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迴歸(二十八)

“楚浩——你這個混蛋!”武定國看到第3方面軍的戰報之後,他憤怒的把電文扔在桌子上。武定國知道楚浩這次死定了。他沒想到這個曾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將領竟然是一個扶不起的劉阿斗。當初在華北戰場上就因爲他的指揮失誤造成了裝甲部隊的巨大損失。表面看是宋哲元替他求情才使他逃過一劫,其實是武定國暗自幫了這個傢伙一把。那次作戰的損失,軍委會尤其是空軍方面偵查部門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特區初定,李華雄、武定國等來自陸軍系統的軍官不得不顧慮到空軍這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的平衡關係,因此,並沒有過於苛責楚浩,而是借宋哲元的名義保全了楚浩。況且,當時特區也正是用人之際。好在後來楚浩在歷次作戰中表現得可圈可點,他的升遷受到一些影響卻不是很嚴重。這次不同了,人員裝備的損失倒在其次,關鍵在於,行動的失敗即在國內外造成極爲惡劣的影響,又在很大程度上打亂了全盤作戰計劃的實施。

正如戰前所擔心的那樣,由於洪水的泛濫,導致本就沼澤密佈的黑龍江以東地區,更加不適於機械化部隊運動,嚴重阻礙了中隊的運動,使其無法如期完成迅速分隔蘇聯紅軍第2方面軍與第1方面軍的聯繫的任務。面臨洪水的巨大威脅,反而使得蘇聯紅軍放棄了所有頑抗的幻想,果決地選擇了由共青城方向直接越過黑龍江下游地區,支援危機重重的第1方面軍。雖然中國空軍對渡河蘇軍實施了猛烈的轟炸,造成其重大損失,但是依然無法完全阻止其向海參崴方向的增援。近二十萬蘇軍的加入,使得中國第1方面軍左路軍受到極大的壓力和威脅。特區軍委立即命令第3方面軍的右路軍放棄渡河進攻的計劃,火速馳援。另一方面,第1方面軍中路軍也開始想左路軍運動。第1方面軍這麼做並非完全出於無奈。執行刀鋒計劃的的部隊在奪得蘇聯遠東紅海軍大部分艦船之後,協助地面部隊佔領了海參崴,消滅了蘇軍大量有生力量之後,蘇軍的左翼出於腹背受敵的狀態,敗像已露,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用於協助中路軍完成分隔殲滅蘇軍的任務。

第5軍被選作支援部隊並不是偶然的。在這個軍中可謂藏龍臥虎,幾位頗具傳奇色彩和個人魅力的大哥級的人物出任這個軍的師長。而這幾個師也稱得上最能啃硬骨頭部隊之一。“黑道大哥”柳勁升現在已經是第44摩步師的師長了,他的戰友二毛成爲他的參謀長。他的老團長衛國華同志依然是他的上司——第5軍軍長。貝克勤同志成爲第63步兵師師長,大飛哥則成爲集團軍直屬炮兵師師長配屬給第5軍。張大福也在第5軍任第61步兵師師長。或許是巧合吧!他們幾個人在幾乎各個集團軍轉了一圈之後,在戰役發起之前8個月左右的時間,都被陸續調整到第5軍。這幾個人人的經歷分別代表着一種典型的華僑軍軍官的晉升模式,就是都從最基層做起。要算起來張大福是這幾個人中曾經軍銜最高的——少尉排長。其他幾個則是地地道道的大頭兵。他們的晉升之路足以表明華僑軍的用人取向,即:不論你來自什麼時代,你的能力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

八年的時間,一名士兵成長爲一名師長,是機緣還是命中註定?柳勁升、貝克勤這兩個曾經一門心思要離開軍隊的傢伙說不清楚,他們感覺更多的是造化弄人罷了。柳勁升和貝克勤都知道自己這一生或許再也離不開軍隊、軍人、戰場。八年的時間已經將他們由一名優秀的士兵磨礪成爲一名能征善戰指揮若定的將領。過去的生活、回憶已經變得模糊。柳勁升已經不關心自己的家是否被陌生人佔據,自己在特區中經濟中的股份現在已經增值多少,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無法擺脫命運的捉弄。更多的時候他願意和貝克勤在一起喝口小酒、聊聊心事,罵一罵娘。不過,這點小愛好也漸漸這也變成一種奢望,他們太忙了。職務變了,責任重了。作爲軍人,尤其是在這樣的世界和時節,除了打仗就是訓練。他們要把那些工人農民學生攤販流民打造成爲一名戰士。他們不敢有一刻鬆懈。

