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副使黃碣(第三更)

張武定正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向錢鏐借兵,卻突然聽說,吳以用來了。

範暉人不行,他手下的這個吳管家卻有些見識。

張武定跟範暉聯手的許多勾當,便少不了這吳管家的補遺。

急忙將來人請進來,一見面,卻是大驚失色。來人確實是吳以用。

只是,每次在範暉府內見到的吳以用,都是一副微胖的身子,走着四平八穩的步子,和藹可親的樣子。

而眼前這個吳以用,卻明顯瘦了一大圈,面目憔悴,鬚髮都有些雜亂……

若是在大街上偶然相遇,怕是要認不出來了:“吳先生,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話還沒說完,突然又想到一種可能:“難道是福州已經被那王延興奪了去了?”

福建因爲山水阻隔,消息蔽塞,裡面發生點什麼事情,要過上個把月才能傳出消息來。

前些天有消息傳過來,說是福建觀察使陳巖重病不能視事,便讓都將範暉繼任了觀察使。

考慮到消息的滯後性上,這事,只怕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

難道,範暉才當上了觀察使,沒兩天就被王潮給掀翻了?人死鳥朝天了,只是讓這個吳管家逃出生天?

重重猜疑在腦海中轉過,不過,究竟實情如何,還是要問這個從福州而來的吳管家。

吳管家嘆了一口氣說道:“吳某自福州出發之時,泉州還沒有什麼異動……不過,某到越州已經一月有餘了,此刻福州發生了什麼,某也不得而知啊!”

張武定一愣,再一看吳管家這身衣服破舊的模樣:“先生既然到了越州,爲何不早些來找某?先生受苦了……”他連忙讓張承嗣去準備一些衣物,準備給吳管家更換,又不解道,

“先生不在福州助範暉掌控形勢,怎麼來越州了?”

“大當家的是明眼人,自然知道老朽此來,不過是要向那董昌求援罷了!只是!”

吳管家一臉落寞地嘆了一口氣,從懷中掏出一卷帛書,遞給張武定,

“留後求援的書信在此,大當家的,可否幫吳某參謀一二?”

張武定接過帛書,打開一看,將那些客套話撇開,將關鍵之處摘出來,心裡頓時一怒:

“這範暉爲何如此愚蠢?若是董昌白得了建州,又佔了泉州,取他的福州還不易如反掌?吳先生爲何不勸勸他?”

“唉,留後應當不意如此,此計乃是範氏所定……”吳管家無奈地說道。

沉思片刻,他又說道:“吳某從福州出發之後,王延興小兒已經將江口封鎖,搜查過往船隻,只怕此刻已經是兵臨城下,福州現下如何,某也不清楚……”

原來,吳以用僥倖逃脫了杜子欣的搜捕,走陸路到了越州。

可是,連張武定都見不到董昌,他在這裡人生地不熟的,空揣着一份帛書,尋不到門徑。只能是在越州空耗時間。

就在他失了信心,準備回福州的時候,聽到了市井議論,提到了張武定和霹靂雷的名字,才得了一絲線索,過來找張武定。

張武定盯着吳管家看了又看,在心裡權衡一二,決定還是將越州的現狀告訴吳管家:“吳先生!只怕某等要所託非人了,今日之董昌已非早日之董昌!”

張武定將這段時間的見聞一一說出,言語中,滿是唏噓之意。

“如此說來,若要請董昌出兵,須得請那李瑜進言,而若要李瑜進言,所需的花費,只怕不是小數啊!”吳管家聽了之後,又是一嘆。

範暉許諾的那諸多好處都是向着董昌而去,可沒有他李瑜什麼事,如果不餵飽了李瑜,這一紙帛書,怕是連到遞到董昌書案的機會都沒有。

然而,爲了躲避王延興的搜查,吳管家輕裝簡從,身上所帶的財物,也就是個路費盤纏罷了,哪裡有東西去行賄?

吳管家看看張武定,沒奈何地說道,“這該如何是好?”

“範暉鼠輩,吳先生跟了他,只不過是埋沒自己的前程!福州之事,便叫給張某吧!某識得一道士,名喚朱思遠,可以接近李瑜,或許可以一試!”張武定說道。

話說,張武定與吳管家商量停當,準備派人去請朱思遠,張承嗣卻又來通報,卻又有人上門求見。

這才得了官身幾個時辰?就這般門庭若市了?

“不見!”張武定對張承嗣說道,“你倒是不知道個輕重緩急?先打發走!”

張承嗣猶豫了一下,“阿郎,某看那人,似乎是越州節度副使黃碣!”

“黃碣?他來作什麼?”張武定聽言一愣。

對黃碣此人,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在董昌起事之初,此人出力甚大。才能高居節度副使這樣的要職。

從名義上來說,除了董昌,他就是越州的第二人。只是,名義上的事情,往往與實際相去很遠。

黃碣做事喜歡直來直往,對董昌的一些做法,也經常直言職責,自然就不太董昌喜歡。

這兩年,雖然依舊是副使的高位,卻早就沒有什麼權柄在手。

在王府之中,他的話語權,怕是跟朱思遠一個等級。

而若是論手中實際掌握的資源,還遠不如自己。這樣一個人,來找自己,做什麼?

幾個念頭在心中轉過,再看向吳管家,見他眼中迷惑,解釋了幾句。兩兩商量了幾句,決定還是見上一見。

張武定出了院門,親自將黃碣迎進屋中,必要的禮數之後,張武定先切入正題:“不知黃副使親臨寒舍,可有何指教?”

