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鹿死誰手(十一)

大梁城內有無數會館,最出名的是京兆會館、鄭州會館等大型會館。

這些會館都是由各地商人出資修建,一般只接待同鄉,爲有前途、有錢、有勢的鄉黨到大梁城內經商、辦事、求學、考試提供方便,現今不少掌權的當朝大臣,未登龍門之時也曾寄居在會館內,掌權之後,多數人都能記着會館的情義,爲會館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靈州會館是一所極其普通的會館,論財力,不能與大名府、河中府等富裕之地相比,論在朝爲官的人數,比不上江南一帶的州縣,只是在顯德六年,靈州會館大大地出了名,一個小小的會館,竟然涌出了陳子騰、柳江清、吳若谷、柳江婕等知名人士,自然讓大梁城其他會館刮目相看,每次會館聯盟議事,靈州會館也有了一個顯要的位置。

靈州的掌櫃們更是覺得臉上有光,紛紛提高了月份錢,有了錢,王館長又對會館進行一些檢修,重新弄了門臉,如今的會館,從頭以外已經面貌一新。

這些變化。都是裡奇諸子帶來的。

按照慣例,制考結束以後,會館也就盡到了香火之誼,參加考試的學子們不管是否考中,都要離開會館另謀他處,而靈州會館則網開一面,准許裡奇其餘諸子繼續住在會館裡,安心備學。以備明年的考試,裡奇諸人南下之時,帶有一些錢財,可是大梁城米價高,居住着實不易,得到會館地關照,自然都歡喜萬分。

而柳江清、陳子騰、吳若谷、柳江婕等人,登龍門以後。各自又有不同機緣,陸續搬出了靈州會館。

柳江婕回到大梁之後,就在侯大勇爲其準備的院中養傷,她從小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甚少受到約束。此時關在院中只覺百無聊耐,日日想見到侯大勇,侯大勇卻雜事繁多,每次都是來去匆匆。背傷稍愈。柳江婕就開始四處走動,今日無事,就回到靈州會館搬取自己的隨身物品。

柳江婕初到靈州之時,並沒有掩飾自己女子身份,靈州會館就爲她單獨準備了一間小房,房子雖小,卻佈置得清新雅緻,兩個使女一陣忙碌。小屋就凌亂起來。

柳江婕正欲離開,拐角處傳來一陣笑聲。

柳江清穿着青色長袍,腰挎着長刀,顯得格外神清氣爽,靈州會館王館主跟在他身邊,兩人邊走邊笑。

兩人身後,則是風情萬種的小暑。

柳江清和柳江婕近日來鬧着彆扭,柳江清不喜柳江婕跟了侯大勇。柳江婕則很討厭小暑。柳江婕回到大梁以來,兩人見面總是語不投機。已經發生了數次爭執。兩人都沒有想到今天同時來到了靈州會館,都是略略一楞。

柳江清看到柳江婕帶着兩個使女,使女抱着一些雜物,明白妹妹是準備搬家,他臉色一沉,對那兩個使女道:“你們倆人出去。”

這兩個使女是新近買來的,並不認識柳江清,她們見到柳江清腰上挎着軍中的腰刀,面色嚴厲,就怯生生地看着柳江婕,柳江婕微微點頭之後,兩名使女便逃一般地出了靈州會館。

王館主能當上照顧八方的館主,自有一顆玲瓏八巧心,聽到柳江清的語氣不對,就停下了腳步。

柳江清是城尉,又是軍中巡檢,靈州會館正是他地管轄範圍之內,有句俗語叫做不怕官只怕管,王館主對這位從會館走出去的實權人物是尊敬有加,兩兄妹說話之時,他已經假意去欣賞走道旁邊剪裁得極爲巧妙的盆景,雖說這個盆景他已看了千百回,仍然裝作看得津津有味。

看到王館主也走到一邊,柳江清湊在柳江清耳邊,低聲卻嚴歷地道:“小妹,父親是裡奇部大長老,你是何等身份,爲何要偏偏要做人小妾。”

這個問題很是敏感,柳江婕在養傷期間,和侯大勇見面亦不多,冷靜下來之後,在內心深處也一直爲了這個問題在掙扎,柳江清見面就直指柳江婕的心痛處,柳江婕不禁有些惱羞成怒,她反擊道:“我們兄妹離開裡奇部時,嫂嫂和侄子送了我們數十里,若她知道了哥哥身邊有個這樣的女子,也不知道心裡是何感受。”

