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迴歸(六)

就在陶將軍傅長官等人的聯合聲明發表的當天,蘇聯外貝加爾方面軍第36集團軍進入蒙古的軍隊,被中隊分別圍困在烏蘭巴托和喬巴山城外,而蘇聯遠東方面軍的第16集團軍此時還在趕往赤塔的路上。

“蘇聯紅軍先機盡失,他們要想動用在遠東所有軍隊向我們發動全面進攻,就當前的情況而言,相信他們還一時下不了這個決心。”在李華雄的辦公室,武定國和李華雄兩人的神情都比較輕鬆。“蘇聯除了談判已經別無選擇!最大的可能就是邀請美國人從中斡旋,藉此積蓄力量。”

“要談也行,讓蘇聯人和傅長官他們談去好了!”李華雄笑道:“如果想和我們談,那麼價碼肯定就不是一個檔次嘍!不過,我倒是認爲,蘇聯人不會如此輕易就範,肯定還會搞一些花樣。告訴魏劍捷和葉謙,要嚴密監視蘇聯人在新疆及周邊的動向。我們要始終銘記一點,蘇聯纔是造成新疆地區分離傾向的最大的罪魁禍首。正是他們對新疆地區的覬覦之心,不斷插手新疆事務,才導致該地區的不穩定。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很多同志對‘東突’的產生和發展缺乏正確的認識,多數以爲是英國和土耳其是始作俑者。其實造成東突問題的最大黑手恰恰正是蘇聯。

不論是沙俄還是蘇聯對我國的新疆地區覬覦之心從未泯滅。沙俄滅亡後,尤其是‘西土耳其斯坦’也就是所謂的土耳其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政權鞏固後,蘇聯繼承了沙俄帝國的衣鉢,開始插手新疆事務,意圖將其‘外蒙古化’——建立一個脫離中國,爲蘇聯控制的獨立地區,或者直接加盟蘇聯,或者成爲另一個蒙古。就在英國在南疆扶持所謂‘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之前,蘇聯就在北疆的阿山地區策劃了反新疆政府的政變,由阿山地區哈薩克組頭人沙裡福汗策劃並宣佈獨立,只不過被當時的新疆主席金樹仁及時派兵鎮壓平息。

蘇聯人總結教訓的結果,就是發現通過宣傳,鼓動人們反對中國政府並不爲當地少數民族所接受,於是開始打出“雙泛”的旗幟,特別是泛突厥主義以實現其控制新疆的目的。其實,蘇聯曾深受“雙泛”之苦,十月革命時期,英國土耳其勢力所支持的反蘇維埃武裝和勢力,所打出的旗幟就是“雙泛”,但是這並不妨礙蘇聯政府利用“雙泛”向新疆滲透。從這一點也能看出蘇聯這個邪惡國家的本質。他們號稱是社會主義國家,其實骨子裡依然奉行的是大俄羅斯沙文主義。不論他們打什麼旗號,所行的都是爲其本國利益服務。其行徑比法西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美國人成全了基地組織,那麼蘇聯人就培養了東突分子。頗具諷刺意義的就是,這兩個國家直到後世也都深受‘雙泛’其害,其實完全是他們咎由自取罷了。”

“你擔心蘇聯人會在新疆支持發動叛亂。”武定國眉頭微皺,說實話他並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蒙古戰役上。經李華雄這麼一說,他也意識到這種危機的巨大危害。同時也意識到,自己這輩子或許就是一名職業軍人的命。“可是,現在新疆的局勢和盛世才時期已經有了極大的轉變,如果加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我們在新疆及其周邊的駐軍已經超過50萬(包括先期屯墾的盛世才的部隊和馬繼援從青海甘肅帶來的二線屯墾軍隊)。雖然第10集團軍全部和第11集團軍大部投入蒙古戰場,但是助手新疆的部隊依然近30餘萬,在這樣的前提下發動叛亂又有什麼價值呢?”

