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宮宴

劉箐醒來時,已經身在樂城城外的行宮中了。黃衣無須的宮中侍人笑着對他說:“公子醒了就好了,大王每天都要問起公子呢。”

他在牢房受刑時的傷口都處理過了,手、腿、背都裹上了一層藥布,動一動就疼。

侍人先送來衣食,再送來湯藥,等他服過了,就問他要不要見一見家人。

劉箐問:“此處是哪裡?”侍人道:“這裡是大王行宮中的通宛。”

通宛是繞着行宮外圍一圈的一排宮室,給士子、侍衛、小將等跟在大王身邊的親信之人住。

段青絲以前在宮中執宿時就住在這裡。

房子有大有小,大的幾十間屋,全家老小一起住都行;小的只有一屋一室,僅夠暫居。

劉家住的就是大屋,兩座大院子都給他家了。

讓劉箐想不到的是,通宛和大街僅一牆之隔,想出門就可以直接走,不必經過宮中侍衛。

大王,竟然沒有關住他們。

劉箐心中暗歎,先去看望父親、母親。

劉芬看起來比之前裝病的時候更像病人,臉色臘黃,精神不濟,眼底充滿血絲,手微微顫抖。這一看就是近日在熬夜鍥字。

“父親。”劉箐行過禮後,低下頭就淚流不止。

劉芬說:“不要多想。事已至此,你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既然已經醒了,就趕緊去向大王謝恩吧,如果大王請你參加宮宴,那纔好。”

劉家舍下幾百條性命,如果不能換回來一個八姓,那就白死了!

劉箐仍抱着一線希望,問:“父親,家裡、家裡……”

劉芬沒有看兒子,看着自己不停發抖的手,他自從從開元城離開之後,每天都在默背家譜,到這裡後就日夜不停的要重新把家譜鍥刻出來。

劉家還在,還沒有完。

“大王的使臣已經過去替劉氏收屍了。”劉芬說,“目前……沒聽說大王讓誰去接管開元城。”

劉箐這才精神大振,回屋去又休息了一陣後,打典精神,準備好謝恩的辭表,請宮侍指點他怎麼求見大王。

宮侍接了禮物後就告訴他該去拜誰。

“有兩人,公子都可以去試試看。”宮侍道。

一個是席博士,因爲他和田博士近日常常進宮,而席博士比田博士更好說話,所以席博士是第一個人選;

第二個就是段青絲。現在宮中無人不知段青絲乃是大王第一寵臣,而段家除了怕事之外也沒別的毛病,所以目前還沒什麼人對段青絲的上位有什麼不滿。

段公子也是出了名的好說話,愛助人。

劉箐謝過宮侍後,思量再三,決定去見段青絲。

一來,席博士是八姓之後,門檻高,聽說他雖然和藹,但只喜歡有才之人,如果沒有真才實學,他是不搭理的;

二來,段家的門檻素來不高,段青絲又是年輕人,想必見他不難,備上好禮,誠心拜託,應該可以說動他替他引見。

但還沒等他去見段青絲,在隔壁院子裡住的劉氏子弟聽說他醒了就立刻闖了進來,指着他大罵:“你這惡鬼!害了劉家那麼多條性命來鋪你的青天路!你夜裡還能睡得着嗎?”

還有舉劍要衝上來殺他的。

劉箐痛心疾首,想引頸就戮,來殺他的幾個堂親就已經被攔下了。

劉芬聽到這裡的亂局也沒有出來,劉箐要擔起這份重擔,這就是他必須自己去承受的。

當日就有人告辭,恥於和劉箐爲伍。

劉箐苦留不成,只能送這些人離去,臨走還送上許多財物。

他這麼做,倒讓人非常佩服。畢竟他是忠於大王纔會落到現在衆叛親離的下場,他絕對沒錯,反倒是個可敬的人。

姜姬在宮中聽說了,就讓姜智再打點財物去賞賜劉箐。

姜旦不高興,他已經知道劉家用苦肉計擺了姐姐一道,現在外面已經有人在指責姜武了。

因爲說劉家自己放火燒屋是不會有人信的,現在外面的人都認爲是姜武的人急於建功,才燒了死了劉家的人。

如果繼續捧着劉箐,那不就等於說姜武不好嗎?

