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天空(三)

從情報來看,華僑軍隊的作戰企圖非常明顯,那就是集中全力殲滅自己的第10師團,危險的局勢也激起他的豪情。想殲滅自己沒那麼容易。我一定要這幫自大的傢伙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大日本皇軍。想到這裡,他一方面立即向第二軍司令部請求空軍支援,另一方面向第3師團通報情況,命令部隊向第3師團靠攏。藤田進中將接到通報之後立即行動,命令步兵第5旅團旅團長上樹幹男少將率領步兵第6聯隊和步兵第68聯隊,配以野炮兵第3聯隊部分力量向位於第3師團與第10師團結合部的第一裝甲戰鬥羣展開進攻。與此同時,莜冢義男命令步兵第33旅團旅團長瀨谷啓少將率領步兵第39聯隊配以騎兵第10聯隊一個重炮大隊(第二軍增援部隊)組成支隊部分反裝甲部隊,編成瀨谷支隊與第3師團的上樹支隊對進。

日軍史無前例的動用兩個支隊向敵方一支團級(頂多是個加強團)軍隊發起進攻。日軍之間往來的電文立即被華僑軍隊捕獲,魏劍捷一邊命令正面和右翼進攻部隊加快進攻節奏、加大進攻強度,一邊命令第一裝甲作戰羣,大膽拋開第3師團的上樹支隊,全力向第10師團的瀨谷支隊發起進攻。魏劍捷這一作戰計劃非常冒險。他的計劃完全建立在上樹支隊與瀨谷支隊會合之前,給實力稍弱的第10師團予以毀滅性的打擊。爲此,他向特區請求規模更大的空中支持。此外,他思忖再三終於下定決心向張將軍發出協同作戰的請求。他希望張將軍派出最精銳部隊配合自己牽制第3師團的行動。殺敵心切的張將軍早已等得不耐煩,接到華僑軍隊的請求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就同意協同作戰。深知此戰重要性的張將軍,率領第33集團軍幾乎傾巢出動,由華僑軍隊的側後殺至陣前,在華僑軍隊炮兵配合下向第3師團正面展開佯攻。

特區。

接到魏劍捷的請求之後,徐鵬雄,命令所有“日系”螺旋槳飛機全部升空最大程度給予魏劍捷空中支持。此外,新鮮出爐的“美系”新“雷電”全部做好戰鬥準備隨時支援前線作戰。位於石家莊的第二旅航旅進入一級戰鬥準備,準備在夜間配合固定翼飛機給予前線不間斷的空中支持。這次,徐鵬雄之所以如此大方,是因爲特區的直升機研發生產工作取得突破。特區科技人員自穿越後就開始進行直升機的研發工作。可是由於特區嚴重缺乏這方面的人才,所以,科研人員在挖了徐鵬雄的心肝——“解剖”了四架直升機發動機之後,在徐司令的撕心裂肺的催促之下依然進展緩慢收效甚微。

直升機的原理很簡單,可是人類卻花了很多年才搞出來,就是因爲要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不是說造就造,需要很多經驗。直升機的製造比想像中複雜得多,這裡面牽涉着大量擺動、振動、平衡的問題。這些問題只能靠經驗,計算機有時也沒有用。美國那多飛機制造商,也僅有兩家比較大的、成熟的直升機公司。英、法、意大利也都只有一家。直升機的研發必須靠經驗,不花夠錢和不做夠試驗,是沒法積累這樣的經驗的。況且,不是說用錢有決心就可以。米里、卡莫夫等人也是靠一輩子的經驗才達到現在的狀態。特區又怎麼能用較短時間培養出明星設計師?對於直升機,你不可能一上手就讓這些沒有這方面能力的科研人員自行彌合幾十年的經驗差距。經驗和個人實踐的積累是別的因素不能替代的。即便在原時空我們也只能仿製。在現在的條件下,按照現有特區的機型仿製,特區的設計、生產能力都嚴重欠缺。我們的研發人員嚴重缺乏設計經驗幾乎都是門外漢,一上來就從事複雜的先進直升機項目的確勉爲其難了。蘇聯、美國的著名公司也都是慢慢從低開始發展的。雖然,直升機的價格和使用成本都遠比同噸位的固定翼飛機高,使用壽命卻較低,油耗也不經濟,但打起仗、搞救援卻非它不可。

