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海試(第一更)

李白在詩中寫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想來,他肯定覺得,在大海上航行,一定是一件十分舒心愜意的事情,所以十分可惜,沒機會去體驗一把。

嗯!還好,他沒體驗,要不然,這傳世名句就該少一句了……

這船在海上漂,真他孃的不是人乾的事啊!

這停在港口看着挺大的木船,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實在是太渺小了,船越小,受波浪的影響就越明顯,哪怕是隻有一點點小風,也會不停地蕩啊蕩啊蕩啊蕩啊蕩啊蕩啊蕩啊蕩……

第一次上船海試的後期組建的炮組中,有超過一半的人,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暈船。

王延興坐船往返泉州和小溪場這麼多次了,都沒事,想着自己應該沒事,誰知道,出了晉江口不多久,就開始臉色發白,胃裡開始不受控制地涌動……

他努力地想忍住,可這植物神經的動作,卻不是那麼受意識控制的。

發現異樣的諸人連忙過來問:“指揮使!沒事吧!”

“沒……”一個事字沒說完,胃裡的東西就順着打開通道一涌而出,“哇……”

然後,就剎不住車了:“哇……哇……哇……”

不多久,肚子裡的東西已經倒空了,可那胃還在時不時地收縮一下!

原來,指揮使也不是神啊!看着他吐成這樣,衆人一臉悽然。

可這有什麼辦法呢?王延興所坐的是水營的旗艦,已經是這裡面最大的船了,別的船,只會更晃……

吳大湊過來:“指揮使!要不返航吧!”

王延興慘兮兮地笑了笑:“沒事!吐啊吐啊……多吐吐就習慣了!”

扶着船板,緩緩地站了起來,“這點浪都扛不過去,還當什麼水師指揮使……沒事!”

話音剛落,“哇……”又是一下。

可任憑胃裡如何難受,手卻死死地扒住船板,讓自己站得儘可能地直一些。

有他這個榜樣在,原本也暈得厲害的那些個人,也都紛紛表示不暈了……

當然,也許只是不敢暈了。

跟王延興一樣,後面過來的二十幾個的炮組,都是第一次在海上合練,也是吐得一塌糊塗。還好,他們的第一輪海試的科目,只要能把樹炮架到炮位上去就成。

看到這羣吐得成軟腳蝦一樣的炮組兵,戰兵們表示十分同情。在此之前,他們中有不少,也是這麼吐啊吐地過過來的。

只是,戰兵中蛋人的比例較大,所以,沒有像這次這般壯觀和噁心……

他們的海試科目已經比較多了。除了最基本的攻防訓練之外,還需要學開船:如果負責航海的正兵掛了,戰兵就要能頂上去!另外,甲板的清潔、帆纜的整理甚至堵漏、舀水,簡單的修理都得做!

大船上,炮兵們、吐成狗,戰兵們則累成了狗,左近,卻還有一艘五十石的船,他們的任務,卻是在試帆!

風帆船,以帆的類型來區分的話,可以分爲軟帆和硬帆。軟帆船中,有許多非常經典的船型,比如蓋倫大船、風帆戰列艦等等。製造使用這種帆船的國家,遍佈印度洋、大西洋沿岸;而硬帆,則主要指中國的帆船。棒子和本子,偶爾也出來湊個數。

而這兩種不同的帆型,自然各有優缺點。

軟帆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帆很輕,一艘船上,可以掛很多很多張帆,一艘風帆戰列艦,上面的帆的面積或許可以到數千個平方。

而硬帆就不行了,竹編的硬帆,死沉死沉的,受風面積,自然是要少得多。

可硬帆也有硬帆的優點,硬帆最大的優點在於風的利用率高!

而且,無論是順風還是逆風,都能借到風力。這一點,軟帆就望塵莫及了。

此外,硬帆操作也較爲簡單,所需操作的人手也要少得多;

遇到緊急情況下,需要降帆的時候,只需斬斷纜繩,船帆秒降;而軟帆收帆要靠水手爬桅杆,遇到緊急情況,只能把桅杆剁了……

還有,如果出現風帆受損的情況,帆布會出現孔洞快速擴大,直至整張帆失效的現象,而硬帆……

似乎一直都有點漏風,再爛幾個洞,也影響不大。

在考慮揚波軍的未來的時候,王延興雖然有點垂涎造型優美、戰力強大的風帆戰列艦,可從實際角度出發,重開一棵科技樹,慢慢發展軟帆是極其不現實的。只能是從改進風帆的角度入手來避免硬帆的短處了。

