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斷尾(二)

陷入兩難境地的不只是河邊武夫,還有郎朗。

他前腳剛一離開太原,閻老西的晉綏軍後腳就兵臨太原城。是繼續前行還是回師太原。郎朗犯難了。

“委座:

太原城已於昨日光復。百川身爲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牢記身負守土安民之責。爲彰顯黨國之尊嚴,我軍之威武,振奮民衆之精神以及限制異黨之需要。第二戰區司令部宜移駐山西首府。

妥否

請指示!

國民軍事委員會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

民國二十七年六月17日”

“娘西皮!”委座一把把自己拜把子大哥的電報摔在桌子上。“巧言令色!早幹什麼去了?現在想摘桃子,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閻老西啊閻老西,你以爲我是三歲小兒嗎?”多年征戰好不容易把中國名義上統一了。最大的實力派東北軍和西北軍事實上都已不復存在。當今中國地方實力派中川軍、滇軍、西北二馬、新疆盛世才,要麼山高皇帝遠,要麼實力不濟。對自己威脅最大的除了中G之外,就數桂系和他這個拜把子大哥了。現在桂系人馬與鬼子對壘於長江防線,晉綏軍也被自己要麼分化,要麼抽調到前線。現在華北局勢自己無暇顧及,就當前來看,華僑軍很可能有所作爲。當此時節,豈能放虎歸山?

“辭修,立即命令衛立煌、孫蔚如不顧一切,加速北上太原。另外,你立即給李華雄發電,命令他以太原局勢未穩,不宜移防爲由拒絕閻老西入城。至少要等衛立煌抵達之後再讓其入城。”

“委座,這事恐怕不好辦。”陳誠不得不提醒委座,“第一,第二戰區移駐太原理由充分,強拒於理不合。第二、現在李華雄的兵力極爲空虛,閻錫山硬要進入太原,恐怕他也不能阻止。李華雄有何打算,誰都不知道。如果發生交戰,必定輿論沸騰。第三,衛立煌鞭長莫及啊!”

“你說得不錯,但是你過慮了。”委座微笑道,“李華雄不可能把太原城交給閻老西,至少在他完成華北地區的戰役之前不會。否則,他也不會在太原城來個金蟬脫殼之後,又迫不及待的把晉南的疲兵調到太原。他在山西的部隊絕大部分補給都需要依靠同蒲路和正太路,他怎麼肯把太原這個同蒲路和正太路的樞紐交給別人呢!即便要交給別人,也絕不可能交給閻老西。他也要防止惱羞成怒的閻老西關鍵的時候卡他脖子。李華雄這個人據我觀察,城府極深。一直以來我,乃至西北的那位或多或少都在被他利用。”說到這裡,委座無奈的搖了搖頭,“但是都沒辦法,他始終站在時局的關節處。按你所說就是理由充分。現在是他該還債的時候了。”委座臉上露出意思不易察覺的微笑。“辭修,你再辛苦一趟,快去快回,我這裡實在離不開你。”

“是!”陳誠哪能不明白委座的心思呢?可是說實話,他真的不願看到在這個時候,在這個民族危亡的時候,還在內鬥。希望李華雄有較爲穩妥的辦法吧。不知道爲什麼,陳城從內心來說對李華雄有一種莫名的信任。他相信,這個人會不斷給自己乃至這個國家帶來越來越多的驚喜。

石家莊。C集團司令部(對外稱38軍司令部)。

“陳長官,這是把我放到鏊子上烤啊!”聽完陳城帶來的上諭,李華雄長嘆一聲,搖着頭苦笑着說道。“此事處理不好,國內外輿論難免大譁。到時候羣情洶涌,我等華僑將如何以處?”

“哈哈哈哈”陳誠打了個哈哈,“振起老弟,恕我直言,你放心把太原交給閻老西嗎?應該不會吧!閻老西在太原城下吃了這麼大一個虧,以閻老西的個性,一旦他佔據太原肯定會對你部多方掣肘。這點振起不得不防啊!”說罷陳誠正色道“中國爲何貧弱?列強欺凌只是外因。羣雄並起,軍閥割據,各行其是纔是內因。委座爲此可謂處心積慮夜不成寐。尤其是閻老西,不論戰前還是現在,都與日本人勾勾搭搭。山西如此重地,怎能交給這種人?爲國家計,此舉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啊!還希望振起勉力爲之。”

話說到這種程度,李華雄也無話可說了。其實從哪個角度來說,他都不能把太原交給閻老西。只是這件事運作起來非常難罷了!他纔不擔心什麼羣情激奮,他相信只要能夠把華北日軍殲滅乾淨,一切代價都可以接受。而且只要能夠光復華北,人們將很快忘記閻老西的事。不過爲了穩妥起見,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閻老西沒有給李華雄多少時間。他不帶委座手諭,立即帶領自己的晉綏軍回師太原城下。此外他還命令山西境內散於各處的晉綏軍向太原靠攏。離開太原城並不太遠的郎朗立即奉命南下太原。一時間太原附近戰雲再次密佈,不過這次不是抵禦外侮,而是手足相殘。

