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績收徒

狄仁傑此時表情嚴肅,細長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縫,對着武清說道:“賢侄莫怕,有我狄仁傑在,會還你清白的。”

於是片刻後,在縣衙裡,武清很窩囊地和母親跪在地上,這裡武清真正地感受到了窩囊,大堂裡的氣氛森嚴到滲人的地步,兵丁戰列兩側,氣氛凝固到能滴出水來。英國公李績坐於堂上,東臺侍郎張文瓘和侍御史裴炎陪坐在一旁。

第一次見到了隋唐英雄裡的牛逼人物,讓武清很窩囊的同時,心底裡還是很激動的。李績原名徐世績,從瓦崗山開始便已經名揚天下了。到後來輔佐唐太宗李世民打下江山,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李績依然健在。那雙堅毅而冷冽的目光,威嚴地注視着武清母子,想從這對母子身上得到一些他想要的東西。但是他失望了。

武大娘沒有像一般民婦一般見到大官兒哭天喊地的行動,也沒有像一個喊冤的怨婦一般怒斥貪官污吏,她靜靜地望着武清,放佛只想在被砍頭之前多看一眼自己的兒子。如果承擔罪責,她願意承擔一切。其實她完全可以避免這一切,因爲內心深處還有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可以救了她還有武清,只是多年來漂泊的她已經無法再面對。

武清眼中放着光芒,一眼不眨地盯着李績。

李績很奇怪,這個小孩怎麼一點都不怕自己,那雙眸子裡透着的是一種讓他都不得不稱讚的智慧光芒,沒錯,就是那種純淨透徹的智慧的光芒,穿過迷霧,看透世間萬物本質的目光,一個小孩竟然有如此的目光,着實令人奇怪,於是他便想搞明白。

“堂下是何家小孩?”李績聲音宏亮,樑上的塵土都被震下不少。

武清朗聲說道:“草民武清,見過國公大人。”

“恩?你認識我?”

武清恭敬地說道:“國公威名,天下誰人不知。”

這馬屁拍的,讓李績也覺得有些意思,於是又說道:“恩,不錯,小娃兒,你可知所犯何罪?”

張文瓘想阻止,畢竟審案不是國公爺的事情啊,但李績威望和官職太高了,他雖然不懼權貴,但李績那是真正的威名赫赫,三朝元老,輔政大臣,這點面子是要給的。

武清依舊不卑不吭,道:“草民不知何罪,身爲大唐百姓,當應儘自己微薄之力,無論貧賤無論富貴,若施粥救難民也是應得之罪的話,那草民甘願服罪。”

武大娘急忙說道:“大人,都是民婦的主意,與我兒無關,民婦願承擔一切罪責。”

李績皺了皺眉眉頭,不禁對武清所說“無論貧賤無論富貴”大爲疑惑,要知道大唐強盛,可等級也是很嚴格的,良民和賤民是有本質區別的,更別說富人和貴族了,那也是有嚴格規定的,但不管怎麼說,那句“身爲大唐百姓”還是得到了李績的承認,於是便說道:“本官還沒有問你,你且莫急。再問武清,你施粥救濟的難民卻變成了亂民,造反佔據了縣城,殺害了我大唐子民。這又該如何解釋?”

武清搖了搖頭,深思片刻,說道:“國公大人,請允許我站起身細說一番。”

李績已經對這個小屁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笑道:“許你起身說話,來人鬆綁。”

一個兵卒出列給武清鬆了綁。

衆目注視之下,武清站起身,真理了一番衣衫,活脫脫一個大人兒模樣,而後擡眼看向了那些兵卒,望向了堂上的各位大官,都一把年紀了啊,而後拱了拱手,說道:“晉朝的時候,有一個東郭先生,一日牽着自家的毛驢遠遊,半路碰到一條快餓死的狼,本着善意的東郭先生便救了狼,給它食物和水,還讓狼趴在毛驢的背上,自己牽着驢走,走了很久,東郭先生累了,又飢又渴,便坐下休息,可是食物和水都被狼給吃了。此時狼跳下驢背,說道:‘如今你走不動了,我可以吃你了。’東郭先生大怒問:‘爲何,我如此善待你,讓你吃,讓你喝,還讓驢給你騎乘。’狼哈哈大笑說道:‘因爲我又餓了。’說完後,狼便撲向了東郭先生。”