“蘇聯人支持叛亂,這種可能性幾乎是肯定的!”李華雄點點頭“定國你只看到我們的軍事優勢,並沒有看到我們的政治劣勢。我們既不是中央政府,又不屬於武裝,身份其實很尷尬。在處理國與國之間,民族之間關係的時候,會遇到很多侷限。而任何一種力量要想在新疆建立鞏固的統治,民族、宗教以及歷史上的糾葛都是無法迴避的問題。而一旦發生叛亂,我們如何處理將非常棘手。派兵鎮壓火候極難把握,很難分清哪些是叛軍那些事平民,發力過猛會授人以種族屠殺的口實,發力不足則難以剷除叛軍的生存土壤。

不僅會牽制我們我們巨大的精力,而且會牽制我們的軍隊疲於應付。新疆地區的***本來就複雜,現在我們又向那裡安置了十餘萬猶太人,使得既有矛盾更加盤根錯節。蘇聯人即便沒有當前的困境,也絕對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遇。其實,什麼宗教矛盾***階級矛盾,其最終無非是經濟利益上的衝突。猶太人與當地民族之間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纔是導致他們與當地人之間的矛盾的根源所在。在新疆同樣如此,猶太人有美國人和我們的支持,加上他們自身的素質、智慧和努力,必然使得他們的生活水平與當地民族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同時矛盾也越積越多。蘇聯人如果不利用這點大做文章,那麼他們就不會擁有這麼遼闊的土地……”

“既然如此,我們當初爲什麼要把猶太人安置在新疆?我們這不是在自找麻煩嗎?”武定國心中頗爲費解。

“哈哈——”李華雄的笑容讓武定國感覺他越來越像個陰謀家“定國我問你,猶太人能在新疆常駐嗎?”看到武定國疑惑地搖搖頭,李華雄繼續說道:“是的,他們作爲外國人很難以一個民族加入到我國。而且,根據我們的協議,我們最終要幫助他們復國。既然是復國就肯定不能在我國國土上,否則那不成了賣國了嗎?所以,他們遲早都是要走的。如果他們與我國當地少數民族發生矛盾,最終矛盾的一方走了,那麼要防止剩下的一方繼續再折騰,怎麼辦?”

“也走?”武定國遲疑道。

“對!移民。”李華雄神情嚴肅的說道:“要想保持邊疆的長治久安就需要發展經濟,加強國防建設,這就需要移民,提高當地民族素質、改變當地人口結構。而移民不應該是單向的。屯墾戍邊是一方面,內遷當地人口也是一方面。這樣的事情在我國曆史上曾經無數次上演。爲什麼外蒙古、新疆、西藏分離傾向嚴重,外國勢力插手是一方面,而他們在經濟文化和地理環境的相對封閉,導致他們對傳統的中華文化認同感較低是其內在原因。在中國歷史上凡是曾經佔領過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與中原地區往來密切的,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就比較高,反之就低。西藏、新疆的各個地方政權從來都沒有入住過中原。

新疆在很多時候還屬於中原王朝版圖和勢力範圍,但是持續的時間都比較短暫而且時斷時續。在清朝算比較長的,卻也是紛爭不斷。西藏則只在元、清這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才列入中國版圖。蒙古雖然入主過中原並建立過強大的王朝,然而明朝以後,尤其是外蒙與中原王朝的聯繫幾乎徹底斷絕了。即便清朝,他們也是自成體系。再加上蘇聯插手,所以最先鬧獨立。要想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加強民族間的聯繫、文化上的交流和認同就非常必要。要想實現這一點,套一句俗詞,無非是請進來走出去。把他們請進來,我們自己走出去。我們的行爲或許會遭到非議,但是爲了邊疆的持久穩定,這些還是由我們來承擔吧!畢竟,我們最終也要離開新疆,變成‘外國人。’”說到這裡,李華雄不僅苦笑着搖了搖頭。

