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

戎馬倥傯,史軫有心想領着蘇蕈、徐憚等年輕將吏實地多遊歷宛隨襄郢等地的山川,但奈何戎馬倥傯,事務忙碌,他能從汝州脫身離開四五日就已經極其不易了。

確認駐守南陽府的神武軍主力悉數登船踏上增援淮南的征程,史軫在與唐天德會合後,就沿唐白河折返,往南陽府治泌陽而去。

泌陽舊爲唐州冶,此時乃爲南陽府冶,同時也是南陽盆地最爲重要的水陸碼頭之一(泌水—唐河-漢水)。

因此不管汝南郡公府上下,不管寧慈、周運澤等南陽府衙官員以及泌陽裡的士族鄉紳,對楚山多麼不待見,勵鋒堂還是在泌陽城裡設有鋪院,在城南泌水碼頭附近建有貨棧,以保障楚山大宗商貨順利運出桐柏山轉往荊襄諸州縣。

史軫十數年前曾出京遊歷荊襄等地,經過泌陽,十數年過去,泌陽城外觀並沒有大的改變——南陽盆地富庶,地方能截流較多的財賦,城池時有修繕,桐柏山匪亂也沒有波及到泌陽城,磚石裹覆的城池安靜的座落在泌水北岸的薄霧之中,城樓若隱惹現。

然而車馬行至泌陽城下,即便泌陽沒有直接遭受虜敵侵害,但戰爭所帶來的瘡痍,在滯留於泌水沿岸、寒冬只能抖抖瑟瑟寄身茅草窩棚之中偷生的難民身上畢露無遺:

到處都是衣裳襤褸、皮包骨頭的難民。

有人臥於路側淹淹一息。

看着護衛森嚴的車馬隊過去,所有人眼神麻木的看過來,也沒有驚畏走避的意思,也不敢上前來滋擾;膽子稍微大一些的,也只是擡起沒有碗罐樣的破陶片,露出乞求的卑微哀憐眼神。

泌水源出桐柏山西坡諸峰,沒有冰封期,但寒季未過,河水猶冰冷刺骨。

此時遠遠看去,卻有不少難民下水捕撈魚蝦充飢,但沒有鋪撈工具,所得甚微。

有人早已精疲力歇,一頭栽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之中,撲騰了幾下,就沒能再浮出河面。

左右只是冷漠的看着這一切,沒有誰想着趟深水去救。

“我們沿唐河南下,沿途有不少田地荒蕪無人耕種,南陽府怎麼不組織這些饑民耕種,任由成千上萬的饑民在城下聚集、坐以待斃?”蘇蕈驚訝的問道。

泌陽城位於唐河的支流泌水之畔,他們這次是沿着唐河南下,沿途是看到很多難民與南撤襄陽的左驍勝軍將卒一起南下——這些難民絕大多數都是畏懼汝州不守,楚山又有意打開口子放任南下的汝州鄉坤富戶,雖說狼狽,但剛剛踏上逃亡的苦途,狀況看上去還不太糟糕。

而泌陽城下所聚集的這三四萬難民,其中最早的那批人,乃是第一次汴梁守禦戰期間就從鄭許蔡潁等地逃亡南下的,無以維持生計,徹底淪爲流離饑民,狀況自然要慘烈得多。

這時候有一隊衙役模樣的人,牽着兩部牛車沿河畔而行,牛車堆着十數具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屍體,也不知道是沒有扛過酷寒凍死的,還是沒有扛過飢餓餓死的……

這種種情形,給蘇蕈、徐憚等人帶來真正的震撼。

河淮、河洛以及更爲遙遠的河東、陝西民衆,南下逃避戰亂,絕大多數都會從楚山過境,也有很多難民滯留在楚山,但即便是過境的難民,楚山沿路都會安排粥場進行賑濟,留下來的難民、饑民,都及時會由鄉司出面編入屯寨。

徐憚、蘇蕈他們也算是見過大量的難民、饑民,但從來都沒有想象過泌陽城下這樣的情景。

“不要說虜兵還沒有侵入南陽,僅有少量士紳、富戶未雨綢繆,攜家帶口南逃,就算已有一部分田地被舊主棄荒,但與我們沿途絕大部分所看到的荒灘坡谷,在南陽府都被視爲有主之地,不容流民飢衆隨意割佔的,”

