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有辣椒了!可以吃涮鍋了!

趙家是隱姓瞞名逃到鄭國來的,假稱姓“周”。

趙肅選鄭國一是因爲鄭國離魯國近,魯國有個風吹草動的,趙家都能很快得到消息,如果魯國姜氏想捉拿趙家,他們得到消息快一點也能趕緊跑。

二來呢,則是因爲鄭國風氣散漫。鄭國先王修仙修得有多荒唐是舉世皆知,奇特的是他這麼荒唐,王權還不小,不然王都和王宮也不會成功改名,最後也就是逼死老臣的名氣臭了一點,纔不得不“規矩”起來。

鄭國上下都不關心別國的事,自有“上國”氣度。哪怕是一江之隔的魯國在鄭國人眼中也是“疲弱”“荒唐”的印象——魯國有一個朝午王就比鄭國修仙的先王更荒唐了。

趙肅也選對了地方,趙家以“魯國長山周氏”之名進入鄭國後,稱得上一切順利。

在選擇落腳安家的城市時,趙家有人希望在鄭國邊境找個地方就行了,離魯國近一點,好打聽消息。

趙肅卻一意孤行,帶着族人直接進了鄭國王都望仙城。

王城底下的日子自然不太好混。族中不是沒人抱怨,但這也避免了族人偏安,一入望仙,趙肅立刻帶着族中精幹子弟出門交友、打探情形,雖然花錢如流水,卻沒人抱怨。

因爲都知道到了王城腳下,如果不摸清情況,很有可能不知什麼時候就死了。趙家人這點覺悟還是有的。

拼着節衣縮食過了一段苦日子後,趙肅看中了當時還是個小可憐的鄭王,當機立斷,舉家投奔,而且一去就自報家門,半點不帶隱瞞的。

這種態度討好了當時被所有人忽視的鄭王,也可能是求賢若渴,趙肅送出家中幾個子弟,特別是把趙薈介紹給鄭王后,鄭王就收下了趙家的投效,趙家纔算是背靠着鄭王,在望仙城紮下根來。

不過趙家還真沒佔鄭王什麼便宜。

他們剛投奔過來時,鄭王手中無權,別說給他們好處讓趙家人當個小官,他自己都籠絡不住什麼官,手握重權的世家都不帶看他一眼的。等鄭王繼位後,又迫不及待的要去拍世家的馬屁,趙家還是沒佔到什麼便宜。

“我對鄭王,已經仁至義盡。”趙薈說。

龔香深有同感的點頭。只要趙薈肯幫魯國坑鄭國,他現在說他是一心一意愛魯國,是專門跑到鄭國去給鄭國下套的,龔香都能誇他幹得好。

趙薈笑道,“我知兄不信我。”但他不能不表白心跡,不能不替趙家投奔鄭王的事做一番美化:結論就是趙家待鄭王曾經一片丹心,無奈鄭王辜負了他們,所以他們已經悔悟了!已經覺醒了!

趙家還是魯人,從身到心!

兩人夜夜飲酒暢談,趙肅也覺得差不多該到正題了。

“兄可知曉,在鄭國有南刑北鍾?”趙肅問。

龔香點頭,這個他當然知道。南刑北鍾指的是鄭國的兩個最大的世家,不過在差不多七八十年之前,這兩大世家中的刑家遠沒有現在的氣勢,幾乎佔據了鄭國產糧最多的三座大城,兩座小城。

因爲之前鄭國雖然糧食好,但出名的就一個,鄭國米,這是直接往樑帝那裡送的貢品。

不像現在,整個鄭國都靠賣糧爲生。

糧食嘛,是長在地裡的。換言之,誰家地多,誰家的糧就多。

鄭國,刑家地最多。

刑家的家訓是族中弟子屋裡可以沒書,但手中一定要有地。所以刑家在發跡之前在鄭國的形象就是普通的地主,就算刑家傳承很久了,就算刑家子孫很多很多,幾百年下來,一座城又一座城八成的都姓刑,南邊刑氏成了最大的姓氏,那又如何?不讀書!

