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又見

丁培從婦方出來已經有半年了。去年年中時,突然從樂城來了一個蔣姓人,言稱婦方從四年前起就沒有向大王朝貢了,是爲大不敬。大王雖痛心,但心懷仁念,特命他前來婦方,查問婦方民生,是否是故意不繳貢品還是另有他情。

此人帶有五十健奴,極擅弓馬。他一來,丁培就讓出了丁家祖宅,帶着家人在丁家祖墳結廬而居。此人也曾來拜訪,見此人面容青稚,不足結髮,說話做事卻頗有章法,言談間隙隱現殺機。

他是來打聽當年姜大將軍到此的事的,聽說丁培其父,丁渭拜訪姜武時先被擒,後被殺,就認定丁家與姜武有仇,所以特來請教。

他好奇的是之後姜武卻帶軍退出婦方,再不入婦方一步。

這明顯是吃了虧的。

他就想知道當年的到底發生了什麼。

丁培再三搖頭,直言家業凋零,他到現在也只有一個幼子,每日只是閉門讀書,不再問世事了。

那蔣氏小公子再三問不出答案後就再無耐心,命人看住他之後,婦方人被他挑撥,自殺自滅起來。等他們殺得差不多了,這個公子就讓他的人把剩下的人全都殺了。婦方士紳,只有丁培帶着家人住在城外,逃過一劫。

在這之後,此人卻也沒來找他的麻煩,似乎並不想“斬草除根”。

丁培卻很“懂事”的帶着家小,起出父祖的棺材,離開了婦方。

到哪裡去?丁培沒有主意。這天地之大,卻沒有他們一家的容身之地。

丁家原來親友很多,枝繁葉茂,父親以前就常對他說,雖然他只有他一個,但日後他也不會缺少兄弟扶持。

但父親一去,丁家就像倒下的大樹,猢猻盡散。最後留在他身邊的幾個堂兄弟,無不是沒有別的出路才帶着家小跟着他,就算是這樣,他起意帶着大家出城時,他們還三番兩次的前來相勸。

這些人都打着自己的主意,都想趁着樂城來人,好佔些便宜,不管是奪回婦方,還是能去樂城,哪怕得一兩句善言善語,等他們遷到樂城時還能有個依仗也好啊。

可丁培充耳不聞。他自從父親慘死之後,個性就變了,別人越是勸,他越是不肯聽。

等他連父祖的棺木都挖出來準備出走時,原來跟着他的家人就更少了,只剩下兩個堂兄弟。

一個丁善,他是丁培隔房叔祖的孫子,兩人的關係已經遠了。他比丁培大上一些,有一母一妹,都靠他生活。可丁善自己讀書不行,也不會種地,想做生意,卻被人捲了錢。丁培從以前就不大喜歡他,人又蠢又悶,讓他做事怕他把事辦砸,哪怕與他談天閒聊,他都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性子,跟他同車兩個月了,就說過兩句話。

“天黑了。”

“天亮了。”

丁培:“……”

每天每天,一早一晚,丁善就拿這兩句話翻來倒去的說。丁培一開始還想看他能不能多說兩句,後來就服了,心服口服。

現在一上車,他不是自己讀書,就是靠在車壁上閉目假眠,等丁善一出聲,他就知道是什麼時辰了。

“啊。”丁善突然出聲。

丁培睜開眼,打了個哈欠,今天天黑的挺早的?該停車吃飯了。

丁善:“好像有人來了。”

不是好像,是真有人來了。

是一隊商人,剛好跟他們走個對臉。那商隊看到他們就讓人過來探問。在荒野上趕路,遇上來人,又是一大隊,總要問一問才能安心,萬一遇上強盜呢?兩邊打個招呼,以後再遇上那就是熟人了。

丁強過來問他,“阿培,是商人,我去問問他們有沒有米賣。”

“七哥且去。”丁培道。

丁強也是他堂哥,兩人出身同一支,但卻是同一個祖爺爺,隔得也相當遠了。說起來當日那些受多了丁培父子大恩的人都跑了,這些離得遠的反倒都記着他們的恩情。讓人不免唏噓。

比起丁善,丁強就有用處多了,這一路上,各種瑣瑣碎碎的事都多虧了丁強。

不必丁強過去,商人的人已經過來了。來的看起來是個小管家,帶着兩個護衛。

小管家見到丁強,當前一揖,下馬後又是一揖,十分客氣。

“客人從何處來?”

