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謀劃(二)

“剛纔,大家從各自角度分析了太平洋戰爭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在未來戰場上所面臨的優劣態勢。對此,我完全同意。”李華雄站起身來走到軍事地圖前“大家看,我們的目標在東北,我們的出海口、海港、海軍同樣也在東北。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我們的對外聯繫通道只有這裡——”說着,李華雄指向雲南“滇緬公路。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對緬甸的進攻後,隨着英軍的敗退和中代隊價慘重的遠征,這唯一的通道也斷絕了。雖然後來有所謂的駝峰航線,但是對於中國的抗戰事業無異於杯水車薪。尤其對於我們來說更是如此。我們不可能指望委座與我們分享本就不多的外援。爲了中國的抗戰大局,同時也是爲了我們自己,我認爲我們應該在力保滇緬公路或者說後續的印中公路暢通的同時,應該再開闢一條新通道。我的設想是——”李華雄指向了地圖的另一側“從位於印度洋岸邊的港口城市卡拉奇——伊斯蘭堡——喀什——烏魯木齊——蘭州——西安的新絲綢之路。這條路雖然路途相對遙遠,但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種運輸方式,儘量縮短時間。大家認爲如何?”李華雄看到下面諸侯們開始低聲議論,於是收住話頭。

“我們能否考慮全力支持中國遠征軍進行緬甸作戰,以保證滇緬公路暢通。或者,至少保住密支那——八莫以保證未來印中公路的通行呢?”徐鵬雄提出自己的想法。

“就我本人而言,”李華雄需要爲自己的設想提供有力的證據支持。“我不認爲,我們一開始就出兵緬甸能夠幫助改變遠征軍和英國人的命運。我們不妨先看看遠征軍的慘敗的原因。權威說法認定的原因包括史迪威指揮失措、英軍不顧大局擅自撤退,委座越級指揮、某些將領消極避戰等等主要原因,偶爾提到沒有制空權的因素。實際上我認爲除了制空權外,其它原因或者不能成立,或者是在戰場形勢嚴重逆轉情況下產生的,具有不可抗拒性。史迪威在1943年率中國駐印軍向緬北出擊時,顯示出卓越不凡的指揮才能。委座越過史迪威發指令的情況,不僅存在於第一次入緬作戰,第二次入緬作戰大獲全勝時同樣存在。

至於某些將領消極避戰更值得商榷,因爲當戰局已經無法挽回時,與敵脫離接觸,保存有生力量是唯一正確的戰場選擇,怎能說成‘避戰自保’、‘消極避戰’呢?英軍確實打得很糟糕,他們的崩潰導致中國遠征軍側翼危機,但爲何後來的英法爾會戰卻又打得有聲有色?另外,曾擔任遠征軍第5軍軍長的杜聿明將軍發表於1960年的《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述略》,對此戰失敗的原因分析是在特赦戰犯身份和特定政治環境下的產物,同樣有值得商榷之處。在我看來,失敗的主因在於沒有制空權。制空權對於作戰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多做解釋。

由於英美尤其是英國人存在先歐後亞的思想,因此,美國把原定用於掩護地面作戰的強大的第10航空隊調往北非,因爲北非英軍在隆美爾指揮的德意軍隊打擊下,已接近總崩潰。如果北非失陷,英聯邦等於折斷了脊樑,英國本土同遠東和澳洲之間的聯繫將被切斷,無法動員英聯邦雄厚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控制了北非,不僅英聯邦之間擰成一股繩,而且可以西西里爲跳板,進攻意大利,打擊在希特勒佔領的歐洲‘柔軟的下腹部’上,而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考慮也是先歐後亞。於是,日本空軍自始至終掌握着緬甸戰場上空的制空權,而中國遠征軍始終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作戰,在每次關鍵性戰鬥中,日軍由地面和空中構成的火力均佔絕對優勢。同樣,英軍也是在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崩潰的。”