綜合各種因素,王天浩和沈險峰商議之後,決定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從國內外網羅相關設計人才,一方面讓科研人員把直升機的發動機分解開來,然後按照當今世界的實際科技水平,由QQ支隊把發動機各個部分分包給當今世界先進製造企業生產,最後再運回國內組裝。這樣做雖然耗時費力而且存在極大風險,但是總比自己在這裡閉門造車要好許多。如果此法可行,那麼在我們不能獨立生產製造之前,其他部件也可以採用此種方法。

決議作出之後,分佈在歐美的QQ支隊,立刻行動起來。蒐羅與此相關的人才計劃也在衆多計劃中優先得到實施。從網羅埃格.伊萬諾維其.西科斯基的過程中可見QQ們工作的難度。西科斯基是著名的飛機和直升機設計師。他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引擎飛機和第一種投入生產的直升機。現代直升機常用設計形式(單旋翼帶尾槳)的提出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俄羅斯內戰期間,西科斯基曾經爲在俄國的法國部隊做過工程師。內戰後,西科斯基移民美國。到美國後,西科斯基於1923年在幾個前俄羅斯軍官的幫助下西科斯基成立了“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1929年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被聯合航空器(現聯合技術公司)收購,成爲其子公司。當時西科斯基公司製造了大量的水上飛機,如著名的S-42(泛美快帆),這種飛機被泛美航空公司用於跨大西洋飛行。1939年9月14日Vought-西科斯基00型直升機首飛。1940年5月13日進行了自由飛行。儘管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直升機飛行,但這是第一次具有單旋翼帶尾槳佈局的直升機飛行。

網羅他,樑君(QQ美國支隊行動負責人)決定首先從破壞他的飛機設計開始,很卑鄙但是也很無奈。這個行動自然要揹着韋華劉倩影夫婦。因爲他們知道後絕對不會同意。行動小組一名成員成功應聘到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做保安。在他的配合下,行動小組成功潛入公司內部,將一枚小型炸彈秘密放置在S-42上面,從而導致其試飛的失敗。此後,只要西科斯基設計的飛機進行試飛,總是事故頻發。數次挫折,直接影響西科斯基的聲譽和公司效益,最終在38年7月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破產,西科斯基本人也失去了設計師的工作。此時,舍維爾斯基飛機公司向西科斯基搖動了橄欖枝。處於人生最低谷的西科斯基沒有選擇的加入自己老鄉的公司。

該公司自然給他極大的信任,不過他們對他其他設計都不感興趣,唯獨對直升機設計非常熱衷。令西科斯基不理解的是,這個公司莫名其妙的斥巨資購買了德國的奧海因,英國的惠特爾和美國的普賴斯的發明專利。(注:1935年,惠特爾發明了WU發動機,離心式壓氣機,直徑480mm,轉速17750r/m,推力5.34kN;1937年,奧海因,發明了Hes1發動機,離心式壓氣機,直徑305mm,轉速10000r/m,推力2.65kN;1939年,由洛克希德購買普賴斯專利於並於1941年完成結構設計,L-1000發動機,軸流式壓縮機,環形燃燒室,兩級渦輪,推力24.9kN,是三種渦噴鼻祖中最先進的!他們三人都各自申請了專利!)這三個人,也隨同專利先後被舍維爾斯基飛機公司聘請或者被特區綁架(德國的奧海因)而先後來到特區。