這艘五十石的小船,便是第一個實驗品。

帆體雖然還是竹篾編織而成,可在選材上,只選用老竹的最好的外層薄薄的篾皮,將帆重儘可能地降低。被降低的重量,便用來加寬帆的橫寬上。爲了操作更加便捷,繞桅杆旋轉的帆座下,還使用了深溝推力軸承。

但最大的不同,還在帆體分層上。

在原有的桅杆上,王延興讓人又加長了一節,使用鐵箍固定。

伸長的桅杆肯定是無法承受整個帆的重量的,因此,整張帆自上而下,又增加了三個受力點,分別繫上了纜繩,掛在桅杆的不同高度。

爲了防止加長、加寬的船帆超過桅杆總的受力強度,在桅杆的左右再分別加上一個支柱,支柱上裝有滑輪,低於支柱高度的帆,便由支柱來承受。

經過這樣一改,這船帆的受風面積大了一半還有多。船速蹭蹭地往上漲!

毫無疑問,這樣改的思路,是可以考慮的。

只是,硬帆畢竟還是太重,這樣改過的船的重心明顯高了不少,當風力稍微大一些的時候,船就有點壓不住了,看上跟一輛飆到140的麪包車一般,分分鐘就要翻的架勢,只好分一些壓艙石過去。

可這樣一來,吃水又深了,吃水一深,船速又不可避免地降了下來:

新玩意,需要改進的方面還很多啊!

五天後,返航回到了水寨,腳踏在實地上,感覺又回到了人間。

可修整一段時間之後,新一輪的海試又開始了。

哎……咬咬牙,懷着一顆悲壯的心,又上了船……

王延興的適應能力總算不是最差的,到第四次海試的時候,南風漸起,他總算是適應了海上的搖晃。

不過,二十幾個炮組中,有兩名炮長和八名炮手每次都這晃來晃去的節奏整得吐黃水,只能一起下船看家了。

回到水寨,下了船,安撫了這幾個難過的炮兵,讓他們不要灰心。畢竟,陸戰也會用得着,馬上就要攻打連寨了,少不得要炮組坐鎮的!那幾個人臉色纔好看一點。

誰知,一直等候在棧橋上的羅曉卻又爆出來一個最新消息:連寨不戰而降了,只等着指揮使過去受降……嗨,這幾個可憐的傢伙,註定了是沒法在第一波露臉了。

海試還在繼續,因爲必須去小溪場,王延興便沒有繼續跟船。不過,一個科目接一個科目地往下走下去,距離實戰,也越發近了。

轉眼,大順二年的五月也過了一半,結束了新的一輪海試的艦隊,再次回到了江心島。

щшш● тt kán● C○

孟通的坐船才靠岸,羅曉就跑了過來:指揮使請孟都尉、吳隊長參加會議!

孟通和吳大對視一眼,要開始了……

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五章 問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一章 兩場之爭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零八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四十八章 被俘爲奴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二章 鏖戰蘇州 (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四十四章 霧影夜叉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
第九章 錦囊妙計第八十四章 嚴肅紀律第十二章 前夜(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二十章 求援(第四更)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十七章 同路人(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暗藏深意第七十四章 天道可知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五十一章 入仕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五章 問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別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七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六十八章 租用馬車第二百二十章 小生馮道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四十一章 兩場之爭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零八章 國之重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二十五章 白忙一場第八十章 問道小兒(第五更)第五十三章 白馬三郎第一百五十二章 蕭牆之禍第八十八章 交州鹽事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五十五章 伏擊傷敵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二百二十六章 行程變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六十二章 巧言挽留第四十八章 被俘爲奴第一百零一章 飲鴆止渴第八十六章 希望何在(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七十七章 古滿闖禍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七十六章 騎虎難下第一十七章 章家有難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平推江南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五十三章 宗氏靠山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朝戰記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血月降臨第八十六章 三不原則第一百八十四章 超遠射程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七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十五章 小溪場第六十二章 戰火再起第六十七章 李藐勸降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十五章 可趁之機(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二章 鏖戰蘇州 (第一更)第八十六章 保全之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月黑風高第十五章 謀定廣州第九十九章 連夜逃命第四章 血染廣州第五十一章 盧琚殞命第四十四章 霧影夜叉第五十章 今日董真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兒胡吹第八十四章 奪城(第四更)第九十四章 大筆橫財第三十四章 一潰千里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一十九章 坐實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