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家族小傳

姜儉收下謝金,出發去“勸”花萬里回朝了。

舉凡當臣子的鬧彆扭了,鬧脾氣了,不管是一氣之下怒而辭官,還是一氣之下帶着大軍在外不肯歸順,當皇帝的一般都要派人去安撫、寬慰、百般勸導,引人向善……總之就是放低身段說好話把人給叫回來。

直接喊打喊殺的不是沒有,但這樣就失了爲君的氣度了。當皇帝的,沒點肚量能行?對臣子的一些失禮之舉都要包容纔對。

……特別是在自己底氣不足的情況下,軟和一些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所以姜儉當了傳旨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不停蹄的去把花萬里勸回來,這種事大家都能理解。

順便也理解了這花萬里確實膽子大了。

如徐公這裡,就有人上門來說這武人就是不行,你看花家在鳳凰臺裡多少年了,多乖巧懂事啊,花千降死得那麼丟人,花家放一個屁了嗎?

結果現在花萬里手中一有兵就不聽話了。可見,要想讓武人聽話,手中就不能放兵。

所以,之前陶公遞上的奏表,徐公看看,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徐公好容易不病了,可脾氣也回來了,當即讓人把這個說客給趕出去,還讓他的弟子追到門外去唾到人家臉上,充分表達了他的意思。

這下人人都知道,徐公還是跟陶然不對付!

大喜!

本來都以爲徐公都這把年紀了,也該爲子孫留條後路了。看他冒了頭,還以爲是要站隊了呢。又有陶然之前在帝陵祭祀時打下的底子,做足了忠臣的戲,於是都覺得此時此刻就是徐公和陶然講和的時機了。

但徐公這一唾就表示,他還是不站陶然,哪怕他死了以後子孫後代都受陶然壓迫呢,人家也站公道正義這一頭。

沒辦法,徐公天然正義,他一站出來,正義的領導人就不是陶然了。

那些原本觀望的,都覺得陶然不值得下注的,蜂涌而至,徐家一時門庭若市。

來找徐公的大概分成幾個派別。

第一派,無腦支持派。表示徐公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你讓打誰就打誰;

第二派,自持公道派。表示徐公,現在情勢這麼複雜,你和陶公再繼續相爭,只會消耗掉咱們爲數不多的精英,爲了天下,你還是跟陶然握手言和比較好,至少別打的像以前那麼兇。

第三派,以毛昭爲首,直接就問現在這樣該怎麼辦?是保朝陽還是保陶然。

這是實幹派。

徐公對毛昭說:“保皇帝。”

毛昭:“那就是朝陽長公主?”

徐公搖頭,嘆道:“是我的過失。以爲御璽可以由旁人掌管,現在看來,誰都不如皇帝自己拿着好。”

毛昭:“可是陛下……”是個傻子。你把御璽給他,他估計以爲是塊石頭呢。

徐公:“那就換個皇帝。”

毛昭渾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他花了一些時間才平靜下來,抖着聲音問:“公可有人選?”

大梁皇帝從第一個開始,就是長子繼承。而且只有皇后所出的才能稱爲公子,夫人所出就是個普通人了,等公子繼位爲皇后,餘子也都會出宮,他們早年都會拜師,之後就不再稱自己是皇帝的兒子,而是稱自己是某師之弟子,再序一個排行。

後面不會這麼嚴格了,夫人所出也能稱公子,但還是太子的人選還是隻看皇后,不看夫人——除非這個夫人真當上了皇后。在大梁的歷史中,還真有這樣的能人異士。

不過非常非常少,這樣的太子哪怕日後繼位了,史書中也會記載爲“異子”,稱這樣的皇帝得位不正。

對大臣們來說也是恥辱,爲了避免這種事一再發生,接下來的大臣會更加努力的阻止異子繼位。

再往後,當然就更加放寬了。夫人之子也可以序上排行,也可以假借種種手段,成爲皇后之子或成爲長子,乃至成爲太子,繼位爲帝。

最牛的是一個樑帝,想立他喜歡的一個兒子當太子,而那個兒子的娘偏偏只是一個夫人。他就不碰皇后,皇后當然就不會有孩子了,等皇后死了,他又死活不肯再迎一個皇后,跟大臣們鬥智鬥勇到他死前一刻,最後他贏了。

因爲他就這一個兒子是成才的,剩下的都被他關起來當豬養,真·大字不識。

大臣們捏着鼻子把這個公子迎爲太子,再迎爲皇帝后,在史書中大大的記了一筆。不止如此,這一朝的大臣在臨死前寫自己的小傳時都把這一段給大書特書了一番,把這個糟心的皇帝罵得狗血淋頭。

