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桃李園中(三)

二人互相併不相識,對於對方很明顯表‘露’出來的不屑,許宣很乾脆地選擇了無視。本來麼,對你微笑,純屬禮貌。高臺上傳來老者爽朗的笑聲,那書生很他也就顧不上許宣,轉而望着那邊高臺上言笑晏晏的諸人,眼中流‘露’某些類似憧憬的神情。大概心中也想着,有朝一日能到那一步罷……

今日在場的人都是有身份的,有一些致仕回鄉的朝廷官員,至少都是進士出身,以前的官做得很大,另外也有一些本地的大儒。臺上靠邊的地方還有一些大商賈,對於能在這般場合‘露’臉,都覺得面上好看。

桃李園中的氣氛很好,雖然幾位大儒以及劉守義諸人在場,但是因爲眼下所說並非涉及到具體的學問,因此還以談天爲主,氣氛並不嚴肅。這般氣氛裡,如同許宣、范陽二人一般的小聲‘交’談的情況也有一些。

大儒們是昨日纔到的,今日出現在衆人面前也是先同衆人見個面。算是爲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所要進行的爲期不短的一些講學做個前期鋪墊。這樣難得的盛況,其實和後世學術研討會、報告會的‘性’質有些類似。

“那個面‘色’紅潤的老人家,對,就是那個正笑着的,叫蔣保通,字碩德,人稱碩德公。他是嘉靖二十二年的進士。爲人方正,學識廣博,但是生‘性’淡泊,對名利之類的東西看得比較淡,在南方士林很有些影響力。他在南京國子監任教,說起來其實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倒是清閒散人。朝廷素聞其賢,幾次請他出山,都被他拒絕了。”

“蔣保通左手邊正喝茶的那位叫吳可封,看面相他似乎比碩德公年輕,但其實……實際年齡你猜猜看?”

“六十五?”隨着范陽的介紹,許宣心中有了對這些人最初的印象,這個時候隨後說了一句。

“嘿,猜少了!”范陽朝他笑了笑,臉上‘露’出果不其然的表情:“少了十歲呢。”

隨後又將叫吳可封老者生平履歷向許宣簡單的說了說,很多東西在他那裡僅僅有條,說起來也是如數家珍的感覺。看來事先是做了不少的功課。

“白鬍子的那位,看起來頗爲豪氣,叫汪祉,其人乃是前南京國子監司業。他的學問、人品都是極好的,很有聲望。剛從司業的位子上退下來不久,不過有消息說朝廷隨後另有重用。倒是不曾料到,劉大人連他也一同請過來了。這文會館……嘖嘖。”如此這般都是之類的話語,介紹或者感慨。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許宣一邊又一茬沒一茬地聽着范陽的介紹,一面聽着臺上大儒們一些閒談。這般場合,幾位老者所言並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所秉持的還平易近人的態度。舉手投足,言談話語間都可以見到某種隨和。

其實說來也不難理解,爲人師表,很多時候靠的是言傳身教,外表嚴厲當然是一方面,但若是隻知道嚴厲,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書真的讀進去了,便如同幾位老人家這般,舉手投足間,親和力的同時也不失一些應有的威嚴。叫人一看之下,便有些景仰。這樣的風範,即便一些學子有些心馳神往,但也知道不是一夕之間可以有的。

劉守義此番從南京請來了四位大儒,范陽已經向他介紹過其中的三位,至於最後一位青衫老者的身份,連他自己也不甚清楚,但想來也是不會低的。

蔣保通等人眼下正在隨意‘交’談,說一說幾人平生的一些遭際。包括早年的科考,仕途上的一些經歷。對於這些事情,在場學子們都比較熱心,加上也確實是幾人的親身經歷,因此說起來的時候,引起衆人不小的興趣,聽得津津有味。當然也會偶爾提一提治學的態度,對天下大勢的看法之類的……幾位大儒到得如今這一步,對很多事情早已形成自己的一套體系,因此說出來之後,還互相點評兩句。有些觀點,幾人持不同看法,會稍稍辯論一下。當然,這般場合,所能做的辯論並不會太過深入,但即便如此,也給了不少人以啓發。這些,從一些學子們臉上的神‘色’便能看出來。

