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一代帝王(四)

河洛鎮,洛口津。

當清晨的陽光灑向河灘上的大周營寨的時候,沙吒忠義等老將從睡夢中醒來,而後一一走出寢帳,卻已然發覺中軍竟然少了八成的帳篷,這讓沙陀忠義等老將猛然一驚,再看那中軍大帳,如何還能看到!

“沙吒老將軍,這是怎麼回事?”老將蘇宏暉問道。

沙吒忠義捋須停頓片刻,說道:“我等先到渡口看看,再做決定!”沙吒忠義一甩披風,當先出了營寨,來到了渡口。

只見河面上彷如千帆過影一般,一艘艘揚帆漕船正緩緩開來。忽然,一艘小船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竄出,一個年輕校尉朗聲道:“沙吒老將軍可在?”

沙吒忠義年紀雖大,但眼神依舊好使,遠遠便看到了此人乃是太子身邊親衛,便答道:“老夫便是!”

那校尉朗聲道:“殿下有令,沙吒忠義等老將軍勞苦功高,應該予以體恤,若沙吒將軍等人醒來,便可與後軍一起渡河,不必追趕,萬望諸老將軍能夠保重身體,身體是人生存之本錢,切不可疏忽大意而丟了本錢。”

沙吒忠義等老將頓時一陣臉紅,要不是昨夜貪杯,如何會被殿下丟下呢?他們雖年紀大了,可不論是戰場閱歷還是爲將經驗都比那些個新兵蛋子高吧。但如今既然殿下有令,而且也算頗爲體恤他們這些老將。他們也只能接受了。但心裡總感覺怪怪的。

“敢問小哥,殿下如今可在對岸?”蘇宏暉問道。

那校尉說道:“今日一早,殿下已然率軍北上。這些漕船便是留下接送後軍的,如今後軍未到,不若老將軍領軍渡河,等過了河,再埋鍋造飯。”

沙吒忠義的臉上感到火辣辣的,殿下都已然渡過河,而且已經出發了。他還有臉埋鍋造飯?但沙吒忠義可不敢有任何怒色,河中小船上的人雖然只是一個傳信的。但卻是太子親衛,於是,沙吒忠義道:“既然如此,那就登船渡河吧。”隨即轉身命令道:“令各營集結登船。不得有誤!”

不多時,大營內一陣嘈雜。

這一日,武柲領大軍途經相州安陽城,武柲命士卒安營紮寨,他則去了鄴縣。

自北周大象二年,後來的建立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焚燬鄴城,遷鄴城百姓於安陽之後,這裡一度成爲廢墟,直至唐朝貞觀年間。才建立鄴縣。跟上元縣一樣,原本是繁華之城,卻因爲曾經是敵人都城而焚燬。從某種層面來說,其心胸何其狹窄,其思想多麼腐朽。當然從朝廷政治角度考慮也無可厚非,但建造一座繁華城市何其困難,要經歷數十年、上百年,才能看到繁華面貌。摧毀也不過一把火而已。

鄴縣建於廢墟之上,而且城池十分狹小。雖說是有一縣之名,但比之尋常小縣,都要小了不少。

武柲登臨城頭,看着那矮小的房屋之間,依稀還能看出廢墟的模樣,他嘆息一聲,自語道:“一座繁華之城,因爲愚昧而致使徹底消失,悲哀!”

“是啊,當年楊堅的愚昧,使得鄴城成爲了廢墟,也使得金陵成爲廢墟,大好一片繁華,就葬送在了火海之中。”一個老者忽然說道。

只見他氣度不凡,一身灰布袍卻是異常乾淨,老者面色紅潤,眼中有着一絲精芒,此人竟是一個練家子!

武柲看着老者,緩緩登上城頭,眼睛卻絲毫沒有看武柲,而是望着城外還在田地上勞作的農人。武柲笑道:“敢問老丈如何稱呼?”

老者捋須笑道:“山野之人,早已不知姓名,但此地百姓叫老夫曹老頭!”

曹老頭?武柲心中一愣,這鄴城本是曹家天下的根基所在,即使曹丕後來在洛陽登基稱帝,但依舊把鄴城當做是第二都城。此人姓曹,莫非是曹氏後裔?

不過,武柲也沒多少心思跟這樣的“世外高人”打機鋒,於是便說道:“晚生見過曹公,晚生本是來憑弔這鄴都古蹟,卻不想昔日的繁華卻是絲毫不見,真的讓在下唏噓不已。”

隨即便說道:“晚生打攪曹公,這便離去吧!”

曹老頭顯然沒想到眼前之人卻要離去,他便問道:“將軍以爲王朝興衰和這一城繁華有何不同?”

武柲顯然沒想到這老者還有這麼一出,隨即心中一動,便明白了,看來自己的身份這老者是猜出來了,不然也不會來自薦了,但如今的武柲已經不喜歡玩這一套謀略之類的玩意兒了,於是便說道:“一朝一衰亡,一城一繁華,又有什麼區別,歷史終究是歷史,你改變不了過去,也無法去改變,沉湎於昨日,只能讓仇恨深種,便永遠看不到未來。每個人的腳下是一條通往未來的路,如何走,皆是未知,不是由天定,而是我們自己!曹公,晚生告辭!”