小暑緊緊挨着柳江清,雖說柳江婕是低聲說話,她卻聽得清清楚楚,對於女扮男裝成爲禁軍軍官的柳江婕,小暑在心中頗有幾分畏懼,聽到此語,羞紅了眼,有些幽怨地看了柳江清一眼,低垂着頭,眼淚水就掛在了臉上,就向以前住過的房間走去。

柳江婕在草原長大,素來豪爽大方,看着掛着眼淚水的嫵媚女子,就重重地“哼”了一聲。

柳江清臉色更加難看,他不願在外人面前多說,走到王館主面前,拱手道:“王先生,大恩不言謝,在下就告辭了。”

王館主極爲看重柳江婕,臉上卻擺出一幅不卑不亢地表情,也拱手道:“其他幾個學子的衣食住行,就由會館全部負責,柳城尉就不必費心了。”

出了館門,柳江清、柳江婕兩人在門外等了一會,小暑才嫋嫋然從裡面走了出來,滿臉委屈地看了柳江清一眼,這才上了馬車。

幾個人剛剛來到柳江清所住的院子。已經進入吏部的吳若谷穿着圓領便便服,淡淡地道:“小暑娘子先回屋休息吧。”

吳若谷是寬厚的兄長,頗受柳江婕地尊敬,聽到他讓小暑離開,柳江婕感謝地看了吳若谷一眼。

等到小暑離開,吳若谷有些着急地道:“柳兄到哪裡去了,讓我們一頓好找。”然後又壓低聲音道:“石山來人了。”

柳江清心中一驚,跟着吳若谷快步走到小廳。

來人是石山的柳江亮。他是柳江清地堂弟,是石山有名的商人,奉命從事對中原地商貿,是一位極爲精明的漢子,他看到柳江清,隨口笑道:“柳兄弟,你現在可是聞名於江湖,只有踏入大梁的地界。隨便問一個人,都知道柳兄的大名。”

柳江亮雖然說話帶笑,柳江清心中猛地一沉,他太瞭解柳江亮了。

柳江亮常年在外經商,平日間很有些大掌櫃的派頭。不管走多遠的路,渾身上下都是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此時站在面前地柳江亮,滿身塵土。頭髮蓬亂,眼帶血絲,柳江清沒有理會柳江亮的調侃,着急地道:“石山出現了什麼意外?”

柳江亮面色一下就嚴肅起來,他語氣低沉地道:“柳長老出事了。”

“什麼?”

“前一段時間,僕固人和我們發生了數次衝突,一個月前,伯父率軍驅逐僕固人。不料耶律大光設伏於後,突襲了我們,我們折損極大,幸虧黑雕軍聞訊而來,契丹人這才退走。”柳江亮稍稍停了停,臉上面情日益沉重,道:“柳長老身中五箭,受了重傷。”

柳江清驚道:“父親受了重傷。現在情況如何?”

“我是一個月前從石山南下。走之時,伯父還處於昏迷之中。如今傷情如何,我也不清楚。”

一旁地柳江婕已是面如土色,既然長老們讓柳江亮南下,就說明父親的傷情已經極重,說不定現在已經不治而亡,她的眼淚水在眼眶裡轉了幾轉,卻沒有流下來。

柳江清同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沉吟了一會,道:“如今禁軍主力北上和契丹軍作戰,戰事短時間難以結束,開封府尹有令,任何人不得請假,特別是幾個城尉和軍中巡檢,更是有嚴令,此事如何是好?”

每次禁軍遠征,大梁城都是戒備森嚴,開封府的官員衙吏、軍中巡檢等重要崗位之人,一律不得請休,柳江清既是城尉又是軍中巡檢,責任重大,府尹絕對不會准假,若要強行回到石山,只有棄官這一個辦法。

柳江亮並不知道其中的情況,見柳江清猶豫不決,就道:“伯父傷重,柳兄要速作決斷。”

柳江清用眼睛餘光看了看柳江婕,心念一動,苦笑道:“古人有句話,叫做忠孝不難兩全,如今我是朝廷命官,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怎能公而忘私。柳江婕先回去照看父親,等到戰事結束,我就立刻北上。”

雖然這一段時間,柳江婕一直在和哥哥鬧彆扭,可是涉及到大事,她還是一心一意爲哥哥考慮,等到柳江清提出建議,她就點頭道:“好吧,我回去收拾些細物,明天就上路。”

在侯府,接到秦家河地通報,侯大勇有些疑惑地問道:“有一個低級軍官求見,是誰?”

