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謀定(二)

“海軍方面的情況是這樣”葉宏戴上眼鏡,打開文件緩緩說道:“海軍發展的重點放在潛艇和中型水面艦艇上,航母方面重點則放在訓練方面。我們俘獲的日本航母共計6艘,其中3艘艦隊航母,1艘輕型航母,2艘水上飛機航母。目前由於海軍護航艦船的限制,我們只勉強保留了2艘‘翔鶴’級航母前瑞鶴號、翔鶴號,分別命名爲'秦皇'和'漢武'號。加賀號和輕型航母‘龍驤’號(第一次黃海海戰後打撈修復)作爲訓練艦船。水上飛機航母神川丸、山陽丸改裝爲補給艦。根據我們的造艦能力和未來我們的海洋戰略,我們認爲這樣是合適的。首先我們目前還不具備製造航母的能力,其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據我們的實力,只能採取近海防禦的戰略,作戰樣式也主要是近海作戰。因此,海軍在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重點不準備放在航母上。

大家要知道,一艘航母本身是談不上任何戰鬥力的。它不僅需要護航艦隊,而且更需要艦載機。一艘航母或者說一個航母戰鬥羣要真正形成戰鬥禮,並非短期可以實現。僅訓練工作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航母要和其他護航艦隻進行各種複雜海情下的訓練,一名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的培養至少需要2至3年的時間。因此,我們重點放在訓練上是合適的。我們在第二次黃海海戰之後新增了主力戰列艦2艘:伊勢號、日向號;重巡洋艦3艘,古鷹號、加古號、青葉號;驅逐艦6艘及其他輔助艦船運輸船18艘。目前,艦船的修復和改造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艦船改造的重點就是導彈上艦。這些艦隻理論上已經具備出海作戰能力。但是,我們的問題還是出在人員方面,我們不具備足夠的合格的指戰員,因此,培訓工作依然非常艱鉅。

另外輔助艦隻相對也不足,影響了海軍的整體作戰能力。海軍原有常規動力潛艇的共72艘,50艘鯊魚級(即改良版U型潛艇)、10艘有“水下奶牛”之稱的“母鯨”級魚雷補給潛艇,特區自行建造12艘“劍魚”級潛艇。因爲戰損、事故等原因損失18艘。特區限於生產能力,只新建12劍魚級潛艇,因此現有常規動力潛艇66艘。由於戰爭需要,德國已經停止向我們繼續提供潛艇。僅憑我們自己的經濟技術實力,12艘潛艇已經是極限了。由於,包括航母在內的修復、改造、導彈上艦以及人員培訓,艦艇演練等項目佔用了海軍大量資金,加之美國援助的大型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未能及時完成,以及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嚴重短缺,使得我們沒有更多的資金和能力建造更多的艦艇,壯大海軍的實力。”葉宏說完看向李華雄、王天浩,眼光中流露的不滿難以掩飾。

“哈哈,看來咱們的葉總情緒不小啊!”李華雄朗聲笑道。

“不是有情緒,我是心裡着急啊!”李華雄這麼一笑弄得葉宏有點不好意思“海軍對於一個國家實在太重要了。把海軍這一攤交給我之後,總是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我能不急嗎?這海軍的發展,受制約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是啊!”李華雄點點頭“海軍相比陸空軍的發展,的確有更多的制約。誰讓海軍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呢?葉總的心情我能夠理解。不過,國防建設和軍隊的發展,既要量力而行,又要考慮面臨的安全環境和未來一個階段戰略方向。一來,我們受經濟規模和生產能力的限制,對於海空軍這種技術密集型軍種,不可能全面開花,只能選擇高精尖的策略。二來,我考慮,我們下一步的戰略方向,不能側重海上,還是應該瞄準大陸。”

“大陸?”

“我們不打小日本了?”