老者身體微微一顫,呆立半晌,直到那個身影跨上戰馬,絕塵而去,他輕輕一嘆。

忽然,城下傳來一個母豬一般的聲音,“糟老頭,你爬那麼高,要尋短見嗎?”

數日後,當魏州城遙遙在望的時候,武柲已然看到了在驛亭迎候的魏州官員,武柲也是一陣無語,出城三十里迎候,有這必要嗎?

當然,這只是對於武柲而言。出城三十里迎候,是狄仁傑對太子的尊敬,也是魏州官員對太子殿下的禮節。

當武柲領大軍來到跟前的時候,只見小亭中已然擺放了水酒。狄仁傑和薛訥領諸官單膝跪地,大聲高呼,“臣等恭迎太子殿下駕臨!”

武柲下了馬,而後上前,扶起狄仁傑,一臉歉意,說道:“狄公,晚輩如何能受得了您這大禮,快快起來便是!”

狄仁傑說道:“殿下如今身爲儲君,將來是一國之君,是天下表率,臣不敢居功自傲,這禮節可不能廢了。”

武柲微笑道:“不論何時,晚輩依舊是晚輩,晚輩也永遠不會忘記狄公在晚輩幼年之時對晚輩的教導。此番討伐契丹,狄公當助我一臂之力。”

狄仁傑立刻躬身道:“殿下爲社稷征討契丹蠻夷,處置雜事,乃是臣之本份,臣當鞠躬盡瘁。”

武柲點頭,道:“如此,本王也就放心了。薛將軍,就不說點什麼嗎?”

隨即,看到薛訥那木訥的樣子,他不禁大笑起來。

如此這般,諸人飲了一碗水酒,便上路了。(未完待續)

第376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四)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176章 出征(一)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488章 一代帝王(二十六)第280章 改革從科舉開始第134章 且讓奴家寬衣吧第250章 吾得一虎將矣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206章 羽林衛(四)第381章 神都獻俘事第138章 考試第476章 一代帝王(十四)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第90章 縣衙風波第140章 師姐考校第95章 一路屠殺第166章 歡樂與鮮血第389章 來俊臣之死(一)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132章 到揚州第187章 出征(十二)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177章 出征(二)第134章 且讓奴家寬衣吧第122章 海船試航第213章 醉香樓第488章 一代帝王(二十六)第192章 歸家情切第337章 守孝第265章 全面開刀第236章 回到洛陽第345章 封禪嵩山第138章 考試第140章 師姐考校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十第93章 老師的意志第318章 劫囚車第154章 元日夜(中)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247章 太后令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166章 歡樂與鮮血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318章 劫囚車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157章 理學之爭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53章 霓裳羽衣初將成第206章 羽林衛(四)第199章 網羅人才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403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418章 廬陵王風波(十九)第120章 醉酒第474章 一代帝王(十二)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276章 廢立第132章 到揚州第366章 魏王的策略第76章 武敏之作死第274章 到宮中第54章 迷失那初之吻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207章 玉樹不見了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183章 出征(八)第314章 麗景殿中怒斥武承嗣第179章 出征(四)第123章 青瓷生意第283章 收穫一枚棋子第81章 這只是一個愛情故事第237章 武清關於生命的思考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66章 梅香園驚變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頌德第298章 出征在外第110章 落下帷幕第377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五)第433章 帝王之路(四)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第176章 出征(一)第145章 新的戰略第5章 國公之後第388章 魏王的愛情觀第420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一)第257章 花家田產案第78章 一晃五年第142章 竟是鹽幫
第376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四)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176章 出征(一)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488章 一代帝王(二十六)第280章 改革從科舉開始第134章 且讓奴家寬衣吧第250章 吾得一虎將矣第374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二)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206章 羽林衛(四)第381章 神都獻俘事第138章 考試第476章 一代帝王(十四)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第90章 縣衙風波第140章 師姐考校第95章 一路屠殺第166章 歡樂與鮮血第389章 來俊臣之死(一)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132章 到揚州第187章 出征(十二)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177章 出征(二)第134章 且讓奴家寬衣吧第122章 海船試航第213章 醉香樓第488章 一代帝王(二十六)第192章 歸家情切第337章 守孝第265章 全面開刀第236章 回到洛陽第345章 封禪嵩山第138章 考試第140章 師姐考校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十第93章 老師的意志第318章 劫囚車第154章 元日夜(中)第26章 溫國寺中巧解困第247章 太后令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166章 歡樂與鮮血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318章 劫囚車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157章 理學之爭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53章 霓裳羽衣初將成第206章 羽林衛(四)第199章 網羅人才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403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418章 廬陵王風波(十九)第120章 醉酒第474章 一代帝王(十二)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276章 廢立第132章 到揚州第366章 魏王的策略第76章 武敏之作死第274章 到宮中第54章 迷失那初之吻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207章 玉樹不見了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183章 出征(八)第314章 麗景殿中怒斥武承嗣第179章 出征(四)第123章 青瓷生意第283章 收穫一枚棋子第81章 這只是一個愛情故事第237章 武清關於生命的思考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66章 梅香園驚變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頌德第298章 出征在外第110章 落下帷幕第377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五)第433章 帝王之路(四)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第176章 出征(一)第145章 新的戰略第5章 國公之後第388章 魏王的愛情觀第420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一)第257章 花家田產案第78章 一晃五年第142章 竟是鹽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