李華雄一邊分析一邊觀察與會者的反應,發現沒人持異議,繼續說道:“現在回過頭來再看我們。目前,能夠支持遠征軍作戰的只有在恩施協防的狼支隊。先不說委座能否同意狼支隊入緬甸作戰,即便同意,狼支隊的成員絕大多數是來自北方的山民,要想讓他們適應熱帶亞熱帶的叢林作戰,沒有三個月至半年的適應性訓練,我對他們能否保持令敵人膽寒的作戰能力持懷疑態度。再來說制空權,先不要說後勤補給,以我們現有的空軍力量又有多少能夠派往緬甸支持作戰呢?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主張在前期派軍入緬作戰。”

“那我們是否要入緬作戰?如果入緬,那麼在什麼時候呢?”徐鵬雄問道。

“日本人入侵芒市和滇西之日,就是我們進行****入緬之時!”李華雄肯定地說道“一來此時委座別無選擇,二來空軍進駐昆明對前線的支持更爲有利,補給相對容易一些。因爲此時,通過駝峰航線來華的物資,委座沒有理由和藉口不與我們分享,甚至會讓優先調配給我們使用。這樣我們的作戰才更有保障。”

“那我們如何保證美國人願意開闢我們設想中希望建立的所謂的新絲綢之路呢?”王天浩適時的轉移了話題。

“很簡單,”李華雄笑的有些惡毒“讓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多吃一些苦頭。英美在二戰中一直奉行‘先歐後亞’的戰略,這一方面在於傳統和現實的多重因素,另一方面與美國受到日本的威脅相對較小,說白了就是吃虧吃的還不足夠有關。正因爲如此,他們纔對蘇聯幾乎是不計任何代價的援助。這不僅促使俄國人在德國人的強大軍事壓力下挺了過來,並加快了德國人失敗的步伐,而且更爲重要的是,蘇聯得以充分利用美國人提供的大量先進設備和技術,這是它在戰後迅速成爲超級大國一個重要因素。我們要竭盡全力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要爭取把他們的目光儘可能從歐洲戰場轉向亞洲戰場。至少,我們要讓美國人比歷史上更爲重視亞洲戰場,更加重視中國。

因此,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我們要想盡辦法讓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吃盡日本人的苦頭,他吃的苦頭越多,感受到的威脅就會越大,就會對中國抗戰戰場越發重視。大家想一想,在珍珠港被襲之後,報復心強烈的美國人要攻擊日本本土,以給國人一個交代,而在太平洋上又遇到比較大的困難的時候,他們的目光必然要轉向中國。而在中國,我們是距離日本本土最近實力最強的軍事力量,我們進攻東北的計劃相信對美國人將會非常具有吸引力。而且在我們轄區是目前中國距離最近的地方,要轟炸日本本土,他們別無選擇。大家知道,在1942年4月,急於報復的美國人冒險命令杜立特爾率領16架經過改裝從航母上起飛的B25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之後,飛行員迫降在江西浙江等地,當地軍民保護美國飛行員,爲此,日本人在浙江等地進行了瘋狂的報復,造成中民近25萬人死亡的悲劇。我絕不能容忍這種悲劇在我們眼前再次在中國大地上重演。我們中國人已經犧牲的太多了。英美這兩個國家一定要爲他們的自私和縱容加倍付出代價。”

“我有一個問題,”葉宏眉頭緊鎖,“杜立特爾對東京的轟炸,雖然造成的物質損失並不大,但它對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心理震動和打擊非常巨大。正是這次空襲直接迫使日本把4個陸軍戰鬥機大隊留在了國內,以保衛東京等城市,也迫使海軍將‘瑞鶴’號和‘翔鶴’號兩艘大型航母及大批艦隻留在日本海附近,大大牽制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兵力。更爲關鍵的在於:它直接影響了正在爭吵不休的關於中途島作戰方案的制定過程。迫使軍令部認爲來自東面的威脅纔是當務之急,從而擱置了繼續向南擴張的計劃而發動中途島戰役,並以慘敗而告終。

