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

大順二年的宣州,註定將被寫入史冊,而其原因,則是即將登場的霹靂雷!

專門燒製的厚壁小口細長脖頸的陶罐中,裝滿了火藥和鐵片,細長的罐口中,用黃土填緊,只留出一截裝了火藥的蘆葦杆。

能把這霹靂雷做到這種程度,不得不說,張武寧在摸索火藥的用法時,確實是動了腦筋的。

這一天,距離霹靂雷的正式登場還有兩天。天色剛矇矇亮,孫儒軍中便開始傳來陣陣嘈雜,再看同時升起的一團團的與往日不同的煙氣,可以判斷得出來,他們正要吃早飯了……

而這麼正兒八經地吃早飯,只能說明一件事:真正攻城,便在今日要開始了!

看到對面營地的動靜,城牆上也開始敲響了警鐘,一隊隊民夫被驅趕着,將更多的礌石、箭矢、柴禾等被絡繹不絕地擡上城頭;架在大火上的大鐵鍋裡裝滿了熱油或者金湯——所謂金湯,便是大糞——不多時,便開始冒起陣陣燻人的熱氣。

而更多的物資,還在往城牆的方向運動。

雙方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這都是按部就班的步驟,沒什麼太多出奇之處。

接下來的步驟,也沒有什麼意外之處,就像經過排練一樣,孫儒軍,像螞蟻一樣,推着樓車、擡着雲梯,邁着整齊的步子,往城牆靠了過來。

www тт κan ¢ ○

而城牆上的守軍,也開始準備弓箭的拋射攻擊。藉着上拋的角度和城牆的高度,弓箭的射程能達到三百步以外。

不需更多的提醒,攻城的兵丁,進入到這個距離,便開始小跑起來。

不爲別的,只不過是爲了縮短暴露在弓箭射程的時間罷了,畢竟斜着穿雲而來的弓矢,根本就不是簡單的皮甲所能擋住的,運氣好。躲過去了謝天謝地,躲不過去,便倒在這城外,成爲新的屍體。

不過,也不用跑太快,把體力都浪費在這段路程上了,等到爬雲梯的時候,就腳軟了……

而且,優秀的弓手並不好找,一面城牆上,的弓手並不是那麼多,而且弓手的體力也是有限的,快速地射出一輪箭後,便要停下休息一會。

急促的箭雨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弓箭的密度就開始明顯降低。

況且,城下的螞蟻們,都不是第一次上戰場了,早就漠視這一切,麻木地操着兵刃,跟着前面兵卒的步伐,朝城牆小跑過去。

闖過弓箭射擊的螞蟻們,到了城牆跟,便將雲梯往上搭。然後,便排着隊往上爬,迎接他們的,除了一如既往的弓箭之外,還有更加大個的礌石,熱油和燒滾了的金湯。

這第一波攻擊,守軍準備得最是充分,不過只是試探着衝擊了一次,攻城的隊伍就狼狽地跑了……而另一處試圖衝擊城門戰鬥,也是非常的不順利,用來遮擋弓箭的棚車被潑了油,點燃之後,也被棄之不顧了。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冷兵器條件下攻城與守城,拼得是更多的是意志和是否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潰退的孫儒軍,被督戰隊砍了幾個腦袋之後,又被重新組織起攻勢,被再次驅趕着,往城牆下前進。

被督戰隊刀片子一威脅,第二輪被派上來的攻城隊不得不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投入。而守軍,則因爲第一輪消耗的物資太多,弓手體力消耗過大,而沒能在第一時間將對手擊退。可當雲梯被叉杆推到,或者是被點燃後,第二輪攻勢依舊是無功而返……

事實上,對蟻附攻城,如果不能一鼓而下,接下來,城牆的爭奪,大抵都會將成爲血肉磨盤。

可孫儒軍沒打算放棄,接下來便是第三輪、第四輪、第五輪的攻勢,而守軍也適時地進行輪換、補充物資……

直到天黑,孫儒軍纔不得不收兵回營……

當然,這一天的攻擊,並不是毫無所得,守軍在防守時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來的缺點,成了第二日可以利用的突破點……