李華雄的擔心很快就變成現實。“聯合聲明”發表的第四天,南疆的喀什噶爾、和田、莎車、阿克蘇,北疆的伊寧、塔城、阿爾泰幾乎同時發生叛亂。當年,華僑軍西進新疆之時,李華雄曾用雷霆手段,平息新疆發生的叛亂,驅逐蘇聯特務、聯布成員,取得了驚人效果。然而,他的平叛行動同時也極大刺激了分離勢力“獨立建國”的決心。倖存的骨幹們紛紛越過邊境進入蘇聯境內,在蘇聯內務部的幫助下招兵買馬聚草屯糧,積蓄力量。即便在歐洲戰場的局勢最爲惡化的時候,蘇聯人也未放鬆對叛亂分子的支持。他們不僅在塔什干訓練武裝分子,而且還利用在新疆各主要城市的領事館直接出面組織領導叛亂組織。並且在輿論上也進行了大肆宣傳和準備。他們在塔什干出版的《東方真理》、阿拉木圖出版的《哈薩克國土》等維文哈文報刊,大量偷運入境。這些報刊不斷髮表鼓吹“雙泛”,號召新疆少數民族反抗政府,建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對於蘇聯這些活動,華僑將軍方面當時出於對日作戰的考慮,暫時予以隱忍。但是這些不知死活的叛亂分子誤判形勢,自以爲有機可圖,其行動更加大膽,最終在蘇聯的指示下發動大規模叛亂。魏劍捷和葉謙主持新疆軍務以來,在整軍備戰屯墾戍邊之際,從來不敢放鬆對民族民生問題的關注。他們一方面大量吸收少數民族兄弟加入政府和軍隊,另一方面向地處邊遠的民族地區大規模派遣醫療隊、工作組,幫助當地少數民族兄弟解決醫療衛生並大力發展義務教育。這些在內地東南亞的成功做法,在新疆雖然也取得一定成績,但是總體上收效甚微。一來當地民衆對維醫藥的迷信,在意別別有用心的人的鼓動宣傳下,被視爲巫術,邪魔外道而遭排斥。二來這些舉措被當地民族高層視爲分化瓦解的行動大家排斥。他們希望通過招募農牧民加入工廠、建立乳製品、肉製品深加工企業以擴大牧業周邊產品開發提升價值等措施,改善民生提高當地人民收入以擠壓分離勢力的空間,又被宣傳成爲剝削壓榨的手段和血淚工廠遭到抵制。義務教育則更被視爲文化侵略。吸收少數民族加入軍隊被視爲強徵入伍,加入政府則被視爲民族內奸和敗類。

叛亂髮生了。無數普通羣衆在叛亂分子的威逼利誘矇騙蠱惑之下,迅速被裹挾其中。他們把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不滿,全部歸咎於漢人的統治壓榨欺凌以及漢人和猶太人的到來。他們在傳統的“殺漢滅回”之外又增加了“驅逐猶太人”這一條。西北方面軍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遵照軍委的“剋制、穩妥、規避”的指示下,全力保護當地漢族和回族同胞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寧可掩護羣衆轉移到安全地區也不與叛軍發生直接衝突。

叛亂的重災區伊寧,叛軍襲擊邊防哨卡、衝擊政府機關部門和漢族聚集區。駐守這裡的西北方面軍第12集團軍第36軍第51摩步師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第4師,迅速設置警戒線,進進行阻嚇射擊。叛軍在駐軍猛烈地火力面前停止了腳步。動用各種運載工具轉移漢族羣衆沿烏魯木齊至伊寧公路,向烏魯木齊方向轉移。當轉移的人流行至果子溝之時,遇到假扮成叛軍的蘇軍小股精銳部隊的伏擊。雖然追後擊潰蘇軍,但是我方軍民的傷亡慘重。

“長官,我們爲什麼要撤啊!”

“長官,叛軍人數有限,我們完全可以打敗他們。”

“是啊!實在不行我們還可以堅守待援嘛!”

從師長馬魁元以下各級指揮官其實也想不通。憑實力,打敗甚至全殲這些叛軍綽綽有餘,真沒必要撤退。馬魁元面對下級官兵們的不滿抱怨,他也覺得這樣過於窩囊。可是沒辦法,西北方面軍參謀部連續給他發來三道內容相同的命令:“命令:第51摩步師屯墾第4師,保護各族同胞向烏魯木齊方向轉移!”沒辦法,軍令難違!他也只能告訴自己的部下“執行命令!”

就這樣,兩萬餘名中隊保護着一萬多平民,向烏魯木齊方向轉移。在轉移的路上陸續又有平民加入,隊伍規模越來越大,行軍的速度也慢慢降了下來越來越慢。但是,叛軍的追擊部隊,並沒有跟上來。雙方實力的差距成功阻止了叛軍進一步的冒險。華僑軍不與叛軍糾纏,致使他們裹挾百姓進攻以造成平民傷亡而激起更大民怨的企圖難以實現。結果,喪心病狂的叛軍骨幹,居然假扮漢族軍隊,對自己的同胞進行虐殺並栽贓。謠言傳播的速度和誇張的成分,比任何宣傳都快。一時之間,新疆各地少數民族羣衆羣情激奮,各種對自己生活和現狀不滿、妄圖依靠叛亂迅速改變自己生活的人紛紛加入叛軍。南北疆各地叛軍聲勢在兩週的時間內迅速膨脹。人數發展到近3萬餘人。當然,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蘇聯紅軍假扮的。叛軍奪取了北疆的阿勒泰、塔城、伊寧,南疆的西北的喀什噶爾、阿克蘇、庫車、拜城,南面喀什噶爾至和田的廣大地域。至此,新疆整個西部、北部邊境全部陷於叛軍之手。而華僑軍所有的部隊,出小規模交戰外,幾乎沒有與叛軍發生接觸,就全線向後收縮。紛亂的新疆局勢,立即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正當人們期待華僑軍如何平息叛亂之時,華僑軍卻率先在蒙古動手了。

