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

荒漠原是一片碧水盪漾的湖泊,河水改道之後,湖水就漸漸乾涸,湖邊的黃楊樹全部枯死,殘敗樹樁成爲凝固的風景,只有生命力極爲頑強的野草,依靠着稀稀落落的雨雪而成活,點綴在荒漠之中。

野山羊、野駱駝以及稱霸草原的狼羣,都隨着水源而遠去,荒漠中的動物就只剩下灰褐色的荒漠鼠和長着尖銳毒牙的長蛇,荒漠鼠和長蛇不斷上演着一出又一出激烈的生存之戰,在荒漠中製造血腥的同時,卻也爲冷清的荒漠增添了一絲生機。

此時,荒漠中突然聚集了成千上萬匹戰馬,不停地追逐撕殺,血如暴雨、殘肢斷臂如冰雹,覆蓋了荒漠,荒漠鼠和長蛇畏縮在洞穴中,躲避着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

契丹軍在發起反衝鋒之時還有一萬五千多人馬,他們憑藉着人數上的優勢和兇悍之氣,迅速突入黑雕軍陣中,讓黑雕軍措手不及。不過,黑雕軍獅營、狼營和熊營是乘勝追擊,戰鬥精神頗爲旺盛,頂住了契丹軍的反撲之後,立刻毫不猶豫地發起了進攻。

兩軍都是精銳的騎軍,相互追逐中,戰場漸漸拉得很大,黑雕軍契丹軍犬牙交錯,雙方的指揮系統全部被打亂,勇氣,成爲決定勝負的關鍵,黑雕騎軍和契丹騎軍都不缺少勇氣,因此,戰鬥進行得格外殘酷,戰局呈現膠着之態。

郭炯是黑雕軍的第三號人物,此時,他也和一名最普通的軍士一樣,帶着數百名鐵騎,在戰場上左突右衝,數度遇險。

一名鬍子拉喳的契丹騎手武藝頗爲了得一杆長柄大刀運轉如風,接連砍翻了數名黑雕軍騎手,郭炯挺槍上前截住了契丹騎手,刀槍相交數次。鬥了個旗鼓相當。

正激鬥間,一隻血淋淋的斷掌從天而降,恰巧落在郭炯右肩之上,郭炯稍一分神,長槍槍桿被契丹騎手用勁一磕,差點脫手而去,契丹騎手的大刀趁機以小弧度切向郭炯的脖子。雖說此刀力量並不大。可大刀甚爲鋒利,若被切中咽喉,郭炯必然難逃一死。

契丹騎手動作迅猛有力,節奏感極強,郭炯失掉先機。眼看着無力迴天,一匹快馬迅疾如風,只聽一聲大喊:“去死吧。”契丹騎手聽到背後的喊殺聲,只有回招,但是來襲之人藉着馬勢,這一刀勢若奔雷,契丹騎手一條胳膊被砍了下來,一腔熱血如泉水般噴涌而出,郭炯趁機把槍捅進了契丹騎手的身體。

來騎是衝鋒將何五郎。他扔出長槍救了匡操之後,兩人很快又在衝殺中失散,何五郎在亂軍中如魚得水,衝破一羣契丹騎軍後,恰好見到郭炯遇險。

郭炯長長地吐了一口氣。道:“好險。”看着何五郎,竟有劫後餘生之感。

斷掌五指緊縮,牢牢地抓住了鎧甲地邊緣,郭炯試了數次才把斷掌取下來。郭炯看了一眼黑乎乎的斷掌,趕緊扔到一邊,對何五郎急道:“聚焦人馬,搶奪先機。”

何五郎的父親何福貴是郭炯的武術師傅。郭炯比何五郎年長,兩人私下間仍以師兄弟相稱。何五郎飛槍救了匡操,就揮舞着侯家刀在亂軍中衝殺,接連斬殺了十幾名契丹騎手。

何五郎的佩刀雖不如侯大勇的飛龍刀,卻也是難得一見的鋒利好刀,契丹軍堅韌地皮甲在此刀面前如薄薄地絹絲一般,此時斬掉了契丹騎手的胳膊,刀刃卻閃亮依舊,沒有沾上一絲血跡,他大大咧咧笑道:“若是飛龍刀在手,敵將難逃一死。”

在和平時期,郭炯經常批評何五郎勇猛有餘,智謀不足,此時亂軍決戰,何五郎的勇猛就成爲極爲可貴的品質。郭炯讚揚着叮囑道:“五郎,要當心。”