他們每當看到那些新兵蛋子們或者充滿激情渴望或者無所謂或者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來到部隊的時候,心中總是希望他們能夠儘快學會殺人和保護自己的本事。他們必須要盡最大的可能,讓這些新兵在經歷人生第一場戰爭之後,能夠儘可能多的活着回來。他們知道這是一種美好奢望,但是他們必須要爲了這個奢望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或許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每戰過後,看着密密麻麻的陣亡者名單的時候,還能繼續準備下一場戰爭,還能再次面對那一張張生澀、靦腆、年輕的面孔。在這幾名來自不同時代的師長手下當兵並不輕鬆,你要忍受自己的長官幾乎是祥林嫂一般的嘮叨,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訓練訓練。訓練之苦之嚴苛,在整個第5軍乃至集團軍中都是出了名的。這幾名同窗似乎比着賽着折磨這些曾靜的老百姓。這些士兵或許不知道,或許應該感到慶幸,自己的長官在看過了、經歷了太多的死亡之後,內心還沒有完全麻木,也沒有把他們這些活生生的士兵當做自己晉升的階梯。訓練時的汗水淚水和血水,很多時候都挽救了他們的生命,讓他們在每戰後還能看到更多熟悉的面孔。

柳勁升的第44摩步師負責增強左路軍正面的薄弱環節,張大福和貝克勤則被安排到側擊蘇軍右翼的進攻集團中。自古軍人作戰無不追求或者奉行以正合以奇勝的結果和原則。在黑兩江東南岸與錫霍特山脈之間,同樣並不利於機械化部隊大規模的行動,因此第61、第63步兵師,作爲最能啃硬骨頭的部隊,當要被用在刀刃上。急行軍已經成爲這兩個師的基本功之一。他們一頭就扎進了錫霍特山脈,在山谷丘陵之間疾行。當他們趁夜色突然出現在蘇聯紅軍並不完善的側翼之後,沒有經過任何休整,就直撲了過去。

兩萬多中隊,像一柄利刃深深切入蘇聯紅軍的軀體,迅速和蘇軍攪和在一起,發揮自己精於野戰、進展的特長。要想在近戰中取勝,意志、技術、武器、時機一樣也不能缺少。這兩支部隊裝備的槍支絕大多數是來自ak47槍族的衝鋒槍,兇猛的火力被戰士們在進攻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蘇聯紅軍雖然也有沙這樣的武器,不過畢竟太少了。全自動步槍對半自動和手動的優勢,在近戰中展現的更爲充分。由於雙方攪在一起,因此,蘇聯紅軍的重武器喪失了作用。在中國突襲部隊的攪合下,驚慌失措的蘇聯人鬧不清到底來了多少敵人。彷彿自己的身邊全是恐怖的噠噠聲。在亂軍之中,撤退或者說逃跑更多的時候會成爲士兵的首選,然而這種選擇一旦付諸實施,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什麼叫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能力,就是一旦咬住敵人就緊盯不放,直至把敵人咬死爲止。這個時候依靠的更多的是人的意志。“追上去、咬死他們”這幾乎成爲這些步兵們在新兵第一天開始就被不斷灌輸的理念。不畏強敵猛衝猛打,中人尾隨着退卻的蘇軍一路追了下去。這種被人在身後要住的感覺實在太恐怖了。如影相隨的槍聲和身邊越來越多的死亡,更增加這種恐怖的氣氛。蘇聯人並不堅強的神經終於繃斷了。在一夜的衝殺中,蘇聯人的側翼大開。這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絕對稱不上好消息。蘇聯人好不容易弄明白了怎麼回事正準備採取補救措施的時候,來自正面的****令他們沒有膽量抽調更多的部隊。

飛機大炮加坦克裝甲車,很快就突破了蘇聯人並不堅固的野戰陣地。中人對蘇聯的所爲突破口理論並不陌生,但是他們更願意用由陸航和坦克組成空地一體快速突擊部隊,作爲第一梯隊在固定翼飛機的配合下迅速大開突破口,而不願意採取步兵作爲第一梯隊、裝甲部隊作爲第二梯隊的傳統做法。因爲,在傳統的突破口理論中,什麼時候投入第二梯隊是一個關係到勝敗至關重要的因素,而你不能指望所有的前線指揮官都是天才。採取這種戰法,則可以避免出現這種狀況。裝甲部隊一旦突入,步兵則迅速跟進鞏固擴大突破口,而裝甲部隊組成的快速部隊則在飛機的掩護下徑直向敵人的縱深發展,打亂敵人部隊之間的協調,撕裂敵人的防禦體系,最終摧毀敵人的作戰意志。由突破口胸涌而入的中隊,讓蘇聯人真正領教了什麼叫做攻勢如潮。

在空中打擊力量的支持下,地面部隊的推進速度已經超出了蘇軍的理解能力。機械化部隊部隊突進蘇聯的縱深之後,幾乎是不管不顧的一路向前攻擊前進。正面防禦被突破,側翼受到攻擊的蘇聯紅軍徹底亂了陣腳。當機械化部隊和側翼進攻的部隊會合的時候,蘇聯人的作戰意志無可挽回的喪失了。架設在黑龍江上的浮橋早已經被空軍炸斷,越來越多的飛機在蘇聯人的頭上肆無忌憚的轟炸。原來,在進攻發起之後的36個小時,海參崴方面的作戰結束,用於這個方向作戰的空軍更多地被用於攻擊蘇聯支援部隊。喪失制空權的地面部隊的悲慘並不難想象。於此同時,第3方面軍的快速增援部隊也已到位,不過他們並沒有參與進攻,而是直插蘇聯紅軍的側後,阻斷蘇聯在阿穆爾河東南岸地區最大的軍事集團的退路。前有阻截、後有追兵,空中飛機肆虐,地上鐵甲縱橫,在如此強大的打擊之下,蘇聯人意識到自己的反抗失去了任何意義,投降就成爲他們所能想到的最強烈的念頭。

