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

在戰爭中,武器的好壞,能起到極大的作用,是勝負天平上,一個大大的砝碼。

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終究還是人!

只要策略得當,哪怕是在武器上有絕對的劣勢,也是有可能與強敵進行周旋的!

就比如,天朝太祖的游擊戰,不懼常校長,也不懼小鬼子,便堪稱游擊戰的集大成者!

卻不想,楊行密竟然也學會了游擊戰!

不過也是,在淮南戰場上,雖然淮南軍手中的武器跟揚波軍相差極大,可若是他們讓開大城市,不跟揚波軍硬抗,不正面作戰,揚波軍空有火器優勢,又能如何?

將揚波軍拆散,去漫山遍野地抓耗子嗎?

這個念頭才閃了一下,就被孟鹹否決了。

理智告訴孟鹹,楊行密放棄了大城市、重要水道,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楊行密自己!畢竟楊行密若想要在淮南實行統治,便必須有一個個節點,和交通,將廣大的區域連起來。

而長江和運河,便是淮南最重要的兩條交通要道,長江和運河沿岸的大城,也是這些節點之中,最重要的。

缺失了這兩樣,楊行密對淮南的統治力會急劇下降!

所以,楊行密心中應該迫切地想要收回這些城市的控制權的。

何不以這些城池爲餌,誘使楊行密的大軍露頭呢?

可若是這樣以來,便意味着,原本速定淮南的方略必須要改變了……這個方略可是孟鹹極力促成的,從本心來說,孟鹹肯定是不願放棄自己制定的方略,可現實,又逼得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就在這難以抉擇的時候,參謀部的推演結果出來了:如果不退出揚州,而跟楊行密慢慢耗的話,將會面臨無窮無盡的小規模的偷襲,屆時,揚波軍的戰損,將會比陣戰還要高。

而相應的餉金和撫卹金,也將會變成一座大山一樣,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

但是,付出這麼多之後,最後的結果,也許還是被迫撤退。

這個結果成了最後一根稻草,讓孟鹹咬着牙,準備宣佈撤軍,

可就在此時,那個來送結果的小參謀突然開口了:“總指揮!楊行密這東施效顰之策,也許另有應對之法……”

“東施效顰?”孟鹹愣了愣,這避而不戰之法,可以說極爲高明,怎麼就是東施效顰了?

見孟鹹沒明白,那小參謀又道:“大王在天朝戰記中,便寫過一種叫游擊戰的戰法……這種戰法有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楊行密顯然是看了大王的天朝戰記,才學了用來對付王師!”

天朝戰記?孟鹹明白了,這是王延興繼三國志評話之後,著述的又一部大作,只不過,三國志評話中的人物,都是一個個有正史可查的人物,其中的事蹟,也有七分真實,只有三分虛。

對評話故事來說,這已經算是很嚴謹了;再加上書中寫的軍事、政治都十分深入傳神,角度也全然不同正史——正史是以曹魏爲正統,而三國志評話,卻是以蜀漢爲正統——這種種因素,哪怕是對孟鹹,也有些參考價值,所以,孟鹹也不時拿來看。

可天朝戰記卻說的是一個完全虛構的時代,雖然裡面的地理方位跟大唐有幾分相似,可其人其事,卻毫無根據。

所以,三國志評話,孟鹹讀過,覺得很好,而天朝戰記,卻下意識裡迴避了……既然沒讀過,哪裡知道書裡寫了什麼東西?現在看來,還真是沒想到,楊行密竟然能將這傳奇故事,當做兵書來看!也不知道,他到底看到的是哪一章、哪一節!

只是,現在臨時再去看書已經是來不及了,孟鹹便對那小參謀道:“即使如此,那你的應對之法如何?”

那小參謀聽到孟鹹相詢,立即興奮地拱手道:“總指揮!大王在天朝戰記中雖然沒有名說,但是,某卻能發現,其實這游擊戰其實是不能單獨使用的,而必須是和另外一種戰法相結合!”