丁強道:“南邊。你們從哪兒來?”

小管家笑道:“我家人從北邊來,準備去南邊販些貨回來賣。”

丁強看那商隊中車車都是滿的。

小管家看他視線,笑道:“這一趟不能空着,不然兆頭不好,就索性帶了一些不值錢的東西,沿路也收了一些。公子要不要看一看?若有看得上眼的,給兩個腳費就拿走。”

丁強問:“可有穀米?”

小管家可惜的搖頭,道:“我們正是往南邊去販穀米,車上帶的都是賤物,是我們自己的口糧,也是算好了的,不能賣,倒有兩車豆料是多餘的,要是公子要,給一百錢就拿走吧。”

行路的人沒有不缺乾糧的,不管是人還是馬。

小管家這麼問,自然是看出了他們的馬多。

丁家出走並不倉促,家中眷屬頗多,多是老幼婦孺,所以隊伍中的車很多,拉車的馬就更多了,一車就有四匹。剩下丁家養的護衛也是人人都有馬。

丁強雖然覺得這豆料有些貴,如果進了城,一車也就十個錢,這兩車就要一百錢,可也不能不買。

他道:“帶我去看一看豆料。”

丁培聽說丁強叫了兩個護車跟着商人走了,就知道這是賣到東西了。此時車隊中其他的人也看到了商隊,就有人跑來尋丁培說想買些東西,什麼棉布啊、馬桶啊、碗啊杯子啊夜壺啊等等。

丁培發現如果他還坐在車裡,一會兒來找他要東西的人就更多了,就對丁善說:“七哥還沒回來,我去看看。”說罷就躲了。

丁強正跟商人談好了價錢,也驗過豆料,讓人往回拉,就見丁培也正往這裡走。他站住,對商人道,“這是我家主人。”

商人回頭一看,眼前一亮,見一蒼白青年,身着青衫,騎一健馬,在夕陽荒野中向他走來,看他身姿孱弱,騎在馬上渾身亂晃,想必不擅馬,腰間無劍,想必也不擅劍……

待得行近,這個青年眉目端正,膚色蒼白,猶帶幾分少年人的倔強與冷清。

丁強看商人望着丁培,點頭嘆好,轉頭看丁培:“……”莫非是他見慣了丁培的樣子,不知道這樣普通的姿色已經稱得上是個佳公子了?

丁強帶商人迎向丁培,給丁培問好。

商人很殷勤,連剛纔對丁強說“糧食沒有多的”都改口說,“若是公子吃得慣我們的粗糧,那就讓給公子幾袋也沒什麼!”

丁強看丁培,等商人急匆匆喊人去開他的車取糧來給丁培看,他對丁培說:“不想你離了婦方,這番姿色竟然還有值些錢。”

丁培作勢要怒,丁強嘻笑着避開,再轉頭就見丁善也匆匆過來了。他奇道:“這是怎麼了?怎麼都出來了?”丁培是自從丁父死後就愛上了避世,在家也是縮在屋裡不出來,出門就死活不下車不騎馬。丁善純粹是在家若是出門,他娘他妹怕他被騙;出門的話,他不會騎馬……

“公子請看!”商人顛顛的跑來,身後的隨從抱着幾隻漆碗漆盒,想必其中就是穀米了。

丁強正欲接過來,就見商人再次看呆了眼,眼中精光大亮。

他回頭看,原來是丁善已經走過來了。

兄弟三人,他差到哪兒了……丁強比劃一下自己,恍然大悟。原來這商人判斷美人就是看他們白不白……比起這兩個天天坐在車裡的貨,他整日騎着馬,當然不像美人了。

姜姬:“……”

阿布可能覺得是好事,就特意先來告訴她,據說,有商人送來了兩個美男子,還是一對兄弟。

人已經在蟠兒那裡了,稍後,等這兩人打理乾淨,不會咬人抓人後就送過來給她。

“……哪兒來的?”她覺得需要問一下。

“聽說是路上遇上的。”阿布說。

也就是說,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商人們半路遇上了,看着好,就順手給綁了送過來了。

她鬆了口氣。這樣至少不太突然被人發現,也不太容易被人找上門。

人既然抓來了,暫時是沒辦法放回去了。

“好好待他們,不要打罵欺辱。”她只能這麼說了。

阿布酸溜溜的說:“公主沒見到就喜歡他們嗎?”