姜姬最近都在看萬應黎家淑女帶來的嫁妝中的書卷,其中她最喜歡的就是萬應歷代家主自己寫的小傳。這個小傳不止是記載自己的人生,或本家族內的故事,更多的是他活着的那個時期,大梁最出名的事,最出衆的人。

有的人能寫十幾本小傳,姜姬讀起來更覺得暢快。

這種書卷真的只有在嫁妝或家族藏書內才能看到,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只從萬應城一家的記載中,她就看到了另一個更鮮活的大梁。

大梁七百多年,皇帝傳了五十多代,有好皇帝,也有不好的。而這個好不好,不是從這個皇帝打過多少勝仗,或拓了多少國土來說的。

從她讀過的書卷中可以看出,判斷標準有以下幾個。

第一:祭祀。大梁每年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祭祀,一次是祭祖先,一次是祭天。

皇帝在任時,祭祀的越多,越盛大,祭祀過程越順利,就是他的功績。

某一任皇帝在任十六年,祭祀了四十幾次,平均一年祭三次,黎家當時的人就對他評價不錯,說他祭祖是沒有忘掉死去的爹和祖先,是孝;祭天祭得好是誠,老天會保佑他的。

這個判斷標準,姜姬剛開始看到是笑,後來再一想,覺得還算有道理。因爲皇帝的祭祀,其實就是靠全國各城的供品來支撐的。現在鳳凰臺要祭一次還要發聖旨叫各城送貢品來,在當時肯定連諸侯國都要出血。

皇帝能祭這麼多次,從側面也證明了他在位時,各諸侯、各城都是很聽話的。

他可能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一定是一個強而有力的皇帝。

第二個標準是,人。

這個人不是指窮苦百姓,而是指家有恆產的。基本就是大世家,小世家,鄉間著姓等。

某一任黎家人就在小傳中這麼寫,說這個皇帝在時,這八-九年裡,他們家多了七十多個兒子,九十多個女兒,這就說明這個皇帝是個好皇帝。

猛一看,皇帝好像成了保生孩子的。

但姜姬卻能體會他的心情。從樂城到公主城,她時刻發愁的都是人才不足。這個人才,專指讀過書,識過字,會算數,有一定的見識的人。這種人才,一般只有上述的家族中才養得出來。生在此地,長在此地,親友故眷都是本地的人,熟知本地的一草一木,四時節氣,這種最好用。

換成樂城,她當時就對樂城世家的年輕子弟們流過口水。

都能來當她手下的小吏多好!

可惜當時這些人都自持家世身份,不肯服管。

現在應該夠了吧……

姜旦砍了那麼些頭呢,姜武也搞掉了一批,現在肯定不會缺人用了。

她都有點羨慕了。

現在公主城也缺這種人啊。

用來當勞力的那些奴隸,反倒簡單了。魯國沒有,從別國買來就行。

別的標準就多了,因人而異。有一個小傳中說某任皇帝在時,最大的功績是發明了一種女子束腰的方式,令女子更美,被稱蝶腰。

姜姬見了好奇,命人演示給她看,其實就是用交叉綁帶的方式把人的腰給勒成筷子。現在也有某些地方的人還在用這種方式束腰,不止女子束,男子也以蜂腰爲美。

總之,從小傳中的記載來看,這一任的皇帝,說不定在史書中還會說一說他的好話。

最多因爲放縱了朝陽長公主,造成陶然與帝裔□□的惡果,會被人罵兩句。除此之外,他是沒有過失的。

哪怕他繼位以來十七年沒露面,沒親手寫過一道聖旨,也沒見過一個大臣。

這都不是事。

因爲每年的祭祀都好好的舉辦了啊。這就行了。

假使說,花萬里的這場大仗最後被定性爲“惡”、“亂”,那對他的評價就會直線下降。

他會由一個沒有大錯的皇帝,變成一個被臣子口誅筆伐的皇帝。

姜姬想了想,令人請來花萬里的使臣。

或者說,這是花大將軍擔心她,專門送來保護她的護軍。

姜姬高高興興的就大開城門,歡迎這五千多人駐紮進來。

當然,他們在此地的吃喝都要由她來付了。

這不算什麼。不過公主城是沒有軍營的——姜武的舊軍營已經加緊改造成倉庫了。

所以這五千人要先造軍營。

木料、石料都由姜姬包了!

她還把花大將軍送來的小將,名叫圖格的人給請進了宮,就讓他住在她的宮殿裡,日夜保護她。

現在,她照着時辰把圖格請進來,對着他哭。

圖格很無奈,不過女人,哭一哭也很正常。他從一開始的緊張着急,到現在只能背對着她,等她哭完。

姜姬哭完後就說,她剛纔做了個惡夢,夢到花大將軍被人暗害了,所以他們母子也受人所害。

圖格安慰她說不會的。

姜姬說怎麼不會呢?