刑家子弟當然也不是不讀書,只能說家訓流傳太廣,給人的印象就是這樣。

最後就造成刑家很富有,但刑家子弟沒有一個在鄭王身邊的,就算去了,也會立刻被其他士子公卿給趕走。

“刑家翻身的機會是先王給的。”趙薈口中唯一的先王,當然不是姜元和朝午王,而是姜元的爺爺,朝午王的兄長。

鄭糧賣燕,刑家擁有最多的土地,出產最多的糧食,迅速一躍而成鄭國最有影響力的勢力。刑家也抓住這個機會,成爲了南刑。

與刑家相比,北鍾則是另一種命運了。

鍾家不喜爭鬥,不喜刀兵,不喜買賣,只喜歡做學問。

鍾家也曾佔據一城,十分顯赫。家族家訓嚴明,子孫若有不肖,家族是絕不會寬恕的,反而會加重懲罰。鍾家家法甚至嚴過刑名歷律。

曾經在鄭國流傳過一個不知真假的閒話,道鍾家一年打死的子孫比衙門一年殺的人都多。

“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

姜姬聽了以後,說出這兩句話。

鍾家一定是這種想法的貫徹者吧。

鍾家驚才絕豔之輩層出不窮,幾乎每一代都會有那麼一個,超脫衆人之上,一旦出世,必會令人心悅誠服。

世人對鍾家自然全是溢美之辭。

“原來如此。如此盛名,鍾家不敗也要敗了。”她懂了。有這麼一個鐘氏在,其他世家子弟哪裡還有出頭的機會?當然要先把鍾家給掐死後,他們剩下的人才能分個輸贏。

木秀於林。

然後鍾家自然就漸漸衰落下去了。他們不再出來當官任職,也辭去了城主之位,搬到別處,聚族而居。

“鍾家這是想保存子弟。”但方向錯了,發現自己成了千夫所指,要做的不是逃,身在這個位置上都會被攻擊,跑了以後已方勢力變弱,對方相應變強,這不是任人宰割?

龔香點頭:“公主所言極是。之後鍾家子孫越來越少現於人前,偶爾有著書傳出來,也引得衆人爭相傳閱。但子孫凋零,最後僅剩一脈,前些時日也沒了。鍾氏已成絕響。”

最後徹底死絕了。

兩個家族,不同的發展發向,最後一個走向滅亡,一個走向繁榮。

龔香說:“趙薈道刑家刑天香就在鄭王身邊,他一定會建言,不從刑家所屬城池取糧贈給我王,他還道,刑天香會選中的是這三個城。”

逍遙臺上,鄭王道:“從玉山城、玉術城、百陽城三地徵糧嗎?”

倒也不是不行,這三地在鄭王的印象裡,都是很聽話的城。屬於沒什麼能力反抗他,所以格外順從的城。

但鄭王難免心疼,這種在他心目中是屬於“他的”城。平時上交稅賦都很及時,對他也是格外崇敬,每年的兩次貢品都是非常認真的。

“天香,難道真的沒有糧嗎?”鄭王再次問刑天香。

刑家富有千里沃野,鄭王本來以爲刑家至少要拿個大頭出來,現在看起來,倒像是一分都不想出?刑天香搖頭,沉默半晌,跪下後,哭着對鄭王說:“我上回送信回家,叔叔就罵了我,說我……拿刑家來討好大王。這回叔叔事先就送了信給我,道刑家不能強逼着大家拿糧出來,說如果逼一家出了,那剩下的人都會視這家爲仇敵,不管哪一家出,都等於逼這家去死。”就顯得你忠心大王,我們都不忠心。

鄭王就不說話了。這說的是別家,其實就是在說刑家自己。刑家怕自己出了這一回糧以後,之後每年都要出了。

因爲早有傳言,魯國不是隻要這一回,而是以後每年都要!

