑公子,受其花言巧語所騙,海盟山誓後,shi身於他。那瀟灑公子正是後來的萬壽寺住持,他與人爭鬥,害了人命,被迫投到德州萬壽寺當了和尚。當時,柳青葉的母親已有身孕,萬般無奈之下,在家生下小孩子後,出家當了尼姑。柳青葉在外公家長到七歲時,因緣際會,拜入凌靖門下,跟隨凌靖夫妻長大,凌靖待她如女兒一般。

柳青葉母親自嗟身世,終日憂愁,在柳青葉十四歲時死去。母親死後,外公把母親的遭遇告訴了柳青葉,柳青葉才知父親是誰。當萬壽寺住持被殺後,柳青葉來到了德州,和大家的判斷一樣,認爲只能是過路的黑雕軍所爲。她不知父親劣跡,雖說對父親沒有多少感情,但畢竟父女一場,因此,柳青葉來到鄭州,想弄清事情真相,略盡女兒義務。

誰知,在侯大勇府上,柳青葉被一名男子摔倒在地,空有一身武藝,竟無用武之地,雖說最後逃脫,可連抹胸都被那男子抓去,實在羞恥。

柳青葉想到侯府經此事後,定是戒備森嚴,不敢再到侯府去。柳青葉女扮男裝,在鄭州最好的茶樓、酒館守候。一方面這些地方來往人多,容易聽到各種消息;另一方面,她認爲,作爲軍中將領,豈有不來這些地方的道理。可連等多天,多次在街道上見到侯大勇,侯大勇由親衛簇擁着,着裝整潔,神態威嚴,匆匆而過。

柳青葉在侯府門口見到了難民跪下謝恩的場面,從茶樓、酒館中探知侯大勇及黑雕軍聲譽甚好,在鄭州時間不長,已得到士紳、老百姓的一致稱讚,特別是安置難民之舉,更得人心,一時之間,侯大勇竟有成爲“青天”之勢。柳青葉不願再爲難侯大勇,十多天後,回到了許州,一路上,想到那晚之事,仍覺羞赧,不知那人是誰,應是侯府護衛,有機會要好好教訓他,

州、縣官員都是“親民”之官,一方面要負責刑獄治安,征斂賦役;另一方面要“宣揚德化”、“勸課農桑”,“務知百姓之疾苦”。(注:1)侯大勇到了鄭州後,整頓了鄭州軍、安置了難民,對刑獄之事沒有過多過問。

一日上午,侯大勇帶着親衛剛到衙門,一中年女子攔住馬頭後,跪在地上,雙手舉着一張紙。侯大勇到古代後,第一次遇到攔路告狀的。接過狀紙,略略看過,竟是一樁命案。

案情倒是簡單:告狀婦女有一兒子,叫呂閏,於三日前聚親,娶親之日,大喜之日,來了許多親朋好友,呂閏一時興起,向親朋好友一一敬酒,最後喝得大醉。醒來之時,發現新娘赤着身子,已死在牀上。女方家人不依,告到縣裡,縣裡便按酒後殺人之名,把呂閏關進大牢。

本是一件大喜之事,轉眼卻成血光之災,呂閏的父親氣急攻心,一病不起。呂閏的母親救兒心切,聽說新來的防禦使賢明,便到鄭州攔下了防禦使的大駕,告狀婦女道:“我兒冤枉,平素最是心善,連螞蟻都不肯踩死一隻,如何敢殺人啊。求大人作主。”

侯大勇令軍士召來招錄事參軍事樑守恆和司法參軍事錢向南,二人到後,看過狀紙。侯大勇等二位官員看完後,問道:“你們怎麼看這個案子。”

樑守恆道:“滎澤縣令處置得當,新婚之夜,新娘赤身死到新房,應是新郎酒醉失手。”

司法參軍事錢向南是一個三十來歲,其貌不揚,一雙小眼睛滴溜溜轉,道:“滎澤縣令已上報了此案。據仵作查驗,女子脖子上有壓痕,應是被掐死,臉角烏青,應是捂嘴造成的。呂閏醉酒後,由家人背進新房,放在新牀上,說明呂閏當時是大醉不醒,既然大醉,何來力氣與新娘交合,與新娘交合,爲何要捂住新娘嘴巴,最後還要掐死新娘,讓人十分不解,下官認爲此案於情理不合,已讓滎澤縣令重查。”

侯大勇想了想,道:“有道理,既然如此,勞煩你到滎澤縣走一趟,把案情查清楚,注意查查新郎平時醉酒後是何表現。”

錢向南接令後,帶着呂閏的母親,立刻趕往滎澤縣。滎澤縣縣令本覺案件如此簡單,重查已無必要,錢向南來重新偵查更是小題大做,但聽到是防禦使所命,不敢怠慢,把案件卷宗拿出,讓錢向南查閱。

看罷卷宗,錢向南讓人把呂閏帶來問話,呂閏大喊冤枉,咬定喝得大醉,如何進屋,一概不知。錢向南想到卷宗裡有新娘背上被指甲抓了幾條很深的印痕,便叫呂閏伸出手,呂閏指甲短短的,錢向南認真察看,呂閏手雖髒,但指甲裡面卻沒有雜物。

錢向南把呂閏左鄰右舍傳來一一問話,知呂閏南來北往販貨,做點小生意,平日好交遊,喜飲酒。衆多鄰居都說呂閏酒後貪睡,任誰也叫不醒。

錢向南帶着縣丞等人來到了呂閏家中,重新勘驗現場。錢向南問道:“這房間有人動過沒有。”

呂閏的母親道:“那日出事後,家人認爲此屋不詳,再也沒有人來過。”