正在此時,戰鼓聲震天響起,兩人不約而同地道:“援軍到了。”不一會,西南角出現了一面張牙舞爪的黑雕軍大旗。郭炯吃驚地道:“那是節度使地大旗。”話音未落,突然一支銀色鐵箭挾着一陣冷風,徑直向着郭炯飛來,郭炯此時正在凝神望着大旗的方向,沒有提防有冷箭飛來,聽到親衛們的驚呼聲時,銀色鐵箭已至面前。

何五郎眼疾手快,“當”地一聲,用侯家刀磕飛了銀色鐵箭,郭炯還是“啊”地叫了一聲,另一支銀色鐵箭插在郭炯的左胸之上,箭簇露在外面輕輕地顫抖。

這兩支銀色鐵箭是銀甲兵中第一用箭高手蕭子風所射,郭炯率領的獅營實力最爲突出,契丹軍七八千人圍攻獅營,沒有佔到任何便宜,蕭子風自幼喜愛中原文化,特別鍾情於唐朝的絢爛華章,當然知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蕭子風一直在尋找敵軍主將,可是要在亂軍叢中找到敵軍主將,也是一件頗爲困難的事情。

眼見敵人後軍到達,蕭子風已準備放棄射殺敵軍主將的念頭,正在此時,何五郎率軍衝散了一羣契丹騎軍,與郭炯合兵一處,何五郎身後地親衛舉着一面黑雕軍軍旗,蕭子風眼光追隨着軍旗,這才找到身穿黑甲的郭炯。

蕭子風箭術來自家傳,殺手鐗叫做“前後箭”,“前後箭”歷害之處再於兩支箭相距極短,即使能避開第一箭,也很難避開接踵而來的第二箭。

侯大勇率領着五百親衛隊也衝進了敵軍叢中,劉黑狗辦事極爲認真,他忠實地執行着保衛節度使的職責,不顧侯大勇的臉色,命令軍士們把侯大勇包圍在刺蝟陣地中心。

刺蝟陣經過千錘百煉,移動速度並不快,以便在行進中保持着隊伍的相對整齊。到了戰場之後,刺蝟陣就如一個能夠移動的堡壘,無數契丹騎手瘋狂地想靠近刺蝟陣,卻被陣中精準的鵰翎箭射殺,很快,刺蝟陣移動到了戰場中心。到了戰場中心以後,刺蝟陣就停止運動,親衛隊以黑雕軍大旗和侯大勇爲核心。密集地圍了五層。

很快,刺蝟陣四周倒了一片契丹騎手和戰馬,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障礙,讓契丹騎手難以靠近身邊。五百親衛兵穩如泰山地立在風暴中心,契丹騎兵屢次想突破弓手構築的防線,均被射退。

親衛隊的大旗在戰場中間迎風飄揚,意味着節度使到了戰場。“節度使到了”地呼喊聲在戰場四處響起。陷入苦戰的黑雕軍獅、狼、熊三營頓時精神大振。不少契丹騎手們臉上卻現出了驚懼之色。

十幾名銀甲騎兵手持銀色地長槍,俯在馬背上,奔雷般越過了從敵羣中越了過來,目標直指黑軍大旗。侯大勇身邊是劉黑狗和十名最好的弓箭手,他們專門負責射殺突入刺蝟陣的敵騎。這十幾名銀甲騎兵沒有逃過神箭手的阻擊,如刺蝟般倒在弓箭手的腳旁。

一名銀甲騎兵用銀槍擊落了兩枝鵰翎箭,他猛地朝着一名正在拉弓的親衛隊軍士刺去,親衛隊軍士對這一槍置若罔聞,仍然凝神射向一名手持開山斧的契丹騎手,當鵰翎箭射出之時,銀甲騎兵銀槍槍頭也刺向了親衛隊軍士。銀槍槍頭被打磨得十分鋒利,藉着馬勢,輕易地刺破了親衛隊軍士地鎧甲。肋骨“咯”地一聲也被折斷,槍尖直接捅進了親衛隊軍士地心臟。

銀甲騎兵還未收槍,兩枝鵰翎箭幾乎同時而至,一枝如荒漠中的毒蛇一樣咬住了銀甲騎兵的咽喉,另一枝從銀四騎兵的左眼射入。銀甲騎兵和親衛隊射手一起落下馬來。

姜輝率領的熊營剛剛擊退這了數支契丹千人隊,就被大隊銀甲騎兵盯上了。銀甲騎兵人數只有千人,但是衝擊力卻遠遠強於契丹其他各軍,熊營被銀甲騎兵切成數段,伏虎將姜暉身後跟着七百多軍士,他不斷向銀甲騎兵發起衝擊,試圖救出被圍地熊營軍士。可是,姜暉很快就陷入了重圍,身邊的軍士越戰越少。

