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

王延興將柳知安叫了過來:“此處秩序井然,柳權知可居首功!”

“知安不敢居功,這都是軍士之力……”柳知安連忙躬身,臉上卻是一臉悽然。

他當然不敢居功,因爲,這份秩序,是用血換來的。

鹽巴市場開賣不多久,就遇到了搶鹽的事情。

那日,賣鹽賣到正午時分,來了兩個假裝買鹽的漢子。

他們先是錄了名字,按了手印之後,便去拿鹽。

誰知,就在他們背了鹽,要出倉庫時,混在排隊的人羣中的三十多名暴徒,突然衝了過來。

然而,這低價賣鹽的事,本就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遭遇暴力的事,必定會發生。

柳樹心在佈置賣鹽點的時候,就留了心眼,將排隊登記和領鹽的地方,用矮牆進行了隔離。

領鹽處,也是獨立的一處院子,看似只是用柵欄圍了幾間房子,做內外倉庫,其實裡面埋伏了兩個什隊的重弩,和五個什隊的散兵。

在賣鹽處的另一側,又有一個都的陣列兵和五個什隊的散兵,隨時待命,可以增援。

柵欄外,還有兩個什隊在維持只需。

在背後,營地中,還有兩個都作爲後備。

這邊亂象方起,就有兵丁開始招呼人手了。

而那裝作買鹽的兩人,見外面有人跑來接應,將背在背上鹽往地上一甩,拔出藏在衣服裡面的刀子。朝倉庫中發鹽的兵丁撲來。

那些發鹽的幾個兵丁,早就被告知,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見狀,端起手中的鹽末子,就朝那兩個暴徒潑了過去。

藉着那暴徒用手擋鹽的這一瞬間,幾人轉身便望身後的房間逃。

見發鹽的兵丁跑着進了房門,那兩暴徒也不去追,拖起倉庫裡的鹽包就望外面跑。

緊接着,那些翻過矮牆和柵欄,跑過來接應的暴徒,也到到了發鹽處的面前。

就在此時,一陣騰騰騰的弓弦聲響起。

一波箭矢過後,就當場擊殺了十二人。

這時,這羣人才知道,這黑心的安南招討使,早有準備。

轉身便逃。

連那兩個已經拖了兩包鹽包再手的暴徒,也將手裡的東西一丟,玩命地往前逃。

但是,早有準備的楊波軍,哪裡會給他們逃走的機會?

又是一波重矢射過,便只剩下了五人沒有倒下。

殘存的幾人,他們還想逃,就在柵欄外面,已經有持刀盾的兵圍了過來。

在房子裡發弩的戰兵和準備停當的散兵,也衝了出來。

左右無處可去的暴徒,想垂死掙扎也是不能了。

隨後,被殺的暴徒,被用杆子挑起來,掛在路邊。每隔二、三十步掛一個,從買鹽場一直往外排,排出老遠。

而被抓的五人,則被綁起來拖走了。

等着他們的,自然不會是什麼太舒服的事。

雖然,暫時還沒有問出什麼結果來,可現場的秩序,卻是不要太好!

見柳知安的臉色,王延興笑了笑:“不知權知可否聽過一句話。”

“招討使請說!”

“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王延興盯着他的眼睛說道,“某若是不能一將不法之事鎮服,何以維持這大多人的美好生活?”

“可前來買鹽的這些人,都不過是些農舍夫,他們又怎麼能知道招討使的恩情?”柳知安不敢直視王延興的眼睛,囁嚅地說道。

“農舍夫?請問,權知可曾種過一天地?養過一日蠶?織過一寸的布?天下之事,何物不依賴這些農舍夫?”

“不曾……”柳知安這才意識到,招討使是何意了,臉上露出了愧色。

見柳知安臉色轉變,王延興才繼續說道:“所以,某一直都說,這農舍夫,纔是大唐真正的根基!大唐想要中興,便必須待這些農舍夫好一些!你可聽明白了?”