郎朗的神速回師令閻老西始料不及,而且處於內外夾攻的非常不利的態勢。正當閻錫山急切盼望各地晉軍馳援太原的時候,郎朗來了。對於這位號稱狼支隊頭狼的郎朗閻老西可謂如雷貫耳。他也想見識見識,聽聽他能說出什麼花兒來。

“卑職冒昧前來,還請閻長官恕罪!”郎朗隻身前來也令閻老西刮目相看。

“不知郎師長前來有何見教?”閻老西不溫不火的綿軟的山西口音迴盪在房間內。讓郎朗有一種突然想發笑的感覺。

“閻長官可否賜卑職單獨面談的榮幸?”郎朗也不卑不亢。

“好啊!”在自己的地頭就沒必要那麼小氣了。如果閻老西知道郎朗的底細恐怕絕不敢做這樣的決定。

“閻長官,可知你現在身處危局之中?”左右退下之後,郎朗故作神秘地說。

“哈哈哈哈”閻老西朗聲大笑,“沒想到大名鼎鼎的頭狼今日居然做起了說客。”

“實不相瞞,”郎朗不爲所動“閻長官可知當前委座的心腹大患?”

“請講!”閻老西歪着頭頗有興味的看着郎朗。

“日本人、ZG、桂系和長官您。委座可能在乎ZG更甚於日本人。不過當前,日本人、ZG的威脅都暫時那以消除。桂系的李長官聲名乍起,大軍又都在前線,在委座眼皮底下。唯獨閻長官您委座卻放心不下。既擔心您投奔日本人、又擔心您和G黨走得太近,最擔心的還是您脫離中央管控。畢竟,您曾經多次反對過他。於是乎,削藩削權無時不在他心中縈繞。”郎朗停了下來,觀察閻老西的反應。閻老西沒有反應,最起碼在臉上沒有任何波瀾。

“閻長官,現在也許您認爲是奪取太原的最好機會,可是奪取之後呢?不知道您想過沒有。”郎朗繼續說道,“北有衛立煌的中央軍和孫蔚如的前西北軍,南有我們38軍,周邊全是ZG的部隊。您可能認爲,只要佔據太原,就能恢復晉軍和您在山西的影響,還能卡住我們的後勤補給線,一舉數得。但是我倒是認爲您一旦得到太原,就會成爲鏊子上的肉,將承受反覆煎熬之苦。首先,您卡我們的後勤,我華僑軍一旦對日軍作戰失敗,那麼您將何以面對全國的輿論?歷史將會對您怎麼評價。此外,日軍勢必將再次大舉入侵山西。以日軍的個性戰鬥會更慘烈。那時候,閻長官如何面對?我們僥倖取勝,我們也不會不清算一下吧!真要打起來,閻長官認爲您的軍隊的戰鬥力比日軍第5、14、20、108師團的戰鬥力如何?其次,我們放棄山西日軍全力退守河北,那麼,委座是否容你在山西安享太平?川軍就是明擺着的例子。到時候調您的部隊南下北上,您如何應對?現在晉軍被調到前線的軍隊還少嗎?傅長官的35軍您認爲您還調得動嗎?最後,以現在晉軍的實力,恐怕就連衛立煌的中央軍也無法抗衡。G黨的宣傳鼓動能力你是見識過的,連委座五次圍剿都未能掃滅他們,以您一人之力恐怕不那麼樂觀吧!”

“依你之見我又該當如何呢?”閻老西不是傻子,他自然聽得出郎朗的話所言不虛。現在看來自己進抵太原的決定,似乎還真有一些草率。此時讓郎朗這麼一說頓時感覺後背直冒涼風。

“依我看,你我不如合演一出雙簧。”

“哦?此話怎麼講?”閻老西想不出這出雙簧怎麼演。

“既然委座命我們以太原局勢未穩,不宜移防爲由拒絕您入城。那麼您爲何不順水推舟呢?”郎朗露出了微笑,閻老西看在眼裡,怎麼看怎麼彆扭。

“還請郎將軍直言相告。”

“閻長官暫時不入太原城,而將自己的軍隊集結於太原南面晉中、平遙、祁縣一帶。這樣既可以阻止衛立煌的中央軍以及其他力量染指太原城,而且始終對太原保持強大壓力。我們李長官命我轉告閻長官,太原城始終是閻長官的。我們對太原沒有企圖。現在之所以佔據太原,完全出於抗擊日寇保障後勤之需要。待我們解決完山西之日軍,自然會退出太原。他還讓我轉告閻長官,我們是華僑,回國的目的就是要抗擊日寇。我們終究是要離去的,我們對國內政治不感興趣。再說,我們一旦把山西日軍驅逐或者消滅,對您不也是有利的嗎?不知眼長官意下如何?”

