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

二章 清水河畔(九)

這支神秘的人馬就是陳猛率領的五百黑雕軍騎軍,黑雕軍騎軍訓練有素,戰馬全部來自若爾蓋草原。

吐蕃渾末部首領達布降服於侯大勇之後,依靠黑雕軍的力量,奪取了若爾蓋草原,成爲若爾蓋草原的新主人。達布是個守信之人,他按照約定,將若爾蓋草原的戰馬以鳳州市場價格賣給黑雕軍,黑雕軍的戰馬有一半來自若爾蓋。不過,和鳳州做買賣,達布一點都沒有吃虧,一方面,渾末人有了鳳州的固定大買家,若爾蓋的牛、羊、馬的銷路就有了保證;另一方面,渾末人能夠源源不斷從鳳州買回草原所需的鹽、茶等生活必須品,大大改善了生活。一年多來,渾末部接收了大量從蘭州等地逃來的吐蕃人,慢慢恢復了元氣,和鳳州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

黑雕軍軍士本來就長於偵察,兼之有了速度極快的若爾蓋戰馬,按照“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的原則,在宥州城外和党項軍玩起了捉迷藏,吃掉了第一次出來圍剿強盜的一千党項軍。

第二批党項軍出城後,就被黑雕軍偵騎盯上了,周青是陳猛的副手,這一年來,周青因心思慎密而在黑雕軍中以漸漸崛起,他分析了兩天來的情報,對陳猛建議道:“這次帶兵出城的党項軍將領極爲歷害,兩千人馬雖然分爲三路前進,相互間卻始終遙相呼應,根本不受我們引誘,他還派出了大量偵騎四處活動,看來,我們遇到了真正的對手了。”

陳猛滿不在乎地道:“宥州軍再強也沒有用,我們不和他們玩了,全軍立刻沿宥州邊境線北上,脫離宥州党項軍,到夏州去逛一圈。再從夏州回鹽州。”

五百黑雕軍一頭扎進了連綿起伏的山地,一天後走出了宥州地界,黑雕軍悄然離去後,李彝興的兩千人馬在宥州四處搜查,折騰得人疲馬困。卻一無所獲,不過,趕走這夥強盜,李彝興也算立了一件大功。

夏州是党項拓跋人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黑雕軍進入了夏州地界之後。很快就認識到中心和外圍的區別,党項軍的關卡明顯比宥州增多,大部分險要處都有党項軍駐守。

黑雕軍不敢再隨意行動,隱藏到大山中,派出了不少偵騎,四處偵察地形和党項軍的兵力部署。黑雕軍所攜帶的夏州地目是樞密院所繪製地地圖,極爲粗略,許多重要的地形、關口和駐軍都沒有標註,黑雕軍就以樞密院地圖爲藍本。根據偵察的情況,把地圖儘量補充完整。不過,黑雕軍不能完全隱匿起來,因爲黑雕軍是無後方行軍。爲了補充糧食,就必然要襲擊了党項村落。

由於夏州已經得到了宥州的報警,因此,黑雕軍的行動引起了夏州党項軍的注意,各個關口的駐軍均加強了警戒,數隊党項小隊騎兵開始搜索這些可能是從宥州北上的強盜。党項小隊在一些山谷中發現了不少的人糞馬糞。通過人糞馬糞判斷出這夥強盜人數在五六百人之間,夏州党項軍派出數千人的隊伍就進入山中打擊這夥強盜。

侯大勇給陳猛地任務是騷擾党項拓跋人,半個月時間,陳猛把宥州鬧得雞犬不寧,還順手殲滅了一支出城圍剿的宥州軍,動靜鬧得也夠大了。但是,到夏州後還沒有機會鬧出聲勢,陳猛心猶未甘,拉着周青商議半天,決定潛到夏州城下,哪怕是向城上射出一箭,也算是給拓跋人一記耳光。

周青執行這次任務,是他和武家強第一次分開,武家強率領着一隻黑雕軍小隊,潛入到固原城外,爲聯軍攻擊固原作好前期偵察工作。大凡心思細膩之人行動上都比較謹慎,周青並不想到夏州去惹事,可是架不住主官陳猛的堅持,也只好同意,他對着最新繪製的地圖,費盡心思爲黑雕軍找了一條相對安全的前進、撤退路線。