武清說得聲情並茂,可謂恰如其分,放佛那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一般。武清心底沒底,因爲這故事還是明朝以後的話本里玩意兒,要不是小學語文課本里有這則寓言,他都不知道能不能混過去。

半晌,整個大堂內鴉雀無聲。

李績咳嗽一聲,朗聲說道:“真乃神童也,來人,擺酒設宴,本官要收武清爲徒。”

“咳咳,那個,那個國公大人,能否讓下官們把這故事聽完再下結論呢?”說話之人,竟然是司馬李孝廉。

這裡要說說司馬這一官職,在唐以前,司馬的職能是很大的,掌管軍務,包括招募兵卒、訓練士氣等等,但自唐開始,司馬成了長史的屬官,幾乎成了朝中被貶大臣的去處,是一個閒職。這些人雖然是在閒職,但州縣官員也不會接近或是疏遠,因爲這些人很有可能再次回到中樞,也可能就此滅亡。但不管怎麼樣,司馬是一個養着閒人的職位。所以李孝廉這個根本不學無術的人,聽到這樣一個故事,卻沒有結尾,心中難忍之下,便脫口而出,可說完就後悔了。

狄仁傑也在下首聽審,對司馬李孝廉的這一不合時宜的一句,也弄得哭笑不得。頻頻暗示李孝廉,卻毫無結果。

李績一愣之後,很鄙視地說道:“還有誰有異議?”

衆人知道案情,所以經過武清這麼一番解釋後,也就不再多說什麼。再者,等把張元等人押到長安後,還會有大理寺和御史臺,還有刑部審理。

在場大官們都深受儒家文化薰陶,對待人和事都講求一箇中庸之道,更何況他們也覺得人是善良的,但你不知道你善良的對待的人是不是善良的,縱使他殺人放火,但在之前並沒有這樣的徵兆,這樣的過錯是不能強加在施恩人的身上的,正如東郭先生一般,好心救狼,也並不知道狼要吃他的。

當聽到李績收自己爲徒的時候,武清心中驚喜萬分,這是不是可以說,自己一步攀了高枝?

武清心中激動,但臉上卻沒有人和表情,該裝的時候還是要裝的,總不能一個英國公要收徒就激動地跟個猴子一樣跳起來吧,更何況是這森嚴冰冷的大堂,不過適當地表現下,還是很必要的,於是武清拜道:“多謝國公厚愛,徒兒見過師父。”

武清一拜三叩,算是行了大禮。當然更嚴格拜師禮是要焚香沐浴、齋戒三日放能行拜師禮。但此時不同往日,李績也就受了。

李績哈哈大笑,扶起武清,仔細看了看這個眉清目秀的孩童,而後握着武清細細的胳膊,說道:“你六歲便知救濟難民,比老夫當年強了不知多少倍啊,我今日收你爲徒,是看中了你爲國爲民的赤誠之心。”

武清激動萬分,真的激動萬分,本來那次只是爲了刷些聲望,沒想到這麼快就看到好處了,看來以後還是得多多刷下聲望,這個時代,就是注重名望,注重一個人的品質。

不說擺宴慶祝平亂的事情。

天色漸黑,武清和武大娘回到家中,看到王修和徐小櫻在門口哭泣,一問之下才知道,徐大娘被亂民砍死了。

武清憤怒之下,一腳踹在門上,差點把腳崴了。進屋後,看到兩具屍體,一具是徐大娘的,一具是一個猥瑣男子的,身旁還有一個很大的包袱,包袱露出一角,武清看得清楚,是一包金銀珠寶。