普賴斯和奧海因最先來到特區。他們兩個人在特區科研人員的“幫助引導”下,根據現有直升機發動機和相關核心部件“退化”“逆行”完成了符合這個時代技術要求的相關設計。他們也驚歎於中會聚集着這麼多優秀的科學家而決定留下來,繼續自己的研究和設計工作。經過計算機繪製的、被拆解的支離破碎的發動機以及其他核心部件的圖紙,由QQ支隊親自或者利用尋找到的可靠的代理人分包給全世界發達國家近百家先進的生產製造企業。面對精度、工藝和時間幾乎苛刻的要求、而且數量不多。各個企業也不客氣,紛紛獅子大開口。QQ們雖然心裡急得要命,但是爲了避免懷疑也只能靜下心來,按照市場規律耐心的與他們討價還價。經過艱苦的談判,幾乎每個企業都認爲對方雖然難纏,但是出價遠遠超過自己的預期,而且對方承諾如果質量過關,將會有大量的訂單。在這個時代這樣的活兒可不多,看在錢的份上絕大多數各個企業都接受了訂單。

華北戰役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順利抵達特區。在經過緊張的組裝調試磨合之後終於裝上直升機。雖然性能方面與“原裝”部件存在巨大的差距,爲了適應新部件的要求是的直升機的裝甲、武器、載荷都大幅度下降,但是這畢竟避免了坐吃山空,以及放着先進設備卻不敢大膽使用的尷尬,稱得上是一個大快人心的好消息。

飛機、飛機!這一在未來戰場上幾乎主宰戰爭的進程的武器,每個特區人心底裡呼喚無數次的戰鷹終於在他們的努力下飛上天空。尤其是直升機,幾乎每個軍人都知道這種直接影響陸戰樣式武器對戰爭的作用。

前線。

第六裝甲師第一裝甲作戰羣接到魏劍捷的命令之後,立即向第10師團的方向發起迅捷而又猛烈的進攻。鋼鐵洪流裹挾滾滾煙塵帶着霸道的殺氣和沖天的豪氣,快速向鬼子們逼近。真正的彈雨想瓢潑大雨一樣撒到鬼子們的頭頂。炮聲隆隆,引擎轟鳴,掩蓋了侵略者無助絕望的呻吟。炮聲未息,天空中成羣結隊的飛機呼嘯而至。剛開始的時候鬼子們還以爲是自己的飛機,萎頓的士氣不覺一震,可是他們揚起的手臂卻停滯在天空。因爲那些飛機在想自己的頭頂投放炸彈。燒夷彈、毒氣彈、高爆炸彈帶着刺耳的呼嘯從天而降。各種各樣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天空、地面的炮彈炸彈幾乎連成一氣,無處躲藏無法躲避。此刻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呢?鬼子的陣地幾乎輕易就被突破。鋼鐵洪流絲毫沒有停留的意思,徑直向不遠的前方的鬼子們殺去。

裝甲、機動、火力,構成了裝甲部隊進攻要素。這些要素,被來自現代經過多年坦克戰術浸淫的現代軍隊發揮到幾近完美的程度。大縱深的長驅直入,空地一體作戰,完全顛覆了這個時代軍人的作戰知識。在裝甲戰鬥羣的高速重火力衝擊下,潰敗的日本軍隊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再建立阻擊陣地。要麼拼命逃命,要麼被碾壓在車輪之下喪命於彈雨之中。鬼子們的意志和他們的體力一樣一點一點被消耗。但是求生的本能依然促使他們拼命奔跑。裝甲戰鬥羣就像驅趕斑馬的猛虎一樣亦步亦趨的緊緊跟隨自己的獵物,看着他們絕望的奔跑然後毫不猶豫的衝上去,直至吞噬殆盡。

第八十七章天空(四)