半夜時分,黑雕軍順着山溝,繞過兩個關卡,摸索着走了十幾裡小道,在天朦朦亮時,突然出現在夏州西門外面。夏州是党項拓跋人的重鎮,城牆上飄揚着數十面大旗,因天色並未全亮,城下看不清旗幟的圖案,只能聽到旗幟在晨曦中被風吹得“嘩嘩”直響,這單調的響聲,就如城東南無定河水發出的拍岸濤聲一樣,成爲夏州天然的聲響。

西門城上值勤的党項軍士們守了一夜,一個個都睡眼朦朧,軍士們看着這一支沒有任何標誌的人馬出現在城外,卻沒有任何反應,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隊人馬就是党項軍正在全力查找的強盜。一名通宵未睡的隊正,打着哈欠道:“這是哪裡來的人馬,連旗幟也不帶,等一會進了城,非得讓拓跋將軍打鞭子不可。”另一名小兵接口道:“說不定是哪位將軍的衛隊,出去辦事纔回來。”

黑雕軍五百人慢條斯理地靠近城門,就如要進城一般。

陳猛看着夏州高大的城牆,對周青道:“沒有想到夏州城牆如此高大,和靈州城相比也不差。”周青正在擡頭遙望着夏州城,隨口應道:“夏州城和靈州都是唐軍的邊防重鎮,安史之亂後,拓跋人才成爲夏州的主人。”陳猛扭頭對身後地親衛道:“你們看見城牆上的軍士沒有,找二十個人,用弩射他們。”

二十個親衛利索地跳下馬,取過黃樺弩,上好弩箭,不慌不忙地瞄準了城牆上的軍士。城牆上守城的軍士們正在不解地看着這些奇怪的人馬,等到二十人跳下馬,用弩對準他們之後,他們才意識到這些人是要向城上射擊。可是,未等他們作出反應,二十支奪命的弩箭呼嘯而來,城牆上有十幾名党項軍露出上身,這二十支弩箭射上來,頓時射倒了二人。弩箭發出後,黑雕軍根本沒有停留,朝西北方向急馳而去。受到突然襲擊的党項軍一邊搶救中箭的軍士,一邊在城牆上問候這一隊強盜的十八代女性親屬。可是,問候歸問候,城內的党項軍根本無法快很快組織起人馬進行追擊,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夥強盜激盪起滿天飛舞的灰塵,慢慢地失去了蹤影。

按照預定的路線。黑雕軍向西北方向撤退,如果不出意外,越過西北方向的山地,很快就能到達鹽州的地盤。

在生活中,計劃和現實總是有一些差距。黑雕軍向西北方向跑了不過三四里,眼看就要進了山地。只能能夠進入山地,党項拓跋人的大隊騎兵很難在山地裡包圍住這支滑如泥鰍的小隊伍。可是,正當黑雕軍要接近山地之時,遠遠地看到數十名騎兵出現在眼前,這些騎兵的位置堵截住進山的通道。

周青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他敏銳地意識到這些騎兵應是大隊騎兵的前鋒,他大喊道:“停。”同時勒住了馬頭,黑雕軍騎軍的騎術極爲了得。紛紛勒住了馬頭,隊形並不甚亂。

山口處的騎兵也發現這樣沒有標誌的騎兵隊,四名騎手向黑雕軍奔來,陳猛處於黑雕軍騎兵隊中部。他一提繮繩趕到了周青身邊,周青低聲道:“這隊騎兵應是前鋒騎兵。”陳猛點點頭,舉起了右手,身後跟着地十幾名軍士們悄悄取下了弓箭。

四名党項騎兵很快奔到黑雕軍面前,互相都能清晰地看清對方的相貌,党項人和中原人相貌雖無明顯差異。可是氣質卻完全不同,四名騎手眼睛露出了驚懼的神色,一名大鬍子騎手回過去,嘰裡呱啦喊了一句,同時就開始掉轉馬頭,陳猛右手往下一揮。嘴裡罵道:“去死吧。”身後軍士們早就做好準備,看到手勢後張弓便射,四名党項騎手應聲落馬。