“那就是人民戰爭!”

“必須充分地動員和團結儘可能廣泛的人民,讓敵人陷入無窮無盡的人民戰爭中……這纔能有效地進行所謂的游擊戰!”

“而楊行密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他只知道遊擊,卻不懂發動人民羣衆,所以,他所學的游擊戰法,只不過是空有其表罷了!”

說到這裡,那小參謀語氣十分肯定地繼續說道:“所以,接下來的關鍵之處,不在於如何擊敗楊行密的幾十萬大軍,而在於,如何將淮南的人民都爭取到大王這邊來!”

“只要讓淮南的人民都覺得大王善待人們,而楊行密剝削人民!跟着大王過好日子、跟着楊行密過苦日子!跟着大王能得大王照拂,百世無憂,而跟了楊行密,則終日泡在苦水裡……”

“一旦民心轉向了,楊波軍就會反客爲主!到時間,楊波軍所到之處,處處受人歡迎,淮南軍所到之處,處處遭人唾棄!”

“淮南軍,就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無處可逃,無處藏身!”

“到時候,或許除了一部分死硬份子,淮南軍自己就會瓦解了!”

看着那小參謀越說越激動,說得神采飛揚的樣子,好象勝利,已經到來一般。

孟鹹卻陷入了沉思,許久之後,他才突然眼中閃過一陣光輝,對那小參謀道:“那你再說說看,具體該如何行事呢?”

那小參謀顯然也是早就想好了全套說辭,聽到孟鹹的話,立即一條一條地答了出來:“這其實是不難的!因爲某所說的這些,都是如鐵般的事實,只是一時還不被淮南民衆所知!”

“某以爲,第一首要的是要將他們所能享受到的實利,進行廣泛的宣傳,讓他們知道,他們將來能得到哪些好處!定然是從者如雲!”

“不錯,你說的正是如某之所想!”孟鹹讚許地點了點頭,又再問道:“那你以爲,大王所施的衆多善政,哪些是要重點宣揚的呢?”

那小參謀立即張口就說道:“免鹽稅、減地稅、當頭三年不納稅!”

“嗯!鹽稅、地稅之重,人人都恨!此政惠及人口最多,當爲首要,那然後呢?”孟鹹繼續點頭稱是。

立即又是麻溜地接話道:“白米飯,人人吃!暖和衣,人人穿!”

“嗯!溫飽問題,乃是民衆心中考慮的頭等大事……此事亦是重中之重!”孟鹹面露微笑,“還有嗎?”

還有?那小參謀一聽,愣了愣,答道:“有是有的,大王的諸多政策,無一不善,只是,大王的善政,大多來說,寒門更有利一些!某怕是會讓那些大戶世族不滿抵制……”

他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說道:“不如先不說,等衆寒門已經被某等動員起來了,再進行宣講?”

“哈哈,不錯,有所爲,有所不爲!”看到那小參謀似乎有些不自然的表情,孟鹹再次讚許了一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三十八章 銀行行長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試圖仿製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議北伐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祚斷喪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十二章 清帳查冊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五十五章 越州虛實(第三更)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四十二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五十三章 搶佔南門第八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八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五十五章 越州虛實(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
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八十一章 一語成箴第三十八章 銀行行長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二十七章 新式快船(第一更)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十八章 棋局中原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王遇刺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二十六章 初衷已改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一百五十章 喋血潼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七十六章 語出害人第三十一章 鴻門宴(第二更)第六十三章 試圖仿製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地升官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二章 內憂初現第四十七章 交易流程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議北伐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新晉刺史(第四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祚斷喪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十二章 清帳查冊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隱復出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八十三章 激將之法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一章 魂歸泉州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八十八章 久候來客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五十五章 越州虛實(第三更)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杜二回家第二十五章 舉薦袍澤第四十三章 大會召開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舊對比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五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四十二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五十三章 搶佔南門第八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八十一章 狼窩虎穴第五十五章 越州虛實(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立軍令狀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第十章 洗劫一空(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