姜姬笑着說:“捧他是爲了讓他辦事啊,我們把他捧得越高,他以後就越難下來。”

開元城現在是個爛攤子,劉家使的這一手,目的就是爲了繼續佔有開元。

因爲劉家是被“害”死的,劉箐又是個忠臣,所以最好的結果難道不是大王繼續把開元城給劉箐——也就是劉家嗎?

既是撫慰,也是愛護,更是信任,這纔是君臣相得的佳話。

但劉箐不是忠嗎?

難道他還能忠一半不忠下去?

姜姬就等着劉箐“痊癒”的那一天。

劉箐接了大王賜下的禮物,就對姜智說想見面大王謝恩。姜智再三詢問“公子身體好了嗎?”

“公子何不多休息幾日?”

“我看公子這頭上的傷還沒好呢。”

幾乎是強迫劉箐再歇上幾日。

這一歇就歇了一個月,歇到了開元城把樂城要的三千萬斤炭給交了上來。

一斤不少。

現在開元城其他家族都很馴服,不但交上了炭,還送上了禮物,其中有糧食,有錢,有美人。

如果以貢品論忠誠的程度,現在的開元城可比劉家在時要“忠誠”多了。

而且他們還迫不及待的求大王儘快賜下太守,開元城不可一日無主啊,沒有大王賜下的太守,開元城就像一個沒人管的奶娃娃,到了明年開春怎麼辦?只剩不到兩個月了。

這也是應該的,明年開春之前,開元城是勢必需要一個新的主人的。

如果大王不賜,那他們就可以要求大王讓他們“公推”出來一個有聲望的人暫代其職。不然春天之時的一系列祭祀、公務都沒人打理了。

恰在此時,劉箐終於“休養”好了,被大王邀請參加宮宴。

宮侍也早把開元城來人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劉箐。

劉箐心亂如麻,他知道,他要做的事還很多,做到最後,也不知道能不能把劉氏再送回開元城。或許這一切不會如他們所預料的那麼順利,大王也不會順應時勢的答應他們,但他不得不去做。

劉箐是曾在樂城好幾年的,至今在姜旦身邊與他熟悉的人還有很多。劉箐坐着宮裡的車從行宮一路往蓮花臺去的途中就遇到了很多舊友,在蓮花臺宮門前,別人下了車,他因爲“身體有恙”的緣故,竟然車是可以直接進宮的!

這樣一來,本來沒認出他的人,現在也都認出了他。

“劉兄!”

“賢弟慢來,慢來!”

“看,那就是劉箐!”

衆人投來的目光中充滿敬佩與羨慕。再把他以前的事都翻出來,立刻就讓他的“忠心”再也沒有半分折扣。

人們說,劉箐當年被劉芬帶到樂城後,就一心忠於大王。

樂城被合陵兵圍着,樊城又據城不交時,劉家人都回去了,劉箐卻留了下來。

大王在宮中被刺客所傷,蓮花臺上下人心惶惶,劉箐在外爲大王四處奔走,號召有志之士去斥責那些亂兵,一心保護大王。

大王轉危爲安後,爲了安置流民,召集學子出任小官吏,劉箐身爲世家子弟,卻甘願聽從大王的命令,去當一個小小的蒼蠅官,他本來一輩子都不可能與流民站在同一個地方的。

劉箐的種種忠心之舉終於感動了大王,被大王委以重任。劉箐也以一腔赤誠回報大王,哪怕被家族的人怨恨,也不改初衷。

這樣的忠臣,難道不值得愛戴嗎?