這些時間過去,很多遠道而來的讀書人已經趕到,因爲路途遙遠耽誤了時間,眼下顯得有些風塵僕僕的樣子。桃李園中因爲坐滿了人的關係,已經沒有多餘的地方了。他們便在靠外一些的地方站着聆聽,心中或許也會埋怨自己爲何不早些趕來,但類似的情緒在面上還是不會表‘露’出來的。

這些站着的人年齡不一。小一些的十多歲,大一點的二、三十歲,即便四五十,鬚髮已經有些白了的人也有一些。在科舉的時代,只要沒有考上功名,那麼就讀書人的圈子而言,十五歲同五十歲,身份、地位並沒有多少差別。

“老夫等人自金陵而來,徽州的名聲以前是聽過的,如今初見之下,衆位高賢風貌果然叫人眼前一亮。”

蔣通保言談中,對在場的書生學子們做了一番褒獎。南山書院的山長李汝節眼下也在一旁陪坐,聽到這話之後,連忙道:“碩德公謬讚了,這些不成器的小子們,還要倚仗您老教誨纔是。”頓了頓,聲音接着響起來:“說起來,這還得多謝劉大人,若不是劉大人有心,幾位長者的風範我等是無緣得見的。”

對於他的話,蔣通保等人只是笑了笑。倒是一旁的劉守義接話道:“徽州府這邊文氣昌盛,本官頗有感觸。我等爲官數十載,能多做一些事情,爲朝廷多送一批人才,也算不辜負朝廷對我等的知遇之恩。而且,這些事情若無徽州士人、商賈們對的大力支持,僅憑本官一人也無能爲力。”

“劉大人哪裡話……”

衆人客客氣氣地謙讓一番,話題隨後轉開了。

許宣心中其實也知道,對於建文會館,徽州的商賈們慷慨解囊,是盡了力的。這一方面是因爲這些商賈之家都有子弟在讀書,他們出了錢,最後落得好處的其實還是自己人。而另一方面,劉守義答應許宣對鮑家採取了行動,其實也在另一個側面讓商賈們看到了他的一些手段,因此對於他的要求,眼下不會有人明面上反對。

這個時候一些話題說完之後,放臺下諸生稍歇片刻,臺上衆人也趁此機會做些閒聊。

“汪公此番前來,實出本官意料,原本本官心還擔心因爲年前的事情,會沒了興致……”劉守義朝一旁的的汪祉拱手說道。按照聞道有先後的觀點,劉守義自然是晚輩,但因爲他眼下的身份是地方父母官,因此也算得是平起平坐的。不過,這個時候他話裡的一些尊重,也確實發自內心。

“劉大人哪裡話!”汪祉原本是準備飲茶的,聽聞劉守義的話之後,端了一半的茶水被放回去,隨後說道:“老夫在你眼中,莫非只有此等氣量麼?”他朝劉守義說着這些,‘花’白的鬍子,微微顫動一下,但依舊能辨出臉上笑盈盈的。

“呵,倒是本官失言了,汪公恕罪。”

叫汪祉的老人捋了捋鬍鬚,隨後說道:“若說沒有遺憾,自然也不可能。南京國子監裡,有幾個不錯的苗子,老夫很看好。原本準備好生栽培一番,不說別的,那幾人裡至少有一半能進士及第。”

他說起這話的時候,內裡一些遮掩不住的傲氣,但是知道他平生經歷的衆人,並沒有覺得奇怪。這老人家在治學上很有一套,但是與他能相提並論的人並不是沒有。他更厲害地方在於八股制藝,能將平生所得注入刻板生硬的八股文之中,在斷章取義裡謀求自身的道理,他的一些學生直接承襲他的教導,在科考上取了不錯的成績。如今有不少人都任職六部,至於地方的官員,直接或間接受了他的教誨的,就更多了。

老人家說完之後,纔有些嘆息的說道:“國子監的事情……可惜啊,道不同不相爲謀……老夫這個司業,不做也罷。”

衆人聽到他的感嘆,稍稍沉默了一番。

大明朝的統治階層十分重視國子監教育。建國之初太祖皇帝便加強了對國子監教師的管理,把國子監教師納入了官制體系當中,確立了它在國家政治體系中的地位。建國後朝廷對國子監教育的重視與之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斷擴大國子監的規模。從教師的設置、選任、待遇、職掌、考覈諸方面着手,構建了一套嚴格的國子監教師管理制度。