陳猛大聲道:“向北轉移。”黑雕軍軍士紛紛掉轉馬頭,秩序井然地掉轉過方向,向北狂奔。

陳猛處置得十分果斷,當黑雕軍州州掉轉方向時,山口處涌出了大隊党項騎兵,很快,這些党項騎兵就朝黑雕軍追了過來。這隊党項騎兵有三千多人,正是進山搜查的部隊,他們在山裡轉了數天,一無所獲,就準備回到夏州城。党項軍遇襲後顯然有些發懵,等到他們清醒過來之時,黑雕軍已開始狂奔。

党項軍失了先機,始終只能遠遠地看到黑雕軍的身影,党項拓跋騎兵向來以騎術了得著稱,沒有追上這些強盜,十二分地不服氣,緊追不捨十數裡後,仍然沒有追得上前面的騎手,党項軍將軍只得命令停止追擊。

這一場追擊戰,也讓黑雕軍耗費了大量的精力,而且錯過了入山口,黑雕軍稍事休息之後,陳猛派軍士回去偵察,見入山口仍然駐紮着党項軍,無奈之下,陳猛率領着軍士繼續北上。下午時分,地勢越來越平、越來越幹,眼見進入了荒漠地帶。黑雕軍每人身上都有裝水的皮囊,軍士所帶的皮囊大多數只剩下一小半的水,雖說從樞密院所發的地圖來看,從夏州北部的荒漠回到鹽州,路途並不是很遠,但是,沿途全是荒漠,無法補充水,出發前必須帶上足夠的水。

周青等人皆是黑雕軍中最優秀的偵騎,他們對於尋找水源並不陌生,周青親自出馬,帶着十幾個軍士,在荒漠中尋找着水源的蛛絲馬跡,搜索了數裡後,各式動物的糞便漸漸多了起來,又走了一里多路,便看見了一條蜿蜒的小河。周青等數人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看見了四十多個帳篷,有大羣的党項人在活動,周青趴在地上,仔細觀察了半晌,然後帶着人悄悄地回到了黑雕軍營地。

周青的報告總是細緻準確:“党項人在水邊紮營,大約在四百人左右,其中有三個帳蓬是女子。”

從同心城秘密出發接近半個月了,陳猛率領着黑雕軍轉戰宥州、夏州,在党項拓跋人的地盤上搞了無數破壞,成爲名副其實的麻煩製造者,這半個月,陳猛臉頰上的鬍鬚爭先恐後地鑽了出來,把陳猛的下巴打份得甚爲威猛,很配得上他姓名中的那一個“猛”字。他仔細聽着周青的報告,同時右手拿着馬鞭在大腿上輕輕敲打,眼神眺望着遠方,顯得特別深沉。陳猛和杜剛曾是侯大勇的親兵。陳猛當上獅營校尉後,仍然長期跟隨在侯大勇身邊,他的很多動作,包括做決策前思考的神態,酷似侯大勇。

陳猛下定決心後,使勁甩了一下馬鞭,斬釘截鐵地道:“對方人數也不少,可是送到嘴邊的肥肉不吃,回去一定要後悔,黑雕軍軍士全部上好弩箭。從左右包抄過去,力爭一個突襲打垮党項人。另外,還是老規矩,不留一個活口。”

黑雕軍兵分兩路,靜悄悄地朝小河邊的党項人壓了過去。

這是一支送親的党項隊伍,党項拓跋人受到了大周的封賞,名義上是大周的一個節鎮,實際上是獨立的地方政權,定難節度使李彝殷夾在周和遼之間。唯有左右逢源才能生存下去,前一段時間,拓跋軍和遼軍交鋒數次,雙方都沒有佔到便宜。罷手言和後,通過粟特人牽線,李彝殷就把他的堂妹嫁給遼國南樞密院使(注),意圖通過聯婚來換取契丹人的信任。

在這片荒漠中,党項拓跋人主要的敵人是契丹人,這一次是和親行動。隊伍中有四十多名契丹軍士,因此,這支隊伍的警惕性就遠不如平常,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危險。

隨着一名党項哨兵的叫喊,黑雕軍左右兩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了這支迎親的隊伍,党項護衛和契丹軍士慌忙中從帳篷中衝了出來。他們剛剛騎上戰馬,拿起武器,黑雕軍就衝到了面前。四百人的送親隊伍中三百名党項軍士、四十多名契丹軍士、五十多名李彝殷堂妹的隨從,他們在包圍圈中亂成一團,根本來不及組織有效的抵抗,戰鬥持續時間極爲短暫,黑雕軍以極爲輕微的代價,全殲了這支警惕性不高的迎親隊伍,四百多人無人逃脫,包括李彝殷堂妹及其奴僕。