武清和武大娘先把屍體弄到了隱蔽處,武清說道:“明日去弄口棺材,把徐大娘下葬了。至於這處宅在,看樣子只能燒掉了。”

武大娘如今更是相信自己兒子的話,徐小櫻和王修更沒意見。於是休息片刻,武清舉起火把,直接點燃了房屋。

宅子裡沒什麼值錢的,本來還剩下的一百多兩銀子也被亂民搶走了,所以爲了毀屍滅跡,只能一把火燒掉了之。

如今城中到處都在着火,所以武家着火也很正常。唐朝的房子多是木頭結構,所以火勢很快就難以控制了,鄰居幫忙滅火,趕來的幫忙的人越來越多,李績聽到失火的消息後,讓人派了一隊士兵幫忙滅火,可惜,火勢太大,等撲滅之後,也只剩下了一片灰燼。

這是一處租來的宅院,本來失火的話,是要算在武清母子的頭上的,可鬧了民亂就不一樣,因爲那是亂民縱火的結果,至於賠償,那就找亂民去要吧。

夜晚,武清詢問了徐小櫻和王修二人,原來他們本來躲在房間裡面,徐大娘想去給他們弄點吃的,結果久等不來後,他們壯着膽子出來後,才發覺徐大娘已經死了,身旁不遠處躺着一個男人的屍體,還有一包金銀珠寶,其他的就沒了。武清這才明白,原來武大娘的死另有蹊蹺,但已經毀屍滅跡,也就不必再管了。反正這一天死了不知多少人。更何況留下一包金銀珠寶還是有用的。

第二日,武清到棺材鋪買棺材,可沒想到,棺材鋪的棺材已經賣脫銷了,這段時間死人太多,棺材鋪掌櫃老王頭樂翻天,跟徒弟女婿兒子全家老少齊上陣,白天黑夜趕工也都不夠,甚至偷工減料都依然供不應求。

武清沒辦法,只好出三倍價錢,花了五百開元通寶從一個死者家屬的手上買了口薄木棺材,平時這種棺材也就不到一百二十文。簡單地把徐大娘的收斂入棺,僱了牛車送到徐北村和徐小櫻爹合葬後,累趴下的武清等人終於有了一個休息的夜晚。

依然是村東頭的家,那棵柰子樹已經果實累累,猩紅的小蘋果被大風一吹都會掉下那麼一兩顆,以前的徐小櫻特別喜歡吃這酸酸的小蘋果,不過如今,卻和武清母子還有王修坐在柰子樹下靜默無語。因爲從今夜之後,他們要面向新的生活,武清可能要去長安,他們要麼跟隨,要麼就此留在徐北村。

武清打破了這樣安靜的氣氛,說道:“如今徐大娘已經入土爲安了,明天我便要去太原府,而後跟隨師父去長安。你們兩個如果願意去的話,就跟我一起去吧。”

徐小櫻和王修兩個小屁孩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以後,也變得成熟了不少,兩個都點頭答應,王修可以選擇留在徐北村,畢竟他的宗族在這裡,至於徐小櫻,除了跟着武清母子還能做什麼呢?

武清一本正經地說道:“那好,既然你們選擇了跟着我,那我先說清楚,我會把你們當做朋友,甚至是屬下,但我不會把你們當做奴僕,你們給我的,就是無限的忠誠和無盡的信任。聽明白呢?”

倆人齊齊點頭答應,雖然武清說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在這一刻他們都選擇了答應,因爲他們看到武清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能夠被國公收爲徒弟的人,那是很不簡單的。

武大娘對自己兒子的做法很奇怪,但沒有阻止,她知道兒子一定有他的道理,可她也不想想,自己兒子不到七歲啊。

武清沉思片刻,目光變得越來越犀利,而後站起身,堅定地說道:“兄弟連心,同舟共濟,我們這個組織,就叫做共濟會。”