首要的便是任命德高望重的人士擔任教職,國子監教師的選用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司教之官必選耆宿,祭酒、司業被視爲國子監的表率之職,因而要求很高,選用學明行修望重的人擔任此職。在國子監內,祭酒是國子監的核心人物,總理監內一切事務,制定教育法規,整頓校風校紀,並以身作則,爲人師表。司業協助祭酒,處理監內事務。同時,祭酒、司業,也和其他教職人員一樣,從事教學活動,監丞參領監事,負責監規的執行。爲了能讓國子監教師安心教學,朝廷所採取的是“禮優師儒”的政策,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給予教師比較高的待遇。國子監雖然並不是實權部‘門’,但是因爲它的重要‘性’,因此如汪祉這般大儒,是有很高地位的。

其他教職者也要求能夠表儀諸生,目的是使後學者有所效仿。汪祉既然能任南京國子監的司業,本身的口碑自然很好。

他在南京國子監任職之前,在士林中有已經很有名氣,帶出了一大批學生。後來朝廷多此下詔,他才決定擔任南京國子監司業的職位,算得是二把手。在任上幾年,確實做出了斐然的成績。但是去年的時候,南京國子監祭酒換了人。原先的祭酒因爲自身學問差了汪祉很多,因此很多事情上,都是汪祉說了算。但是換上來的黃瀚在學問上並不比汪祉遜‘色’,二人聽說因爲觀念問題,原本似乎就不睦。此番又遭遇在一起,就有些針尖對麥芒。

對這些讀書讀到骨子裡的大儒們來說,其實內裡所堅持的東西都比較堅定,輕易是不會改變的。因此,二人爭鋒相對,大打出手,連帶着各自的弟子們爲了替恩師出氣,也摩擦出了很多的火‘花’。具體的情形衆人不大清楚,只知場面鬧得有些大,這般到了最後,黃瀚還是力壓了汪祉一頭。在年前的時候,汪祉一氣之下,辭了官,再次歸隱。劉守義對汪祉的學問是佩服的,此番請他過來,心中其實也有些忐忑,但是對方既然來了,他便也覺得很慶幸。

“劉大人放心,老夫既然來此,便會盡力而爲的,不可讓人小視了。”汪祉說到此時,臉上的笑容才漸漸隱去,落下一句比較重的話,讓人看出他的某些情緒來。

劉守義口中連到不敢,心中對一些事情卻也有些瞭然,知道對方大概是在同黃瀚的‘交’鋒中落了下風,眼下想借着文會館的事情,來和對方繼續較勁。既然知道對方的心理,劉守義便知道事情可爲。他教出來的學生,不說別的,八股寫的好,因此在科考方面確實是有很強悍的實力。

“汪公學問,我等素來敬仰,眼下既然來此,也算得是我輩之福。”一些陪坐的有舉人連忙說道,同他一道的蔣保通、吳可封等人知道他在同黃瀚的事情上傷了心,因此安慰上幾句。

時辰已至午時,到了用午膳的時候了,一衆老人家話說了這麼久也有些疲憊。今日的事情吳家比較重視,早早地就備好了筵席,因此只要到場的人都是能夠入席的。對於這些,有些家境貧寒的書生就有些高興,今日即便沒有學到什麼東西,哪怕只有這一餐飯,也已經不虧了。

當然,這也是許宣的觀點了。他早上起得早,又在臨仙樓指手畫腳地忙碌了一番,這個時候早就有些飢腸轆轆。

筵席設在離桃李園不遠的一處叫‘春’風園的偏院裡,這裡空間開闊,日光盈盈而下,天空一碧千里。‘春’風園裡有一座叫‘春’風亭的小亭,吳家人引來流水繞亭,又有假山之類的點綴,環境清雅。筵席的桌子環繞‘春’風亭,食物酒水的香味‘混’合其間。

劉守義等人在亭內上首的地方入座,吳家老一輩裡有人出來做陪,這般場合,也是相談甚歡。大概是爲了照顧一衆老者的口味,菜餚的味道比較清淡,並沒有特別多的大魚大‘肉’,只是模樣還算‘精’致。