如果我們讓美國人利用我們的轄區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作戰,雖然對我們獲得美國援助會產生巨大的積極作用,可是必然會遭到日本人的瘋狂報復。以日本人不計代價的偏執個性判斷,他們既然能夠爲了來自東面的威脅而擱置向南擴張的計劃,那麼同樣也會爲來自西面的威脅而繼續擱置向東擴張的計劃,首先選擇集中全部力量對付我們。而那時美國人的援助很可能不是在遙遠的印度洋,就是在來中國的路上。畢竟,不論是我們進入緬甸的計劃,還是開闢新絲路的計劃都會面臨同樣一個問題,那就道路。不論是從印度利多到密支那,還是從卡拉奇到喀什,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因此,我認爲在這個問題不解決之前,我們這麼做無異於引火燒身。”

“葉司令這個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李華雄微笑道:“未來向我國運送貨物的美國飛機,不再是笨重難看毛病百出,只能運載四噸物資的C-46,更不是隻能運載兩頓多的C-47,而是有效載重近15噸,航程3450千米的C——130。具體情況由天浩同志來說明一下吧!”

“好的,”王天浩笑眯眯地說道:“在去年下半年,在美國QQ支隊成功的運作下,我們與洛克希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他對我們提供的不完整的游龍運輸機(在c——130基礎上研製的運輸機)技術資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因爲我們的參與,促使它的臭鼬工廠提前三年問世。出於未來對美國援助我國五次的考慮。我方人員已經在今年加快向洛克希德投送技術支持的力度。兩個月前他們已經生產出了比游龍性能更優越的C——80,技術指標已經非常接近C——130。從這件事上,我們更應該對美英這些發達國家的技術和生產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按照事前的協議,我們不僅擁有洛克希德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而且我們擁有個美國政府同等訂購權。未來美國對我們進行援助的時候,我們將獲得這些飛機提供免費的服務,甚至免費得到飛機本身。”說完之後,王天浩同李華雄簡單溝通了一下,繼續說道:“我們在和洛克希德合作的同時,以美洪旗下一個企業的掩護下與波音也展開業務往來。我們對他們XB-29設計方案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今年年底大名鼎鼎的B——29將會提前一年多問世。作爲回報,我們得到了波音百分之二的股份,以及僅次於美國政府的購買權。我們擁有這兩種飛機之後的情形,相信鵬雄同志和葉宏不難想象。”

對於資深空軍專業人士的徐鵬雄和葉宏(前空軍政委)來說,擁有這兩件武器之後的情形的確不難想象,兩個人幾乎同時都露出舒心的笑容。

“我們獲得B——29的時間可能會比較晚,但是得到C——80的時間相信會非常快!”王天浩說道:“太平洋爆發之後,以美國人的工業能力,這兩種飛機的生產速度可以想象。在一定時間內,我們和美國人的合作還會繼續不斷的深入。”

“我們採取什麼方式幫助美國人吃更大的苦頭呢?”葉宏執着的問道。

“主要通過隱蔽戰線,必要時不排除我們直接上陣的可能。”李華雄此刻的心情漸漸放鬆了下來。這次會議他最擔心亮點:一是入緬作戰的問題。包括他自己在內很多的將領都希望能夠在緬甸能夠有更大的所作爲,但是經過審慎的考慮之後,他認爲現在的戰略更符合特區實際。二是速生論現在甚囂塵上。部分高級將領已有反映,是在中下級軍官中尤甚。許多人認爲,美日一開打,就應該立即出兵東北,一鼓作氣把日本人從東北、朝鮮直接趕下太平洋。他必須要統一思想,爲下一步行動夯實基礎。要統一思想首先應該從軍委會着手。“一件武器的誕生,雖然不見得能夠對戰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對於改變戰爭進程卻有非常大的作用。”李華雄繼續說道:“有了大量的C——80,再加上我們的猛龍,我們先期只需在烏魯木齊建立燃油補給基地,就可以獲得大批美援物資。隨着戰爭進程的推進,還可以加快新疆的公路甚至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業化進程,因此,我們這個險值得一冒。”

