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進入到新軍伏擊圈內,多隆阿拔出金刀,往前一指,咬牙大吼道:“打!”
縱橫交錯的戰壕內,一條條伸出戰壕的步槍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槍口吐出一條條火舌,子彈好像炸了窩的馬蜂羣一樣飛出,密集的子彈扎入了叛軍人羣中,成片成片的叛軍倒在血泊中。
戰壕中響起了一排拉動槍栓的聲音,黃澄澄的子彈殼掉落在戰壕的地面上,子彈殼還冒着青煙。重新上膛的清兵再次瞄準叛軍扣動扳機,又是一排槍聲,對面的叛將再次倒下一片。
僅僅依靠步槍的射擊,根本無法阻止得了叛軍的集團衝鋒。多隆阿並沒有採取三段擊的射擊方法來保持步槍連續射擊,而是散兵自由射擊的辦法,這樣的辦法,肯定擋不住對手衝鋒的。不過無所謂了,因爲多隆阿手裡還有兩件大殺器還沒用出來——機槍和迫擊炮!
“砰砰砰”叛軍在衝鋒的時候,也不時扣動扳機,子彈打在戰壕上,有不少頭戴藍灰色大檐帽,身穿藍灰色軍服的大清新軍士兵倒下。
側翼的堡壘內,射擊孔打開,身穿藍灰色西式軍服的清兵把機槍槍口從射擊孔內伸出,對準了成羣結隊涌來的叛軍。
“打!”多隆阿大吼一聲。
“噠噠噠”佈置在兩翼暗堡中的六挺水冷式重機槍發出了連綿不絕的咆哮聲,六條暗紅色的彈痕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火網,形成了綿密的交叉火力,火網籠罩在叛軍頭頂,把涌過來的叛將一片緊接着一片的撂倒在血泊中。
六挺水冷式重機槍,每一挺重機槍的射速高達600發/分鐘的驚人射速,一挺重機槍,就抵得上一百多支步槍的火力,而且是六挺重機槍從兩翼分別射擊,形成了交叉火力,在這樣的交叉火力打擊之下,叛軍連躲都沒有地方躲,一片又一片的叛軍士兵身上噴出血霧,抽搐着,緩緩倒在血泊中,身上佈滿了冒着青煙的彈孔,鮮血“噗噗”從彈孔內流出。
叛軍將領藍大順看着自己麾下的弟兄們快要衝破清軍防線了,卻突然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音,然後就看到清軍陣地上吐出一條條火舌,他麾下的士兵一片一片的倒下,看起來就像是被收割的稻穀一樣。
“什麼鬼東西?”藍大順大吃一驚,隨即明白過來,焦急的大吼道,“快!鳴金收兵,讓弟兄們退下來!”
叛軍往回退,眼看着就要退出機槍射界了,就在這個時候,只聽到空中響起了一排刺耳的呼嘯聲,高空中一個個小黑點拖着長音,狠狠向地面扎落了下來,接着地面就騰起了一團團綻放的火球,彈片橫飛,爆炸聲連連,不計其數的叛軍被炸得血肉橫飛。
“輕騎兵,出擊!”多隆阿揮動指揮刀。
“殺!”成羣結隊的輕騎兵從清軍陣型中衝了出來,這些騎兵,雖然騎的是蒙古馬,但他們身上裝備了步槍和手槍,追求的不是衝鋒的速度,蒙古馬的衝鋒速度不快,但是耐力好,他們依靠步槍和手槍來殺傷敵人,在追趕上去,衝入敵羣之後,還能以馬刀收割敵人的頭顱。
叛軍大敗,一路潰退。輕騎兵緊跟在後面,緊追不捨。不時聽到一聲槍聲,前面的叛軍後背噴起一朵血花,踉蹌着仆倒在地上。
“砰砰”騎兵不時開槍射擊,前面奔跑的叛軍一個接一個仆倒在地上。
被追殺的叛軍撒開雙腿,拼命的逃跑,他們連想要回頭打一槍都沒有這個膽量,每個人心裡想的都是,儘可能的跑得比自己的同伴快,把同伴丟在後面,以便於自己可以跑掉。
清軍騎兵不斷開槍,打得叛軍屍橫遍野。很快,騎兵就追上了叛軍,閃爍着寒光的馬刀藉助着戰馬的衝勢,從叛軍身上劃過,一刀過去,就一名叛軍倒下。接着騎兵追上第二名叛軍,藉助着戰馬的衝勢,一刀從後頸輕輕劃過,一顆頭顱就滾落在地。還有的騎兵在追上叛軍的時候,沒有開槍,也沒有用刀,直接驅動戰馬撞了上去,一下就把叛軍士兵撞飛了,接着馬蹄從落地的叛軍身上踩過去。
騎兵一路追擊,沿途過去,留下滿地叛軍的屍體。
“叛軍騎兵來了!”突然有人大喊了一聲。
“往後退!”騎兵指揮官喊了聲。
清軍騎兵拔馬回頭就跑,這些騎兵大部分都是蒙古人,他們裝備上步槍之後,把蒙古人擅長的曼古歹戰術發揮到了極點。
騎兵一邊往回跑,一邊不時的回頭開一槍,這些馬術技術極好的蒙古人,在馬背上開槍,槍法仍然十分精準,幾乎每一聲槍聲響起,都有一名叛軍騎兵落馬。
叛軍騎兵沒有裝備槍,他們還是老式的衝撞式騎兵,只有近身了才能發揮作用。結果清軍騎兵不讓叛軍騎兵靠近自己,而是遠遠的放風箏,不時回頭開槍,把叛軍打落馬下。