就在危急關頭,圍住姜暉的銀甲騎軍出現了一陣混亂。

刺耳的銅喇叭有節奏地響起,陌刀隊緊隨着親衛隊加入了戰場,陌刀手以百人爲一隊,每隊設一名都頭和一名喇叭手,用來統一全隊的行動。

如林般陌刀出現在契丹銀甲騎軍面前。騎軍的威力在於衝擊力,失去了速度的契丹騎軍,在陌刀隊密集的刀陣面前,根本沒有優勢,陌刀手隨着喇叭聲,踏着整齊的腳步,舉起長長地陌刀,從上到下猛劈下來,饒是銀甲兵驃悍異常,卻也擋不住閃着寒光的陌刀陣。

契丹騎兵大多數都受到了紅腳馬蜂的攻擊,或多或少都中了蜂毒,此時激戰已有一個多時辰,激烈的運動讓蜂毒迅速地滲入身體中,契丹騎兵體力受到極大的影響,不斷有契丹騎兵頭腦昏眩地從戰馬上摔了下來,轉眼間就被戰馬踐踏如爛泥。

五百親衛隊和一千陌刀隊,成爲壓倒契丹軍地最後一根稻草,契丹軍敗象已露,在黑雕軍的瘋狂反攻之下,契丹騎軍再度開始了潰逃。

廉縣攻防戰,契丹軍敗在奇兵異器,耶律大光心猶不服,但是,在荒漠上與黑雕軍的慘烈搏殺,佔據了人數優勢的契丹軍也沒有能夠擊敗黑雕軍,耶律大光明白敗局已定,率領着契丹騎兵,拼死向着荒漠西北突圍,不過,在如此混亂的戰局之下,契丹軍想要全身而退已不可能。

山宗元和陳猛奉命率領着普通戰車營和特種戰車營鎮守在荒漠西南面,爲黑雕軍構築了一條穩固的防線,有了這條防線,即使戰事不利,黑雕軍也可以退至防線內,不至於慘敗。

兩人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仔細觀察着戰場形勢,當黑雕軍佔據優勢以後,戰車營倒立即向北運動,在戰場西面重築了一條防線,車載弩兵和西蜀連弩都作好了戰鬥準備。

面對動人心魄的激戰,裡奇部軍士熱血奔涌,紛紛請戰出擊。長老柳紅葉極爲冷靜,拒絕了軍士們地請求,命令軍士們輪番擂擊戰鼓,爲黑雕軍加油助威。

契丹軍雖然處於劣勢,但是,其兵力尚厚,黑雕軍要想一口吃掉契丹軍必然要付出巨大的傷亡。侯大勇在戰場中央冷靜地觀察着形勢,他見到戰車營的旗幟由南向北移動,便立刻下令道:“狼營朝南移動。”

侯大勇身後的五名傳令兵拿出令紅色傳令旗,朝着戰場四周奔去,但是,五名傳令兵僅有一名回來覆命,其餘全部在戰死,另外五名傳令兵又衝了出去。戰死了九名傳令兵之後。命令傳達了出去。

狼營原本堵在西面。接令後便慢慢向南撤退,在西面留下了一個缺口,傷亡慘重的契丹軍很快了這個缺口,立刻向西北方向奪路而逃。

陳猛的五十輛特種戰車聚集在一起,按照三隊輪放的原則。呼嘯地巨弩一波又一波地向着瘋狂的契丹騎軍射去。特種戰車兩旁,是一百輛普通戰車,每輛普通戰車後面有六名黃樺弩手,從巨箭中逃得一命的契丹騎軍,沒有一人能衝過黃樺弩手的阻擊。

耶律大光身邊跟着五百多銀甲騎兵,他見黑雕軍戰車防守嚴密,弩箭如飛蝗,耶律大光立刻醒悟過來這是一個陷阱:敵軍企圖用弩陣來消滅自己。

五百多名忠心耿耿的銀甲騎兵護衛着耶律大光,向着北面猛攻了過去

北面是熊營殘兵和陌刀手防守的陣地。熊營損失最爲慘重,齊裝滿員兩千多人,跟在姜暉身後的不過七百多人,姜暉腰部中了一槍,血流如注。姜暉地部屬多是跟隨他數年地蜀兵降卒。姜暉爲人風趣,和這些老兵感情極好,這次傷亡之慘重,讓姜暉殺紅了眼,他帶着殘兵,狂呼着向敵軍衝去。