雖然不知道魯國是不是真的這麼不要臉,鄭王會不會真的答應下來,但,刑家何必冒這個風險呢?

換成那三城,那就是欺負也就白欺負了。他們是能找大王算帳還是能找刑家算帳?

刑天香不肯讓,鄭王也沒辦法,頒下王令後,又命人送了一些禮物去給這三城的太守,也算是……他的心意吧。

刑天香走後,鄭王讓人請來了喬小君。

喬小君偷偷摸摸的進來,還是躲在何必的車內。

何必把他送到鄭王面前後,招呼都不打一聲就先“告辭”了,擺明了不肯摻合進來。

鄭王問喬小君,是不是真的能把贈糧改爲售糧?

他是問喬小君能不能真的像他所說的,從魯王那裡要來錢。

喬小君一口答應:“若做不到,某就把這顆頭送回來答謝大王!”

——這本來就是魯國的龔大夫給他的條件。

所以喬小君完全不擔心魯國會不給錢。魯國的目的不是一年,而是以後每一年。

喬小君道:“大王,燕盜兇惡,何不請魯國相助?”

鄭王之前聽他說的時候就動心了,“果真有用嗎?”賣糧給魯國,然後告訴燕國,別找我要糧了,糧全在魯國手裡。

喬小君道,“何不一試?”

一個月後,姜姬很快接到了兩個好消息。

第一,趙薈送的消息是對的,就是他所說的三座城會送糧給魯國。鄭王已經下了王令,命這三座城交糧。

不管這三座城怎麼把糧變出來,是高價去別的地方收還是自掏腰包,都不關她的事,她只管收糧。

喬小君也回來了,帶來了鄭王的迴應,不但願意今年給魯國答應的“與城等重”的糧食,以後每一年都可以與鄭國售糧。

條件當然是替鄭國擋住燕人。

鼎中翻花滾沸,濃濃的肉湯香味在雪夜中飄散出去。

姜姬面前是一架小鼎,她正把鮮紅的羊肉片放進去涮,姜武看到就伸手把她的筷子拿走了:“我來,你別離火太近,小心你的袖子。”

姜姬舉起胳膊:“我綁好了!”爲了吃火鍋,她把兩邊的大袖子都給用布條綁成了箭袖。

爲什麼要吃火鍋呢?

因爲黃老——可能是蟠兒去了以後,黃老龍心大悅——讓商人給她送來了辣椒!

她給黃老形容過,她覺得辣椒嘛,中國肯定有,不過可能一開始不是調料,說不定會被當成毒草呢?

她說果實嚼之有燒炙感,煮水成湯飲之,口舌受苦,嚴重了還會有紅腫出血,通腸過胃都會有負擔,五穀輪迴之時也會受苦受難。

黃老:“這就是□□吧……你從哪裡得來的?爲何要找它?”

她當時說:“我要吃啊。”

黃老不知腦補了什麼,竟然很同情她,答應一定爲她尋來,但也告訴她,服毒以訓練身體對毒物的耐受性並不科學,毒物沒有排出體外的話,身體最終還是會受害的。

她再三保證這個絕不是毒。當然,大量食用確實有害,但少量佐餐的話,無害。

黃老送來的是包深紅髮黑的圓型小乾果,非常小,只有小指甲蓋那麼大。

如果不是他命人傳話,她還真沒認出來這是辣椒。

可能是某個品種的野椒。

她把乾果切開,嚐了一粒裡面的籽,終於確定這是辣椒了!

然後就磨了一小袋隨身帶着。

辣椒粉是可以當武器用的。

“來,吃吧。”姜武替她涮了一盆肉,真的是盆!

她一邊調味,一邊說:“燕王應該過不了明年了。”

屆時燕國大亂,自然也就顧不上去鄭國搶劫了。

姜武說:“那鄭國那些燕人怎麼辦?放他們回燕?”

