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

得知,終於湊齊了足夠多的船隻,劉崇龜一直懸着的心,才總算是落了地。

立即下令裝船。

裝完之後,即刻準備開船出發。

只是,這日子,卻有些不太吉利:七月十五,中元節!

這中元節,可是鬼節!

“使君,是不是遲一日,再出發?”負責此次押運的是劉崇龜的親信牙將,劉永德,他也不太願意這個節出發。

他小心地向劉崇龜建言道:“是不是過了中元日……”

“子不語怪力亂神!”劉崇龜卻不爲所動,語氣中,頗有幾分不滿地說道。

隨後,他又是一嘆:“天子所面臨的局勢極爲複雜,某等能做的,只能是及早將貢品送達!能早一日,也是好的!”

見劉崇龜如此堅決,劉永德也只能無奈地拱手稱諾。

領兵上了船,揚帆起航。

漸漸地離了廣州城。

看着消失在天際的城池,劉永德莫名地一陣無措,他回頭朝自己的幕僚問道:“船期是如何安排的?”

“稟將軍!屬下適才問過那爲頭的船伕了,說是五日之後,抵達泉州,停船兩日補給水米;”

“再過五日後,到達明州,同樣需要停船補滿水米,然後再有三日,便可達到揚州了!”那幕僚答道。

“這海路倒是快捷,二十日不到,便可到達揚州……”劉永德點頭應道。

那幕僚連忙附和道:“到了揚州以後,那就不用擔心了。楊行密和朱全忠都是大唐的忠良重臣,定然能護得周全!”

劉永德倒是能理解幕僚的心思:這飄在深不可的大海之上,確實是難以踏實。不過,楊行密和朱溫又是什麼好人?

“忠良重臣……哼……這天下,重臣不少,卻還有幾個忠良?”劉永德嘆了一口氣道,“天下,還有何人,能似使君忠貞?”

幕僚聽言,也是一陣無言。天下大勢已經一目瞭然,可劉崇龜卻始終不肯放棄想天子輸送供奉。

這天下,手握數萬大軍,還能有這般忠貞的,確實屈指而數了。

劉永德也不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傳令下去,在船上都警覺一點,等到了長安,某自會有重賞!”

“諾!”那幕僚應了一聲後,傳令去了。

而劉永德卻孤身一人,獨立船頭,看着船愈行愈遠,逐漸將兩岸的陸地都遠遠地拋到了腦後。

“不對!”劉永德突然察覺,這四周茫茫的一片,盡是水面,竟然全然看不到一寸的陸地,“來人!速去將那爲首的船伕找來!”

守衛一旁的親衛得令,立即分出人手,去後面甲板之上,將那船伕叫了過來。

劉永德指着外面茫茫的水面,問道:“這是爲何?”

那船伕一臉無辜:“奴不知道,有何不妥。”

“爲何四下都是水面?如何識別航向?”劉永德怒道。

“回稟將軍!奴是靠指北針來識別航向。”那船伕躬身道。

“指北針是何物?”

船伕連忙道:“還請將軍隨奴一看便知!”

劉永德一聽,暫且壓住疑慮,跟那船伕到了船後艙。

見在艙後面,靠近舵手的位置,有一個潔白的平底水缸,缸底用赤紅的顏色,排出許多刻度來。而淺淺的水面上,浮着一個木塊,而一根長長的兩頭尖尖的鐵片,貫穿木塊,一頭指向船頭,一頭指向船尾。

劉永德指了指那鐵片,問道:“這就是指北針?”

那船伕點了點頭:“將軍請看!”

說着,他去將那鐵片往一旁撥開。

可手才一鬆開,那鐵片竟然自己又往原來的方向偏。

偏回原來的位置後,又左右擺動了幾下後,竟然又回到了原來的方向。

“指南車!”劉永德立即想到了另一樣事物。相傳黃帝大戰蚩尤之時,遭遇大霧,虧了防風造出了指南車,讓軍隊在大霧中沒有迷失方向,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沒想到,這船上這樣一個水缸,竟然也有這般功效。

難怪,這船伕不懼迷失方向。

“難得你能如此心巧!”劉永德讚許道,“你叫什麼名字?等回了廣州,某向使君舉薦你!到時候,你乖巧些,少不得,給你一個官身。”

那船伕一聽,連忙跪在地上磕頭道:“奴謝過將軍大恩,奴名喚陳繼科……”

聽着這船伕答得響亮,劉永德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才正眼看過去。

見這船伕雖然渾身都被曬得黝黑,可身體卻是十分強健,看着便覺得精壯。而一雙眼珠子,明亮有神,卻比常人還要更加精神幾分!