史軫坐在馬車上,看着泌水之畔的流民、饑民,跟蘇蕈、徐憚解釋道,

“南陽府恪守這一點,一方面乃是南陽府衙及諸縣衙署,目前還主要依賴於地方上佔有田地的士紳豪戶負責徵繳籌措糧秣,需要維持裡甲秩序,以及南陽府軍大部分都是從底下徵集過來的鄉兵寨勇,以及修造城寨、驛道所需的役力,也主要依賴於地方士紳豪戶的組織、領導。另一方面,南陽府諸多大大小小的官吏,絕大部分家裡都有幾百畝、上千畝糧田坐食其利,多者甚至佔據上萬畝、數萬畝肥沃田地,他們怎麼會容忍他人做損自身利益的事?即便寧慈、周運澤、程倫英等人乃是流官,但他們在各自家鄉無一不是富紳之族。而晉莊成等南陽籍士臣,他們雖然人不在南陽,但族人都在,又豈會縱容南陽府組織流民、饑民分佔其地利?種種利害關係交織到一起,註定南陽府都要遵循舊有的田制。而這點也是楚山與南陽士紳割裂最深之處。你們仔細想想看,楚山這些年是怎麼處置淮源、信陽等地田地的?第一,楚山行營所轄區域,不僅士紳富庶,仰或普通民衆,只要沒有留下來共同參與抵禦胡虜南侵的,倉皇南逃的,其田宅皆視遺棄,都收爲官有。第二,士紳富庶以往沒有耕種及經營的坡山河谷,都不得再私自割佔,也一律視同荒地,收爲官有。第三,仍然留在楚山的士紳鄉豪,包括在行營及州縣衙署的將吏在內,僱傭佃戶耕種者,佃租嚴禁超過三成;而所有佔地按丁口攤算,人均超過二十畝的部分,也理應爲抵禦胡虜承擔更多的責任,需加徵兩倍糧賦,以補彌軍用不足。基本上楚山範圍以內所有的土地,要麼用來安置流民、饑民,要麼使浴血奮戰之將卒,家小能得一小部分田地耕種維持溫飽,要麼交繳多餘的佃租,以彌補軍用不足,這才使得楚山另有一番景象……”

因爲楚山還是大越之疆域,楚山將吏還是大越之臣子,徐懷要避免與中樞的關係搞得太僵持,他在楚山銳意推行很多新法新制,只說是爲抵禦胡虜所用權宜之策,很多道理都避免說得太透。唐天德處理山寨鄉司事務很是嫺熟,這與他出身桐柏山大姓宗族,又常年跟桐柏山形形色色人等打交道有關。

當然,這些年過去他對徐懷的手腕與驍勇善戰真正的心悅誠服,願爲徐懷所用,但很多更深層次的道理,他還沒有認真思索過。

現在也是史軫有意提點蘇蕈、徐憚等後起之秀,纔將一些事情點透,唐天德的旁聽了也是很有感悟。

史軫繼續說道:“……現在泌陽士紳都畏懼楚山有鳩佔鵲巢之想,難道他們是擔心楚山軍守不住方城埡口及南陽府,難道他們是擔心楚山軍有不臣之心?實際上,倘若楚山軍真要不能守汝蔡等地,撤守南陽纔是順理成章之事,朝廷不會阻止,汝南郡公府也不應阻止,南陽府衙以及士紳富庶不更應該歡迎纔是嗎?他們爲何憂懼?無非擔心他們所固守的、坐食其利的田制,會被楚山摧毀、破壞而已。這些也決定了,我們倘若想使南陽府大大小小的官員以及地方士紳,很好的跟我們合作,絕非曉以大義,就能輕易達成的!楚山這些年轄管州縣漸多,又行鄉司之制,需要大量的官員任事。南逃難民裡也有大量的讀書士子,但招錄他們之後,除了州學修習吏治及楚山諸多新規外,還必須編入營伍獲得首級功才得以正式任事,其根本還是很多頑固的舊念,不能經歷生死,不能真正切身感受到社稷與億萬黎庶遭受胡虜踐踏屠戮的慘烈,是很難沖淡、改變的……”

“……你們不要認爲節帥是輕易就能做到這一點的,這背後無不彰顯節帥過人的手段與卓越的見識。像許蔚相公在荊南,此時仍然拿湖寇無策,想剿無兵,想撫沒有錢糧與土地,還沒能安頓荊南局勢,湖寇聲勢越鬧越大,卻非許蔚相公沒有能力,也非許蔚相公對朝廷不忠心耿耿,很多事情並非想做就能做到的。你們要學節帥的用兵之法,不要簡單的盯着那些皮毛之術上,這些纔是根本。”

史軫看着泌陽南城下有一隊人在等候,想必是南陽府衙派出來迎接他的官員,便暫停對徐憚、蘇蕈等人的教誨,他也不擺什麼姿態,蹣跚下了馬車,在唐天德等人的陪同,往城下走去。

在朝廷建制上,兼領汝、蔡軍政的楚山行營與合併唐、鄧二州所置的南陽府並無上下之別。

史軫以從五品授楚山行營長史,品秩略低於南陽府通判周運澤,更不要說跟與以文英殿學士兼知南陽府的寧慈相提並論了。

不過,不管南陽士紳官吏內心深處如何排斥楚山,卻不敢對代表楚山來談協同禦敵之事的史軫怠慢。

寧慈不至於親自屈尊出城相迎,通判周運澤平時也不插手府軍組練及地方守禦之事。

作爲南陽府兵馬都監司提舉軍務及兵曹參軍事,以及作爲前泌陽知縣曾參與於桐柏山剿匪,算得上是楚山故舊的程倫英,則責無旁貸,帶領仲和、孔周、劉武恭等幾名府軍將領,出城來迎……

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十一章 節制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十二章 安排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五章 惡緣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十六章 援至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十一章 節制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四章 望山津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一百五十四章 牽涉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十一章 襲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塗鬼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十章 收編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
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十一章 節制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十二章 安排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五章 惡緣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十六章 援至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十一章 節制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四章 望山津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一百五十四章 牽涉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十一章 襲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塗鬼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十章 收編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