看到劉箐能乘宮車在蓮花臺上行走,人們議論紛紛。

聽說劉箐住在行宮裡。

聽說大王極爲愛護他。

聽說跟劉箐一起逃出來的人有的跟劉箐反目了,劉箐卻不怨恨,人家要走,他還送錢送東西。

好人,大好人。

忠直!

值得相交!

劉箐車旁的人越來越多,人們跟着他的車,一路與他交談着,慢慢來到了金潞宮。

姜智與段青絲一起下來迎他,大王身邊最受寵愛的兩個人,一個侍從,一個值日,可見大王是多麼愛重劉箐。

衆人是非常樂意於這一幕的,他們看到劉箐被大王恩寵厚待,就像看到自己一樣,劉箐的忠誠換來回報,他們的忠誠也不會被錯待。

姜旦已經在金潞殿住了三個晚上了,第一天是醉過去的,第二天非讓姜智和姜仁一起陪他,三人擠在榻上睡,到了第三天,姜智建議他請鄭姬過來,姜旦猶豫了一番同意了,於是今天鄭姬一天都纏着姜旦,二人雖然沒當夫妻,但同宿一殿,顯然讓鄭姬非常高興。

有鄭姬纏着,姜旦也顧不上去害怕做惡夢了。

劉箐前來問好,姜旦就讓他見過鄭姬:“這是王后。”

劉箐趕緊再向鄭姬問好,他打量鄭姬,生得還算秀美,但並不絕色,可人人都知道王后是大王親手撫育長大,與大王情份非凡,曾有一女使計成了大王愛寵,大王得知她心懷不軌後就棄到一旁,半點沒有妨礙王后。

此女現在也不知在宮中哪個角落。

鄭姬聽了許多劉箐的事,但也見過姜旦暗中不喜劉箐的樣子,她有很多事不懂,只知道一心尊奉姜旦。

她很有禮貌的問候劉箐,又問他身邊有沒有姐妹,聽說有之後,就命人拿首飾來賜給劉箐的姐妹與妻女。

姜旦不叫鄭姬賞賜:“你的東西都留着自己戴吧,孤來賞他就行了。”

鄭姬道:“我賞與大王賞有什麼分別?不如我賞我的,大王賞我。”

姜旦仍是不讓鄭姬賞,他賜給劉箐後,又送了一些首飾給鄭姬,悄悄對她說:“你的東西不多,不要再送人了。”

鄭姬心裡喜歡,想起宮婦的話,提議道:“大王要施恩於他,何不納他的姐妹進宮來?奴奴必好好照顧她們。”

姜旦皺眉,“不要,孤的後宮中有你一人足矣。”

鄭姬感動之下,更想幫姜旦,小聲說:“大王不願與他多說,娶他的姐妹就勝過千言萬語。”

姜旦仍是拒絕,“宮裡的人不能太複雜,你身邊也簡簡單單的,孤身邊也簡簡單單的更好。”

鄭姬勸了幾次,姜旦都不同意,她的心中陡然涌進無盡的歡喜與幸福之感。就算大王娶上一百個夫人,她對大王的愛意也是不會減少一分的,但大王竟然只願要她一個妻子!

這世上不會有比大王更愛她的人了。

她聽說了許多鄭國的事,知道母親的悲劇在於鄭王的絕情。與母親相比,她是何等的幸運。

她想幫一幫母親,又不知該怎麼幫助母親。以前她只敢獨自在夜裡哭泣,不敢告訴大王。

現在,她還有什麼需要隱瞞大王的嗎?

劉箐見過大王后,就見大王與王后聊得開心,自己就避到了一旁,很快被段青絲他們給拉進了人堆裡,在衆人的恭維和讚揚聲中,劉箐也漸漸放鬆了下來,只是不管衆人說什麼,他都只是在謙虛。

回神時,發現段青絲一直在他身邊。

劉箐以前沒有與段青絲打過交道,知道他是在王寵臣,不敢掉以輕心。“我敬大人一杯。”劉箐道。

段青絲喝了,卻不讓劉箐喝完杯中酒,“公子少喝些,大王說了,公子才受了傷,不能多飲。”

劉箐猜得到段青絲是來“看管”他的,從善如流的放下酒杯,笑道:“大王還有何吩咐?”