各種聲音立即傳來。

“諸位,”李華雄今天的笑容格外多格外燦爛“稍安勿躁!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爲什麼要打鬼子?”說完李華雄靜靜的看着各位大佬,微笑不語。會場一片安靜。沒有人說話。當然不會有人接話,這又不是中學生開班務會。並不是李華雄的問題簡單,每個人都知道,李華雄並不需要大家回答,他問完之後必然會有一個答案或者解釋給大家。這就是規矩。在這種場合,不論你的回答是否與李華雄預設的答案一致,都不會得到讚賞和鼓勵。因爲這並不是討論,而是李華雄要闡明自己的觀點。作爲部下或者同僚必須要在他闡明之後,在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根本不說。這也是規矩。

“我們打鬼子難道我們僅僅是爲了復仇嗎?”片刻,李華雄堅定的說:“絕不是。我們來到這個時空,打鬼子是沒有任何選擇餘地的。一方面是我們自身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通過打鬼子,整合各種資源爲我所用,發展壯大自己。這些我們已經基本做到了。我們不僅成功把鬼子趕出中國,而且還佔據了東北和華北西北一部,在中南半島和朝鮮北部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建立了自己的工業、農業、金融、科研、教育體系,發展了海陸空齊備、具備一定規模的軍事力量。我們在國內的戰略基本得以實現,甚至超額完成了當初我們的戰略任務。我們做到這一切僅用了不足八年的時間,我們有理由感到驕傲和自豪。然而,在我們取得這些成就的時候,我們幾乎立即就要面臨一個重大的課題,那就是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很多同志認爲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那就是繼續打鬼子,進攻日本本土。這種想法從我們穿越那天起就深深的根植於這些同志的心中。而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在哪裡,我們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

李華雄再次掃視全場,寬敞的會議室安靜異常。少頃,李華雄繼續說道:“我們的目標是奪回俄國人侵佔的土地,在那裡建立一個國家,最終迴歸祖國。我們的終極目的,不僅要把我們曾經失去的利益全部奪回來,而且要利用二戰爲我國攫取最大的利益。爲中華重新崛起奠定堅實的基礎。妨礙我們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日本,而是蘇聯和美國。在我們很多同志眼中,進攻日本是一個非常容易的事情,對於我們在奪取東北之後,沒有一鼓作氣登陸日本,而是不惜採取種種措施甚至非常無賴的手段發展經濟,不能理解不能釋懷,甚至牢騷滿腹。

我承認,登陸日本本土對於我們來說或許並不是一個太難的事情,但是我們什麼時候登陸,什麼時機登陸,纔對我們最有利,卻很少有人考慮。我們登陸日本甚至佔領整個日本,先不說代價以及美國人是否答應等問題,我只想說一點,那就是對我們有好處嗎?這個好處是否足夠大?這個問題不解決,僅僅是爲了所謂的扶手,那麼進攻日本就不是戰爭,而是土匪的打家劫舍或者流氓的街頭鬥毆。大家應該看到,如果我們成功攻佔日本本土,那麼二戰在亞洲幾乎立即就可以結束。美國人就能夠集中所有的精力對付德國,德國的落敗不出半年就會到來,甚至更快。那個時候,我們再進攻蘇聯的遠東部分,打不打得下來先不說,美國人能答應嗎?英國人能答應嗎?前輩們能答應嗎?那個時候,我們就幾乎在與全世界爲敵。我們的結局可想而知。”

“華雄的意思是先打蘇聯?”徐鵬雄眉頭緊鎖。

“對!就是先打蘇聯。”

“打蘇聯倒不是不可以,”徐鵬雄遲疑道:“可是,美國人現在能答應嗎?他們可是一門心思想讓我們打日本啊!如果我們堅持,就算他們無暇顧及我們,以後呢?”

“蘇聯失去了高加索地區,”葉宏接口道:“同時也失去了重要的產糧區產油區,他們的戰爭潛能急劇萎縮。必然要從遠東地區調兵支援歐洲戰場。從這個角度來看,的確是一個有利時機。但是,在當前情況下,英美不可能失去蘇聯這個盟友,勢必要加大對他的援助力度。此時,我們進攻蘇聯,就等於公開與美英爲敵。如果我們不能在短時間內奪取遠東,那麼我們面臨的局勢將非常危險。蘇聯的戰爭潛能切不可輕視啊!”