蘇聯外貝加爾方面軍在第2方面軍的猛烈攻擊下,伊爾庫茨克方向和烏蘭烏德方向的蘇聯紅軍已經被肅清。殘餘的二十萬部隊被逐漸壓縮在在赤塔城附近,失去外援的蘇軍徹底成爲一支孤軍,中隊可以隨時殲滅之。至此,遠東戰役在經歷了20多天之後,雖然其中經歷一些波折,雖然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大局已定“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剩下的只不過是掃尾。

當然,爲了獲得更大的利益,談判是在所難免的。不過此時再談,形勢不同了中國人的要價自然也不相同。處於風雨飄搖中的蘇聯人要談、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的美國人同樣也要談,就連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也不甘寂寞。形勢比人強,沒人敢忽視這支在東北亞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軍事力量。

第329章 南進(四)第418章 準備(九)第327章 南進(三)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24章 家園(三)第292章 殺戮(十)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117章 華北(五)第72章 呼吸(十)第74章 呼吸(十二)第309章 殘敵(二)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128章 待客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51章 詭計第186章 反攻(六)第455章 終結(七)第77章 呼吸(十五)第195章 攻防(七)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436章 分治(一)第287章 殺戮(五)第153章 名聲(三)第68章 呼吸(六)第92章 風雲(一)第20章 狸貓(一)第131章 大師(一)第255章 怒火(二)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450章 終結(二)第388章 迴歸(八)第329章 南進(四)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73章 呼吸(十一)第2章 圍追(二)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390章 迴歸(十)第218章 諸馬(四)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195章 攻防(七)第221章 諸馬(七)第136章 長江(一)第368章 難題第4章 阻截(一)第106章 大戰(十) (2)第329章 南進(四)第227章 女王第413章 準備(四)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369章 叛亂第218章 諸馬(四)第227章 女王第170章 衝突(三)第35章 算計(二)第410章 準備(一)第224章 無奈(三)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150章 天空(四)第429章 南方(十)第413章 準備(四)第91章 改變(四)第375章 謀定(一)第36章 爭鬥(一)第279章 “意外”(二)第73章 呼吸(十一)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51章 詭計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121章 圍獵(三)第178章 逢源(一)第102章 大戰(七)第382章 迴歸(二)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168章 衝突(一)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20章 狸貓(一)第286章 殺戮(四)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96章 大戰(一)第60章 絞殺(四)第183章 反攻(三)第334章 南進(十)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461章 結局 (1)第56章 斷尾(三)第344章 波瀾(二)第129章 風波(一)第457章 終結(九)第193章 攻防(五)第371章 叛軍第138章 長江(三)第346章 出兵(二)第156章 綢繆(三)
第329章 南進(四)第418章 準備(九)第327章 南進(三)第206章 攻防(十八)第324章 家園(三)第292章 殺戮(十)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117章 華北(五)第72章 呼吸(十)第74章 呼吸(十二)第309章 殘敵(二)第336章 南進(十二)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128章 待客第433章 南方(十四)第297章 殺戮(十五)第51章 詭計第186章 反攻(六)第455章 終結(七)第77章 呼吸(十五)第195章 攻防(七)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436章 分治(一)第287章 殺戮(五)第153章 名聲(三)第68章 呼吸(六)第92章 風雲(一)第20章 狸貓(一)第131章 大師(一)第255章 怒火(二)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450章 終結(二)第388章 迴歸(八)第329章 南進(四)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73章 呼吸(十一)第2章 圍追(二)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390章 迴歸(十)第218章 諸馬(四)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195章 攻防(七)第221章 諸馬(七)第136章 長江(一)第368章 難題第4章 阻截(一)第106章 大戰(十) (2)第329章 南進(四)第227章 女王第413章 準備(四)第341章 南進(十七)第369章 叛亂第218章 諸馬(四)第227章 女王第170章 衝突(三)第35章 算計(二)第410章 準備(一)第224章 無奈(三)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150章 天空(四)第429章 南方(十)第413章 準備(四)第91章 改變(四)第375章 謀定(一)第36章 爭鬥(一)第279章 “意外”(二)第73章 呼吸(十一)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05章 攻防(十七)第270章 孤城(十一)第51章 詭計第460章 終結(十二)第121章 圍獵(三)第178章 逢源(一)第102章 大戰(七)第382章 迴歸(二)第207章 攻防(十九)第168章 衝突(一)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20章 狸貓(一)第286章 殺戮(四)第301章 殺戮(十九)第96章 大戰(一)第60章 絞殺(四)第183章 反攻(三)第334章 南進(十)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461章 結局 (1)第56章 斷尾(三)第344章 波瀾(二)第129章 風波(一)第457章 終結(九)第193章 攻防(五)第371章 叛軍第138章 長江(三)第346章 出兵(二)第156章 綢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