姜姬想了想,搖頭:“還是……不放了吧……”

搶劫嘛,有傷亡才正常。七千人,給漆離留個一百多人能護送他回國就行了,剩下的都留在鄭國吧。

姜武點頭,問:“漆離呢?”這人要放回去嗎?“在他臉上來一刀,破了他的相。”她道。

這樣再放回去,漆四也不能指望這個兒子繼承他了,他只能重新再培養,不知他剩下的兒子中有沒有成才的呢?

至於漆離,他若是不服,也可以與兄弟們爭一爭嘛。他在魯國會有一個位高權重的好朋友支持他的。

第612章 救星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570章 王姻與段小情第536章 風起雲涌第234章 善與惡第111章 尋機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181章 淚第272章 選將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445章 宮宴第395章 籠中鳥第712章 難題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528章 委任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417章 煤與鐵第378章 種瓜得瓜第706章 董城第514章 舊人新事第744章 鳳旨第767章 將與相第390章 人才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392章 刑自救第117章 兄弟第496章 相見第280章 “珍愛”第78章 美人第270章 “大王”第112章 衣帶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608章 運氣來得太快第27章 逝第232章 在商城的公主第429章 變化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317章 幼苗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80章 早晨第297章 入城第125章 餘波第223章 舊事第188章 遼城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795章 尾聲第415章 來做生意吧!第116章 歸音第43章 兒在此!第2章 新爹第699章 逆來順受第176章 小公子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95章 憂天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538章 決定本章內容先保密,就不劇透了第304章 心服第342章 絕處逢生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377章 衛始第226章 鐵第368章 特權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437章 孝義難兩全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273章 傻子第212章 取第46章 姜武離開第153章 因第758章 天命之人第98章 漆鉤第545章 哭泣的皇帝第692章第137章 平衡第719章 送行第617章 甘爲……第522章 幸得君顧第73章 池魚第633章 ……第351章 賺錢第107章 分離第624章 父疑子第417章 煤與鐵第105章 潮起第363章 侍郎第468章 雞毛蒜皮第706章 董城第212章 取第180章 難第248章 求官第25章 龔氏第631章 12點前!第507章 遇見愛情第451章 時也,運也,命也第61章 馮子第318章 賞賜
第612章 救星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570章 王姻與段小情第536章 風起雲涌第234章 善與惡第111章 尋機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181章 淚第272章 選將但第二章中,則細數了官衙當如何監查各家男女丁口的生死。第445章 宮宴第395章 籠中鳥第712章 難題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528章 委任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417章 煤與鐵第378章 種瓜得瓜第706章 董城第514章 舊人新事第744章 鳳旨第767章 將與相第390章 人才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392章 刑自救第117章 兄弟第496章 相見第280章 “珍愛”第78章 美人第270章 “大王”第112章 衣帶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608章 運氣來得太快第27章 逝第232章 在商城的公主第429章 變化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317章 幼苗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80章 早晨第297章 入城第125章 餘波第223章 舊事第188章 遼城第596章 聰明人對蠢人低頭第795章 尾聲第415章 來做生意吧!第116章 歸音第43章 兒在此!第2章 新爹第699章 逆來順受第176章 小公子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95章 憂天第356章 導果爲因第538章 決定本章內容先保密,就不劇透了第304章 心服第342章 絕處逢生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377章 衛始第226章 鐵第368章 特權第685章 朕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437章 孝義難兩全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273章 傻子第212章 取第46章 姜武離開第153章 因第758章 天命之人第98章 漆鉤第545章 哭泣的皇帝第692章第137章 平衡第719章 送行第617章 甘爲……第522章 幸得君顧第73章 池魚第633章 ……第351章 賺錢第107章 分離第624章 父疑子第417章 煤與鐵第105章 潮起第363章 侍郎第468章 雞毛蒜皮第706章 董城第212章 取第180章 難第248章 求官第25章 龔氏第631章 12點前!第507章 遇見愛情第451章 時也,運也,命也第61章 馮子第318章 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