她一愣,這才發覺阿布其實也是一個少年,年少而慕色,不管她有色無色,至少商城目前沒有比她更風光的女性。被她青睞,應該是有些光榮的。而沒有被她看在眼裡的男孩子,也會有一點小失落?

不過想起蟠兒給她找的這個麻煩……

她“遷怒”阿布,故意道:“日後他們要上我牀榻,我自然要對他們多多憐惜。”

……阿布受刺激了。

……阿布的臉紅得要爆炸了。

……他跑了。

看樣子不是去找黃老就是去找蟠兒。

她享受了“報復”的快-感後,繼續按記憶中商人們訴說的內容畫燕地的地圖。

她現在已經畫了兩幅地圖了,一幅是魯國的,由蟠兒講訴,她來執筆。這個圖不能讓他畫,他畫了日後被人發現容易被栽上大逆的罪名。

……事實上除了她以外,她周圍的人都沒想過大逆什麼的。

燕地的事真是越聽越有意思。他們不但大王是輪流坐的,連王城也是可以換來換去的。其他幾國的國都從建-國起到現在都沒變過,燕國卻已經變了四回了。

燕國大王換人坐的歷史是從燕國開國第二代開始的。第二代和第一代不是一個姓,換了一次王城,第五代和第四代也不是一個姓,又換了一次,然後第六代和第四代是一個姓。

六王算是一個勵志的人。他的父祖是第四代燕王,在他父親該繼位時,被臣子推翻幹掉,他帶人出走,躲到了另一個大臣的城中,然後臥薪嚐膽三十年,在五王死的時候帶兵反攻,把王位又搶了回來,王都又成了原來那個。而在他死後,沒把王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給了當時收留他的那個大臣。

可能感動於六王的恩情,七王沒換王都,但也沒保住王位,他沒死就被蕭姓逼退了位。之後就是蕭姓大王蟬聯。

說不定在她有生之年,能看到漆姓大王出現呢。

她正邊畫邊想着燕國現在的情形,蟠兒來了。

難道是阿布去告狀,把他給叫來了?

“讓他進來。”姜姬放下炭筆。

蟠兒進來,面帶笑意。

“什麼事?”她問。

“公主,商人們抓來的人是丁培。”他說,“他帶來一個消息,蔣盛之子,蔣良去了婦方,除掉婦方士紳後,已掌握婦方,我想,不出半年,他就名實相符了。”也就是說,蔣家會讓蔣良當婦方縣令。

這樣,蔣家就有兩個城了。

雖然婦方小,可它的人數已經是商城的兩倍了。

最重要的是,蔣良和蔣龍是同輩!

姜姬頓時就興奮起來了!

“蔣家內亂?”她自言自語,“蔣龍的性子可不是喜歡看到別人跟他搶風頭的……”

同一個家族之內,一定要有一個領頭的人物。一代之中通常只有一個。

當年蔣彪長成,蔣盛就不得不去了樊城。

而蔣龍也不像是很有兄弟愛。哪怕婦方是個小城,他也未必願意讓他出去獨領一城。

如果是馮家,可能她還不會這麼猜。但蔣家,她至少有三成的把握,蔣家現在有問題!

她問蟠兒:“去樂城的商人回來了嗎?”

蟠兒搖頭,“還沒有,我會讓人去送信,讓他們快些回來的。”

只要拿鹽土相誘,不愁他們不飛奔回來。

一等的鹽土要拿來犒賞去魏國的人,二等的鹽土給了去燕國的人,三等的鹽土雖然似乎差一點,但價格卻很佔優勢。只要他說一聲打算賣,商人們也會搶破頭的。

他問丁培那幾個人用來做什麼。

“你有用嗎?你若沒用,就送去給衛始,他那裡也缺人手。”

就算商城現在用的是極簡辦公模式,沒有開那麼多攤子,一個攤子只委任一個總管的人,跟她同來遼城的十幾個侍人也早就忙得腳不沾地了,聽說現在有好幾個人都吃住在城外,根本沒時間回城裡來,他們要每天巡視過每一片開荒的地方,而現在開荒的田奴最遠已經跑到了三十里外去開荒了。