於是,共濟會早先於一千年在這東方的古國誕生了,誕生的時候,會中只有三個小孩和一箇中年婦女。

第205章 羽林衛(三)第379章 草原的夜很黑第155章 元日夜(下)第198章 弟子齊聚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384章 二張的野心第274章 到宮中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483章 一代帝王(二十一)第287章 揚州平叛(二)第323章 武周革命第325章 武周大統誰來繼第320章 殺王弘義第413章 廬陵王風波(十四)第24章 逛長安第367章 夜襲吐蕃營寨第485章 一代帝王(二十三)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151章 這就是名望第84章 情何以堪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105章 主薄想下海第299章 第一男寵第202章 武清的野望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132章 到揚州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49章 朝堂奏對解危難第464章 一代帝王(二)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168章 一場武清的個人秀第429章 帝王之路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247章 太后令第173章 立家法(續)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179章 出征(四)第69章 神童爭豔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467章 一代帝王(五)第300章 新的城,武清縣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259章 孔長史遇刺身亡第452章 帝王之路(二十三)第208章 研香閣第174章 齊家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20章 夜宴風波第381章 神都獻俘事第480章 一代帝王(十八)第196章 帝王之路第95章 一路屠殺第113章 盧照鄰出任縣令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461章 出征之前(四)第107章 丐幫出手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375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三)第268章 師姐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11章 神童光環第158章 理學之爭(續)第356章 女皇的心思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240章 銅活字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25章 有個女孩兒叫婉兒第70章 一擼到底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30章 生意是逼出來的第24章 逛長安第337章 守孝第9章 四步成詩第262章 案情進展神速第478章 一代帝王(十六)第195章 上陽宮夜宴第338章 “盤絲洞”事件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457章 帝王之路(二十八)第389章 來俊臣之死(一)第484章 一代帝王(二十二)第471章 一代帝王(九)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76章 武敏之作死第224章 整軍建言(三)第253章 劉家有女叫三娘第322章 閱兵第48章 一不小心罵死了太監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72章 再遇遊俠第43章 教坊使第237章 武清關於生命的思考第167章 **作樂以避嫌第435章 六第260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
第205章 羽林衛(三)第379章 草原的夜很黑第155章 元日夜(下)第198章 弟子齊聚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384章 二張的野心第274章 到宮中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483章 一代帝王(二十一)第287章 揚州平叛(二)第323章 武周革命第325章 武周大統誰來繼第320章 殺王弘義第413章 廬陵王風波(十四)第24章 逛長安第367章 夜襲吐蕃營寨第485章 一代帝王(二十三)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151章 這就是名望第84章 情何以堪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105章 主薄想下海第299章 第一男寵第202章 武清的野望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132章 到揚州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49章 朝堂奏對解危難第464章 一代帝王(二)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168章 一場武清的個人秀第429章 帝王之路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247章 太后令第173章 立家法(續)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179章 出征(四)第69章 神童爭豔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467章 一代帝王(五)第300章 新的城,武清縣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259章 孔長史遇刺身亡第452章 帝王之路(二十三)第208章 研香閣第174章 齊家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20章 夜宴風波第381章 神都獻俘事第480章 一代帝王(十八)第196章 帝王之路第95章 一路屠殺第113章 盧照鄰出任縣令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461章 出征之前(四)第107章 丐幫出手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375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三)第268章 師姐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11章 神童光環第158章 理學之爭(續)第356章 女皇的心思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240章 銅活字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25章 有個女孩兒叫婉兒第70章 一擼到底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30章 生意是逼出來的第24章 逛長安第337章 守孝第9章 四步成詩第262章 案情進展神速第478章 一代帝王(十六)第195章 上陽宮夜宴第338章 “盤絲洞”事件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457章 帝王之路(二十八)第389章 來俊臣之死(一)第484章 一代帝王(二十二)第471章 一代帝王(九)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76章 武敏之作死第224章 整軍建言(三)第253章 劉家有女叫三娘第322章 閱兵第48章 一不小心罵死了太監第347章 張昌宗入宮第72章 再遇遊俠第43章 教坊使第237章 武清關於生命的思考第167章 **作樂以避嫌第435章 六第260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