“屬下明白了……”柳知安連忙再次躬身拜倒。

王延興將柳知安扶起來,在他胸口拍了拍:“用這裡,去待他們好一些!真的明白了嗎?”

“真的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王延興點了點頭,話題一轉,“聽說,權知也是北人?”

柳知安一愣,不過還是據實答道:“屬下祖籍壽州,自高祖來朱鳶後,已不止百年了。”

“嗯,交州諸縣,都是土人擔任主官,唯有朱鳶是一個北人,應該與你妻子出身有關吧?”

柳知安沒想到自己的家底,都被摸清楚了,也不做保留地說道:“賤內是龐家嫡女,嫁入柳家後,確實對知安有不少助力!”

“龐家在朱鳶所擁有的田地,雖然不下百傾,但是其主要財貨的來路,還是官辦鹽商。”

“想來,你這趟回去,可能會聽些閒話!”

“不過,有些事,便如這朱鳶江的水一般,就算你想把它留下,它終究也是要留到海里去的。”

“你回去你去跟你妻子說:現在,這鹽價,某隻按丁出售。所以,他家的鹽,還有地方可以賣。”

“但是,到明年秋後,安南官鹽的價格,便將全部降到五十文一斗。”

“在明年秋後之前,他都可以好好地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辦。”

“如果他想明白了,他可以繼續做官辦鹽商,某在儋州建了鹽場,可以以三十文一斗的價格,賣給他!”

“數量以每年五千石爲限!”

“他從儋州買到的鹽,某不限制他賣往何處去。”

“賣到交州也好、愛州也好、驩州也好,或者南詔、四川、吳哥都可以,只要他的手能伸得足夠長!”

“但是,一年之後,安南招討使下轄的所有區域的官鹽售價,都將是五十文一斗!”

“聽明白了嗎?”

柳知安感覺自己聽明白了,又感覺自己沒聽明白……懵懂間,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儋州鹽場一年能產鹽多少石呀!”

“儋州鹽場自今年四月開始建,六月開始產鹽,這幾個月,每月的產量都在兩千石以上!”王延興若無其事地說道,“今年入冬之後,現在這個鹽場還要擴產,同時,又將建第二個、第三個鹽場,每一個鹽場的產量,都不會比這個鹽場小。”

“接下來,到明年,還會繼續擴……龐家不要想把某手裡的鹽都吃下去,他要考慮自己的肚量!”

王延興緩緩地說完後,停住話頭,看着柳知安。

柳知安卻還陷在王延興所說的幾個數字上:

第一個數字,便是以五千石爲限。

五千石,是什麼概念?

交州在籍的戶數只有萬戶上下,平均每戶的人數爲五到六人,那也就是說。如果將這五千石鹽,平分給交州的全體居民,每個人,能分到差不多十斤鹽!

一個人一年,哪裡需要吃十斤鹽?

五千石鹽,給整個靜海軍還差不多。

那儋州鹽場,當真能產這麼多鹽嗎?

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溫脫城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三十六章 愛嬌去職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死要面子第十九章 水力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八十七章 死要面子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二十七章 炮車(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探得消息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八十七章 謹慎進軍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
第二百一十四章 徐溫脫城第三十七章 天道之名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九十六章 濫殺無辜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四章 敕令玉符第七十一章 以子爲質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三十六章 愛嬌去職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解散私兵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十章 揚帆(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淵鴻溝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一百零三章 倉促北撤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四十六章 水陸夜襲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八十七章 死要面子第十九章 水力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二十三章 買賣軍功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斷人財路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三十六章 開宗立派第二十六章 國民經濟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二十九章 遙遠的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三十二章 只爲回家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合作種地第二十章 章傢俬事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十六章 接手(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豎立權威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表獻降第八十四章 心悅誠服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章 鄭氏孤兒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工合作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八十七章 死要面子第二十二章 撤軍前奏第九十七章 不修口德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第二十七章 炮車(第三更)第六十六章 探得消息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進表書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第四十五章 暗進讒言第一百零二章 營中迫降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八十七章 謹慎進軍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在何方第三十三章 年底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