錢向南讓縣丞等人在屋外等候,進屋後,牀、門、窗臺一樣樣查看,窗臺上若隱若現有幾個腳印,窗戶紙上有兩個小孔。屋內陳設按照典型的新房來安設,一應物品皆全,桌前有一面銅境,銅境前有一盆水。

錢向南出來後,已有所悟,對呂家之人道:“把吃喜酒的所有人的名字寫出來,不許聲張。”

錢向南把女性、五十歲以上的排除,然後叫差人把名單上剩下的二十四人全部帶到衙門裡來。錢向南令差人把他們全部分開,每個人單獨回答:“喝完酒後,什麼時候、和誰一起回家的,回家後見的第一人是誰。”

回答完後,錢向南令差人馬上到各家去核對情況,凡是各方面情況能相互印證的,則放回家去。

如此一來,有四人的回答不能互相印證。關押一天後,有兩人被迫交待,喝完酒,兩人相約去了勾欄之地。錢向南找人覈實無誤後,斥責一番後,放回家去。

最後,只剩下兩人。錢向南令兩人伸出雙手,其中一人指甲很長。再令兩人脫下鞋子,親自拿到呂閏家,鞋子與窗臺留下的印痕基本一致。

錢向南已胸有成竹,讓兩人招供,兩人拼死抵賴,錢向南令人狠打兩人,然後,關入牢房。

第二天,分別對兩人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爲,誰出的主意,罪加一等,從犯從輕發落,好好想清楚。”

第三天,兩人開始互相抵賴,至此,案件真相大白。

此案其實案情簡單,呂閏結婚之日,他的兩位朋友,喝完酒後,相約聽壁角,明天好笑話呂閏,再討一杯酒吃。衆人散去後,兩人卻悄悄回來,躲在窗下。只聽見呂閏震天的呼嚕聲,而蠟燭卻未熄滅,於是,輕輕捅開窗戶紙,往裡看。見到呂閏在牀上呼呼大睡,新娘子正對着銅境擦身子。

兩人都是單身漢,好吃懶惰,經常做些偷雞摸狗之事,呂閏講義氣,喜歡交友,他倆平素多和呂閏喝酒,見過呂閏酒醉,知就是打炸雷,也驚不醒呂閏。見到新娘子的身體,兩人色膽包天,等新娘吹熄蠟燭,上chuang睡覺後,悄悄從窗戶翻進去,等到新娘發現時,嘴已被捂住,兩人怕新娘叫喊,一人捂嘴掐脖子,另一人上下其手。正當一人得逞之時,發現新娘一動不動,想來是用力過大,把新娘掐死了。兩人見新娘死了,連忙逃之夭夭。

呂閏被捉進縣衙後,他倆以爲做得天衣無縫,應是平安無事了,誰知天算不如人算,竟被錢向南識破。

聽錢向南講了破案經過,侯大勇不禁擊節叫好,“精彩,錢判司可比宋慈。”

“宋慈是誰?”

侯大勇想到此時宋慈還未出生,道:“宋慈是古書中的一個高人,也是斷案能手。”

錢向南飽讀詩書,卻未聽過宋慈大名,見防禦使提起,只道自己孤陋寡聞,不好再問。

通過此案,侯大勇對錢向南大有好感,見其思路縝密,果敢幹練,有心提拔他。滎澤縣令已過五十,侯大勇保舉他到鄭州作了司馬,由正七品上升爲從五品下,錢向南則任滎陽縣令,由從七品下升爲從七品上。

富鞏鄭州專爲侯大勇代理生意,經過前期的準備,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軌。

首先賺錢的是生產農具的鋪子。由於使用了活塞式風箱,提高了箱溫,加上有竇田、郭寶義都高手指導,使農具質量明顯提高,成本卻降了下來,侯大勇出主意,每把農具上都註明是“富家鐵鋪”四個字,並對外宣傳,凡是有這四個家的,保證質量,免費維修。

由於“富家鐵鋪”比一般鐵器質量好,價格反而便宜,很快,“富家鐵鋪”的產品佔領了鄭州市場。侯大勇見農具好賣,便令富鞏着手開發室內用具,如菜刀、剪刀等日用品,生產規模擴大很快,富家鐵鋪又招了一批工匠,此次招工,富鞏採用了侯大勇上次考他們的考題,把考生考得目瞪口呆。

富家鐵鋪還接到一個大的訂單,忠武節度使屬下軍需官,無意中見到富家鐵鋪的產品,覺得質量很好,一問價格,比自己做還要便宜,便爲部隊定購銼子、鉗子、切草刀各二千把。

侯大勇叫富鞏到開封去開一家分店,專賣高檔鐵器。於是富鞏帶着關自鄭州富家鐵鋪的上好鐵製品,前往開封。

(第七章完)

注:1、《冊府元龜》卷636《銓選部·考課》說:“殊功異行及祥瑞災蝗、戶口賦役增減,當界豐儉,盜賊多少”, 就是吏部考覈州、縣官吏政績的標準。

第3章 烽火熄滅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章 開辦實業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章 侯府話別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18章 發現密室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7章 富貴生活第2章 開辦實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2章 新婚之夜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0章 中牟縣令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5章 遇到商隊第4章 惜惜相別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4章 惜惜相別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7章 智破命案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4章 黃牛軍寨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5章 道士陳摶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2章 開辦實業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
第3章 烽火熄滅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章 開辦實業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58章 鹿死誰手(二十一)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章 侯府話別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18章 發現密室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7章 富貴生活第2章 開辦實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2章 新婚之夜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0章 中牟縣令第35章 大梁城內(一)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5章 遇到商隊第4章 惜惜相別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4章 惜惜相別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7章 智破命案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4章 黃牛軍寨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5章 道士陳摶第22章 決戰鳳州(六)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2章 開辦實業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4章 攻下滄州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