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

郎州在洞庭湖以西面,嶽州在洞庭湖東面,這一帶就是武平的核心區域。

洞庭湖邊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向來是魚米之鄉,寬闊浩渺的洞庭湖,成爲了武平的糧倉,兼之這數十年來,中原戰亂不止,契丹族無數次南下,而武平所治的十四州戰亂就相對較少,洞庭湖周圍人口增長得十分迅猛。

而且,武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東順流而下可擊南唐,向西則可從長江入蜀境,因此,大周對武平之地是勢在必得。

澄州,周軍和武平軍張從富所部仍然在對峙之中,兩軍人數相仿,數次小規模交鐸,張從富軍皆慘敗收場,見勢不妙,宿將張從富便龜縮在澄州城內,不敢輕易出戰,向居於郎州的大本營發出了十幾道求援信。周保權雖然只有十一歲,和南平的高繼衝相比,實在很有些英雄氣概,他得到前線吃緊的消息,就命令帶傷的楊師潘從各地調集人馬,組成北上援軍,準備在澄州與周軍決一死戰,湛州一失,周軍就直下郎州,周保權已經退無可退了。

郭炯不急不燥,他等待戰機的同時,拿出了黑雕軍絕活,派出數支百人左右的小部隊,繞過湛州城,不斷襲擾武平軍的糧道,將湛州與郎州的聯繫切得千瘡百孔。

澄州周圍的百姓就如暴雨前的螞蟻,爲了躲避戰火,便朝着洞庭湖方向轉移,洞庭湖水面極寬,有山有水有島,利於隱藏,向來就是躲避戰火的好地方,澄州戰火起後,遷往洞庭湖水域的難民就如潮水般,從未繼絕。

洞庭湖亦是武平水師的大後方。每天都有不少武平水師的戰船遊戈湖中,澄州吃緊的消息也就通過各種渠道在武平水師中傳播。

岳陽城內,由於與大周水師的第一次交戰取得了完勝,武平水師及守軍皆沉浸在莫名的興奮之中,城中百姓聽到這個好消息,也鬆了一口氣,安下心來。

武平水師大帥楊師凌放下手中信件,露出了會心的笑意。張從富出師不利,兵困澄州城,這又給了兄長楊師潘帶兵地機會,兩兄弟一人執掌水師,一人掌握了步騎,只要這次打敗了大周軍,武平必然就會成爲楊家的天下。

麾下十幾員戰將都看着主將楊師凌,這幾天,從湛州以及郎州逃過來許多難民,已經漸漸開始動搖水師官軍的士氣。畢竟武平的核心在郎州。若郎州有失,水軍孤守岳陽,最終只是死路一條。

張景定率軍取得了全勝。事後被楊師凌訓斥爲擅自出兵迎敵,以功抵過,不賞不罰,但是此戰的勝利,仍然使他在武平水師中贏得了喝采和尊重,使其自信心大大地高漲起來。

看到衆將無語,張景定便站了出來,道:“周軍步騎甚強,可是不習水戰,水師交戰不僅要看天時地利人和。更需要精於水戰的將領,否則就算士卒如何悍勇,也是一羣烏和之衆,末將願意帶兵出征,將周軍消滅在望城水寨。”

楊師凌面無表情地道:“張將軍勇氣可嘉,不過,周軍此仗並沒有出動玄龍大船,我們還看不出其真實實力,依我的判斷。周軍故意示弱,想來是誘敵之計。”

楊師凌這等說法,輕易地將張景定的戰功抹得一乾二淨。

張景定久在官宦之家,對這等明爭暗鬥極爲清楚,他心中大怒,臉色變了數變,終於忍住氣,退在了一邊。

“周軍水師沉兵望城水寨,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正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周軍地實力如何,還需要派細作去近處觀望。”楊師凌說到這,瞪了瞪眼睛,嚴歷地道:“不遵將令擅自出兵者,斬無赦。”

張景定打了一個大勝仗,不僅沒有得到主帥的褒獎,卻被楊師凌夾槍帶棒地教訓了數次,他滿肚子是氣地回到了水寨之中。

衆將退走之後,只有參軍陳泌留在帳中。

陳泌是一位極瘦極矮的中年人,他神情頗有些抑鬱,見楊師凌望着自己,就道:“周軍防守極嚴,望城水寨外圍設了三道警戒線,我們的人被擒獲了十多人,無法進入水寨探看實情。”

楊師凌“哼”了一聲:“楊樂和是長江水師老將,我們交手了十多年,勝負各半,豈是如此好易與的,張景定後生小子,不知天高地厚,怎知其中歷害。”

陳泌皺了皺眉頭,道:“躲也不是辦法,周軍水師逼近了岳陽城,遲早會有一場惡戰,如今東南風正盛,這對我軍有利,看周軍沉兵不動的樣子,似乎是在等待着東南風弱下來,等到北風起時,他們就不僅佔有地利,也佔有了天時。”

楊師凌嘆息一聲,道:“這時間,我們實在是拖不起,周軍步騎已經圍了澧洲,兵鋒直指郎州,周保權不得已又讓大哥重新領兵,周軍步騎歷害,澧州之戰勝負很是難料。”