果然,到了第二日的攻城時,便有驍勇的蔡州兵攻上了牆頭……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很快,就被緊急調集過來的精銳重新趕了下去。

還有,東門的城門卻被攻城錘撞裂了好幾條縫。雖然,最後那處攻城錘還是被礌石砸壞了,可還能不能撐過第三日,就很難說了。

果然,到了第三日,孫儒便將東城門當做突破口,除了讓另外三個方向的軍隊不得放鬆之外,着重派出精銳的蔡州兵,開始不間斷地衝擊東城門和附近的城牆。同時,派出弓手,抵進仰射守軍。

守軍哪裡還不知道,這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時?也將精銳調集過來,依靠城牆的高度差,雖然依舊牢牢地將城牆控制在手中,卻再也無力阻擋攻城錘對城門的打擊。

……嗵……嗵……嗵……而那扇城門,哪裡能受得了這麼持續的衝擊?終於,咔啦一聲,被撞出個大洞。再一撞,啪地一聲,一扇城門幾乎是整個垮了下來!

原本擋在城門後的守軍,見狀,知道,再爭奪城門已是無意,立即驚慌失措地往城內逃去。勝利者哪會錯過這個機會?將攻城錘拉到一旁,從破開的城門口子那裡,魚貫而入,高喊着殺聲,衝了進去……

在遠處,孫儒軍的觀戰臺上,看着這一切的的孫儒冷冷地笑着,這宣州城也被攻了下來,楊行密!看你還望哪裡逃!

然而,就在此時,只見城門口子處,突然迸發出一團團橘紅的火光……然後,又傳來一陣陣轟隆隆的雷聲,而正擠在城門口的兵丁,竟然像同時遭到了無形的攻城錘的撞擊一般,一片一片地被震倒。

似乎是得到了信號一般,那種橘色的火球,像一朵朵美麗的菊花,陸陸續續地在城牆下綻開,然後,宣州城下,轟隆隆的聲音,響成了一片。就在那種火烈的菊花開過的地方,正在攻城的孫儒軍,就像割韭菜一樣,一茬一茬地倒下……

然後,便看到打着楊字旗的宣州兵從東城門口,反殺出來。

先前還爭先恐後地望宣州城殺去的蔡州兵,雖然還沒被這火球波及到,可也被嚇懵了,頓時就失了分寸,哪裡還有往日的狠厲?絲毫提不起抵抗之心,返身就逃。

只聽到雷聲,還不知道前面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的後軍,此時還在慣性地往前,卻被返身逃跑的前軍衝擊,頓時也是陣腳大亂,整個進攻梯度被攪成了一鍋粥。

楊行密怎麼可能會放過這種機會?派出大將劉威,帥精兵盡出,驅趕着潰兵,往孫儒的中軍而去。

就在剛纔,還在爲成功破門而慶幸,才一轉瞬,竟然又被倒趕了出來?這勝負轉換,未免來得也太快了些……

看着破了膽,失了分寸的潰兵,一窩蜂地朝大營跑過來,只怕不用多久,這恐慌就要衝擊中軍了,劉佶只覺得手腳有些發冷。他趕緊向孫儒進言:“使君!不行了!得趕緊走!再不走……”

“慌什麼!”孫儒面露寒色,殺人般的視線將劉佶到嘴的後半句堵了回去。

孫儒盯着戰場看了片刻,見宣州兵只在城牆邊才使用這火器,追擊的時候,卻並不使用,心裡頓時明瞭:這火器只適合守城之用,他回過頭去招呼身旁的親兵,“不過是幾樣火器,至於嚇成這樣!隨某出去看誰敢再後退一步!”

