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出征(十)

時間進入六月,天氣開始變得炎熱,瘟疫經過一段時間治理,得到了控制,除了輕病之外,重病活下來的不足一成,這讓武清心情沉重了很長時間。但薛仁貴非常高興,自古治瘟疫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見效,但武清做到了。

唐軍雖擊退了突厥人,但沒有餘力趕出長城之外,突厥人還在雲中放馬,奴役着邊民。但好消息傳來,西突厥阿史那十姓部族進攻西域,結果被夏州都督王方翼率軍擊退,並持續追擊中。吐蕃攻打河源,被婁師德和黑齒常之擊敗,但吐蕃已經不死心,繼續攻打。襲擾西南,結果無功而返。東都洛陽的雨也停了,洛水水位下降,洛陽百姓又恢復了生活。天皇李治大喜之下,大封功臣,當然依然沒有忘記尋仙訪道,營造別宮。

此時關中大旱之後又遭蝗災,百姓賣兒賣女,易子相食,極爲悲慘。

馬邑縣城裡,薛仁貴中軍大帳裡,武清正在和薛仁貴商討出兵之事。

“薛將軍,士兵休息大半月了,該是出戰的時候了。”武清說道。

薛仁貴捋了捋白鬚,若有所思,說道:“如今關中大旱,又遭蝗災,影響到了朔州,糧草不濟,若出兵,恐怕不出半月,我軍糧草就要告罄了。”

武清沉思片刻,說道:“要不就把突厥降兵殺了,也可省出一些來。”

瞬間,薛仁貴渾身一顫。殺了倒是一了百了,可這話從武清嘴中說出,他感到一陣心驚肉跳。當下沉聲道:“坑殺如此多人,駙馬爺就不怕天譴嗎?”

武清一愣,沒想到自己一句話,竟讓薛仁貴有些不痛快,苦笑一聲說道:“那只有讓他們暫時做下苦力,疏通河道水利,也好過讓他們每天吃飽了睡大覺。”

薛仁貴頓時眼睛一亮。這倒是一個好辦法,面露喜色,說道:“駙馬還是有注意。這樣吧,兩萬俘虜,你一半我一半,你去疏通河道。我命人修些水利。”

武清大喜。他已經發覺在馬邑城西北的高山之上,有幾座山分佈着大量的石灰岩,這可是燒製生石灰的原材料,這一次被自己發現了,怎麼能夠錯過呢?軍隊需要休養,可這些俘虜們不就是免費的勞力嗎?這些個異族,不壓榨死你們,他就不信武。

武清命人押送俘虜到了城西之後。命三千俘虜象徵性地疏通河道,命六千俘虜在西北山區挖石頭。一千俘虜搬運出山來,扔進石灰窯中燒製。於此同時,還發現了一座露天煤礦。武清這纔想起,自己所處的位置可是後世的山西啊,那個挖一鍬就是黑金子的地方啊。

於是一連幾日,在山區轉悠探查後,終於發現了一個露天小煤礦,武清又從三千俘虜中抽出兩千,到山中挖煤。這個年代,煤叫做石炭,用途不是很廣泛。一者露天煤礦不易發現,二者沒有篩選、破碎、清洗等工藝,挖出的原煤的火力還不及木炭和竹炭,故而沒有推廣開來。

薛仁貴對於武清的舉動一清二楚,好在薛仁貴不懂得這些東西,只知道那一個個窯洞裡出來的白灰放入水中,潑灑在兵營中可以防治瘟疫。武清調去那麼多俘虜去挖石頭燒白灰,還認爲武清是爲了放眼將來防治瘟疫,爲此,又調了五千俘虜給武清。把武清樂得嘴都合不攏。

武清自然不會給薛仁貴解釋什麼,而且等此次戰爭結束,他必須要在這一帶買下幾個山頭才行,好好發展下煤炭和石灰事業。

商業歸商業,武清對於突厥人可是沒有放鬆,他帶領護衛到雲州探查,並決定好好作出一個作戰計劃,儘早滅了突厥,好回家享受齊人之福。儘管自己身邊有兩個妹子,可沒心思動,玉漱雖美麗,可身上太臭了,姜出塵那張臉他實在是過不了心裡那一關。故而把精力都放在了軍事和練武上。

幾年來槍術一直沒有突破到第八式,這讓武清有些失望,但想到自己本就不是什麼練武材料,能夠練成七式已經很不錯了,至少如今看來還沒遇到能夠打敗自己的高手。

這一日,下午納涼的時候,聽得兵營中一陣吶喊叫好聲,武清光着膀子正在喝着酸梅湯,只可惜軍中條件實在不行,不然冰鎮酸梅湯足以解暑。聽到如此熱鬧,便走出軍帳,看到場中兩人正在比武,周圍圍滿了士兵。

見到武清到來,讓開一條路,武清走近一看,竟然是中郎將程務挺和一青年比武。二人都用橫刀,程務挺如今四十餘歲,正是身強體健的時候,那青年不過二十餘歲,倒也身姿矯健,絲毫不落下風。

武清問道:“這青年是何人?”

“回將軍,此人是瓜州人,叫郭知運,前來投軍,程務挺將軍正在試試此人武藝。”有兵卒說道。

武清不禁看向了場中,只見郭知運猿臂虎口,一把橫刀耍得光影霍霍,武清點了點頭,這小子不錯,一會得收爲親衛。程務挺刀法老道,沉穩而有力,面對郭知運如狂風般的刀法依舊沉着抵擋。

不多時,程務挺大喝一聲,一刀挑飛了郭知運手中橫刀,而後退後三步,拱手道:“小兄弟刀法了得,令人讚歎。”

郭知運嘴角抽動了下,拱了拱手,說道:“若再練三年,草民必能贏得將軍。”

這個時候,程務挺見武清在場,忙躬身行禮,“見過將軍。”

武清點頭,看向郭知運,說道:“你可是想來投軍?”

