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陛下真神人也

首先陳潛夫和袁樞向這位盧公公介紹了河南的情況,接着在他們陪同下,盧九德巡查了這裡的軍政情況。

經歷甲申之變,地處原腹地的河南也處在風雨飄搖之,很多地方官不謀政,軍不修邊,很多衙門形同虛設,老百姓躲避戰亂死走逃亡,田園荒蕪,餓殍遍地,單從睢州能看得出來。

這麼一圈下來,盧九德發現皇是有先見之明的,陳潛夫和袁樞則感嘆皇足不出戶便對這裡的情況瞭如指掌,盧九德等人哪裡知道,朱由崧在前世已經喝過這個朝代的墨汁了。

瞭解完情況之後,三位大員進行了職責分工,盧九德爲總指揮和總監軍,陳潛夫負責政事和民事,袁樞負責邊事,首先對睢州八千多名官兵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拉開了整肅河南軍政事務的帷幕。

數日之後,京營兵和操江水師整肅完畢,錦衣衛都指揮使兼京營提督的鄭鴻逵帶着兩萬京營兵押着一百萬兩官銀,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睢州。

盧九德、陳潛夫和袁樞等人帶人接出來了,雙方寒暄之後,進行了交接,鄭鴻逵將這兩萬名京營兵的兵符令箭花名冊等全都逞給了盧九德,盧九德早爲這兩萬人馬準備好了營房,讓戰士們把行李輜重搬到裡面。

這邊袁樞指揮八千睢州兵開始搬銀子,一百萬兩銀子也拉了好幾車,白花花的銀子當場過數入庫,這些當兵的一看朝廷給了這麼多錢,一個個勁頭十足。

鄭鴻逵完成交接之後返回京師,盧九德先對八千睢州兵補發餉銀,從各級軍官到普通兵卒,按朱由崧的指示,一個人都不能欠餉,一兩一釐都要補齊。

睢州兵別看編制屬於徐州總兵高傑,但他們這八千人跟高傑的徐州兵、鳳陽兵、泗州兵等地的兵員待遇可不同,原因出在原睢州的總兵許國定身。

許定國雖是高傑的部屬,但他看不高傑,對這個出身闖賊部屬卻拐跑了闖賊老婆的司有幾分不齒,因此對高傑陽奉陰違,說白了是不服。無獨有偶,高傑也不待見許定國,在手下的大將,高傑重視的是李成楨、胡茂楨等人。

因此高傑把他這幾千人打發到了偏遠的睢州,想起來時他些糧餉,想不起來拉倒。許國定知道高傑輕視他,想攀河南巡撫越其傑這個高枝,讓馬士英重視他。但剛巡撫到河南的越其傑得知將帥有隙時,當然兩不得罪在裡面和稀泥。

朱由崧誘捕越其傑和許國定之所以能夠成功,也正是看了這一點。

當時睢州處於和李自成交戰的邊沿一線,南明國庫虧空,因此各地的糧餉大部分依靠地方供給,但由於睢州地處偏遠的窮鄉僻壤和戰爭前沿,稅賦根本收不來,靠搶也弄不來多少銀子和米麪,因此這幾千人馬軍餉發得很不及時,拖發欠發糧餉是家常便飯,有的幾個月都沒見到銀子了。這一下攢到一起領,一下得這麼多餉銀是根本沒想到的事,因此官兵們都高興得合不攏嘴。

現在越其傑和許國定都倒臺了,但他們期盼已久的銀子卻來了,這些當兵的說白了是爲了吃飯穿衣,只要有糧餉,他們纔不會管誰當巡撫和總兵的事。

很有帶兵經驗的盧九德趁機把他們集合起來當場訓話:“軍兵弟兄們,你們手白花花的銀子可不是興平伯高傑給你們發的,也不是來自國庫,而是皇帝陛下的內帑,大明朝風雨飄搖,國庫連年虧空,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銀子來給你們發餉,這是也你們軍餉經常發不下來的原因,這次陛下之所以自陶腰包給大夥關餉,並傳下口諭不拖欠一兵一卒,一兩一,何也?是因爲陛下想讓你們明白,你們是在爲誰當兵?陛下不忘祖宗之志,下決心要光復大明的江山社稷,決不做偏安東南的苟且之君,再現奸黨馬士英已除,你們知道該怎麼做了吧?那是誓死效忠於皇帝陛下,討賊平虜!”