看來以後需要委任幾個村長。

人還是太少。

她不但缺奴隸,她還缺讀過書,有些見識,至少能和衛始他們交流,能聽懂他們的話,照吩咐辦事的下級官員。可這種人不像奴隸,搶來了就可以直接用,讀書人搶來,他不服,就不會給你好好幹活,你也不可能放得下心。

目前商城只有三個部門。

衛始負責統籌,協調上下,兼管民事,開荒的田奴就在他的手下,包括外面開荒出來的田地,以及商城內外的工事,不管是修城牆還是挖護城河,都是他的活兒。

莫言是城中防務,他算是警察頭子了。

衛開現在是練兵,她盼着他有朝一日能守住商城的城牆。蟠兒明面上是管着商人,兼管稅收,暗地裡還要乾點情報工作。

除了莫言和衛開暫時不缺人之外,衛始和蟠兒都很需要人手。其中又以衛始爲最。

所以聽說是丁培後,她就想把他送給衛始用了。

蟠兒道:“除了丁培兄弟三人之外,他帶着的人中也有不少可用之人。不過他要求先見公主,才肯聽話。”

丁培之前是打算殺了這些賊人的,哪怕不惜一命!

他是萬萬沒想到,那些商人會突然翻臉,拿婦孺威脅他們,把他們一行人都給綁了,然後,他們兄弟就被“賣”了。

聽商人的意思,似乎是要把他和丁善送給一個貴婦!

匪夷所思!奇恥大辱!拿他的劍來!他要跟這些人同歸於盡啊啊啊!

丁善從被綁到車中就開始嚶嚶哭泣,丁培是氣得頭昏。倒是丁強,被人綁在外面,時不時的給他們送些消息。

“我們這是往北去。”

“嬸孃他們都沒事,那些商人倒還知道廉恥,不曾欺辱她們。”

如果女眷受辱,他們就是拼得一死,也要與這些人戰個痛快!

丁強還笑話他們:“沒想到我們還有紅顏之禍!哈哈哈哈!”

聽到此言,丁善哭得更是愁腸百結,丁培則氣出了鼻血。肝火過旺。

到了商城,他們被秘密送到了一處安靜的地方,當丁培聽到一個輕柔的腳步聲靠近時,欲暴起一搏,卻因手足皆被縛起而無可奈何。他的眼睛被人蒙起,什麼也看不見。

他聽到一個如琴如瑟的清脆聲音問,“這是何人?”

商人就把丁強在言談間假造的來歷說了一遍。

此人輕笑道:“此言不實。”說罷,腳步聲遠去,隨即聽到這個人說:“把他們帶下去,問出來歷,再做計較。”

聽到階下的齊聲應諾,丁培冒險開口:“我乃婦方丁氏子孫!何人在此?鬼鬼祟祟!可敢報出真名?”

堂上一靜,少頃,他聽到有童兒將商人引下去,大門關上,室內隨即暗了下來,似乎又立刻點上了燈。

“解了他的矇眼布吧。”那個聲音說。

矇眼布被解開,丁培眼前一片黑花,過了好一會兒才能看清面前的人,跟着就瞪直了眼。

這麼多年,他一直以爲書上所寫的洛水之仙是世上沒有之人,今天卻想,若是此人,樑帝遇到他,大醉九年也是應該的。

這樣的人不可能是壞人!

他肯定不知道那些商人的陰謀!剛纔商人所說,他不是也不信嗎?

丁培振奮起來!

果然此人是個好人。

他命人給他們置座,請他們坐下,道只要說清來歷,不是心懷不軌之人,他絕不會爲難他們,還會好好送他們出去。

丁培就一五一十的都說了,期間他們被鬆了綁,還喝了熱茶,飲了熱酒,說到激動處,不禁灑淚當場。

此人也十分同情他們,在他說的時候一直沉默,等他說完後,就溫聲問他是否需要幫助?有沒有去處?如果沒有,何不留下?

萬幸,丁培自認不是樑帝,洛仙會去迷樑帝,不會來找他。及時回神,拒絕留下,想走。

此人就又是一笑,行自陳家門,丁培才知道他姓姜。

……這個姓氏好熟悉!