第18章 彼身(一)第19章 彼身(二)第235章 謀劃(一)第29章 東線(六)第162章 綢繆(九)第9章 俘虜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2章 圍追(二)第326章 南進(二)第9章 俘虜第182章 反攻(二)第51章 詭計第62章 絞殺(六)第427章 南方(八)第145章 火併(二)第429章 南方(十)第42章 驕兵第387章 迴歸(七)第116章 華北(四)第311章 交易第186章 反攻(六)第14章 序幕(二) (2)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421章 南方(二)第380章 “陳倉”第211章 策對(一)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0章 狸貓(一)第56章 斷尾(三)第39章 奇兵(二)第119章 圍獵(一)第330章 南進(六)第228章 西進(一)第150章 天空(四)第15章 序幕(二) (3)第288章 殺戮(六)第428章 南方(九)第73章 呼吸(十一)第382章 迴歸(二)第85章 收官(五)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452章 終結(四)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61章 絞殺(五)第422章 南方(三)第429章 南方(十)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435章 心事第97章 大戰(二)第314章 暗戰(三)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435章 心事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65章 呼吸(三)第378章 謀定(三) (2)第37章 爭鬥(二)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94章 風雲(三)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100章 大戰(五)第69章 呼吸(七)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343章 波瀾(一)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258章 登陸(一)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282章 猛料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319章 詭道(一)第240章 遠征(四)第332章 南進(八)第162章 綢繆(九)第58章 絞殺(二)第19章 彼身(二)第175章 衝突(八)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70章 呼吸(八)第366章 拖延第259章 登陸(二)第159章 綢繆(六)第289章 殺戮(七)第91章 改變(四)第269章 孤城(十)第60章 絞殺(四)第77章 呼吸(十五)第55章 斷尾(二)第91章 改變(四)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196章 攻防(八)第168章 衝突(一)第14章 序幕(二) (2)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29章 西進(二)第262章 孤城(三)第7章 阻截(四)
第18章 彼身(一)第19章 彼身(二)第235章 謀劃(一)第29章 東線(六)第162章 綢繆(九)第9章 俘虜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2章 圍追(二)第326章 南進(二)第9章 俘虜第182章 反攻(二)第51章 詭計第62章 絞殺(六)第427章 南方(八)第145章 火併(二)第429章 南方(十)第42章 驕兵第387章 迴歸(七)第116章 華北(四)第311章 交易第186章 反攻(六)第14章 序幕(二) (2)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421章 南方(二)第380章 “陳倉”第211章 策對(一)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0章 狸貓(一)第56章 斷尾(三)第39章 奇兵(二)第119章 圍獵(一)第330章 南進(六)第228章 西進(一)第150章 天空(四)第15章 序幕(二) (3)第288章 殺戮(六)第428章 南方(九)第73章 呼吸(十一)第382章 迴歸(二)第85章 收官(五)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452章 終結(四)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04章 殺戮(二十二)第61章 絞殺(五)第422章 南方(三)第429章 南方(十)第164章 綢繆(十一)第435章 心事第97章 大戰(二)第314章 暗戰(三)第401章 迴歸(二十一)第435章 心事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176章 衝突(九)第111章 大戰(十六)第65章 呼吸(三)第378章 謀定(三) (2)第37章 爭鬥(二)第394章 迴歸(十四)第94章 風雲(三)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100章 大戰(五)第69章 呼吸(七)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343章 波瀾(一)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258章 登陸(一)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282章 猛料第247章 遠征(十一)第319章 詭道(一)第240章 遠征(四)第332章 南進(八)第162章 綢繆(九)第58章 絞殺(二)第19章 彼身(二)第175章 衝突(八)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70章 呼吸(八)第366章 拖延第259章 登陸(二)第159章 綢繆(六)第289章 殺戮(七)第91章 改變(四)第269章 孤城(十)第60章 絞殺(四)第77章 呼吸(十五)第55章 斷尾(二)第91章 改變(四)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196章 攻防(八)第168章 衝突(一)第14章 序幕(二) (2)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229章 西進(二)第262章 孤城(三)第7章 阻截(四)