圖格說大將軍身邊都是精兵強將,那鳳凰臺上的人都只會罵人,連刀都拿不起來,害不了大將軍。

姜姬說你別騙人,我知道,大將軍雖然能征善戰,但這世上又不是沒有比他更會打仗的人了?說不定就有人能打敗大將軍,害了他呢。

然後就反反覆覆的說。

圖格生氣了,轉身走了。

他本來就拙於言辭,不然花萬里也不會派他來,就是覺得他心眼少,不會揹着他搗鬼。

他回去後,自己是越想越害怕的,不由得派人回去,稟報了魯國公主做的這個夢。

夢中的事,說不定是啓示呢?

花萬里接到這鄭而重之的傳信,也不免警覺起來,與人商議如果真有人要闖入萬軍之中殺他,要怎麼應對?有人說不可能。

有人說有咱們這麼多人呢,不會有事,大將軍放心。

姜武說他要看那封信。

花萬里就讓人念給他聽。

他聽完,說:“要有這個人,何不先殺了他呢?”跟着問,這大梁還有領兵的人嗎?

有啊。

跟花家一起出徵的霍九弈嘛。

姜武說:“乾脆除了這人!”

花萬里就覺得這話才合他心意。

第555章 花樣薦人第6章 命比紙薄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228章 就勢第429章 變化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264章 送行第780章 登基第657章 市恩第410章 漆的改變第330章 戲弄第226章 鐵第6章 命比紙薄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191章 流言第211章 聖誕快樂第152章 恨第272章 選將第456章 趣事第325章 稻草第634章 池魚之殃第264章 送行第428章 暴虐之主第726章 救星到了第264章 送行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538章 決定本章內容先保密,就不劇透了第788章 心想事成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321章 牆第748章 “昏君”第9章 姜元第564章 變第63章 幸與不幸第73章 池魚第434章 豚鹿第784章 買命第603章 好大一個坑第228章 就勢第668章 我想(修蟲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769章 祭祀與新年第562章 趙王的野心第758章 天命之人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641章 不動即死第646章 真心假意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75章 回宮第775章 故國中事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395章 籠中鳥第532章 異心第655章 帶兵而至第198章 哀兵第608章 運氣來得太快第480章 巨人第27章 逝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182章 生死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55章 蔣偉第498章 離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377章 衛始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597章 爹!!第388章 不講理第417章 煤與鐵第205章 疑心第381章 有辣椒了!可以吃涮鍋了!第729章 我是女子第611章 人心異亦第390章 人才第332章 鄭王與趙王第405章 野狼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676章 新奇之人第180章 難第773章 諸侯王至第584章 陷阱第593章 換國書第255章 負心人第271章 人與非人第42章 始入蓮花臺第254章 人心如弦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504章 與君一晤,勝過人間無數第403章 藍招婿第99章 八點半三更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318章 賞賜第446章 不義之戰第456章 趣事第40章 棟樑第88章 奪墳第154章 騙第708章 放他進去
第555章 花樣薦人第6章 命比紙薄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228章 就勢第429章 變化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264章 送行第780章 登基第657章 市恩第410章 漆的改變第330章 戲弄第226章 鐵第6章 命比紙薄第235章 鄭王已死第191章 流言第211章 聖誕快樂第152章 恨第272章 選將第456章 趣事第325章 稻草第634章 池魚之殃第264章 送行第428章 暴虐之主第726章 救星到了第264章 送行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538章 決定本章內容先保密,就不劇透了第788章 心想事成第323章 觀瀾聽風雨第576章 花樣黑人第321章 牆第748章 “昏君”第9章 姜元第564章 變第63章 幸與不幸第73章 池魚第434章 豚鹿第784章 買命第603章 好大一個坑第228章 就勢第668章 我想(修蟲第286章 美色可欺第769章 祭祀與新年第562章 趙王的野心第758章 天命之人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641章 不動即死第646章 真心假意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75章 回宮第775章 故國中事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395章 籠中鳥第532章 異心第655章 帶兵而至第198章 哀兵第608章 運氣來得太快第480章 巨人第27章 逝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第182章 生死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55章 蔣偉第498章 離第715章 愛我還是他第377章 衛始第680章 習慣就好第597章 爹!!第388章 不講理第417章 煤與鐵第205章 疑心第381章 有辣椒了!可以吃涮鍋了!第729章 我是女子第611章 人心異亦第390章 人才第332章 鄭王與趙王第405章 野狼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676章 新奇之人第180章 難第773章 諸侯王至第584章 陷阱第593章 換國書第255章 負心人第271章 人與非人第42章 始入蓮花臺第254章 人心如弦第572章 我命由我第504章 與君一晤,勝過人間無數第403章 藍招婿第99章 八點半三更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318章 賞賜第446章 不義之戰第456章 趣事第40章 棟樑第88章 奪墳第154章 騙第708章 放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