盧九德帶過兵,善於扇動人心,這幾句話近萬名官兵熱血沸騰,感念皇恩之餘齊聲高呼:“效忠陛下,討賊平虜!效忠陛下,討賊平虜!”……

喊聲一浪高過一浪,聲震雲宵。

接着盧九德將這八千人打亂秩序,編入兩萬京營兵,整編之後,這八千人只知道有皇,不知道有高傑了。

與此同時,巡撫陳潛夫整頓睢州吏治,大肆宣傳動員,招兵買馬,那時流行一句話,吃糧當兵,因兵災不斷,流民遍地,爲了活命,很過多人選擇了把腦袋掖在褲腰帶加入了軍營,管他是誰的兵呢,只要眼前能吃飽飯有衣服穿不至餓死或凍死行,現在這裡不但能吃飽飯,有衣穿,還有錢花,因此來報名入伍者與日俱增。

因此,半個月下來,招了三千兵馬,這在戰場前沿的睢州已經很不善了。

盧九德負責操演這些新兵,總兵袁樞當然也沒閒着,帶着這兩萬八千官兵修築工事,因爲對面流寇李自成的人馬,清韃離這裡也不遠,說不定哪一天打起來了。

崇禎十七年的七月底,也是盧九德到睢州的第二十天頭,李自成的人馬非但沒有攻睢州,而是大規模撤兵了,盧九德等人感到怪,認爲是賊之奸計,沒有急着進兵,而是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幾日後,得到確切消息,流賊被滿清韃子殺得節節敗退,站不住腳,賊酋李自成於一個月前放火燒了紫荊城已經率主力逃往山西,被滿清韃子咬住不放,主戰場移向山西,河南的流賊也不得不收縮兵鋒跟着撤退,現在開封府四周的流賊全部不戰而逃,開封府也是空城一座。

盧九德等人一聽喜出望外,心感嘆,陛下真乃神人也,收復失地的機會來了,但是不敢耽擱,因爲遲了,便宜東虜了,於是一聲令下,明朝的軍隊兵不血刃接管了開封府。

盧九德和陳潛夫、袁樞等人進駐開封之後,照舊修築工事,操演人馬,招兵的大旗仍然扯出。

沒幾天,果然有絡繹不絕的人來投,其有被清韃子打散的李自成的舊部,也有投降李自成和清韃的原明朝的士兵官紳,按照朱由崧的口諭,盧九德指示袁樞來者不拒,一律收容改編,不準歧視,不翻舊賬,並對這些人給予了大明朝軍隊一樣的待遇。