“現在不打蘇聯恐怕我們永遠也不會再有機會。”石磊突然說道:“趁他病就應該要他命。雖然我們不見得能要了人民父親的命,但是最起碼應該讓他掉塊肉。”

“機會和挑戰永遠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武定國在需要的時候,即使開口發言“我們現在進攻蘇聯面臨的政治、外交、軍事和經濟壓力是最小的。前輩們和委座的內戰很難在今年結束,英美分別陷於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難以自拔,他們都無力顧及我們。而蘇聯現在正處於二戰開始以來最爲虛弱的時候,因此,我認爲進攻蘇聯是最佳時機。”

“武總是否考慮過,我們一旦與蘇聯開戰之後,國際局勢的變化呢?”徐鵬雄緩緩地說道。

“我想無非是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美國斷絕我們的援助,日本趁火打劫,前輩從輿論和行動上給我們製造麻煩。第二,美國利誘我們放棄進攻蘇聯,日本和前輩觀望。第三,美國與日本迅速媾和,然後集中精力對付德國和我們,前輩們不表態。我認爲,第三種情況可能性較小几乎可以忽略。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可能性較大。這兩種情況我們應對起來並不十分困難。只要我們能夠在蘇聯緩過勁兒來之前迅速奪取遠東地區,形成既定事實,其他問題都不成其爲問題。”

“博帥,我們的後勤補給儲備和輸送能力能否支撐對遠東的作戰?”葉宏轉而詢問博南。如果進攻蘇聯,海軍的壓力相對較小,他需要用大部分精力來戒備日本的偷襲。所以,他更擔心陸軍和空軍補給問題。

“是這樣的,”博南的嗓音暗啞,八年來博帥老了。原先斑白的的頭髮現在已經全白了“在去年下半年,我們總後勤部分別就進攻日本和進攻蘇聯所需要的後勤保障量,進行過推算。按照去年的儲備量,如果雙方都在百萬人規模下作戰,登陸日本的作戰週期在180天至240天左右,我們自己的儲備基本能夠滿足。而進攻蘇聯遠東地區,如果不動用海軍的話,可以堅持300天左右,因爲,對日本作戰的補給主要依靠海運耗費雖然較低,但是登陸作戰的本身耗費較大,而且還面臨滅失的風險。而對蘇聯作戰補給主要利用發達的鐵路網,雖然耗費相對較高,但是意外滅失的風險較小。對蘇聯作戰過程中如果海軍,最多維持210天。但是,按照當前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現有的軍工所佔份額,不論對哪一個國家作戰,只要變成消耗戰,我們的後勤保障在沒有外來援助的條件下,最多能夠堅持18個月。如果,美國的援助能夠在今年4月前全部到位,還可以延長1個月。如果我們實行戰時經濟政策,在現有經濟規模下,我認爲對蘇聯作戰最少可以堅持30個月的消耗戰。”

“對蘇聯的作戰必須在中國內戰結束之前結束,”葉宏突然說道“否則,前輩們的掣肘會令我們難以應對,這可能會比美國人還要麻煩。”

“是的!”徐鵬雄在沉默多時之後說道:“按照博帥的推演,我們對蘇作戰的時間應該足夠了。只要在美國結束太平洋戰爭之前,完成對遠東地區的佔領,然後,我們再以對日進行本土作戰爲條件,他們就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徐鵬雄和葉宏兩個人的表態是的現場的氣氛頓時緩和了下來。

“要想達成這個目的”葉宏繼續說道“我們的常規動力潛艇和大魚就必須積極參與太平洋戰場的戰鬥,延緩美國取勝的時間,而且必須給美國人尤其是海軍以重創才能實現。爲此,我們必須重新啓用,南太平洋上的Y基地,以延長大魚在南太平洋上的出勤頻次。”

所謂“Y”基地,就是當年“大魚”穿越時受困南太平洋時的臨時基地。由於大魚返航,這個基地就被完全封閉。大魚是目前除了核武器之外,特區最有效的利器。葉宏同意大魚進行高頻次的行動,說明他的決心已下。

李華雄看到大家對進攻蘇聯的方略已經達成共識,他的心情輕鬆了不少。雖然他在軍中的地位目前爲止還無人能夠撼動,但是想進攻蘇聯這樣的重大決策,他也無法無視其他人的意見。

“我認爲,戰爭的準備工作從東北戰役結束以後就開始進行,但是,要進攻蘇聯,要想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僅用不到三個月的準備時間是不夠的。”李華雄暗暗長出了一口氣之後說道:“我們必須再至少爭取兩個月的時間,也就是在今年的五月底才能全部完成。因此,我們要採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式進行。也就是說,我們告訴美國人,我們同意登陸日本的作戰,但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準備,當然了美國人也要再多出點血才行。”說到這裡,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樂了。