等到叛軍騎兵發覺不對勁,轉頭就跑的時候,清軍騎兵又調轉馬頭,從後面追殺上去,追擊的過程中,不斷開槍,打得叛軍騎兵接二連三的從馬背上滾落下去。
“快,退回西安城內!”藍大順大喊道。
叛軍這一戰遭到了慘重的損失,十多萬叛軍發起衝鋒之後,給清軍造成的損失微不足道,而叛軍在清軍的步槍、機槍、迫擊炮和騎兵的聯合打擊之下,折損了三萬多人。
藍大順等叛軍將領帶着戰敗的叛將,退縮到城內。
多隆阿和左宗棠率領清軍,一路向西安推進。沿途過去,只見一片片的村莊都被毀了,叛軍把陝西禍害得滿目瘡痍。
雙方在交戰的過程中,多隆阿和左宗棠就已經發現了,其實叛軍有國外勢力在暗中支持他們。
“誓平叛軍!我們華夏的土地,一寸都不能丟失!”左宗棠眼睛發紅,拳頭握得緊緊的。
“他們不僅僅是造反,而且是勾結外國勢力企圖分裂國家。”多隆阿怒道。真實歷史上,多隆阿就是處死了不少投降的叛軍,但左宗棠阻止了,左宗棠說殺俘不祥。
至於蘭芳和大清的關係,那不算分裂,蘭芳和大清是叔侄之國的關係……
之後,多隆阿率軍連破了幾處叛軍據點,對投降的叛軍,多隆阿打算全部坑殺,但左宗棠建議,把俘虜送去當苦力。
平叛清軍一路攻到西安城下,叛軍躲在城內,企圖憑藉着堅固的城防工事負隅頑抗到底。
清軍新軍裝備的火炮是75毫米山炮,雖然沒有大口徑的榴彈炮和加農炮之類的重炮,但是75毫米山炮配合上82毫米迫擊炮,再加上配備到步兵部隊中的60毫米迫擊炮,用來攻城,已經是足夠了。
1865年4月6日,平叛清軍向西安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轟轟轟”伴隨着一聲聲火炮的轟鳴聲,排山倒海般的炮彈砸在了城牆上,裝填了苦味酸烈性炸藥的炮彈砸在城牆上,立即騰起了一團團巨大的火球,在劇烈的爆炸聲中,城磚碎裂,女牆被轟開了一個個缺口。
“嘭嘭嘭”迫擊炮陣地上,一門門82毫米迫擊炮噴出火光,炮彈呼嘯着騰空而起,在空中劃出了一條條弧線,準確的落在城牆上。炮彈落在城頭,立即炸開了一團團火球,站在城頭的叛軍接二連三在橫飛的彈片之中倒下。
“進攻!”多隆阿拔出指揮刀,往前一指。
扛着簡易雲梯的清軍吶喊着,向城牆涌了上去。那些被放在前面衝鋒的清兵,都是老式清軍的清兵,他們是被用來當成炮灰的,而那些新軍都放在後面擔任火力掩護的任務。
“殺!”清軍吶喊着,向城牆衝了上去。
城頭的叛將身穿一根根槍管,向衝過來的清軍開槍射擊,一條條火舌噴出,不斷有衝鋒的清兵倒在血泊中。
“機槍掩護!”多隆阿大吼一聲。
“噠噠噠”架在城外的重機槍發出咆哮聲,一條條火鐮掃過城頭,打得垛口火星四濺,不少露頭射擊的叛將士兵中彈倒下。
迫擊炮發出轟鳴聲,炮彈呼嘯着砸在城頭上,爆炸聲響起,彈片橫飛,正在城頭射擊的叛將接連被彈片擊中,後背破開一個個血洞,有些人直接就被彈片撕成了碎片。
在新軍猛烈的火力掩護下,老式清軍把雲梯搭在城牆上,開始往城頭攀爬。
城頭的叛將抵抗得十分頑強,滾木礌石砸下,金汁、火油不斷的從城頭澆了下來,城下響起一片慘叫聲,接着有火把從城頭丟下,城下立即燒成了一片熊熊燃燒的火海。
清軍的望樓車被人推了出來,車上架着機槍。
“噠噠噠”望樓車上的重機槍發出咆哮聲,居高臨下的掃射的機槍打得城頭的守軍血肉橫飛,一片片被撂倒。
“殺!”老式清軍在新軍猛烈的火力掩護下,終於爬上了城頭。
這些老式清軍,大部分人手裡拿的都是大刀盾牌,只有少數清兵有單發步槍,還有前裝步槍和鳥銃。這些老式清兵,本來就是炮灰,多隆阿並不在乎老式清軍的損失。
儘管是老式的綠營軍,可是他們爬上城頭之後,肉搏戰能力還是相當不錯,雙方士兵在城頭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清兵砍翻了叛軍之後,隨即又倒在叛軍的大刀長矛之下。前面登城的清軍倒下了,後面又是一批清兵爬上了城頭。
“上!”看看時機差不多了,多隆阿向新軍發起了出擊的命令。
腰間插着毛瑟手槍,背上揹着砍刀的新軍吶喊着,向城牆方向衝了過去。
城頭的老式清兵還在痛叛軍決戰,後面的新軍趁着千米的清兵拖住叛軍的機會,跑到雲梯跟前,迅速爬上城頭。
戰鬥力強悍的新軍登上城頭之後,立即加入戰團之中。
新軍士兵右手持刀,左手持槍,二十響的毛瑟手槍大顯神威,大批叛軍還沒靠近新軍身邊,就被打成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