段青絲道:“大王道,公子若是醉了,累了,可到後面去歇息,如果晚了,住下也是無妨。”

劉箐心中五味雜陳,半晌才嘆道:“……大王厚待,某厚顏領受了。”

第342章 絕處逢生第521章 舊人第495章 傳承第798章 聲聲聲……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693章 養寇自重第37章第647章 雲家五子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651章 讓人傾倒的美人第160章 認母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253章 臨戰第512章 情投意合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300章 虛實之間第35章 蔣盛的野心第448章 令行禁止第249章 素手執棋第701章 商路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57章 姐妹同夫第550章 戰乎?第561章 分燕第762章 我在這裡等你回來第79章 兩個大王第717章 儲君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481章 自盡第777章 登基前瑣事第660章 大勢第487章 善惡之別第130章 起火第88章 奪墳第137章 平衡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327章 獸與人,人與獸第728章 殿試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478章 佳人(修錯)第351章 賺錢第417章 煤與鐵第755章 江南與江北第346章 禮物第160章 認母第255章 負心人第579章 降不降?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689章 如日之君第407章 女神收稅第363章 侍郎第767章 將與相第615章 誘人之物第514章 舊人新事第424章 初 戀第433章 “應該”第251章 趙國求親第626章 惱人的女人第136章 陰影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206章 天助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629章 三寶需要一個夥伴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272章 選將第740章 趙國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446章 不義之戰第543章 亂命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479章 贖罪第450章 擒“兇”第65章 不請自來第59章 將軍與錢第143章 入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629章 三寶需要一個夥伴第480章 巨人第315章 祭祖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108章 傷逝第211章 聖誕快樂第735章 英雄何在?快快出來第552章 一戰成名第581章 好哥哥第339章 鄭國大夫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628章 請君入甕第754章 平洲事故第357章 商城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第399章 百姓第621章 “虎口”奪糧第30章 家族第486章 放假快樂第365章 招贅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401章 餘波
第342章 絕處逢生第521章 舊人第495章 傳承第798章 聲聲聲……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693章 養寇自重第37章第647章 雲家五子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651章 讓人傾倒的美人第160章 認母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253章 臨戰第512章 情投意合第708章 放他進去第300章 虛實之間第35章 蔣盛的野心第448章 令行禁止第249章 素手執棋第701章 商路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57章 姐妹同夫第550章 戰乎?第561章 分燕第762章 我在這裡等你回來第79章 兩個大王第717章 儲君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481章 自盡第777章 登基前瑣事第660章 大勢第487章 善惡之別第130章 起火第88章 奪墳第137章 平衡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327章 獸與人,人與獸第728章 殿試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478章 佳人(修錯)第351章 賺錢第417章 煤與鐵第755章 江南與江北第346章 禮物第160章 認母第255章 負心人第579章 降不降?第549章 登高跌重第689章 如日之君第407章 女神收稅第363章 侍郎第767章 將與相第615章 誘人之物第514章 舊人新事第424章 初 戀第433章 “應該”第251章 趙國求親第626章 惱人的女人第136章 陰影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206章 天助第6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629章 三寶需要一個夥伴第364章 從與不從第272章 選將第740章 趙國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446章 不義之戰第543章 亂命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479章 贖罪第450章 擒“兇”第65章 不請自來第59章 將軍與錢第143章 入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629章 三寶需要一個夥伴第480章 巨人第315章 祭祖第711章 靜待君來第108章 傷逝第211章 聖誕快樂第735章 英雄何在?快快出來第552章 一戰成名第581章 好哥哥第339章 鄭國大夫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628章 請君入甕第754章 平洲事故第357章 商城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第399章 百姓第621章 “虎口”奪糧第30章 家族第486章 放假快樂第365章 招贅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401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