第25章 東線(二)第117章 華北(五)第74章 呼吸(十二)第90章 改變(三)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446章 刺痛(四)第182章 反攻(二)第257章 怒火(四)第413章 準備(四)第213章 時局第350章 鏖戰(三)第35章 算計(二)第214章 支援第137章 長江(二)第57章 絞殺(一)第130章 風波(二)第125章 迎客第389章 迴歸(九)第86章 收官(六)第189章 攻防(一)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351章 鏖戰(四)第287章 殺戮(五)第171章 衝突(四)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152章 名聲(二)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38章 奇兵(一)第437章 分治(二)第78章 呼吸(十六)第435章 心事第155章 綢繆(二)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331章 南進(七)第417章 準備(八)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116章 華北(四)第309章 殘敵(二)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22章 圍獵(四)第291章 殺戮(九)第439章 分治(四)第278章 “意外”(一)第60章 絞殺(四)第127章 秘密第443章 刺痛(一)第32章 權衡(一)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264章 孤城(五)第380章 “陳倉”第260章 孤城(一)第186章 反攻(六)第351章 鏖戰(四)第325章 南進(一)第187章 反攻(七)第169章 衝突(二)第60章 絞殺(四)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133章 大師(三)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35章 合作第435章 心事第136章 長江(一)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192章 攻防(四)第268章 孤城(九)第376章 謀定(二)第232章 西進(五)第125章 迎客第72章 呼吸(十)第317章 麻煩(三)第145章 火併(二)第356章 鏖戰(九)第262章 孤城(三)第231章 西進(四)第45章 援兵第19章 彼身(二)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211章 策對(一)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90章 迴歸(十)第84章 收官(四)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42章 運籌第318章 驚蟄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241章 遠征(五)第246章 遠征(十)第258章 登陸(一)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10章 煉獄(一)第240章 遠征(四)第72章 呼吸(十)第163章 綢繆(十)第316章 麻煩(二)第341章 南進(十七)
第25章 東線(二)第117章 華北(五)第74章 呼吸(十二)第90章 改變(三)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446章 刺痛(四)第182章 反攻(二)第257章 怒火(四)第413章 準備(四)第213章 時局第350章 鏖戰(三)第35章 算計(二)第214章 支援第137章 長江(二)第57章 絞殺(一)第130章 風波(二)第125章 迎客第389章 迴歸(九)第86章 收官(六)第189章 攻防(一)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351章 鏖戰(四)第287章 殺戮(五)第171章 衝突(四)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152章 名聲(二)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38章 奇兵(一)第437章 分治(二)第78章 呼吸(十六)第435章 心事第155章 綢繆(二)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331章 南進(七)第417章 準備(八)第404章 迴歸(二十四)第116章 華北(四)第309章 殘敵(二)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22章 圍獵(四)第291章 殺戮(九)第439章 分治(四)第278章 “意外”(一)第60章 絞殺(四)第127章 秘密第443章 刺痛(一)第32章 權衡(一)第274章 孤城(十五)第264章 孤城(五)第380章 “陳倉”第260章 孤城(一)第186章 反攻(六)第351章 鏖戰(四)第325章 南進(一)第187章 反攻(七)第169章 衝突(二)第60章 絞殺(四)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第133章 大師(三)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35章 合作第435章 心事第136章 長江(一)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192章 攻防(四)第268章 孤城(九)第376章 謀定(二)第232章 西進(五)第125章 迎客第72章 呼吸(十)第317章 麻煩(三)第145章 火併(二)第356章 鏖戰(九)第262章 孤城(三)第231章 西進(四)第45章 援兵第19章 彼身(二)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211章 策對(一)第359章 鏖戰(十二)第390章 迴歸(十)第84章 收官(四)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42章 運籌第318章 驚蟄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241章 遠征(五)第246章 遠征(十)第258章 登陸(一)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10章 煉獄(一)第240章 遠征(四)第72章 呼吸(十)第163章 綢繆(十)第316章 麻煩(二)第341章 南進(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