黃碣蠟黃的臉上,表情缺缺,皺着眉頭說道:“某聽聞監丞試製霹靂雷一事頗有成效,特來向監丞求教!”

原來是這事,張武定早就統一好了對外的描述口徑:“託大王之福,某已經制造一批,送入王府備用,大王命感恩都使用此物!”

“嗯!”黃碣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然後,卻忽然轉了個話題,“某聽聞張監丞自福州而來,對閩地局勢,有何看法?”

“閩地……”張武定自福州而來,對福建的情況的瞭解,可以說,全越州不會有第二個能比的上的。

只是,該如何說起呢?對這樣一個說不上有多熟悉的人,該說多少呢?

才說了兩個字,張武定就停住話語,不往下說。

“呵呵……”黃碣自知自己的問得有些突兀了,便將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先說了出來:

“某聽說,福建現下是兩雄之爭,陳巖以福建觀察使之位據有福州,卻不能實際控制福建;泉州刺史王潮,雖暫且只有一州之地,手下的兵馬卻雄踞福建之首。不知某說得是否正確?”

“黃副使所言極是!福建局面卻是如此!”張武定點了點頭,這樣的信息屬於大路消息,往來商客,都是知道的。

“然而,陳巖重病,不久於人世。某敢言,陳巖離世之時,福建亂変之始!”黃碣斷言道。

張武定點了點頭,心知這黃碣也是看得明白,只是,他手裡的資源太少,全然不知,陳巖不是即將離世,而是已經去世多日。而王潮的大兵,只怕已經逼近了福州。

他不打算現在就把這些消息托出,準備繼續聽聽黃碣的觀點。

“福建之亂,有可能者二也!其一,王潮主動造反,兵逼福州,以圖觀察使之位;其二,陳巖繼承者不能容忍王潮,派兵平滅泉州。”

“不過,泉州兵勢要強於福州,若是某所料不差,當是王潮起兵。不知監丞以爲如何?”黃碣說道。

你的所料確是不差,福州、泉州,兩者實力差擺在那裡,是個明眼人就能看出來。

事實上,範暉那個烏龜不但不會試圖去攻擊泉州,而是把全部兵力收縮在福州,同時還把建州拱手送上,以求董昌施救。

張武定心裡轉動這諸多的念頭,面上依舊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如不出意外,副使所料不會有差!”

“若是王潮起兵攻打福州,以福州有城所依之勢,勢必不可能一鼓而下!此刻,便是某等越州的機會了!”黃碣笑道。

話說到這裡,張武定才恍然大悟道,拱手道:“副使所言極是,大王若是能有所準備,只待陳巖一死,便發兵南下,定能能福建五州八十餘萬丁口納入麾下!”

“不錯!”黃碣點了點頭,“只是,大王自據有兩浙之地後,便有些頓足不前。明知眼前是個好機會,卻未必願意去取。這便需要某等多像大王進言……”

“張監丞,你可否願意與某一起聯名上書大王,請求大王早作準備?”

張武定撫掌稱讚:“如此大善!”轉瞬,卻又獻策道,“只是張某不過一個小小監丞,卻是不能助力太多,李郎中和掌書記吳瑤正是大王信賴之人,何不與他們二位一起進言?”

誰想,黃碣情緒就突然激動起來:“休要再提此二獠的名字!真是污了某的耳朵!壞大王事者,必是此二獠!”

黃碣竟然反應這麼大,張武定都被嚇了一跳。

不過,想想也是,李瑜吳瑤二人的職位都在黃碣之下,他們想要擁有權力,那就是必須把黃碣踩在腳底下。

想想這兩個人的德行,也不知道是用了多少陰狠的手段,黃碣肯定是對他們恨之入骨的。

張武定連忙點頭稱是,不再提吳瑤李瑜兩人的事。

只是,董昌對李瑜和吳瑤言聽計從,要見董昌,如何可能繞開這兩人?

聽到這個疑問,黃碣臉色突然變得狠厲起來:“某自有辦法……不過,只有一次機會!”

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八十一章 散兵新人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六十三章 試圖仿製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四十九章 重陽見禮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九十九章 漫天要價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三章 內丹道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四十二章 道士呂奇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四十二章 道士呂奇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八章 論戰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
第二百零三章 搪塞使者第一百章 突襲浮橋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一十六章 不孝逆子第八十一章 散兵新人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九十一章 決死衝鋒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六十三章 試圖仿製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四十九章 重陽見禮第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六十四章 花樣套話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八十五章 降唐之議第十六章 封州劉隱(第一更)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九十九章 漫天要價第八章 互相推諉第五十章 朝令夕改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九章 崖州問罪(第二更)第三章 內丹道第一十三章 謀劃巷戰第六十六章 雙簧(第四更)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南詔國運第二十四章 謀劃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十七章 分期付款(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意外之財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四十二章 道士呂奇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八十二章 門前漆盒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五十一章 智慧之選第九十一章 生死兩難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五十七章 不良帥第四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十三章 驅虎吞狼(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二十九章 頭人竹籬(第五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九章 實事求是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七十九章 衙內選親(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四十二章 道士呂奇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霹靂監丞(第一更)第八章 論戰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四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四章 破局之人(第四更)第五十六章 城上對決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二十四章 割袍斷義(第三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務實之道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無限火器(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算是識字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