朝他欣賞地點了點頭,這纔出了船艙。

只是,起了愛才之心的劉永德,哪裡知道,這陳繼科曾經,有一個外號,叫做大嘴鯊……

渾然不知,已經上了賊船的劉永德,確認了船隻不會迷失方向後,也不再多想,又在船上四下看了看,一切都很正常,便回了自己的艙室休息。

沒留心,不知不覺,便睡着了,直到天色漸黑,有人送來餐食,纔將他叫醒。

劉永德吃過晚飯,再出艙,看到天色早已入夜,唯有一輪圓月,掛在半空,投下冷冷的清輝,灑在海面上,泛起點點的鱗光。

只是,這船,似乎鼓滿了風帆,還在全速前行?

劉永德驚訝地問道:“爲何,入夜了還在行船?”

那幕僚才恍然察覺,入夜了,難道不是該停船嗎?他連忙道:“這……要不再將那船伕叫來問問?”

“速去將那陳繼科叫來問問!”

不多時,陳繼科又被叫了過來。

“爲何,也黑夜裡,還在行船?”劉永德道,“夜裡,光線不佳,似乎,是不夠穩妥?”

“將軍請勿擔心,這條航線,奴等已經走過數十次了,只要認準了針路,便不會有差池。”

說着,陳繼科拿出一張紙來,讓人拿了火把過來,照亮了,給劉永德看。

劉永德見那張紙上,畫了許多的那種指北針的圖樣,知道,應該是便是以此爲依據。

默默地點了點頭,心道,這海客雖然身份低賤,卻也是有些門道。

果然,陳繼科先是指着這些圖樣說:“只需每過一段時間,對準針圖,看準了指北針的方向,再看星象……”

陳繼科邊說,向北邊的北極星指過去,可話還沒完,嘴巴竟然突然木木地張開,臉色盡是驚恐。

衆人見狀,也朝天空看去,頓時,一陣恐慌無端地蔓延開來:

原來,衆人看到一輪明月,竟然,不知不覺間,缺了一個小口子……

月蝕!是月蝕!

差不多是同時,驚呼聲在臨近的船上傳來。

不多時,亂糟糟的敲打聲在船隊上空轟隆隆地傳來。

慌亂的人們,試圖用這種方法,將吃月亮的天狗嚇跑……

可這種方法如何可能阻止月蝕的進程?

月亮上的缺口,明明白白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最終,將整個白玉圓盤徹底侵蝕。

天空變成一片漆黑。

然而,當人們絕望地放下手中的敲打的器具之後,突然發現,月亮,竟然又露出了身影。

但是,卻不再是之前的那般白璧無瑕。

而是,變成了詭異的紅色!

像染上了血色一般……

血月……

第九十四章 嫁妝幾何第六十四章 海鹽販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一百零八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七章 傳道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十二章 吃茶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四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六章 草還丹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七十二章 婦人當權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
第九十四章 嫁妝幾何第六十四章 海鹽販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一百零八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六十章 北苑雷聲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三十九章 目標雷州(第一更)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五十八章 對陣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二十一章 代管之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七章 傳道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九章 換取冬衣第八十一章 借你一物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九十二章 戰火蔓延第五十五章 佛門之災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七十章 信馬由繮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二百一十章 前敵會議第六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十二章 吃茶第十五章 血色黃昏(第一更)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四十七章 編戶齊民第一百三十四章 今日薛王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一百一十三章 鄭氏末日第二百一十二章 堅城難下第八十九章 曲顥獻城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三更)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天道觀主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四十五章 尋訪土著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五十八章 改編方略第九十五章 雙喜臨門第九十章 討鄭檄文第八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五章 開元古寺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劇情逆轉第一百九十一章 分化之策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十章 歸途中伏第六章 草還丹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二百零六章 炮聲轟隆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三十六章 燥蟬惱人第三十四章 二期工程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五十七章 血染海灘(第五更)第十四章 切入點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二十七章 宏觀經濟第三十一章 哪朝太祖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七十二章 婦人當權第二十一章 斷後疑雲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求援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