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調整

遼瀋戰場的結局,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自1942年9月23日起,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華僑軍隊消滅日本關東軍海陸空軍近30萬人(包括中國南方戰場增援部隊),滿、蒙、朝鮮僞軍8萬餘人。華僑軍隊在東北的行動有力的策應了中國乃至整個太平洋戰區其他戰場的行動。由於侵華日軍主動收縮,中隊隨之收復了平漢路以西的大部分淪陷國土。美國新建太平將艦隊也因爲日本人家門口的巨大危機,而免遭聯合艦隊亡命追殺,雖然損失慘重,但擺脫了全軍覆滅的危局。正所謂有得必有失。在太平洋上瓜島登陸作戰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遭到滅頂之災。在中國戰場,受損失最大的應屬湯恩伯的第七戰區。

華南華東日軍收縮防禦的同時,爲了策應東北關東軍的行動,集中兵力沿津浦路向華北地區進攻。首當其衝的自然是駐防蘇北、山東的湯長官。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鬼子,湯長官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實力。然而,委座的手諭來了,嚴令湯恩伯、于學忠節節阻擊日軍,配合李華雄的軍事行動,並調集河南、山西、陝西的****星夜馳援。委座之所以如此決絕,就在於他明白,如果華僑軍隊垮了,那麼到手的勝利和他自己在國內外已經取得所有聲望都將化爲烏有。與此同時,黃河北岸的華僑軍隊第三十一集團軍,第36摩步師(原孫蔚如的31集團軍第17師,師長耿子介)第九十五步兵師(改編馬鴻賓部)、九十七步兵師(改編馬鴻逵部)在耿子介、馬鴻賓的率領下,越過黃河臨時加入第七戰區序列。

在這樣的情形下,湯司令失去了任何避戰的藉口,命令第七戰區全體官兵全力迎敵。然而,根深蒂固的嫡系雜牌觀念和保全實力的意識,並不會因爲一次抗戰而徹底摒除。湯司令在部署中,自己的嫡系總是有意無意的被安排在支援策應的位置。于學忠、耿子介、馬鴻賓等人都是些什麼人?在軍界滾了這麼多年哪能看不出這點貓膩兒。礙於大敵當前,只能隱忍不發奮力抗擊日寇。失敗是將帥失和的必然結果。這種不合在抵禦敵寇的時候或許還不明顯,然而當徐州再次失守的時,候終於爆發了。各部爭相後撤根本顧及不到或者不願顧及友軍。在作戰中有英勇表現以回族子弟爲主體的馬家軍和耿子介的燕趙子弟,深感獨力難支只得撤退。即便在這種情形之下,還毅然決然的主動承擔了掩護與自己並肩作戰的于學忠部的任務。耿子介率領第36摩步師在後方設伏,第九十五步兵師、九十七步兵師擔任斷後。

這個時候,馬家軍恢復了自己的騎兵本色(第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步兵師等三個回族師與第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步兵師等三個蒙古族師一樣,作戰方式改爲馬匹機動,下馬作戰的步兵方式,所以他們也都被作爲步兵師看待。)不斷利用自己的機動性和衝擊力,一次次向追擊的鬼子發起進攻。2千餘名來自黃土高原優秀的回族子弟血灑華東疆場。用生命和鮮血捍衛了musilin的榮譽和驕傲。他們的英勇不僅震撼了倭寇,更令於副司令長官唏噓不已。他這支東北軍的餘脈,第一次在撤退中沒有潰散。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從來不缺乏血性的東北軍,拒絕再後退,主動加入了設伏行列。當浴血奮戰的馬家軍從設伏陣地策馬而過之後,東北軍和燕趙子弟一起痛擊倭寇,給敵人造成極大的打擊之後,終於穩住了陣腳,開始進行有序的撤退。在魯南地區與前輩們以及後續的華僑軍隊一道,利用山地不斷襲擾遲滯日軍的行動,直至遼瀋戰場塵埃落定。此時,一方面日軍再向特區進攻已經失去意義,另一方面限於騰出手的特區空軍的空中打擊,只得停下了北上的腳步,並且將兵力主要集結在徐州地區。

企圖保存實力的湯司令,不得不吞下自釀的苦酒。失去側翼支持的湯恩伯部向河南安徽境內且戰且退。雖然在友軍的支持下,最終阻擋住了日軍的進攻,但是在全國其他戰區光復失地的大背景下,第七戰區的敗績顯得格外刺眼。不僅喪失了津浦路中南段兩側全部國土,而且本部損失慘重。委座的申飭自然在所難免,但是必要的袒護還是有的。湯司令除了降職罰俸檢討自責之外,也沒有怎麼樣。令于學忠、馬鴻賓、耿子介難以接受的就是,湯司令把失敗的責任一股腦推到他們身上。軍事委員會當然不會把“消極怠戰”的大帽子壓到耿子介、馬鴻賓頭上,畢竟人家擁有華僑軍隊這個實力雄厚的“後戳”。於是,于學忠這個沒孃的孩子就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命令他即日啓程到重慶接受調查。于學忠纔不傻呢,這一去絕對是肉包子打狗,於是來了一個不吱聲。于學忠不動聲色,並不代表他手下第51軍、第57軍中高級軍官沒有行動。