鮮血再一次染紅了這無言的荒漠。

陳猛並不知道黑雕軍幹掉的是什麼人,補充了糧食和水後,這一隊黑雕軍沿着荒漠邊緣,很快就進入了鹽州地界。

當陳猛回到同心城時,已是九月十日,同心城被圍近一月,城內糧食已經接近斷絕,人心惶惶,房當度開始武裝全城党項人,包括年輕的女子,準備作最後的反擊。

八月下旬以來,不斷有清水河畔的党項房當人自發組織起小型騎兵隊,從四處向周軍

偷襲,這些騎兵隊約在三四百人左右,裡面有不少是老人、中年人和小孩子,他們雖然衝不破聯軍騎兵的警戒線,卻也限制了聯軍的活動範圍,使聯軍再也不敢像前一段時間那樣爲所欲爲,這些党項騎兵隊本來是各自爲戰,在同聯軍作戰過程中,漸漸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上千人組成的騎兵隊,他們也改變了攻擊對象,儘量避免和聯軍主力交鋒,而是不停地襲擊聯軍的後勤補給線。

聯軍的後勤分爲兩個方向,一路是由涇州、慶州和環縣過來的補給,這一路由鳳州刺史樑守恆負責,另一路是由靈州、鹽州過來的補給,由頒州節度使李頒負貴,黑雕軍軍需官李漫專門負責協調保護兩路,李漫最初只是帶領五百步軍保護後勤補給線,到了九月份,專門保護後勤線的步軍達到了兩千人,儘管如此,還是不能應付党項騎兵的打擊,到後來,李暉又撥給李漫一千步軍,李漫領教了神出鬼沒的党項騎兵的歷害,不敢分散兵力,每一次運送軍需,都是三千人馬一齊出動。

聯軍騎兵爲保護後勤補給線,多次出重兵攻擊這些討厭地党項騎兵,可是,党項騎兵行動相當詭秘,聯軍騎兵一到,他們就消失在大山中,聯軍騎兵一走,他們又出現在補給線上,這樣一來,西北聯軍的軍需漸漸緊張了起來。

党項人這種戰術,侯大勇太熟悉了,在現代社會裡,“人民戰爭”這四個字,把每個國防大學畢業生的耳朵都磨出了老繭,侯大勇自然也不例外。

侯大勇不願意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同心城被圍近一個月,聯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相當充裕了,足夠多的火藥被送到了同心城外,炮車達到了九十架,同心城外的土堆超過了同心城的圍牆,二十架牀弩和堆成小山一樣的弩箭全部到位,對同心城的最後攻擊成熟了。注:遼國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南面官的最高機構是南樞密院,《遼史·百官志一》說:“契丹南樞密院,掌文名不副實銓部族、丁賦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屬焉。以其牙帳居大內之南,故名南院。”長官爲南院樞密使,副官爲知南院樞密使事。屬官有知南院樞密事、南院樞密副使、知南院樞密使事、同知南院樞密使事、籤書南樞密院事等。北、南兩院雖然並列,實際上,主要的權力機構是北樞密院。

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4章 西軍風波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章 草原生活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4章 黃牛軍寨第5章 操持家務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3章 符家說客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8章 確定名分第16章 人事安排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章 烽火熄滅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章 首戰告捷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4章 惜惜相別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6章 激戰馬賊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章 黑雕新軍
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359章 蕩盡羣雄(三十七)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8章 決戰鳳州(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302章 南下之路(十七)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11章 商隊南行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9章 節度三州(三)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21章 南下之路(三十六)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320章 南下之路(三十五)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348章 蕩盡羣雄(二十六)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第4章 西軍風波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2章 草原生活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4章 黃牛軍寨第5章 操持家務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3章 符家說客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8章 確定名分第16章 人事安排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3章 烽火熄滅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15章 高平血戰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4章 突現疫情第264章 鹿死誰手(二十七)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章 首戰告捷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269章 鹿死誰手(三十二)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4章 惜惜相別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80章 鹿死誰手(四十四)第188章 廟堂之高(十六)第6章 激戰馬賊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章 黑雕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