秦家河連忙道:“他不報名字,只說是在船下和相爺下過棋。”秦家河在侯府當了數年的管家,眼力極好,他見到門外地軍官神情間隱隱有些傲色,臉上沒有求見者常見地卑微笑容,便不敢怠慢,急忙回來稟報。

聽到此語,侯大勇立刻明白,門外之人定是柳江婕,他心中雖有些驚奇,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不動聲色地吩咐道:“把門外之人帶到隔壁小院的書房內。”

秦家河暗自得意,自己眼力果然不錯,能進入書房談話之人,都是相爺地心腹,幸好沒有輕易打發。

秦家河一路小跑去接柳江婕。

書房內光線有些偏暗,和屋外燦爛的陽光形成鮮明的對比,柳江婕進了書房,過了好一會才適應過來。

柳江婕簡單說了說事情經過,最後道:“父親受了重傷,生死未卜。”

靈州和大梁一直憑藉着幾隻“鄭和號”而保持着密切的聯繫,一月前地戰事,侯大勇瞭解得清清楚楚,他亦知道柳紅葉受傷之事,柳紅葉雖然受了重傷,經過黑雕軍軍醫的救治,目前已經沒有大礙。

“鄭和號”在黑雕軍中亦是機密,只是一方主將和少數親衛知道此事,侯大勇自然不會給柳江婕講起“鄭和號”這等機密之事,因此,他安慰道:“吉人自有天佑,柳長老一定不會有事,小婕儘管放心。”

柳江婕看着神色平靜的侯大勇,想起哥哥多次說過的話,心中不覺五味俱全,道:“大哥說得對,侯大勇貴爲一國之相,怎麼會在似我。”她又在心中自怨自艾:“我是他什麼人,爲何要巴巴地跑來給他說這些事情。”

柳江婕控制着自己的情緒,故做瀟灑地站起身,道:“我準備明日就回石山去照顧父親。”

柳江婕受傷以後,一直由侯大勇爲她換藥,天天皆有肌膚之親,雖然兩人並沒有苟且之事,可是對於青春年少、富於幻想的柳江婕來說,看過且摸過自己身體的侯大勇,已經天然地是自己的夫君,更何況侯大勇本身就具有吸引年輕女孩子地所有要素,一言一行具有強烈的自信和成熟男人的魅力,這是多年上位形成的獨特氣質,是裡奇諸子所不能相比的,柳江婕不知不覺地墜入情網,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北伐,原本是一件刀光劍影的血腥之事,柳江婕戀上侯大勇,卻覺得北伐這一段時間是最纏綿、最愉快的時間。不過,回到大梁以後,諸事皆變,侯大勇只是隔三岔五地來一趟,每次過來之時,常常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就要離開,這讓心氣頗高地柳江婕難以忍受。

聽到柳江婕要回石山,侯大勇不覺皺了皺眉頭,道:“小婕回去照顧父親,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大梁距離石山千里迢迢,來回一趟恐怕要半年時間,你地箭傷並未痊癒,路上亦不太平,不如還是讓柳江清回去,你就留在大梁吧。”

柳江婕搖搖頭,道:“我還是回了吧,大梁雖好,卻不是我的家。”後面兩句說得很輕,亦是喃喃低語。

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2章 攻心爲上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2章 黑雕新軍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5章 遇到商隊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2章 黑雕新軍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章 首戰告捷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7章 富貴生活第3章 烽火熄滅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8章 確定名分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6章 人事安排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0章 中牟縣令第6章 初到大名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
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2章 攻心爲上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2章 黑雕新軍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5章 遇到商隊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2章 黑雕新軍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章 首戰告捷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363章 蕩盡羣雄(四十一)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7章 富貴生活第3章 烽火熄滅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153章 爭奪河套(十八)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8章 確定名分第133章 經營同心(十九)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6章 人事安排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3章 大軍奇襲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66章 鹿死誰手(二十九)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8章 商隊北行(一)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0章 中牟縣令第6章 初到大名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343章 蕩盡羣雄(二十一)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