“我們以進行登陸日本作戰爲掩護,進行進攻蘇聯的各種準備工作。進一步麻痹蘇聯,讓他們放心大膽其實也是別無選擇地調動遠東的軍隊。這樣才能取得既定預想。我相信,只要我們準備充分指揮得當,遠東戰役應該能夠在冬季來臨之前結束。”

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145章 火併(二)第390章 迴歸(十)第414章 準備(五)第350章 鏖戰(三)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333章 ,南進(九)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319章 詭道(一)第159章 綢繆(六)第137章 長江(二)第354章 鏖戰(七)第27章 東線(四)第196章 攻防(八)第259章 登陸(二)第231章 西進(四)第191章 攻防(三)第239章 遠征(三)第66章 呼吸(四)第76章 呼吸(十四)第197章 攻防(九)第41章 老兵第414章 準備(五)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124章 建設第351章 鏖戰(四)第122章 圍獵(四)第169章 衝突(二)第136章 長江(一)第138章 長江(三)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4章 阻截(一)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411章 準備(二)第315章 麻煩(一)第257章 怒火(四)第185章 反攻(五)第219章 諸馬(五)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132章 大師(二)第215章 諸馬(一)第175章 衝突(八)第361章 鏖戰(十四)第457章 終結(九)第118章 華北(六)第92章 風雲(一)第39章 奇兵(二)第77章 呼吸(十五)第141章 虎狼(一)第145章 火併(二)第254章 怒火(一)第343章 波瀾(一)第34章 算計(一)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141章 虎狼(一)第3章 圍追(三)第9章 俘虜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234章 西進(七)第357章 鏖戰(九)第84章 收官(四)第266章 孤城(七)第277章 調整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172章 衝突(五)第61章 絞殺(五)第55章 斷尾(二)第278章 “意外”(一)第448章 刺痛(六)第140章 長江(四) (2)第154章 綢繆(一)第102章 大戰(七)第371章 叛軍第6章 阻截(三)第137章 長江(二)第427章 南方(八)第192章 攻防(四)第219章 諸馬(五)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241章 遠征(五)第349章 鏖戰(二)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365章 博弈第325章 南進(一)第454章 終結(六)第14章 序幕(二) (2)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448章 刺痛(六)第286章 殺戮(四)第197章 攻防(九)第191章 攻防(三)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136章 長江(一)
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145章 火併(二)第390章 迴歸(十)第414章 準備(五)第350章 鏖戰(三)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333章 ,南進(九)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319章 詭道(一)第159章 綢繆(六)第137章 長江(二)第354章 鏖戰(七)第27章 東線(四)第196章 攻防(八)第259章 登陸(二)第231章 西進(四)第191章 攻防(三)第239章 遠征(三)第66章 呼吸(四)第76章 呼吸(十四)第197章 攻防(九)第41章 老兵第414章 準備(五)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124章 建設第351章 鏖戰(四)第122章 圍獵(四)第169章 衝突(二)第136章 長江(一)第138章 長江(三)第293章 殺戮(十一)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4章 阻截(一)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411章 準備(二)第315章 麻煩(一)第257章 怒火(四)第185章 反攻(五)第219章 諸馬(五)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132章 大師(二)第215章 諸馬(一)第175章 衝突(八)第361章 鏖戰(十四)第457章 終結(九)第118章 華北(六)第92章 風雲(一)第39章 奇兵(二)第77章 呼吸(十五)第141章 虎狼(一)第145章 火併(二)第254章 怒火(一)第343章 波瀾(一)第34章 算計(一)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141章 虎狼(一)第3章 圍追(三)第9章 俘虜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234章 西進(七)第357章 鏖戰(九)第84章 收官(四)第266章 孤城(七)第277章 調整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172章 衝突(五)第61章 絞殺(五)第55章 斷尾(二)第278章 “意外”(一)第448章 刺痛(六)第140章 長江(四) (2)第154章 綢繆(一)第102章 大戰(七)第371章 叛軍第6章 阻截(三)第137章 長江(二)第427章 南方(八)第192章 攻防(四)第219章 諸馬(五)第200章 攻防(十二)第241章 遠征(五)第349章 鏖戰(二)第74章 呼吸(十二)第237章 遠征(一)第365章 博弈第325章 南進(一)第454章 終結(六)第14章 序幕(二) (2)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448章 刺痛(六)第286章 殺戮(四)第197章 攻防(九)第191章 攻防(三)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276章 孤城(十七)第136章 長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