那商人說要把他和丁善送給誰來着?公主?姓姜的公主?

丁培打了個寒戰。

眼前這瑰麗之人含笑相問:“我曾聽我家主人提起過一箇舊人,不知丁公子是否還記得,當年摘星宮之人呢?”

丁培:“……”

果然是摘星公主嗎?

原來商人要把他送給摘星公主?!

他要當摘星公主的入幕之賓?

丁培只覺得胃裡像吞了一大塊冰,都揪到了一起,又像渾身的汗毛都根根豎立。

他視死如歸道,“若是不見摘星公主,我是不會相信你的話的!”

公主怎麼會在這裡?

公主怎麼會在這裡啊!!

第47章 宮女第578章 家族小傳第213章 毒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217章 公主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250章 王與臣第33章 兄弟第507章 遇見愛情第205章 疑心第296章 妙人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727章 裙下之臣第462章 仇恨(修錯)第21章 間隙第107章 分離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504章 與君一晤,勝過人間無數第341章 買命第467章 順毛第571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第56章 花顏第172章 套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554章 虎威將軍第11章 鬥鵝第458章 倒果爲因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722章 瘋人第168章第599章 河谷稻第117章 兄弟第345章 掙扎第602章 傻子當國第555章 花樣薦人第611章 人心異亦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696章 將相和第636章 鳳凰臺雲氏與河谷雲重第171章 威儀第162章 愛第655章 帶兵而至第107章 分離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317章 幼苗第327章 獸與人,人與獸第793章 有婦如此,夫復何求?第37章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457章 荒唐公主第599章 河谷稻第158章 蔣龍第414章 衡量之物第294章 放火第608章 運氣來得太快第655章 帶兵而至第295章 調絃第125章 餘波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209章 雅逸公子第663章 新鳳凰臺第264章 送行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362章 白清園第787章 諸國事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682章 祭祀神女第290章 人心鬼域第259章 生長的野心第530章 修陵第561章 分燕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172章 套第248章 求官第612章 救星第322章 包圍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70章 龍蟠第230章 憂國第539章 徐家接盤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728章 殿試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665章 東邊打雷第401章 餘波第186章 入夜第509章 趙姬明珠第136章 陰影第579章 降不降?第526章 辭位第184章 出城第429章 變化第133章 【番外 】平凡的一天第723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431章 不要臉第713章 敢問君在何方第765章 明年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384章 封賞
第47章 宮女第578章 家族小傳第213章 毒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217章 公主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250章 王與臣第33章 兄弟第507章 遇見愛情第205章 疑心第296章 妙人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727章 裙下之臣第462章 仇恨(修錯)第21章 間隙第107章 分離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504章 與君一晤,勝過人間無數第341章 買命第467章 順毛第571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第56章 花顏第172章 套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554章 虎威將軍第11章 鬥鵝第458章 倒果爲因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722章 瘋人第168章第599章 河谷稻第117章 兄弟第345章 掙扎第602章 傻子當國第555章 花樣薦人第611章 人心異亦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696章 將相和第636章 鳳凰臺雲氏與河谷雲重第171章 威儀第162章 愛第655章 帶兵而至第107章 分離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317章 幼苗第327章 獸與人,人與獸第793章 有婦如此,夫復何求?第37章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457章 荒唐公主第599章 河谷稻第158章 蔣龍第414章 衡量之物第294章 放火第608章 運氣來得太快第655章 帶兵而至第295章 調絃第125章 餘波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209章 雅逸公子第663章 新鳳凰臺第264章 送行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362章 白清園第787章 諸國事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682章 祭祀神女第290章 人心鬼域第259章 生長的野心第530章 修陵第561章 分燕第640章 父不慈,子愈孝第172章 套第248章 求官第612章 救星第322章 包圍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70章 龍蟠第230章 憂國第539章 徐家接盤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728章 殿試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665章 東邊打雷第401章 餘波第186章 入夜第509章 趙姬明珠第136章 陰影第579章 降不降?第526章 辭位第184章 出城第429章 變化第133章 【番外 】平凡的一天第723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431章 不要臉第713章 敢問君在何方第765章 明年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384章 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