到八月旬,河南的明軍猛增了一萬二千還出頭,總兵力接近五萬,盧九德喜出望外,一面修築工事,操演人馬,練兵備戰,一邊疏京師給朱由崧報喜……

第91章 奸細第620章 箭射雙錘將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376章 埋伏第137章 劉良佐接旨第572章 李全,你太沒腦子了!第116章 帝王之術第553章 改西京爲西安第508章 李自成突圍(1)第865章 拿下不寧遠,誰都別活!(三更)第347章 佟養甲獻計第335章 中計第415章 攻取順德府第818章 不簡單的女人(一更)第434章 非坐北京不爲明帝(三更)第127章 東林發難(爲書友1481113850加更)第123章 李成棟落網(下)第38章 混戰第408章 以人換人第318章 馬寶沖帳(下)第861章 石河阻擊戰(中)(一更)第205章 王鐸擲筆第543章 困龍勤政殿第646章 明軍撤退第488章 破陣救人(3)第199章 第一支勤王之師(爲書友67****24摧更加更)第68章 挑戰第94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上)(一更)第394章 鋤奸(3)(一更)第85章 開殺第14章 廷審(求一切支持)第561章 兩日取三地第81章 揚州大戰(今天三更,第一更)第183章 讓劉澤清出城迎接第543章 困龍勤政殿第917章 帝王闖山寨(3)第906章 陸校陣亡(二更)第182章 計高一籌第248章 澎澤大戰(下)(二更)第414章 兵進大名府(下)第263章 八旗軍初遇御營第802章 營救湯若望(2)(三更)第142章 兵臨城下第741章 中荷大海戰(6)第308章 吳三桂中計(3)第270章 鄱陽湖大戰(3)第810章 韃子撤兵了(二更)第896章 第895 孝莊突圍(三更)第875章 小淩河之戰(二更)第92章 偷襲第837章 真假朱由崧(一更)第923章 激戰阿穆爾河(下)(二更)第453章 火併(中)第575章 真是難爲陛下了第595章 讓你們做個明白鬼第333章 奏請第703章 鼓浪嶼海戰(4)第911章 霸道的小柳是(二更)第589章 護駕丟了主子第45章 追殺(2)第164章 頂牛(感謝書友V視覺的打賞)第65章 傲慢的黃得功第213章 酬謝第666章 一樣的計策,一樣的人第381章 一劍抵四猛(二更)第867章 厲害的大明遠征軍步兵(下)(二更)第173章 說服第567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57章 削藩之難第508章 李自成突圍(1)第278章 二十萬清軍大潰敗第29章 集體請辭(下)第107章 決不能撤第165章 洪澤湖大戰第727章 談判(上)第617章 狡猾的張獻忠第685章 苗寨(1)第597章 夫妻反目(下)第754章 與虎謀皮第27章 集體請辭(上)第573章 美人兒,朕來啦!第356章 血濺行宮(2)第356章 血濺行宮(2)第211章 很會夸人的錢謙益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905章 四路大軍挺進東北(一更)第117章 夜半兵變(上)第365章 孔有德之死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888章 捉住了順治帝和寧完我(三更)第577章 朕先讓爾等看一樣東西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339章 報捷(三更)第447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2)第533章 潼關大戰(6)第295章 范文程獻計(二更)第497章 強渡黃河(6)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381章 一劍抵四猛(二更)第20章 籌劃(求收藏求推薦)
第91章 奸細第620章 箭射雙錘將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376章 埋伏第137章 劉良佐接旨第572章 李全,你太沒腦子了!第116章 帝王之術第553章 改西京爲西安第508章 李自成突圍(1)第865章 拿下不寧遠,誰都別活!(三更)第347章 佟養甲獻計第335章 中計第415章 攻取順德府第818章 不簡單的女人(一更)第434章 非坐北京不爲明帝(三更)第127章 東林發難(爲書友1481113850加更)第123章 李成棟落網(下)第38章 混戰第408章 以人換人第318章 馬寶沖帳(下)第861章 石河阻擊戰(中)(一更)第205章 王鐸擲筆第543章 困龍勤政殿第646章 明軍撤退第488章 破陣救人(3)第199章 第一支勤王之師(爲書友67****24摧更加更)第68章 挑戰第941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上)(一更)第394章 鋤奸(3)(一更)第85章 開殺第14章 廷審(求一切支持)第561章 兩日取三地第81章 揚州大戰(今天三更,第一更)第183章 讓劉澤清出城迎接第543章 困龍勤政殿第917章 帝王闖山寨(3)第906章 陸校陣亡(二更)第182章 計高一籌第248章 澎澤大戰(下)(二更)第414章 兵進大名府(下)第263章 八旗軍初遇御營第802章 營救湯若望(2)(三更)第142章 兵臨城下第741章 中荷大海戰(6)第308章 吳三桂中計(3)第270章 鄱陽湖大戰(3)第810章 韃子撤兵了(二更)第896章 第895 孝莊突圍(三更)第875章 小淩河之戰(二更)第92章 偷襲第837章 真假朱由崧(一更)第923章 激戰阿穆爾河(下)(二更)第453章 火併(中)第575章 真是難爲陛下了第595章 讓你們做個明白鬼第333章 奏請第703章 鼓浪嶼海戰(4)第911章 霸道的小柳是(二更)第589章 護駕丟了主子第45章 追殺(2)第164章 頂牛(感謝書友V視覺的打賞)第65章 傲慢的黃得功第213章 酬謝第666章 一樣的計策,一樣的人第381章 一劍抵四猛(二更)第867章 厲害的大明遠征軍步兵(下)(二更)第173章 說服第567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57章 削藩之難第508章 李自成突圍(1)第278章 二十萬清軍大潰敗第29章 集體請辭(下)第107章 決不能撤第165章 洪澤湖大戰第727章 談判(上)第617章 狡猾的張獻忠第685章 苗寨(1)第597章 夫妻反目(下)第754章 與虎謀皮第27章 集體請辭(上)第573章 美人兒,朕來啦!第356章 血濺行宮(2)第356章 血濺行宮(2)第211章 很會夸人的錢謙益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905章 四路大軍挺進東北(一更)第117章 夜半兵變(上)第365章 孔有德之死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888章 捉住了順治帝和寧完我(三更)第577章 朕先讓爾等看一樣東西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339章 報捷(三更)第447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2)第533章 潼關大戰(6)第295章 范文程獻計(二更)第497章 強渡黃河(6)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381章 一劍抵四猛(二更)第20章 籌劃(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