郭知運一見武清光着膀子,那肌肉一塊一塊的,便知這叫將軍的定是高手,躬身行禮,便說道:“草民見過將軍,草民遊歷到此間,聽聞武大將軍治好了城中瘟疫,也治好了我一遠房表親,故而特來投軍。”

武清笑道:“你武藝不錯,可願意跟在我身邊?”

郭知運一愣,說道:“敢問將軍是何人,若能勝我,跟你又何妨?”

兵卒大怒,指向郭知運,武清一揚手,說道:“也好,很久沒練過了,就先練練手。拿我槍來!”

自有兵丁取來長槍,武清握在手中,笑道:“你用橫刀?”

郭知運笑道:“十八般兵刃,樣樣皆通。”囂張不可一世。

武清笑道:“那好,若三合之內,拿不下你,我便認輸!”

“三合?”郭知運有些氣憤,便說道:“三合就三合!”

士兵們從未見過武清跟人比鬥,一時間,兵營中的士兵們都圍了過來。武一刀搖了搖頭,坐在地上喝着酸梅湯,這是這些護衛們的福利。

當!

只聽得士兵們一陣唏噓,再看場中,武清的長槍指在了郭知運的咽喉處。

郭知運頹然地看向槍尖,說道:“我輸了!”(未完待續。。)

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106章 來自洛陽的驚喜第434章 帝王之路(五0)第74章 武一刀第105章 主薄想下海第30章 生意是逼出來的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56章 除夕夜宴第346章 攜美夜遊神都第250章 吾得一虎將矣第5章 國公之後第290章 江南一夜第244章 房中術第359章 定計素羅汗山第116章 公輸後裔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192章 歸家情切第467章 一代帝王(五)第304章 萬人招親大會第239章 油墨第392章 來俊臣之死(四)第275章 閒來無事專學問第338章 “盤絲洞”事件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414章 廬陵王風波(十五)地三百五十章 到臨洮第277章 新皇立第329章 徵西域(二)第210章 絕美的出塵姑娘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478章 一代帝王(十六)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22章 一見長安使人愁第2章 赤貧人家第98章 驚變(二)第43章 教坊使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418章 廬陵王風波(十九)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259章 孔長史遇刺身亡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18章 亂世如狗第68章 二王鬥雞第84章 情何以堪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230章 少林寺(三)第104章 傳授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193章 家中情事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401章 廬陵王風波(三)第102章 鳳凰臺上第237章 武清關於生命的思考第267章 夏侯瑾軒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62章 蹴鞠場上初遇子安第456章 帝王之路(二十七)第98章 驚變(二)第382章 回師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地一百四十三章 去而復返第149章 蘭陵蕭氏第331章 再置安西四鎮第195章 上陽宮夜宴第5章 國公之後第491章 一代帝王(二十九)第59章 武敏之獸血沸騰第51章 弘文館風波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443章 帝王之路(十四)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217章 吏部 銓選(續)第458章 出征之前(一)第484章 一代帝王(二十二)第172章 立家法第119章 清學漸起第164章 臨行安排第12章 大唐遊俠兒第251章 採補採補第151章 這就是名望第131章 遊玩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332章 西域策略第200章 寶藏消息第391章 來俊臣之死(三)第223章 整軍建言(二)第421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二)第283章 收穫一枚棋子第453章 帝王之路(二十四)第209章 五勇士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
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106章 來自洛陽的驚喜第434章 帝王之路(五0)第74章 武一刀第105章 主薄想下海第30章 生意是逼出來的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56章 除夕夜宴第346章 攜美夜遊神都第250章 吾得一虎將矣第5章 國公之後第290章 江南一夜第244章 房中術第359章 定計素羅汗山第116章 公輸後裔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192章 歸家情切第467章 一代帝王(五)第304章 萬人招親大會第239章 油墨第392章 來俊臣之死(四)第275章 閒來無事專學問第338章 “盤絲洞”事件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414章 廬陵王風波(十五)地三百五十章 到臨洮第277章 新皇立第329章 徵西域(二)第210章 絕美的出塵姑娘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478章 一代帝王(十六)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22章 一見長安使人愁第2章 赤貧人家第98章 驚變(二)第43章 教坊使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418章 廬陵王風波(十九)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259章 孔長史遇刺身亡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18章 亂世如狗第68章 二王鬥雞第84章 情何以堪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230章 少林寺(三)第104章 傳授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193章 家中情事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401章 廬陵王風波(三)第102章 鳳凰臺上第237章 武清關於生命的思考第267章 夏侯瑾軒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62章 蹴鞠場上初遇子安第456章 帝王之路(二十七)第98章 驚變(二)第382章 回師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地一百四十三章 去而復返第149章 蘭陵蕭氏第331章 再置安西四鎮第195章 上陽宮夜宴第5章 國公之後第491章 一代帝王(二十九)第59章 武敏之獸血沸騰第51章 弘文館風波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443章 帝王之路(十四)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217章 吏部 銓選(續)第458章 出征之前(一)第484章 一代帝王(二十二)第172章 立家法第119章 清學漸起第164章 臨行安排第12章 大唐遊俠兒第251章 採補採補第151章 這就是名望第131章 遊玩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332章 西域策略第200章 寶藏消息第391章 來俊臣之死(三)第223章 整軍建言(二)第421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二)第283章 收穫一枚棋子第453章 帝王之路(二十四)第209章 五勇士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