閻老西仔細權衡之後,實在想不出拒絕的理由。他們爲自己想的可謂周到。如果按他們所說的去做,自己既可以對太原保持強大壓力,還可以阻止中央軍染指。G黨他不擔心,他們目前沒有實力佔領太原這種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收攏散在各地的隊伍。可是精於算計的閻老西如果就這樣答應了,那不是他的性格。

“那麼,我在太原遭受的損失怎麼辦?這也是全賴貴軍所賜。”閻老西要價了。

“首先這是日軍所爲,不是我軍造成的。”郎朗可不想把這個名聲坐實。“當然,出於團結抗戰的考慮,我們將會給您五萬大洋的補償。”

經過討價還價,最後敲定在十萬大洋。即便這樣郎朗爲李華雄省了五萬到十萬。

郎朗成功完成斷尾的任務之後,再次踏上北去的征途。

第五十八章斷尾(三)

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45章 出兵(一)第290章 殺戮(八)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150章 天空(四)第128章 待客第88章 改變(一)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22章 無奈(一)第461章 結局 (1)第352章 鏖戰(五)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323章 家園(二)第233章 西進(六)第20章 狸貓(一)第374章 妥協(二)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444章 刺痛(二)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90章 改變(三)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379章 “棧道”第235章 謀劃(一)第36章 爭鬥(一)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407章 迴歸(二十七)第442章 運籌第100章 大戰(五)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88章 殺戮(六)第145章 火併(二)第381章 迴歸(一)第245章 遠征(九)第30章 意外(一)第42章 驕兵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181章 反攻(一)第219章 諸馬(五)第154章 綢繆(一)第243章 遠征(七)第124章 建設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51章 絲路第38章 奇兵(一)第220章 諸馬(六)第351章 鏖戰(四)第97章 大戰(二)第177章 衝突(十)第93章 風雲(二)第41章 老兵第240章 遠征(四)第117章 華北(五)第381章 迴歸(一)第177章 衝突(十)第61章 絞殺(五)第25章 東線(二)第448章 刺痛(六)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229章 西進(二)第453章 終結(五)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439章 分治(四)第19章 彼身(二)第437章 分治(二)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87章 收官(七)第212章 策對(二)第318章 驚蟄第83章 收官(三)第1章 圍追(一)第177章 衝突(十)第350章 鏖戰(三)第105章 大戰(十) (1)第388章 迴歸(八)第43章 疲兵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113章 華北(一)第127章 秘密第423章 南方(四)第162章 綢繆(九)第80章 呼吸(十八)第434章 貴族第52章 前輩(一)第437章 分治(二)第285章 殺戮(三)第145章 火併(二)第344章 波瀾(二)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135章 合作第150章 天空(四)第268章 孤城(九)第16章 利刃(一)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69章 呼吸(七)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175章 衝突(八)
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45章 出兵(一)第290章 殺戮(八)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150章 天空(四)第128章 待客第88章 改變(一)第139章 長江(四) (1)第222章 無奈(一)第461章 結局 (1)第352章 鏖戰(五)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323章 家園(二)第233章 西進(六)第20章 狸貓(一)第374章 妥協(二)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444章 刺痛(二)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90章 改變(三)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379章 “棧道”第235章 謀劃(一)第36章 爭鬥(一)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407章 迴歸(二十七)第442章 運籌第100章 大戰(五)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88章 殺戮(六)第145章 火併(二)第381章 迴歸(一)第245章 遠征(九)第30章 意外(一)第42章 驕兵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181章 反攻(一)第219章 諸馬(五)第154章 綢繆(一)第243章 遠征(七)第124章 建設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51章 絲路第38章 奇兵(一)第220章 諸馬(六)第351章 鏖戰(四)第97章 大戰(二)第177章 衝突(十)第93章 風雲(二)第41章 老兵第240章 遠征(四)第117章 華北(五)第381章 迴歸(一)第177章 衝突(十)第61章 絞殺(五)第25章 東線(二)第448章 刺痛(六)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229章 西進(二)第453章 終結(五)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439章 分治(四)第19章 彼身(二)第437章 分治(二)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87章 收官(七)第212章 策對(二)第318章 驚蟄第83章 收官(三)第1章 圍追(一)第177章 衝突(十)第350章 鏖戰(三)第105章 大戰(十) (1)第388章 迴歸(八)第43章 疲兵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113章 華北(一)第127章 秘密第423章 南方(四)第162章 綢繆(九)第80章 呼吸(十八)第434章 貴族第52章 前輩(一)第437章 分治(二)第285章 殺戮(三)第145章 火併(二)第344章 波瀾(二)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135章 合作第150章 天空(四)第268章 孤城(九)第16章 利刃(一)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69章 呼吸(七)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175章 衝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