因爲下午安排了講學的事情,有些比較出‘色’的學子已經準備好了一些平素積累下來比較滿意的八股制藝類的文章等待平點,因此,一頓午膳並沒有持續太久,衆人酒也沒有多喝。在筵席末尾,吳家將一些收藏的東西拿出來,供人傳賞。

當然,所謂的傳遞觀賞,也只是限於上首幾桌有身份地位人那裡。而許宣坐得遠了,除了聽得衆人的一些驚歎或者點評之外,對一些東西也只是看到一個輪廓。

吳家到了如今,錢已經不缺了,因此便轉向風雅,倒是蒐集到不少的好東西。吳家第二代裡,有叫個吳守淮的,曾經挾巨資豪遊江淮吳楚之間,斥買重器、書法、名畫。甚至曾經在西湖邊同徐文長偶遇,在他的介紹下買了經史類的書籍數千卷,裝了幾艘大船回來。對這件事吳家向來引以爲豪,因此,此刻由劉守義代爲說起,倒是讓蔣保通等人另眼相看。

另外一些古玩瓷器之類的收藏,因爲對於幾位大儒的吸引力不大的緣故,沒有被拿出來。在這些讀書人這裡,比較喜歡的還是書畫,連帶着劉守義本人也是這般。好在吳家收藏的書畫作品很多,有王羲之、顏真卿、米芾等人的真跡都有不少。眼下衆人正傳賞着王羲之的《官奴帖》和米芾的《蜀素帖》,到引得衆人連連讚歎。從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吳家的底蘊來。

午膳的菜餚雖然‘精’致可口,但眼下的意義其實也只是填飽肚子,很快就接近了尾聲。衆人稍稍歇息片刻之後,一些正式講學前的準備便會自午後開始。

許宣吃吃喝喝了一番,最近他的生活好起來,胃口也有些叼了,不過對吳家準備的午膳也沒有可挑剔和指摘的地方。倒是范陽拉着認識了同桌的兩個南山書院的書生,其中一個叫曹應鸞的年輕書生,有些驚疑不定地問了一句“你便是許宣?”范陽小聲對許宣做了解釋,許宣便也知道對方是徽州墨商曹家的人。

曹應鸞又看了許宣兩眼,隨後起身到另一處與一些同窗好友說這話,幾人的窸窸窣窣地‘交’頭接耳,目光不時朝許宣望過來。

一切在這時候熱烈而平和。

某一刻,有杯盞被摔在地上的清脆聲響起來,這般隆重的場合出現這樣極爲不和諧的聲音,讓整個氣氛陡然變得詭異而安靜。上首地方的劉守義以及幾位老者的目光也望過來。

隨後有暴怒的聲音響起。

“許宣,你居然有臉來?!”

有書生自人羣中走出來,一臉無比憤恨的表情。他繞過一張八仙桌的時候,抓起一隻盤子,朝許宣狠狠地丟過來。

“你怎麼……”

“不去死啊!!!”