熊營殘兵身後是軍容較爲整齊的陌刀隊,當蜂擁而來的契丹軍越過熊營殘兵之後。卻被數隊百陌刀兵擋住了去路。在短兵相接的戰鬥中,陌刀兵是騎兵的剋星,銀甲兵數次想突破陌刀兵地防守,均如兇惡的海水撞上了堅硬的岩石,撞得越用力碎得越乾脆。

耶律大光身後衝出來數十名銀甲兵,他們見陌刀手歷害,便張弓搭箭,對着陌刀兵猛射,陌刀是長兵器,長於肉搏戰,防禦弓箭卻是他的弱點,這數十名銀甲兵弓箭極準,轉眼間,陌刀手被射殺了數十人。

西邊陣前衝出來數十人,領頭之人正是劉黑狗,黑雕軍神箭手們一陣快箭,將銀甲兵射得人仰馬翻。

蕭子風接連發出兩組“前後箭”,劉黑狗身旁兩名神箭手都躲過了第一箭,卻被第二箭射下馬來。

劉黑狗大怒,他右手扣上三支箭,接連兩箭向着蕭子風射去,蕭子風躲箭的動作十分到位,兩箭都擦身而過,蕭子風迅速拉開弓,準備回敬劉黑狗一組“前後箭”,正當蕭子風凝神屏氣拉弓之時,劉黑狗隱而不發的第三支箭突然而至,蕭子風全部心智都在自己的“前後箭”上,根本無法躲避此箭,被一箭貫穿咽喉。

箭戰極爲精險,劉黑狗率領的神箭手大獲全勝。侯大勇正在喝采之時,何五郎帶着哭腔對侯大勇道:“郭炯中箭,看來不行了。”

郭炯文武兼備,是侯大勇心腹愛將,侯大勇聽到此消息心中一緊,道:“他在哪裡。”

“已經送到戰車營了。”

戰車營有數名醫官,是韓淇的親授弟子,醫術頗爲高明,侯大勇心中稍安,再看着契丹軍時,臉色更寒。

大戰至此,契丹軍敗局已定,被反包圍地數千契丹軍如無頭蒼蠍一樣,在陣中亂竄,數百銀甲騎兵衝不破陌刀手的防線,忽然掉轉馬頭,朝南猛突過去

黑雕軍各部都在和契丹軍交手,南線兵力也並不充足,銀甲兵拼死,一擊,居然突破了黑雕軍的防守,三百多銀甲騎兵保護着耶律大光向南突圍而去。耶律大光擺脫了黑雕軍之後,三百騎不敢停留,跑了數裡之後再掉頭向西,翻過一座山林,逃到一座廢棄的灰色長城下,纔算暫時安全。

當契丹主將突圍而去,契丹軍終於崩潰,契丹騎手放棄了抵抗。

侯大勇看到臉色蒼白、昏迷不醒的郭炯,臉上露出了濃濃地殺意,可是想到柳紅葉跟隨在自己身邊,狠狠地把“殺”字嚥進了肚中。

黑雕軍此戰可謂大獲全勝,數萬契丹精銳被全殲於廉縣,西套、前套已在黑雕軍掌握之中。

但是,此役是一場短兵相接的苦戰,黑雕軍精銳損失極爲慘重,熊營二千人只剩下五百多人,基本上喪失了戰鬥力,獅營近五千人傷亡近二千人,狼營二千人傷亡過半,親衛隊和陌刀陣最後參戰,損失最輕。另外,將領多人受重傷,郭炯身負重傷,生死未卜,姜暉腰中一槍,戰鬥一結束,姜暉掉落馬下,雖說沒有生命危險,不過至少得在牀上躺上一段時間。

柳紅葉親眼目睹了這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當戰鬥結束之時,柳紅葉就下定決心接受侯大勇的條件。

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4章 攻下滄州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章 開辦實業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章 開辦實業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4章 手紙問題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3章 烽火熄滅第3章 烽火熄滅第1章 救濟難民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2章 神出鬼沒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9章 疑雲重重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8章 滄州城內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3章 攻城爲下(一)
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4章 攻下滄州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162章 爭奪河套(二十七)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90章 南下之路(五)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2章 開辦實業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54章 回鶻商隊(二)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27章 蕩盡羣雄(四)第194章 廟堂之高(二十四)第2章 開辦實業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24章 手紙問題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95章 南下之路(十)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340章 蕩盡羣雄(十七)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3章 烽火熄滅第3章 烽火熄滅第1章 救濟難民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2章 神出鬼沒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9章 疑雲重重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8章 滄州城內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2章 招賢納士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51章 回鶻大軍(五)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370章 蕩盡羣雄(四十八)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5章 城市規劃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13章 攻城爲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