說罷,領着中軍諸將,徑直下了觀戰臺,伸手要親兵將自己的馬槊取來,往營外而去。

在東門外攻城的是蔡州精兵。他相信,只要他過去振臂一呼,定然可以再反殺回去。

就在此時,還沒動身出發,就看到一傳令兵騎着快馬直奔過來,見到孫儒帥旗位置在這邊,也不待馬停穩了,一個翻身滾了下來:“報……南門外,突遇宣州軍使用了一衆威力極大的火器,軍士驚恐異常,戰陣潰散,潰兵正在往這邊而來!”

南門外……這個傳來兵應該是馬殷派過來的了:總攻開始前,爲了牽制守軍,孫儒強令另外三門攻城之勢也必須盡全力,還派了蔡州兵過去當督戰隊。派往南邊的,正是馬殷。

見孫儒沒有接話,跟在孫儒後面的劉佶連忙又問道:“你家都尉還說什麼了嗎?”

那傳令兵猶豫了一下,才繼續說道:“都尉說,三十里外的朱家坡,還有軍糧萬石,可供支用……”

朱家坡?朱家坡正在孫儒進軍宣州的必經之路上。在楊行密戰略改變之前,在這朱家坡也是一處預設的阻擊孫儒軍的要地。

不過,當孫儒做好攻擊準備後,這朱家坡的宣州兵卻不戰而退。原本打算在這裡好好鏖戰一番,而四處搜刮來的軍糧便沒有用上。

過了朱家坡之後,孫儒便在新的地方劫掠軍糧,那些囤在朱家坡的,就被遺忘了……

沒想到,馬殷還記得。

不過,孫儒卻沒打算往朱家坡逃,他冷冷一笑,說了聲知道了,打發走傳令兵。從親兵手中,接過馬槊,翻身上馬,大聲嚎叫道:“區區火器,有什麼可怕的!你等,可有膽量,隨某反殺回去!”

那些人,跟孫儒久了,一個個膽子都大得能包得下天了,一齊大叫道:“殺!殺!殺!”

“那就隨某一同前去,將楊行密的首級砍了做夜壺!”孫儒大嚎一聲,舉起馬槊,“殺!”

將爲兵膽,一軍主將舉起馬槊,迎着潰兵一路衝過去,原本被局勢嚇到的中軍,有了主心骨,跟上衆將的勢頭,往前衝殺過去。

潰散的蔡州兵看到主將迎面衝來,此刻也回過神來,紛紛返身又往宣州城殺去。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四十三章 張武寧放炮(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六十五章 鄭府家奴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八章 虔州新兵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七十六章 權力爭奪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張武寧放炮(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七章 傳道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立大會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五十九章 輸贏第四十三章 張武寧放炮(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六十九章 吏治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人爲使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八十七章 餘姚疑雲(第三更)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八章 屠小聽課第六十五章 鄭府家奴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四十二章 火器匠人第一百零五章 點蒼盟誓第三十八章 寧死不降第五十八章 軍令如山第八十八章 虔州新兵第三十二章 望江樓(第三更)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七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一百七十六章 權力爭奪第五十章 飛火焚城(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議誅禍首第九十五章 血腥功勞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二百零九章 封堵城門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入學考試第七十一章 逃脫之策第八十六章 試射火槍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馬換炮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一十五章 父子相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水上火海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六十七章 棉紡織場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二百零二章 交待任務第四十一章 再巡翁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五十六章 古勇急報第八十七章 推銷火器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步方略第六十四章 染指百越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落地開花第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張武寧放炮(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互助農場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降蘇州第六十五章 誓報子仇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四更)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四十一章 鋼臂弩第一百八十五章 親臨靶場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九十九章 軍火走私第一百零一章 攻寨嘗試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一十七章 彩雲之南第五十八章 密謀揚州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七章 傳道第二十九章 擾亂治安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五十四章 秀兒心計第十章 年少無知第五十一章 兵臨五島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寶庫之謎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誘惑第九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棄城東逃第一百七十章 俆寅讀書第七十一章 如墜冰窟第三十六章 聯合航運(第二章)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一百零二章 撫州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