這些軍官咽不下這口氣,紛紛聯名上告軍委會,指責湯司令指揮失誤,不顧民族大義一味打擊雜牌。爲了把聲勢造大,他們把這件事捅到媒體上。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但是,所有的一切並未改變委座的態度,畢竟失敗必須要有人來承擔責任。被推上絕路的于學忠,使出了最後一招,第51軍、第57軍中高級軍官登報聲明要帶領所部北上抗日“打回東北老家去!”這個聲明無異於告訴世人,這兩萬餘人的東北軍餘脈要投奔李華雄。委座並在乎這兩萬來人,但是他不得不考慮這件事對於散佈全國各地的東北軍將士產生的巨大心理影響。更爲重要的在於,東北地區巨大的產能是委座難以割捨的,他無法接受華僑軍隊獨享勝利果實,因此,必須要在東北這塊中國最富庶的地方顯示中央的存在。委座深知要想往李華雄眼裡揉沙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李華雄有良好關係的陳誠,在這危急時刻再次被委以重任。委座要求陳誠以他的“土木系”爲基礎,率領25萬中央軍和6萬前東北軍將士,組成東北兵團出關作戰。

陳誠明白自己乾的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在他看來,委座此舉是完全必要的,並非僅僅是爲了給李華雄添堵。李華雄在東北的暫時勝利必然要遭到日本人的強烈對抗,畢竟那裡已經被日本人認爲是帝國根基所在。在日本人瘋狂反撲之際,能夠得到30餘萬人的生力軍,不論如何都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北京。第六戰區長官司令部。

“委座終於來了!”武定國無奈的苦笑着搖搖頭。

“該來的終將會來”李華雄平靜地說道:“他不來就不是委座了。不管委座怎麼想,都難逃賠本賺吆喝的結局。”

“是啊!咱們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30餘萬人的集結調動不是一個短期可以完成任務,希望他們能夠趕到日本人反撲之前到達吧!命令東北前線的廣大官兵加強修整,務必於四周內做好戰前的各項準備。撤銷左翼方面軍(第三方面軍)編制,集結在錦州地區原第三方面軍序列的第八裝甲師、第三十二摩步師、第八十一、新編第九十二步兵師加強到遼東和朝鮮方向,與第二裝甲師、第九十三步兵師,第1、2海軍陸戰旅組成朝鮮方面軍,司令員李名揚,副司令員時狂龍。原屬第三方面軍的摩西達揚裝甲師、第三十三和伊扎克拉賓摩步師、第八十二步兵師加入第二方面軍作戰序列。大連守備第1、2師劃歸朝鮮方面軍,回防遼東半島,作爲朝鮮方面軍的預備隊使用。”李華雄話鋒一轉說道:“美國人那裡怎麼樣了?”

“還好吧!”武定國促狹的一笑“太平洋戰場的連續失敗,讓山姆大叔面子很是不好看。他們在加快擴軍步伐的同時,爲了能夠爭取更多的時間,在夫人和王副部長的推動下,美國人剛剛通過新的特別援華法案,繼續加大對中國的援助力度。”

“那麼,咱們的外交副部長同志是不是也該回國了。”

“恐怕不行,”武定國搖搖頭“她還要陪同夫人在美國繼續逗留一段時間。”

爲了爭取更多的美援,在夫人的親點之下,王文文陪同她比歷史上提前了近半年來到美國進行遊說。兩位來自東方不同風格的美女,不僅攪動了美國的政界,更成爲美國大衆和各大媒體追逐的對象。王文文在美國刻意保持低調,竭盡全力幫助夫人完成她的使命。只有當夫人不便出席的某些場合的時候,她才以***外交副部長或者夫人發言人的身份出現。她的端莊溫婉恰到好處的襯托出夫人風華絕代和雍容華貴。王文文此行的重點在於,爭取美國更多常規軍工企業能夠直接到中國投資建廠,中國則以土地、人工入股的方式展開合資或合作經營,前期可以用美國援助的資金直接就地購買武器。這樣一來既緩解了美援週期長的問題,又可以降低成本,減少美國人的負擔。當然對於中國的抗戰事業乃至工業的發展都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可謂雙贏。