第390章 迴歸(十)第283章 殺戮(一)第78章 呼吸(十六)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453章 終結(五)第253章 戰端(二)第72章 呼吸(十)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287章 殺戮(五)第264章 孤城(五)第291章 殺戮(九)第101章 大戰(六)第76章 呼吸(十四)第291章 殺戮(九)第13章 序幕(二) (1)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121章 圍獵(三)第322章 家園(一)第241章 遠征(五)第292章 殺戮(十)第269章 孤城(十)第68章 呼吸(六)第55章 斷尾(二)第378章 謀定(三) (2)第229章 西進(二)第94章 風雲(三)第286章 殺戮(四)第116章 華北(四)第177章 衝突(十)第257章 怒火(四)第41章 老兵第420章 南方(一)第317章 麻煩(三)第251章 絲路第445章 刺痛(三)第357章 鏖戰(九)第220章 諸馬(六)第36章 爭鬥(一)第46章 狡兔第449章 終結(一)第136章 長江(一)第428章 南方(九)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234章 西進(七)第180章 逢源(三)第138章 長江(三)第436章 分治(一)第315章 麻煩(一)第222章 無奈(一)第324章 家園(三)第184章 反攻(四)第386章 迴歸(六)第212章 策對(二)第53章 前輩(二)第236章 謀劃(二)第64章 呼吸(二)第376章 謀定(二)第116章 華北(四)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176章 衝突(九)第313章 暗戰(二)第29章 東線(六)第180章 逢源(三)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59章 絞殺(三)第63章 呼吸(一)第367章 無奈第49章 貔貅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150章 天空(四)第257章 怒火(四)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347章 出兵(三)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80章 呼吸(十八)第43章 疲兵第284章 殺戮(二)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78章 呼吸(十六)第143章 虎狼(三)第441章 分治(六)第371章 叛軍第168章 衝突(一)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30章 意外(一)第277章 調整第439章 分治(四)第198章 攻防(十)第75章 呼吸(十三)第284章 殺戮(二)第269章 孤城(十)第196章 攻防(八)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380章 “陳倉”第376章 謀定(二)第418章 準備(九)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
第390章 迴歸(十)第283章 殺戮(一)第78章 呼吸(十六)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453章 終結(五)第253章 戰端(二)第72章 呼吸(十)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287章 殺戮(五)第264章 孤城(五)第291章 殺戮(九)第101章 大戰(六)第76章 呼吸(十四)第291章 殺戮(九)第13章 序幕(二) (1)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121章 圍獵(三)第322章 家園(一)第241章 遠征(五)第292章 殺戮(十)第269章 孤城(十)第68章 呼吸(六)第55章 斷尾(二)第378章 謀定(三) (2)第229章 西進(二)第94章 風雲(三)第286章 殺戮(四)第116章 華北(四)第177章 衝突(十)第257章 怒火(四)第41章 老兵第420章 南方(一)第317章 麻煩(三)第251章 絲路第445章 刺痛(三)第357章 鏖戰(九)第220章 諸馬(六)第36章 爭鬥(一)第46章 狡兔第449章 終結(一)第136章 長江(一)第428章 南方(九)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234章 西進(七)第180章 逢源(三)第138章 長江(三)第436章 分治(一)第315章 麻煩(一)第222章 無奈(一)第324章 家園(三)第184章 反攻(四)第386章 迴歸(六)第212章 策對(二)第53章 前輩(二)第236章 謀劃(二)第64章 呼吸(二)第376章 謀定(二)第116章 華北(四)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176章 衝突(九)第313章 暗戰(二)第29章 東線(六)第180章 逢源(三)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59章 絞殺(三)第63章 呼吸(一)第367章 無奈第49章 貔貅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150章 天空(四)第257章 怒火(四)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347章 出兵(三)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80章 呼吸(十八)第43章 疲兵第284章 殺戮(二)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78章 呼吸(十六)第143章 虎狼(三)第441章 分治(六)第371章 叛軍第168章 衝突(一)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30章 意外(一)第277章 調整第439章 分治(四)第198章 攻防(十)第75章 呼吸(十三)第284章 殺戮(二)第269章 孤城(十)第196章 攻防(八)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380章 “陳倉”第376章 謀定(二)第418章 準備(九)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