陳泌臉色抑鬱之色更重,“周軍步騎敢於契丹爭鋒,武平步騎很難取勝,固守待變,也是一個好辦法,周保權屢次命令我軍與大周水師決戰,正是想水師打敗周軍,將長江控制在手中,斷掉周軍的糧道及後援,這是打敗周軍的唯一辦法。”

“我們與周軍決戰,勝負在五五之間。”楊師凌揹着手來到門外,擡頭看了看天空,道:“東南風還能吹十多天,過了八月,就要弱了。”

陳泌跟在楊師凌的身後,他從二十來歲就跟在楊師凌的身邊,深得其信任,他亦擡頭望了望天空,道:“從今天開始,東南風一天強過一天,十天後,就盛極而衰。”

楊師凌咬了咬牙,神情慢慢堅毅起來,道:“我們必須與周軍決一死戰。”

望城水寨,楊樂和大帳之下亦是衆將雲集,除了沈懷鏡等少數幾人,大家都面情嚴肅地端坐不動,前幾天水師失利地陰影,壓得衆將喘不過氣來。

楊樂和黑着臉,淡淡地道:“明天就向武平水師下戰書,我與楊師凌鬥了十幾年,這次就做一個了斷。”

衆將面面相覷,一名面如冠玉地少年將軍站起身來,道:“楊帥,末將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講不妨?”

少年將軍昂起頭,慷慨地道:“如今東南風甚強,不利於我軍交戰,何不按兵不動,等到東南風弱西北風起時,我們再與武平軍決戰。”

少年將軍是禁衛軍老將韓通的二兒子,他出身世家大族,少年得志,顯得意氣風發,鋒芒畢露,因此第一個站起來提出了衆將心中的想法。

楊樂和素來欣賞此子,等到他說完,黑臉上卻沒有任何表情,道:“大周軍兵強馬壯,豈能怕了武平水師,況且我們佔據上游,有了地利之便,何懼小小地東南風,我還擔心東南風一弱,武平水師就堅守在水寨,我們就難有作爲了。”

少年韓世正覺得一向足智多謀的楊樂和簡直不可理喻,張着嘴不知如何回答,他斜着眼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沈懷鏡,而沈懷鏡一臉高深莫測的微笑,根本不理會少年韓世正的目光。

韓世正暗罵道:“沈懷鏡這個狗東西,不知使了什麼手段,將楊將軍也矇蔽了。”他心有不甘地坐了回去,其他將領們見這等情況,也不敢再進言了。

正在此時,望城水寨外出現了一條武平水師的冒突船,一名身穿長衫的漢子站在船頭。很快,被蒙了眼睛的長衫漢子站在了楊樂和等衆將面前。

取得矇眼布以後,長衫漢子氣度沉靜地拱了拱手,道:“在下是武平水師參軍陳泌,奉將軍之令,前來下戰書。”

衆將軍聽聞是來下戰書,皆瞪圓了眼睛。

楊樂和正想着要和武平水師決戰,武平水師就來下戰書,正如打瞌睡遇到了枕頭,當真是妙不可言,他假意憤怒,將戰書摔在地上,怒道:“小小武平水師,居然敢螳螂擋車,告訴楊師凌,明年今日,就是他的祭日。”

陳泌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道:“那麼說,楊將軍答應了明天的決戰。”

楊樂和一拍桌子,道:“明日之戰,不見不休。”

沆懷鏡突然哈哈笑道:“聽說岳陽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特別是女子極爲俊美,等到明天我們進了岳陽城,我要好好見識一番。”

楊樂和也跟着笑道:“沈先生是黑雕軍派來地特使,我給你優先權,只要是你看中的女子,儘管收入帳中。”

沈懷鏡大笑道:“此話當真。”

“君子一言,馳馬難追,我何曾說過假說。”

兩人這一唱一和,帳中衆將見到突然間荒唐起來的大帥和參軍,都如墜雲中,摸不着頭腦。

武平使節陳泌只是用冷眼看着兩人,心道:“這沈懷鏡原來是黑雕軍派來的特使,此人膽氣過人,看來是他在操縱大周水師。”

想到這一點,陳泌不禁心中暗喜,水戰迥異於陸戰,黑雕軍儘管以騎射聞名天下,可是論及水戰,武平水師卻絲毫不懼。

“老天保佑,就讓沈懷鏡牢牢控制大周水師。”當陳泌帶着楊樂和的承諾,被蒙着眼睛送回到小船上,他回望着水寨中如林立的桅杆,在心裡不斷地祈禱。

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3章 小人難防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6章 初到大名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0章 攻破總壇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2章 新婚之夜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15章 高平血戰第6章 激戰馬賊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1章 迎娶符英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2章 神出鬼沒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9章 何去何從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6章 人事安排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章 救濟難民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
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3章 小人難防第29章 姐姐病了(二)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6章 初到大名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301章 南下之路(十六)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0章 攻破總壇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52章 爭奪河套(十七)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108章 清水河畔(五)第12章 潞州城外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117章 經營同心(三)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76章 廟堂之高(三)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22章 新婚之夜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353章 蕩盡羣雄(三十一)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15章 高平血戰第6章 激戰馬賊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1章 迎娶符英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95章 鏖戰西北(八)第2章 神出鬼沒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18章 決戰幽雲(九)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15章 侯府家事(一)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9章 何去何從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6章 人事安排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10章 借刀殺人第1章 救濟難民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