美國國會在國內猶太財團和華人財團共同壓力之下,經過仔細權衡,終於接受了王文文的建議。在國家援助的基礎上,猶太財團和華人財團還額外增加援助款項和項目。由於軍工企業的特殊性質,在中國境內多選在西北和西南地區。委座自然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坐落在“國統區”,但是西南惡劣的交通狀況、人力資源和工業基礎,使得更多企業更願意選在西北地區,重點是新疆。因爲,這裡不僅能夠滿足安全的需要,更爲重要的在於大爲改善的交通狀況和基礎設施,尤其是這裡擁有中國其他地方不具備的人力資源——猶太人。隨着猶太人源源不斷的涌入,新疆地區的猶太人已經達到15人左右,能夠爲工業化生產提供急需的科技人才和熟練的工人。加上猶太組織的活動遊說以及猶太、海外華人財團的支持響應,中國終於在戰火紛飛之中,爲提前了半個多世紀開始的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在中國方面緊鑼密鼓調整的時候,日本人也沒閒着。一方面,命令大獲全勝的聯合艦隊調集主力,返回西太平洋;另一方面在國內緊急徵召預備役新組4個師團,並要求在華日軍再次抽調三個師團,準備支援東北。

戰爭各方加快新一輪戰爭準備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第418章 準備(九)第252章 戰端(一)第156章 綢繆(三)第253章 戰端(二)第7章 阻截(四)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148章 天空(二)第446章 刺痛(四)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121章 圍獵(三)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415章 準備(六)第315章 麻煩(一)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269章 孤城(十)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74章 呼吸(十二)第316章 麻煩(二)第277章 調整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96章 大戰(一)第219章 諸馬(五)第95章 風雲(四)第439章 分治(四)第84章 收官(四)第384章 迴歸(四)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55章 綢繆(二)第381章 迴歸(一)第419章 準備(十)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31章 西進(四)第414章 準備(五)第345章 出兵(一)第105章 大戰(十) (1)第170章 衝突(三)第291章 殺戮(九)第173章 衝突(五)第40章 報復第389章 迴歸(九)第246章 遠征(十)第455章 終結(七)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00章 大戰(五)第134章 元首第78章 呼吸(十六)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124章 建設第367章 無奈第160章 綢繆(七)第254章 怒火(一)第309章 殘敵(二)第153章 名聲(三)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123章 籌碼第379章 “棧道”第314章 暗戰(三)第189章 攻防(一)第42章 驕兵第49章 貔貅第42章 驕兵第171章 衝突(四)第130章 風波(二)第223章 無奈(二)第418章 準備(九)第149章 天空(三)第222章 無奈(一)第61章 絞殺(五)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417章 準備(八)第388章 迴歸(八)第390章 迴歸(十)第84章 收官(四)第142章 虎狼(二)第375章 謀定(一)第34章 算計(一)第415章 準備(六)第49章 貔貅第90章 改變(三)第38章 奇兵(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48章 脫殼第83章 收官(三)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73章 呼吸(十一)第141章 虎狼(一)第246章 遠征(十)第192章 攻防(四)第285章 殺戮(三)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87章 反攻(七)第50章 黃雀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
第418章 準備(九)第252章 戰端(一)第156章 綢繆(三)第253章 戰端(二)第7章 阻截(四)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148章 天空(二)第446章 刺痛(四)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121章 圍獵(三)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415章 準備(六)第315章 麻煩(一)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269章 孤城(十)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74章 呼吸(十二)第316章 麻煩(二)第277章 調整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96章 大戰(一)第219章 諸馬(五)第95章 風雲(四)第439章 分治(四)第84章 收官(四)第384章 迴歸(四)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155章 綢繆(二)第381章 迴歸(一)第419章 準備(十)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31章 西進(四)第414章 準備(五)第345章 出兵(一)第105章 大戰(十) (1)第170章 衝突(三)第291章 殺戮(九)第173章 衝突(五)第40章 報復第389章 迴歸(九)第246章 遠征(十)第455章 終結(七)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00章 大戰(五)第134章 元首第78章 呼吸(十六)第335章 南進(十一)第124章 建設第367章 無奈第160章 綢繆(七)第254章 怒火(一)第309章 殘敵(二)第153章 名聲(三)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123章 籌碼第379章 “棧道”第314章 暗戰(三)第189章 攻防(一)第42章 驕兵第49章 貔貅第42章 驕兵第171章 衝突(四)第130章 風波(二)第223章 無奈(二)第418章 準備(九)第149章 天空(三)第222章 無奈(一)第61章 絞殺(五)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417章 準備(八)第388章 迴歸(八)第390章 迴歸(十)第84章 收官(四)第142章 虎狼(二)第375章 謀定(一)第34章 算計(一)第415章 準備(六)第49章 貔貅第90章 改變(三)第38章 奇兵(一)第74章 呼吸(十二)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48章 脫殼第83章 收官(三)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73章 呼吸(十一)第141章 虎狼(一)第246章 遠征(十)第192章 攻防(四)第285章 殺戮(三)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87章 反攻(七)第50章 黃雀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225章 團軍,司令林楚男替代宋哲元,原第40軍參謀長葉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