第199章 墨攻(一)第232章 花非花第303章 反擊(二)第393章 春暮的聲音 八...第47章 佘文義的反擊(一)第35章 難唸的經第284章 波瀾本淡然 三...第一三十二章 惡念八第517章 遲到的日食 中...第146章 暗流(二)特殊情況特此說明第494章 掀牌 末第344章 優雅的怒氣第349章 樂莫樂兮(中)第141章 漩渦(三)第72章 將至第175章 久蓄之風(六)第293章 人命(八)第313章 冬晴晚焰(四)第62章 月下小景第5章 聰明人、不講道理的人第124章 明月初升第19章 慘霧(二)第322章 除夕(一)第511章 風雲(四)第344章 優雅的怒氣第368章 血雨(二)第197章 展覽會(九)第389章 如夢一場(二)第159章 桃李園中(四)第177章 久蓄之風(八)第149章 綢繆(三)第394章 春暮的聲音 末...第187章 關於他殺 三...第319章 橫江(三)第83章 情景劇目第390章 春暮的聲音(五)第2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2章 五峰遺寶(四)第431章 心話(三)第173章 久蓄之風(五)第274章 橫刀立馬,一往...第213章 來者不善(五)第65章 我自橫刀(二)第22章 侵樹之蟲第290章 人命(五)第184章 深巷傳酒香第51章 湊足二十兩第11章 所謂好詩第81章 月色之下第448章 婚事(三)一百七十一章 久蓄之風三第207章 墨攻(九)第68章 午後第68章 午後第268章 風波揚(二)第454章 婚事 末第187章 關於他殺 三...第66章 我自橫刀(三)第254章 大明好醫生 三...第14章 詩本無咎第388章 春暮的聲音 三...第358章 許大家(上)第375章 童試(一)四百一十八章 獠牙一第495章 失竊的銀兩 一...第48章 佘文義的反擊(二)第369章 血雨(三)四百一十八章 獠牙一第327章 有女如玉(二)第300章 收場(七)第482章 麻煩事(一)第159章 桃李園中(四)第434章 奇怪的相遇 三...第238章 在你身後第84章 轉關第447章 婚事(二)第234章 消失的火藥第468章 後來的事(四)第208章 墨攻(十)第178章 久蓄之風(十)第188章 關於他殺 四...第268章 風波揚(二)第237章 危局之後我的單章感謝以檢討以及說明第204章 墨攻(六)第386章 春暮的聲音 一...第206章 墨攻(八)第512章 風雲 末第190章 展覽會(二)第148章 綢繆(二)第177章 久蓄之風(八)第483章 麻煩事(二)第129章 惡念(五)第373章 春日信函(三)第一三十二章 惡念八第341章 臨行第433章 奇怪的相遇 二...第23章 人生江湖,身不由己...第91章 雨宴(七)
第199章 墨攻(一)第232章 花非花第303章 反擊(二)第393章 春暮的聲音 八...第47章 佘文義的反擊(一)第35章 難唸的經第284章 波瀾本淡然 三...第一三十二章 惡念八第517章 遲到的日食 中...第146章 暗流(二)特殊情況特此說明第494章 掀牌 末第344章 優雅的怒氣第349章 樂莫樂兮(中)第141章 漩渦(三)第72章 將至第175章 久蓄之風(六)第293章 人命(八)第313章 冬晴晚焰(四)第62章 月下小景第5章 聰明人、不講道理的人第124章 明月初升第19章 慘霧(二)第322章 除夕(一)第511章 風雲(四)第344章 優雅的怒氣第368章 血雨(二)第197章 展覽會(九)第389章 如夢一場(二)第159章 桃李園中(四)第177章 久蓄之風(八)第149章 綢繆(三)第394章 春暮的聲音 末...第187章 關於他殺 三...第319章 橫江(三)第83章 情景劇目第390章 春暮的聲音(五)第2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2章 五峰遺寶(四)第431章 心話(三)第173章 久蓄之風(五)第274章 橫刀立馬,一往...第213章 來者不善(五)第65章 我自橫刀(二)第22章 侵樹之蟲第290章 人命(五)第184章 深巷傳酒香第51章 湊足二十兩第11章 所謂好詩第81章 月色之下第448章 婚事(三)一百七十一章 久蓄之風三第207章 墨攻(九)第68章 午後第68章 午後第268章 風波揚(二)第454章 婚事 末第187章 關於他殺 三...第66章 我自橫刀(三)第254章 大明好醫生 三...第14章 詩本無咎第388章 春暮的聲音 三...第358章 許大家(上)第375章 童試(一)四百一十八章 獠牙一第495章 失竊的銀兩 一...第48章 佘文義的反擊(二)第369章 血雨(三)四百一十八章 獠牙一第327章 有女如玉(二)第300章 收場(七)第482章 麻煩事(一)第159章 桃李園中(四)第434章 奇怪的相遇 三...第238章 在你身後第84章 轉關第447章 婚事(二)第234章 消失的火藥第468章 後來的事(四)第208章 墨攻(十)第178章 久蓄之風(十)第188章 關於他殺 四...第268章 風波揚(二)第237章 危局之後我的單章感謝以檢討以及說明第204章 墨攻(六)第386章 春暮的聲音 一...第206章 墨攻(八)第512章 風雲 末第190章 展覽會(二)第148章 綢繆(二)第177章 久蓄之風(八)第483章 麻煩事(二)第129章 惡念(五)第373章 春日信函(三)第一三十二章 惡念八第341章 臨行第433章 奇怪的相遇 二...第23章 人生江湖,身不由己...第91章 雨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